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安塞腰鼓》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2.16W

《安塞腰鼓》1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2.知識目標:體會運用修辭手法、短句和富有張力的詞語所構成的場面描寫。

3.能力目標:能夠借鑑本文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完成簡單有一定內涵的場面描寫。

教學手段

多媒體powerpoint工作環境暴風影音工作組件

教學步驟

(課前播放背景音樂《黃土高坡》)進入上課時間。

一、導入

一曲激昂高亢的《黃土高坡》,把我們的思緒引向了廣袤的黃土高原。這裏不是魯迅筆下的杏花春雨江南,這裏沒有小橋流水人家,這裏也沒有吳儂軟語的咿咿呀呀;這裏只有奔騰的黃河,只有醬色的黃土,只有火紅的高粱,只有樸實、剽悍的西北漢子。

今天,就讓我們文化之旅的腳步隨着劉成章的生花妙筆踏上黃土高原,踏上這片曾孕育出橫掃六合的秦朝、大一統的漢朝、號稱“唐帝國”的唐朝的神奇土地,去安塞古鎮,去聆聽那從20xx多年前的戰場傳來的鼓聲,去欣賞有“天下第一鼓”之稱的安塞腰鼓。

二、教師板書課題

三、師:請大家把課本打到123頁,快速瀏覽文章,自己解決生字詞。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小聲讀一下。(過程2~3分鐘)

四、結束瀏覽

請看大屏幕,這裏有幾張安塞腰鼓表演圖片(3~4張),請大家看一下這與文中描述是否一致。(教師對圖片做簡單講解,圖片選用比較有張力、有氣勢的)

五、有一個問題要問大家:本文記述了一個的過程,描述了一個的場面。注意,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一樣的,請大家思考一下。

(明確:安塞腰鼓表演)

六、既然是過程,那麼當然就又先後,文章以表演安塞腰鼓為主體,那麼就可以分為三部分,即表演前、表演中和表演後。(板書設計見附錄)誰能用課本上一個字來概括表演前和表演後的氛圍特點?

(生:靜。)

師:那麼中間表演的過程可以用哪個字概括?

(生:動或鬧。)

那麼這篇文章的整體氣氛依次為靜、動、靜。動靜結合,互為襯托。仔細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開頭的“靜”和結尾的“靜”一樣嗎?誰可以在“靜”字前再加一個字,把這兩個“靜”區分一下?

(生:前為安靜,後為寂靜。)

誰能區分這兩個詞語的不同?

明確:

1.安靜一般形容有生物而保持安靜的狀態,寂靜一般用來形容環境的安靜。例句如:學生都在認真地寫作業,教室十分安靜。

2.我在田野中漫步,四周一片寂靜。

七、文章既然描寫了一個場面,那麼必然有構成這個場面的要素,想一想文章中構成場面的東西有哪些?

(明確:茂騰騰的後生、繫着紅綢子的腰鼓、黃土高原、起伏的羣山、火紅的高粱。)

想象一下,這些東西聚合在一起給了你什麼樣的感覺?

(明確:諸如粗獷、豪放、狂野、大氣磅礴、活力等。)

八、那麼想一想,如果我們朗讀這篇文章的話,我們該怎麼讀它?

(明確:開頭和結尾應低沉一些,更深情一些,中間部分應激情澎湃,情緒激昂。)

九、那麼一會我給大家時間自由朗讀這篇文章,然後大家展示。朗讀之前我把個人的一個朗讀心得介紹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幻燈片內容:四部朗讀法:1.大,大而不喊;2.慢,慢而有情;3.快,快而不亂;4.穩,穩而有度。)

簡單解釋:大,就是讀的聲音要大,即使讀錯了,也要大大方方的讀出來,這樣別人才可能給你指點。大而不喊,不要扯開喉嚨,要讓聽到的人知道你在讀課文。慢而有情,要體會文章所藴含的感情,是高亢還是低沉,是歡快還是悲傷等等。快而不亂,講究把文章讀熟。穩而有度實際上是前三點之後的總結,是一種效果。簡單的説,就是通過前三步的閲讀,根據自己對文章的體會,讀出的課文,該高的高,該低的低;該快得快,該慢的慢;該高亢的高亢,該低沉的低沉;該歡快的歡快,該悲傷的悲傷。

