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花未眠教案設計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1.51W

花未眠教案設計

花未眠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1、理解文章表達的有關審美的主旨。2、體味作者以自身感受起筆,以小見大,深入淺出的寫法。3、讓學生建立感受生活美的意識。

教學設想:教時:一課時。重點與難點:1、引導學生理解本文的主旨為難點。2、善於通過語言,把握文章主旨為重點。

教學過程:

一、導語。海棠蘇軾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粧。

詩意:東風微微地吹拂,海棠花透出高潔美麗的光澤,散發陣陣幽香,使人有空濛迷茫之感。這時,月亮已轉過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了。詩人只怕那花兒在深夜裏也會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點燃起明亮的燈燭,照看着那一簇簇紅豔豔的海棠。

指點:這首詩寫於元豐三年(1080),是詩人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詩中生動地刻畫了月下海棠美麗的光澤、清幽的香味和紅粧粉裹的嬌神態,細緻入微地表現了詩人對海棠花憐惜眷愛的殷切情意;同時,也藴含着詩人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美好的海棠是詩人自比,因為“月轉廊”,花兒就得不到月光的照射,以此比喻自己遭受貶謫、懷才不遇,既恰當,又含而不露。“只恐夜深花睡去”含有顧影自憐的意思。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粧。”這是北宋著名詞人蘇軾夜半醒來,面對寂然盛開的海棠,留下的千古佳句。無獨有偶,千年以後,一位日本作家發現了凌晨四點海棠的美,心靈有所啟迪,寫下了隨筆散文《花未眠》,這位作家就是1968年諾貝爾文學家獲得者川端康成。

二、作者簡介。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著名作家,出生在大阪。2歲喪父,3歲喪母,7歲祖母亡,15歲祖父亡,後來姐姐又病故。孤兒的遭遇使他的童年抑鬱悲涼,這對他以後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他一生致力於對日本美的探索﹑守護和塑造,寫下了大量了豔麗傷愁的小説和美文,“豐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達了日本人的內心精華”。他於1968年10月17日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為日本文學贏得了世界聲譽。1972年4月16日他在工作室裏用煤氣自殺。代表作品:《古都》(1957)《雪國》(1937)《千隻鶴》(1951)《伊豆的舞女》(1925)。

人們並不為擁有他的那些小説感到十二分的喜悦,人們更為喜悦的是那些小説為人們換得的耀眼的光環。因為日本人、世人都與我們一樣,在許多的時間裏,不是惋惜作家沒有寫出可以強壯文化的傳世之作,而惋惜沒有拿到諾貝爾獎。人們需要這個獎。人們需要借諾貝爾獎樹立一個文化神人。康成先生拿獎了,康成先生就自然而然成了神了——是日本的神,也是我們東方的神。

三、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課前佈置了預習。下面我們來看看課文內容。

(一)1、是什麼引發了作者的感慨?(動情點感悟點)

“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花未眠。”(感觸之一)

2、作者由花未眠引發了怎樣的感受和感歎?感受和感歎:由“花未眠”的新發現,作者感悟到:人們感受自然美的能力。人的能力有限,而自然美是無限的。(感悟之一)

分析:①“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類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正因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説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而自然美則是無限的。”(3)②“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既不是與時代同步前進,也不是伴隨年齡而增長。”(3)

③怎樣提高感受美的能力?“光憑頭腦想象是困難的。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這是需要反覆陶冶的。”(5)

(二)找出表述此種感歎感受的段落(1-5段)。

理解下列語句:A、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海棠花本是無情物,“哀傷”從何而來?

明確:a①[凌晨盛放卻無人喝彩]它的哀傷來自無人欣賞,凌晨四點的海棠美麗芬芳,卻少人喝采。②花兒盛開之時就預示着它已接近衰敗。

b移情海棠:海棠本是無情物,作者移情寄哀傷。作者深悟到,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類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感受到的美也是有限的,而自然的美是無限的。“哀傷”是作者徹悟後的心緒流露。按理説,大自然總是有美可尋的,只要人活着,就該毫無阻礙地享受它,可遺憾的是生命發現美的機會並不常在。

B、“花在夜間是不眠的。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可我彷彿才明白過來。凌晨四點凝視海棠花,更覺得它美極了。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可我彷彿才明白過來”,説明了什麼?

明確:説明了“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與時代同步前進,也不是伴隨年齡而增長的”,“美是邂逅所得”。

C、“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與時代同步前進,也不是伴隨年齡而增長。”

明確:人感受美的能力,不是生來就有的,它需要後天的培養,薰陶,需要不斷陶冶。

“感受美的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較容易的。”“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這是需要反覆陶冶的。”這些話怎麼理解。[“邂逅所得”(不期而遇)]

明確:①“美”是客觀存在的,但也同樣要有發現美的眼睛,有審美的能力。②對自然的美的“親近”與“反覆陶冶”,主要在於留心觀察,仔細觀察;不能熟視無睹,無動於衷。③邂逅取決於靈感,靈感取決於準備。只有熱愛事物,親近事物,才能感受事物的美。

小結:正如巴比德説過:機遇往往降臨到頭腦有所準備的人身上。“美”是一種不期而遇的心靈感應,是對美的事物的美的特徵的一種頓悟。只有熱愛自然,增強審美能力才能在邂逅之中捕捉“美”。時代的前進,年齡的增長,不會自動增強人感受美的能力。

(感悟之一)——“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這是需要反覆陶冶的。”

美學見解:邂逅所得——審美機遇親近所得——審美態度反覆陶冶——審美基礎

D、如果説一朵花很美,那麼我有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一朵花很美”和“要活下去”構成因果關係有小題大做,故弄玄虛之嫌嗎?(不)

明確:a一個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現自己的美,作為人更要勇敢活下去。(珍愛生命)

b人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在有意或無意間錯過的過程。我們可能錯過了美的景色,美的音樂,錯過了山上那從沒有看過一眼的野花和小草,錯過了從我們身邊流淌過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堅韌地活着,只有活下去,才能不斷髮現美。(活下去才能不斷髮現美)

c我們要用畢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接近自然美的無限。(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接近自然美的無限)

結論:哪怕為了從一朵花發現美的真諦而活下去也值得

(三)第四段引述雷諾阿、米開朗基羅的例子,其意圖是什麼?

