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字數作文 > 1200字作文

精選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合集6篇

欄目: 1200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19K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合集6篇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春風吹綠了大地,璀璨了五彩繽紛的花,喚醒了記憶深處那一幕幕讓人難以忘懷的往事。

夕陽·書

又一次回到了那個讓我魂牽夢縈的小院,葡萄葉依然翠綠,石榴樹更加葱蘢,一幢白牆紅磚青瓦的房子兀立在院中。推開門,書櫥上的書井井有條地陳列着,仔細一看,書櫥浮上了一層灰塵,好像要將那昔日的歡聲笑語塵封……

抬頭望見那本最最熟悉的書——《唐詩三百首》,我的眼眶濕潤了,淚水欲滴。一縷陽光斜射進來,是那樣的慘紅,我驚覺了,那是夕陽啊!夕陽在朦朧中勾畫出兩個輪廓,一大一小,手棒那本書,念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琴瑟半江紅……,忽而,那個大影子站了起來,撫摸着我的頭説:“蕾蕾,你要好好學習,多看書,多動腦,這些書都是你的……”

往事如昨,歷歷在目。但我親愛的爺爺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只留下一個迷人的小院,一本本書。

房子·書

5歲,進城,上幼兒園,識了字,常常纏着爸爸給我買書,家裏書多得放不下,便買了一個書櫥,立在牀頭。

父母忙,無暇照顧我,我整日面對着空蕩蕩的房子,白牆刺痛了我的眼,此時,與我相伴的,只有那滿滿一書櫥的啟蒙故事書。一打開書,如飢似渴地讀着,忘了世界,忘了寂寞,忘了自我,讀書就像嚼口香糖一樣津津有味。在書中,我與白雪公主一起對抗惡毒的繼母,與“壞小子“一起關愛米蘭老師,與愛麗絲一起漫遊仙境……

但是,我更多的時間還是偷偷地跑出去和小夥伴們一起瘋玩!讀書,漸漸成了奢侈。

改變·書

爺爺與病魔抗爭的日子裏,手裏總是捧着一本書,認真地讀着,不知疲倦。我問爺爺為什麼那麼喜歡讀書,爺爺笑呵呵地説書中有寶貝,書還可以治療病痛。自此,一老一少,一高一矮,又坐在書桌前,開始讀那本《唐詩三百首》,比賽背詩。然後,爺爺又一本本精挑細選他書櫥裏的書讓我來讀,並且絮絮叨叨地説那些書現在就能讀,那些書上幾年級後才能讀,這些話至今言猶在耳!

雖然爺爺病逝了,但是他熱愛讀書的精神永遠激勵着我,伴我遠行。

愛上了讀書,萌發了要寫小説的念頭,想要投稿,甚至做着自己要成為一名女作家的美夢。我懷疑以前那個瘋瘋癲癲的我為何如今變得文靜起來了?為何不再去探險了?

我知道,這一切都是爺爺生前的那些語重心長的話,還有他留給我的那些書默默地改變了我,讓我脱胎換骨,與之前判若兩人。是呀,讀書,的確能改變一個人,它不僅可以淨化心靈,還能開闊視野,從書上了解一個全新的世界。正所謂:給我一根網線,我可以看到全球,給我一本書,我可以瞭解全球,可以改變自我。

夥伴·書

手中捧着一本書,永遠比拿着遊戲機有用多了。對此,我深有體會!

從每天玩!玩!玩!玩到瘋!到時後來的看!看!看!看到晚!讀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羽毛使鳥美,知識使人美。

我愛書,是因為在書的海洋裏,我感受到了爺爺的舔犢深情,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美感,學到了從未學過的知識,瞭解到了從未了解過的世界!我承認,一本好書,行遍天下。

我驕傲,我有一位好爺爺,讓我懂得與書為伴,與書作友的道理,書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夢想·書