好了,下面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大聲自由朗讀。

十、學生片段朗讀展示,老師及同學點評。人數控制在3~4人,如沒有學生朗讀靜態段落,教師可進行提示。如有能力,教師可在學生朗讀後進行朗讀示範。

(至此用時不超過25分鐘。)

十一、播放《安塞腰鼓》視頻朗讀。(互聯網上有寒風朗誦並製作的本文配樂配表演朗誦,非常精彩,總長7分36秒,建議使用。)

十二、通過讀課文,看場面,聽朗誦,設想一下,假如你現在就是在現場的一名觀眾,你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什麼,或者可以用文中的哪一句話來概括它?

(明確:文章第12自然段。個人總結的詞語有勁、自由等。)

教師提示:勁也好,自由也好,實際上都是生命的躍動。我認為用生命去概括最好,安塞腰鼓詮釋了生命,激情與張揚,放縱與自由;生命的激情也支撐着安塞腰鼓,剛勁與活力。

十三、設想一下,假如你是表演隊中的一員,此時你會想些什麼?

(明確:什麼也沒想,只把它看成是一種激情的宣泄、生命的激盪,他不會在乎周圍有沒有觀眾,有沒有人關注,他在用“敲起來”和“跳起來”來獲得一種精神上的自由。)

十四、展示教師個人感悟(幻燈片形式)

一場安塞腰鼓,實際上就是人生的完整歷程,在起始的安靜中積蓄、孕育到人生輝煌時的揮灑與張揚,再到老去時的沉思與寧寂。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慢慢沉寂下來的是鼓聲,而久久震撼我們心田的是那近乎瘋狂的搏擊着的生命。“我們崇尚專注一生的事業,我們更讚賞自由奔放的靈魂”,那千年黃土孕育的奔流黃河滋潤的安塞腰鼓啊,你敲擊着生命之門,跳動着生命之舞,燃燒着生命之火。

當遠處那聲渺遠的雞啼響起,我感到有另一種生命在湧動。

十五、作業

1.對印象深刻的某個場面進行描寫,用上排比、反覆等修辭手法,150字左右。

2.朗讀文章,體會文章的修辭和句式特點。

《安塞腰鼓》2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西北黃土高原人民生命中奔放的力量,體會腰鼓所表現出的陽剛之美。

2 、反覆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3、理解排比、比喻和反覆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二、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氣勢。

2、、整體感知,理解文章的內容。

三、教學難點:

1、探討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2、排比、比喻、反覆等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四、教學方法 :

多媒體呈現、師生交流互動

五、教學時數:兩課時

六、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由腰鼓的形狀和安塞腰鼓在亞運會和香港迴歸慶典上的表演場面,安塞成為中國“腰鼓之鄉”等情況導入課文。

(一)、第一板塊:表演與範讀的欣賞。

1、師生共同欣賞電影《黃土地》中的腰鼓表演。

2、師生共同欣賞《安塞腰鼓》視頻片段朗讀表演。

3、師生共同欣賞圖文結合流動的文章朗讀。

(三)、第二板塊:朗讀探討與整體感知。

1、點將朗讀圖文結合的第一部分。

2、學生齊讀幻燈片中的運用了反覆手法的語句。

3、投影展示課文朗讀技巧指點,學生齊讀燈片中語句。

4、文章內容整體感知,幻燈片展示感知內容。

(四)、第三板塊:文章內容探討:

1、投影展示探討內容:

(1)、腰鼓表演的場地在哪裏?誰來表演腰鼓?

(2)、作者怎樣表現安塞腰鼓舞姿的特點?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3)、身臨腰鼓的表演現場,作者產生了哪些聯想?

(4)、文章如何寫出腰鼓的響聲及給人的感受?

(5)、你從腰鼓的表演中,產生了哪些心靈的震撼?