明確:雷諾阿①發現美的真諦需要付出畢生的努力,人感受美非常艱難。②“我還在進步”,表現出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意願。米開朗琪羅③當自然的美好不容易如願表現出來的時候,自己卻已面對死亡。

明確:進步就是接近死亡。“死亡”意味着終結,意味着“進步”的停止,它跟前文中的“有限”是同樣的意思。這確實是悲慘的事情!以這兩個優秀的藝術家為代表.

小結:1、人對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

2、哪怕為了從一朵花發現美的真諦而活下去也值得。

3、要用畢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更接近於自然美的無限。

(四)第五段中作者為什麼説“一朵花也是好的”?

明確:即使是一朵花,也可以成為“美的啟迪”,成為“美的開光”,能夠引發人發現自然美,能夠發展人感受自然美的能力,那麼這朵花也是“好”的。[抓住“所以”,找原因:“花未眠這眾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發現花的機緣”(3)和本段中“一件古美術作品,成了美的啟迪,成了美的開光”可知,話是從自然物對於美的啟迪的角度來説的。]

(五)下面有幾幅畫,你會仔細凝視哪一處呢?“凝視着壁龕裏擺着的一朵插花。”(感觸之二)

“凝視着壁龕裏擺着的一朵插花”產生“我們仔細觀察畫中花,卻不怎麼留心欣賞真的花”的感觸,這實際上是闡發了作者怎樣的美學思想?(第六段)

明確:人們應留心欣賞真實的自然之物,藝術家應認真觀察自然。

(六)上面有幾幅畫是李迪、錢舜舉、宗達、光琳的作品,還有羅丹的雕塑:手。(第七到九段)

例舉了許多著名藝術家的事例,有什麼作用?

明確:諸如羅丹的《女人的手》、瑪伊約爾的《勒達像》、宗達的狗、長次郎的茶碗與繁二郎的畫,都強調提高感受美的能力主要在於認真觀察自然。

分析:第7段“從羅丹的作品中可以體會到各種的手勢,從瑪伊約爾的作品中則可以領略到女人的肌膚。”第8段中説小狗的形象嚇了“我”一跳,因為它與宗達所畫的小狗很相似。這些語句説明觀察仔細、具有寫實精神的藝術作品可以使人領略藝術所反映出來的“原型”的美。簡言之,我們可以從藝術作品中領略到自然的美。

第9段作者寫自己觀察晚霞時,聯想到長次郎的名茶碗和阪本繁二郎的畫,説明好的藝術作品是可以提高人對自然美的感悟能力的,只有仔細觀察自然美,把自然美和藝術美完美結合起來,才能感染觀眾,引起觀眾的共鳴。[繁二郎的畫、長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黃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應,顯得更美了。]

小結:藝術家應該認真觀察自然,準確表現自然,使欣賞者從藝術美中領悟到自然之美。這才是文學藝術的極致。(藝術美與自然美是相通的。——寫實精神)

(七)第十段中“可我卻第一次發現了嵐山的美。”為什麼?

明確:冬天看嵐山,人少,仔細觀察,才真正感受到嵐山的美。[獨處靜觀才能真正發現自然之美]

(八)第十一段中作者為什麼説“我之發現花未眠,大概是由於我獨自住在旅館裏,凌晨四時就醒來的緣故吧?”

明確:①是“邂逅所得,親近所得”,②作者無他事紛擾,有一種獨特的審美的氛圍,③再加上作者獨到的審美能力,——所以能有獨到的發現。

該句作用:照應開頭,突出美是無限的,是“邂逅所得,親近所得”。

四、總結文章的主旨

1、作者由花未眠而得到思考的句子

明確:a、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

b、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這需要反覆陶冶。

c、藝術美與自然美是相通的。

這三個觀點不是孤立的。這三個觀點其實告訴我們要發現存在的美,感受發現的美,創造有所發現的美。

這就是課文的主旨所在。

2、結束語:美是無處不在的,我們應該睜大明亮的眼睛,不斷地發現美,親近美,感受美,也只有這樣才會創造出具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美存在於自然中,美也存在於藝術作品之中。

文章第一句話“我常常不可思議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問題。”這“微不足道的問題”指海棠花未眠這件事。在文中是作者情感的一個觸發點,作者由此思考了關於生活,關於審美的許多哲理。這種手法就是以小見大的手法。

總結:人有人言,花有花語,二者交流,也是一種緣分,它來自於心靈上的豁達與恬淡。川端康成對此深有感觸,看到海棠花未眠,於是寫下了一篇素雅恬靜、韻味深長的小品文——《花未眠》。

在生活中我們也曾邂逅了許多美麗的事物,但我們大都是熟視無睹,聽憑那美好的事物從眼前悄然而過,是不是我們這些事物的美好美妙呢?當然不是,那是因為什麼呢?還是羅丹説得好啊,“生活中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缺的就是那雙發現的眼睛。讓我們從今天起盡情擁抱生活感受生活吧!用我們的那雙聰慧的眼睛去發現生活中最美的事物吧!

五、作業

學習本文你有何感悟,你如何評價本文?動筆寫一篇文章。也可以寫一篇關注生活中的美的作文,自由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