爺爺生前是一位教師,一位知識淵博的教師。他疼愛所有的孩子,他更疼愛自己的孫女,他想讓孩子們成為有知識的人。從我呀呀學語開始就教我背古詩,年復一年,從未間斷。但我非常淘氣,玩的時間多,背詩的時間少。爺爺非常有耐心,不厭其煩地教。我總是背會了又忘,忘了又背。

爺爺患病的日子裏,祖孫倆又重温了呀呀學語時的那一幕,背詩,一首又一首地背詩;讀書,一本接一本地讀。在爺爺的薰陶下,我自然而然地喜歡詩,喜歡書,喜歡書裏那股淡淡的清雅的墨香,喜歡那些美妙的文字。

爺爺走了,沒留下一分錢,但留給我們可以享用一生的好東西——書。愛書,讀書,成為一名有知識的人,是爺爺的遺願,也是我的夢!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除夕時是城鎮最安寧的時候,因為家家都在團聚。在炊煙和寒風的詩意中,在間或一陣的爆竹聲裏,青石板鋪成的街道只有少數趕路回家的人,清清泠泠的可以聽到自己清脆的腳步聲……

我的家鄉是南方的一個小城鎮,依山傍水,風景旖旎。一條美麗的、翠竹滿岸的貢江把城鎮分成南北兩部分,有一座搖晃的索橋、一座古樸的石樁橋、一座新建的拱橋,連接南北。索橋旁有一座宋朝時的古寺,遠遠地可以看到頹破的寺頂有小灌木和盤旋的小鳥,朦朧的晚霞或晨霧。拱橋南端是城郊,緊依一座險峻的鬱鬱葱葱的山嶺,有寺廟藏在裏面。我從沒去過,但那裏傳來的悠遠的鐘聲總是準時的,我每天上學時七點鐘到橋邊,便會聽到鐘聲傳來。

家鄉人的民俗觀念很重,幾個重要節日必須象模象樣的過。這幾個重要節日,一是除夕,一是端午,另一個就是中秋。除此之外,其他的節日好象都不那麼重要。

除夕時是城鎮最安寧的時候,因為家家都在團聚。在炊煙和寒風的詩意中,在間或一陣的爆竹聲裏,青石板鋪成的街道只有少數趕路回家的人,清清泠泠的可以聽到自己清脆的腳步聲。

端午時卻是最熱鬧的時候。周邊鄉村的人都趕着進城,觀看一年一度的龍舟大賽。江面上停泊了無數綵船、龍舟、漁船、機帆船,主船上的鑼鼓從中午就敲個不停,激動人心。南岸邊的樓房窗户裏、樓頂上,北岸邊灘塗上、竹林裏、榕樹下,到處擠滿了人。三座橋是封禁的,所以在北岸佔到一個有利的位置,是孩提時的我在端午節的一大樂事,當然還可以親手包粽子、煮糯米、薰菖蒲。

説到中秋,故事最多,印象最深的是,晚上把餐桌搬到院子裏,在我家的枇杷樹下襬上,一家人各坐一把竹椅,圍着餐桌,品嚐滿桌的水果和月餅、小吃。我和弟弟嘴讒得流口水,拼命往嘴裏塞,直撐到小肚皮溜圓。父親靜靜地呷着鄉家親戚捎來的老黃酒,母親問我們學業上的事情,啟發我們怎麼用語句形容這樣的夜景。我在晚風的愜意中抬着頭看天,透過婆娑的樹葉,注目漫天的雲,巧時可以看到銀盤般的月,在雲朵間躲迷藏。相應地,時而有樹影投下,時而回復安靜的夜色闌珊。

但實際上那樣的月夜很少見。中秋時的家鄉,幾乎總是陰天,厚厚的雲層,涼爽的秋風,難得一見暖日,更別説明月了。但這絲毫不減家鄉人的興致,提前一個月就購置好了月餅。有一種叫“羅漢酥”的月餅非常受歡迎,薄薄圓圓的,撒着芝麻,又香又甜。光景好的時候,我家買了一洋瓶的“羅漢酥”,連着一個月,我每天放學回家後,搬一個小板凳,拿一個“羅漢酥”,坐在自家院子裏看書。一個月後,中秋節到了,母親打開輕飄飄的洋瓶,驚訝地問,都上哪去了?我會用舌頭舔着最後一隻餅留在嘴角的碎屑,眨着調皮的眼睛説,被老鼠吃了。然後母親歎氣又好笑,對我説,你這隻小老鼠呀,出去玩吧,今天晚上沒有月餅,只好吃果子過節了。