2、文章精妙語句探討:

(1)、排比句:

(2)、比喻句

(3)、反覆句:

3、聯想畫面的想象:

(1)、落日古戰場

(2)、電閃與雷鳴

(3)、人的大徹大悟

4、同義詞與反義詞演練。

(1)、“這腰鼓”這一段運用了哪些反義詞?有何好處?

空氣( —— )

陽光( —— )

世界( —— )

(2)、請給下面的詞配上一個同義詞

忘情( ) 閃射( )

火烈 ( ) 亢奮( )

晦暗( ) 羈絆( )

搏擊( ) 輻射( )

第二課時

(一)、文章難讀字音檢查:

飛濺( )亢奮( )晦暗( )羈絆( )

驀的( )宂雜( )燒灼( )輻射( )

(二)、第四板塊質疑探究:

聯繫上下文,品味語句,結合完成課後練習二

(三)、文章小結。

(四)、第五板塊:學以致用,課外拓展

仿句練習:請仿照給出的例句格式,完成句子。

例句:

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仿句:這(鼓聲、笛聲、琴聲、歌聲、喊聲等),

使——————————————————,

使——————————————————。

《安塞腰鼓》3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充滿着詩意美的散文。作者通過宏大的場面、奔放的動作、鏗鏘的節奏、激越的鼓點、反覆的詠歎、盡情的讚頌,來表現對生命的詩意理解,對時代的審美感受,對民族家鄉的真摯熱愛。這種腰鼓是陝西地區所特有的,具有濃烈的鄉土風味。教學這篇課文,主要是要讓學生了解這一民族藝術奇葩, 品味語言,激發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

2、學生分析

本課我要教學的對象是生活在南方城鎮的學生,他們大多數沒有見過腰鼓表演。所以僅僅通過文字讓學生感悟這種民族藝術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很有必要運用信息技術,將圖片、音頻、視頻等引進課堂,讓遙遠的安塞腰鼓真正走進了課堂,讓學生能有情境體會。

3、環境分析

現代信息技術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本課教學打破了傳統的“一書、一板、一粉筆”較為枯燥的教學模式,採用多媒體的教學環境,將美妙的音樂、動人的畫面、逼真的場景一一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並進而創造美。

4、教師分析

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的整合,無論是CAJ教學,CAL助學,或是ITTC教學,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來説學科教師應具有以下素質:理念上要先進;意識上要重視,還要有一定的技術掌握。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結合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念,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瞭解安塞腰鼓這一民族藝術奇葩;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語言,學習本文通過生動描寫來抒情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通過網上自主學習,收集、整合相關信息。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合作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品讀中感受生命與力量的`美,激發對民族藝術的熱愛。進而達到對生活與生命的熱愛,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朗讀品味課文,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2、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

四、教學方法和學生學法

1.、賞析法:通過《安塞腰鼓》視頻朗讀,再現優美語段,感悟文字魅力。

2、.討論探究法:組織學生討論,學習小組交流。

3、能力遷移法:展示《千手觀音》視頻,引導學生將《安塞腰鼓》的寫景方法,運用到寫作實踐中。

4、對比品讀法:播放flash視頻朗讀與學生的朗讀作對比,加深感悟。

五、教學資源

教材、學生蒐集的網絡資源、多媒體課件、視頻、專題學習網站等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教師播放《安塞腰鼓》舞蹈片段,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安塞腰鼓場面,帶動學生快速的進入學習情境。

(設計理念:播放圖片和視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形象直觀的圖像幫助學生了解安塞腰鼓,從而幫助並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進而真切的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

(二)、檢查學生課外學習情況

課前要求學生在網上查找本課相關資料,課堂上進行交流,教師加以歸納總結。

(設計理念:既培養了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學生的主體性也得以到充分的體現。)

(三)、對比朗讀,把握情感

1、首先不作任何提示,讓學生自由朗讀全文。

2、學生自我評議剛才朗讀課文時所存在的問題。

3、播放課文的flash配樂朗讀。要求學生帶着剛才評議的問題去聽,並根據範讀在文中作一些標記,如節奏、重音等。

4、對比評議:將自己的朗誦與老師(或錄音)的朗誦進行比較,發現他人長處。

5、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注意節奏、重音。讀書畫面美、力量美、音樂美。

(設計理念:讓傳統教學環境下的朗讀和信息技術整合下的朗讀進行一次PK,flash配樂朗讀能讓學生快速進入情境,體驗學習,從而把握文章的情感。)