我總是會一蹦三尺高,好咧,有果子吃了。家鄉的果子在中秋節是最豐富的,在桌子上可以擺成琳琅滿目的一大堆,讓人垂涎三尺。

有老鄉新從果園摘下的柑橘、臍橙和柚子,還帶着清新的氣味。柑橘是鬆軟的,慢慢地剝開吃,母親會一瓣一瓣地掰開,分給我和弟弟。臍橙如果早熟,中秋時可以吃到,切開,特別甜。柚子樹很常見,但好吃的柚子還得果園裏摘下的,象葫蘆的形狀,用手指一層層剝開,淺紅色的最好,汁多肉甜。

當然還有棗、梨、柿子、栗子,都是家鄉特產,都在中秋上市,給中秋消夜的人們提供了最好的佐食。棗是青棗,特別甜,不見一絲澀味;梨是南方的梨,模樣不好看,但特別中吃;同樣,柿子也是南方的,和我在課本上見到的完全不一樣,類似西紅柿;栗子有兩種,一種大板慄,煮熟了可以當飯吃,另一種小野慄,用沙鍋炒熟了,用牙輕輕咬碎殼,有特殊的香甜味溢滿嘴。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中秋節作文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古時候人們就在每年的今日組織活動:唐代賞月,玩月頗有盛行;北宋拜月説心願,祈求月神保平安;南宋互換月餅,取月圓之意;明清以來,中秋的風俗更加盛行,燈謎、吃月餅、祭月等等。

同時在我國古代神話中,月亮中有廣寒宮、嫦娥、玉兔和吳剛,但是隨着科學的發展,伽利略的望遠鏡,“阿波羅”登月計劃將詩人和作家的美好想象打破了,美麗的明月是一片空寂,連一樣生物都不存在。但我卻希望月球上的廣寒宮、嫦娥、玉兔和吳剛都存在。美麗的月亮上一片生機,桂花樹鬱鬱葱葱;粉裝玉砌的廣寒宮中,嫦娥正在奏樂;玉兔拿着搗藥杵為她伴奏;外面的吳剛,時而擺動闊斧,砍向桂樹,讓天空落下一陣桂花雨,時而提着酒壺,暢飲桂花酒……這境界是多麼美好!

而眼前所看到的夜空也同樣美麗。空中佈滿了繁星,一連串的閃爍、眨眼。眼望星星渺小,可它的真實表面是如此龐大。在這浩瀚、一望無際的天空中有無數顆在閃閃爍爍的繁星,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明月時而亮,時而暗,月色朦朧,在它表面上已蒙上了一層飄動着的雲霧。月亮不是圓月,它現在呈了彎腰皎潔的月亮。雖然黑夜,雲霧散開後,世界變的如同白晝,萬物都能清晰看見。沉迷的明月身旁飄蕩的是雲霧,就像是它的白衣裳。衣裳是輕薄透明的,月亮是潔白的。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

夜色越來越濃,陣陣秋風送來了點點寒意,皎潔的月光中瀰漫着節日的氣氛。

中秋節作文

農曆的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中秋節。

幾個星期之前,在商場、超市、商店己開設“月餅專賣區”,意境迭出,各類、各廠、各式的月餅,使你眼花繚亂,一派喜迎中秋節的氣氛。近星期,將“月餅專賣點”擺到門外、路口,目不暇接,處處洋溢着歡度中秋節的景象。那春潮般的湧動,簡直可與錢江潮媲美。