(四)圍繞問題,體味探究

1.本文的結構非常清晰,思考文章主要是描寫了哪幾個場景?(學生回答明確:三個場景:表演前安靜——表演中亢奮——表演後寂靜。)

2、學生討論交流:這三個場景你覺得哪裏描繪得最精彩的地方,試着朗讀。用“我喜歡 句子,因為 ”的句式進行評點。

3、這樣的安塞腰鼓使你聯想到什麼? 它體現了什麼樣的主題思想?

(設計理念:運用多媒體展示問題,指向明確,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完成學習。)

(五)知識遷移,學以致用

1、播放20xx年春晚節目《千手觀音》視頻,將學生帶入另外一種舞蹈情境。

2、定格畫面,讓同學們模仿《安塞腰鼓》的語言,將胸中湧動的激情化作千言萬語,奮筆疾書,快速成文。

(設計理念:充分發揮了現代信息技術突破時空限制的特點,將《千手觀音》引入課堂,既讓學生充分感悟到了兩種舞蹈的不同的魅力,提升了學生的能力,同時又讓學生陶醉於這樣的課堂。)

(六)課外拓展,深化學習

教者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學習田地,讓其感受學習的快樂。

1、 教師製作了主題學習網站,學生課後可進一步學習交流。

2、 學生可自行上網查找相關學習資料,進行學習,並將有價值的內容拿來交流學習。

3、 可利用電子郵箱、博客等的回覆功能交流心得。

4、推薦網絡資源

(引導學生積極利用校園網和互聯網進行自主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拓寬了知識面,並且加強了師生間的互動。

(六)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的成功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教學情境設置創新。打破時空的限制,讓陝西的腰鼓進入南方的課堂。

2、教學環節設置創新。讓傳統教育環境下的朗讀和信息技術整合下的朗讀直接進行猛烈的碰撞,不比不知道,一比見實效。

3、教學反饋創新。利用主題學習網站,加強了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並使課堂得以延伸。

4、培養了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有利於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與時俱進。

《安塞腰鼓》4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從中領悟中華兒女的英武精神。

2、品味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既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形象,又用更多的筆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是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層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並發表對課文的見解即教學的重點。

【教學方法】

1、多媒體助學

2、誦讀導學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學生欣賞)

1、提問:看完這些畫面,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自由回答)

你知道安塞腰鼓是一種怎樣的藝術形式嗎?

2、交流查閲的有關資料;安塞腰鼓的資料。附資料:

安塞腰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着陝北高原民眾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今天我們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錶演片斷,聽全文朗讀(配樂,配畫面)。注意朗讀者有沒有讀錯的地方。

2、思考問題:

⑴安塞腰鼓總體上給你什麼感受?它有什麼特點?

壯闊,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安塞腰鼓。宣泄生命力量的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有熱烈的舞姿,有巨大的力量,有沉重的鼓聲,有深厚的土壤。

⑵這篇文章運用最多的修辭手法是什麼?你覺得有何效果?

排比,有句子內部詞語的排比,有句子的排比,有段落的排比。這些排比使文章氣勢恢弘,語氣連貫,節奏明快,感情強烈。

三、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有感情有節奏有氣勢的朗讀

1、過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與力量的禮讚,為了表現生命偉大,粗獷,豪邁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與內容的和諧。我們重點朗讀讀其中一個片斷,感受作者是怎樣造成一種快速躍動的節奏,排山倒海的氣勢 ,來與所要歌頌的生命的力量相輔相承的。

2、以第五節來示範朗讀:

⑴播放範讀片斷(配樂,配畫面)。注意聽清朗讀者處理的語音輕重,語調的抑揚,語速的快慢。

你覺得他讀的怎樣?哪些語句讀的好?指導朗讀,讀準重音,讀出節奏,氣勢:

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增強氣勢)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節奏感強,渲染動感形象)