中秋節傍晚,夜幕將臨,華燈初上,夜空萬里。我們閤家坐在院子裏,台上擺放着圓圓的月餅,似與月亮欲比圓。爺爺手揣茶具,悠悠地,彷彿有“舉杯邀明月”的意境。我們一邊聽着爺爺奶奶關於月宮嫦娥、玉兔、吳剛的.神話故事,一邊品嚐着可口的月餅。頃刻,月亮漸漸地撩開面紗,露出她的尊容美?,皎潔無暇,若如銀盆。我全神地幻象着嫦娥翩翩舒廣袖、吳剛捧出桂花酒和玉兔雯誠靈性的身影。此時,我有着前所未有的感觸。不由我聯想到我國自己製造發射的“嫦娥”號,登月以後,在每年的中秋之夜,我們定能看到祖國的五星紅旗在月宮飄揚的實景,也能看到真正的、清晰的“嫦娥”。

黃昏時分,皓月當空,大概是“人逢佳節精神爽”,爺爺奶奶要我一起去休閒廣場。那裏,比平常熱鬧得多,別有一番新氣息,人們感受着節日的歡快。唱歌跳舞,健身健美,太極養性,漫步賞景等等,不一而足。夜幕下,歌聲在空中盪漾,舞姿於月下凌亂;煙火似繁星齊飛,燈光與月色相伴,男女老少,怏然自足。此時,我聽着爺爺似乎在説:“所以欣懷,其致一也。”

啊,難以忘懷的中秋佳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中秋節,是個團圓的日子。然而,在我們河南省鎮平縣貧窮的農村,沒有人注重這樣的節日,但也沒人忘記,往往是在人們繁忙的勞作之餘,在走完親戚的同時,人們才把月餅拿出來,和着秋收的喜悦,品嚐着汗水澆出來的快樂,把大塊的分給老人和孩子,而自己嘗一小塊就滿足了,至於炒菜把盞,品酒賞月,那是城市裏有錢人們的浪漫。

這又是一箇中秋的夜晚,我躺在家鄉院子里老槐樹下的竹牀上,那玉盤似的月亮,慢慢地越過東廂房的屋角,月光在我的臉上,輕輕地,温柔地撫過,然後再悄悄地掛在老槐樹稀疏的葉子和枝丫上,久久地凝望着我這個曾經落魄,幾度掙命,仍處在貧困潦倒的莊稼漢身上。我知道,今晚的月亮下,不再有思鄉的情緒,他鄉的苦澀,異地的寂寞。然而,在這看似平常但又特殊的夜晚,連續兩年的中秋夜晚浮上心頭,揮之不去。

兩年來,我都是在山西省太原市北格鎮張花村暖氣片廠度過的。這是一個村辦小企業,不太大的廠房,半機械的設備,超強的體力勞動,低劣的生活水平,當時國家政策不完善的情況下,我們農民工的人身安全和工資萬全的不到保障。我是在鑄造車間,一排排做好的暖氣片模型上,翻滾的鐵水一個一個的倒上去,頓時,車間裏一排排一米高的火苗燒起,黑色的煙霧瀰漫。一天十幾個小時幹下來,勞累不説,身上臉上髒得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現在想起車間裏的情景,地獄一樣的日子。

在張花暖氣片廠的第一個中秋夜,天還沒有黑,我就在廠門外的柳樹林裏獨自徘徊。月亮慢慢地從東邊的暮色裏爬上來,爬上少女秀髮般的樹梢,傾瀉着她無私的光華,潑灑在這陌生的田埂上,思鄉人的身上,此時只有遠處廠房裏機器的轟鳴聲和幹活的人們的喊叫聲,此時此刻我身邊的中秋夜是美麗和靜謐的,然而,我並沒有感覺出來,完全被思鄉的情緒所代替。我仰躺在柳樹林邊月光斑駁的田埂上,望着樹梢上懸掛着的月亮,任憑思鄉的情緒流淌……

當我回到廠裏,已經夜裏十一點了,正趕上廠長要求加班,在廠長的再三請求下,我無法拒絕,就在充滿煙塵和火,枯燥和疲憊的掙命中,一直熬到旭日東昇,才人不人鬼不鬼地從車間裏搖搖晃晃地走出來。這個中秋夜就這樣過去了,當時,廠裏每人發了十斤蘋果和二斤月餅,我至今也沒有品出那年的蘋果和月餅的甜味來。

去年,年還沒有過完,人們都沉浸在團聚的甜美和歡樂的氣氛中,我和我們村的幾個夥伴,告別親人,到了煉獄般的暖氣片廠裏。這一年的中秋節陰雲密佈,瀝瀝拉拉的下着小雨,廠裏按慣例發了蘋果和月餅,並補發了拖欠的工資,當時我們都高興不起來。巧合的是那天正好是陽曆的重陽節,我們幾個朋友在一起買來了酒和一碗花生米,切一碗蘋果拌糖,坐在一起喝盡他鄉苦澀的酒,南腔北調的唱着,肆無忌憚地喊着,極力驅散他鄉的孤獨,思鄉的情緒以及生活的枯燥。

天上翻滾着沉甸甸的烏雲,如同我們沉甸甸的心情,沒有月亮,更沒有團圓的喜悦,此時,別的宿舍傳來“……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思鄉的人兒漂流在外頭……”的歌聲,雖然唱得跑了調,但還是觸動了我們這些思鄉人的心,我們都默然了,有幾個甚至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不由地抽泣起來。

時隔一年,但現在回想起來如同昨天。鼻子忽然酸酸的。我使勁地搖搖頭,發現眼睛已經濕了,知道自己完全沉浸在昔日中秋節思鄉的情緒中了。我坐起來,讓自己沐浴在老槐樹下細碎的月光裏,盡情地享受今晚靜謐温馨的中秋夜,這時我才發現今夜的月亮那麼的亮,今年的中秋夜並不尋常。

親愛的朋友,如果您有和我相似經歷的話,您是否覺得家鄉中秋夜晚的月亮是那麼的亮,那麼的美,那麼的圓,那麼的温馨,那麼的純淨,那麼的令人不捨?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晚風習習,遙望一輪明月,懸掛在蒼穹,露出圓圓的臉蛋,像個羞怯的少女,輕移着蓮步,也牽引着我的視線。我彷彿看見了淒冷的廣寒宮裏那慢抒廣袖的嫦娥,看見了這位月宮仙子幽怨的眼神,看見了她腮頰上思鄉的淚痕,想把她寂寞、惆悵,痛苦、彷徨,全都融在自己輕妙的舞姿裏。任憑夜風拂動衣衫,在這月圓之夜,遙寄一份思念,一份祝福,一份暖暖的關懷,一份濃濃的情意給遠方的親友。

常聽媽媽説:年怕中秋月怕半,過完中秋忙過年,中秋節一過,過年就近啦!回想小時候過中秋節的情景,在這時漸漸清晰起來,那時家裏唯一的電器就是手電筒,更不要説電扇、電視機了。中秋節前幾天,我們就盼望着這天天氣晴朗,不要下雨,否則就沒得玩了。那年代百十來户的村莊民風純樸,從農曆六月到九月,各家各户,一到傍晚都在生產隊曬穀場上搭起牀鋪,再用四根竹竿支起蚊帳供夜晚乘涼、睡覺,幾百平方米的曬穀場上全是牀鋪、蚊帳,牀鋪寬在一米到數米之間,由蚊帳的寬度而定,牀鋪之間僅半米或數米之隔,可以從這家牀鋪躍到另一家牀鋪,甚至可以在所有牀鋪上走上一個大輪迴。

隨着天際最後一抹晚霞的退去,天色漸漸昏暗下來,在母親的催促聲中,我胡亂扒上幾口飯,一路蹦跳着,奔向了曬穀場,這時可是上小學的孩子們歡聚的天下,不論貧富與否,家家都得有月餅,無論是親友送的,還是自家買的,只是檔次高低不同而已。這時候,我們都會拿出父母一年中送的唯一禮物——-月餅,互相炫耀、攀比,你掰一塊給我,我掰一塊給他,互相品味,看誰的月餅最大,誰的月餅最好吃,誰就是今年的“月餅大王”,簡稱“餅王”,“餅王”則有着高高在上的勝利感。記得有一同伴,他大姐就在這一年嫁給了縣城裏的一户人家,其姐夫從縣城送來的月餅,盤子大小,約二指厚,應該有二斤多重,兩面都灑上了薄薄一層白芝麻,中間用黑芝麻鑲嵌着二個字“月餅”,那時候能在月餅上寫字,不光是我們小孩子,就連大人看了也嘖嘖稱奇,頓時所有人的眼球都被“餅王”吸引,此時同伴手捧着“餅王”被圍在中間,如同眾星捧月,外圍的人看不到只得瞎起鬨,人聲鼎沸如菜市場般,我們手裏拿着很平常、兩面都是黑芝麻的薄餅沒有一點新奇感,恨不得扔得越遠越好,這時,捧着“餅王”的同伴的父母眉飛色舞地誇耀着月餅的金貴,隨後將“餅王”平分,我們每人都會分到一小塊。品味着手中的“餅王”,感覺甜甜的、香香的、油油的……同時心裏也在暗暗發誓,明年我一定讓老爸買最大的月餅,爭得“餅王”。殊不知,那年頭能吃飽飯就已經很知足了……哪知道鄉下還沒跟上,城裏已變樣,第二年,當眾人拿着大大的月餅再爭“餅王”時,這位同伴又一掃往年的習氣,拿着的不是大月餅,而是用牛皮紙卷着的一個個的餡餅,拆開牛皮紙,頓感香味撲鼻,見那餅不過手掌大小,約一指厚,是純麪粉製成,表面沒有芝麻,只有一層香油,在月光照射下,散發着一層油光,用手指按壓一下,感覺餅餡軟軟的、鬆鬆的,鬆開手指,外表又慢慢恢復了原狀,按慣例我們自然而然會分到一小塊餡餅,黑黑的餅餡香甜無比,鬆軟可口,自然衞冕了“餅王”的桂冠。城裏比鄉下總是前衞很多,又一年中秋節,這位同伴的直徑約寸許如小餅乾大小的月餅再次衞冕“餅王”。現在回想起來,大概是這位同伴的姐夫瞭解我們鄉下的習氣,為助其小舅子爭一分虛榮,刻意而為之吧。再後來,電器進入了農家,首先是電扇讓家家户户不用再到外面乘涼、睡覺,可以在家裏看看電視節目,“餅王”的遊戲也隨之結束。這位同伴可能是離不開“王”之故,沒過幾年,得不到“餅王”便投奔閻王去了。

彈指一揮間,屈指算來,已經有七年不在家裏過中秋節了,身處異鄉之時,中秋節總是勾起無限的思緒,每到中秋月圓之夜,除了打個電話向家人、朋友問候一聲、報平安外,剩下的就只有思念和回憶,家鄉的月餅現在如何變化?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6

每年中秋,節前總是忙於採購貨物,走親訪友,家人團聚時,卻又吃吃喝喝,洗洗涮涮,晚上回家牀上一倒,夜半醒來就對着冷冷的月光發呆……今年的中秋節是不是又似往年般的忙忙碌碌呢?

先為公婆了結思鄉心----祭祖拜月,回老家過中秋。

今年之初吧,大半輩子都沒怎麼回過家的公公思鄉情結突然濃了起來,執意在老家蓋房子,前不久新房落成之後,更是天天孩子似的盼着回家,這個中秋節,不就是正是和家人、和鄉親們團聚的好日子嗎?

走吧!那就回老家團圓!

家裏還有一個叔叔和他們的孩子,大家聚到一起熱熱鬧鬧地做飯、擺桌,大人們在一起把酒言歡,孩子們卻匆匆填飽肚子,樓上樓下地跑着捉起了迷藏。

酒足飯後,婆婆到鄰家話家常,公公執意要帶孩子們去田野裏看看。秋天的莊稼很旺盛,不過由於最近雨水過多的緣故,有的玉米卻一片片地倒下了,實在讓人心疼。公公看着孩子們在田間地頭捉着螞蚱,攆着鴨子,緋紅的臉龐泛着笑意,想必老人家又開始緬懷過去了吧?

為公婆送上的這份中秋大禮,是不是對他們來説特別有意義呢?

再為孩子保留一份童心----吃好玩好,快快樂樂過佳節。

孩子們的快樂永遠都是這麼簡單,想想自己小時候,只要是感受到快樂的氣氛心裏就是快活的,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快樂的籌碼對我們來説或許加高了,對孩子呢?依然是如影相隨的!

抱着裝有螞蚱的罐頭瓶子滿載而歸,累得雙腿痠疼也感覺很是幸福,能夠有一天的時間跑在家鄉的小路上,沒有電視,沒有玩具,也沒有作業和練習,縱使累着,也是收穫着啊!

晚上,孩子們湊到一起嘀咕了半天,又有了新決定,要吃自助餐,這本身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可是你再接着聽,孩子們要自己去吃自助餐,不要大人陪同,我的肚子我做主,想吃什麼吃什麼。

也好,那就放孩子們去樓上吃自助餐,我們大人就在樓下吃火鍋好了。

快樂中秋,孩子也是主角,願這個中秋能帶給孩子們更美的回憶。

送給愛人一份愛心----碎碎口角,也同樣見證幸福生活。

在老家酣醉的老公一再和鄉親們乾杯,和父親、兄弟們乾杯,和堂兄堂弟們乾杯……飄飄然回到家裏也要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接着絮絮講起婚後瑣事種種,握起妻的手,念及妻的“賢良淑德”,不由得大發感慨,愧不能給孩子和妻提供最優厚的物質生活條件。工作中的不順心,生活中的不如意,扯東拉西地嘮嘮叨叨個沒完。如果説頭兩遍還有些感動在裏面,時間一長,就像那盤倒了幾十遍的錄音磁帶,感動得多了,也便只剩下不耐煩了。

於是在碎碎口角中,開始漸漸眉頭緊皺,人哪,就是奇怪,在外面付出的多了,回到家裏總想從自己最親近的人身上來索取。換個角度來説,傾聽對方的心聲哪怕是語無倫次的醉言,也是在無聲地表達着自己心中的愛吧?!

生活是什麼?油鹽醬醋茶!幸福是什麼?吵吵鬧鬧依舊恩愛甜蜜!----最簡單的生活,也就是最幸福的真諦!

留給自己的只有一份無法盡到的孝心----幽幽燭光,輕燃心底那份難言的思念。

是啊,去老家,是儘自己做媳婦的孝道,陪着孩子玩耍,是盡做母親的責任,聽老公的嘮叨,是盡做妻子的義務,可是,還有一個“女兒”的角色我還沒有做好……

起身下牀,翻出和母親去年做的一個小燈籠,我輕輕地在裏面放上一支蠟燭,點燃後掛到了院子裏的葡萄架上。小燈籠在黑暗中發出一抹暈黃的光,和清冷的月光遙相輝映,茫茫中,彷彿在為誰指引着回家的路。

抬頭望望母親家的窗口,燈光依舊,可我知道,家裏的月兒並不圓,和老公一大家子熱熱鬧鬧的場景不同,失去父親十多年的母親正和她唯一的兒子、兒媳團聚。陽台上的供桌早就擺上了吧?母親也早就喃喃地祭拜完畢了吧?----恍然間,我彷如看到滿頭銀髮的母親虔誠下拜的身影。

父親,今天是中秋節,您也早早回來了吧?雖然陰陽相隔,可仍要佳節共度啊!

愛滿中秋,情溢心頭,萬家燈火,月下聚首。中秋佳節之際,也同樣祝福我所有的朋友們----闔家幸福!

Tags:中秋節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