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

⑵小結:本文段使用排比,將安塞腰鼓的力與美推到極致。

⑶配合音樂,畫面齊聲朗讀。

⑷小結:作者利用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再現“安塞腰鼓”的恢弘氣勢,揭示了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現在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其他部分,讀出節奏,氣勢,品味精彩語句,説説自己對這些語句的理解。

四、學生品讀,體驗感悟

1、學生選擇自己認為精彩的語段進行散讀並作點評。

2、小小組合作學習探究。

3、抽讀,結合語境談理解與感受。

五、總結文章主題

通過剛才大家的品讀,你覺得本文除了讚美安塞腰鼓的壯闊,豪邁和火烈,還讚美了什麼?

六、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民間大型舞蹈形式(舞龍,舞獅,滾燈,扭秧歌等)

七、佈置作業

1、自由選擇文中某一精彩片段朗讀,背誦。

2、選你最喜歡的兩個句子抄下來,模仿它們的表達方式,再仿寫兩句。

3、解決課後學習建議

【教後感】

現代化技術與語文的整合:

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他們的想象。古希臘教育家説:“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上課伊始,播放一組畫面,那生動粗獷的表演場面,拉近了學生和按塞腰鼓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有了形象的感受,產生情感的共鳴,激發了學生的想象。接着在聆聽課文朗讀以後,又給課文精彩的段落配以畫面和朗讀,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直觀,形象的感知。用聲音,色彩,圖象等形式感染學生情緒,給人以強烈的視聽效果,將學生帶入課文的佳境。強化了文學作品的薰陶感染作用。還增大了課堂容量,使知識量和信息量大幅度增加。

開展了聽,説,讀,寫等各種語文實踐的活動。

課前安排三分鐘講話和學生的點評;閲讀文本採用多種形式的讀,有聽讀,範讀,散讀,抽讀,品讀等活動;在品讀過程中還設計了仿説拓展的實踐活動。作業安排朗讀背誦精彩段落,仿寫精彩語句的作業。最突出的一點整個課堂書聲朗朗,學生朗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在反覆誦讀中,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從不同層面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和陝北人民純樸,粗獷,豪放的性格,加深學生對文本的體驗和感悟,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附:中國民間舞蹈】

春節的民眾活動中,至今仍保留着一些開始於宋代和清代的民間歌舞形式。自古華夏民族以龍為圖騰,在漫長歲月中龍逐漸已被人們所神化,被當作既可騰雲駕霧,又能翻江倒海,主宰農田旱澇的神靈,而被以農耕為生的漢民族所尊崇,祭拜。因此,在從南到北的漢族地區便出現了春節時,被人們舞耍於硝煙瀰漫,震耳欲聾爆竹聲中,千姿百態,無以數計的各種龍形。其中最被人們熟悉的要算是形體碩大,長達10米左右,用綵綢紮起來的“布龍”或“彩龍”。《龍舞》,是在數名男子高舉支撐龍體的木柄,在穿梭奔跑之中表演“龍打滾”,“龍擺尾”,“金龍纏玉柱”等極有氣魄的造型舞蹈。

漢族《獅子舞》自漢代由西域傳入的假形舞蹈。隨着佛教文化的流傳,新春之際在霹靂炸響的爆竹聲中“舞獅”,逐漸成為人們避邪免災,吉祥納福不可或缺的形式。形態可掬,温文爾雅,以表演戲球,踩踏板,與人親暱似貓的“文獅”和矯健迅猛,虎視眈眈,以高難雜技性表演為主的“武獅”,基本成為北,南兩方風格廻異的兩種“獅舞”形式。“獅舞”除以上表演形態外,還有至今流傳在陝西省城固縣的“獅舞”一絕:“笑和尚耍獅”。

《秧歌》是春節羣眾歡慶活動中,起着承前啟後,烘托氣氛的大型歌舞形式。這裏所指的秧歌;不僅是單一的“秧歌舞”,而是包含着數十種歌舞形式所組合的文藝演出隊伍。這支隊伍既要在走街串巷中做行進表演,又將最後集中於曠場做正式的歌舞演出。因此在北方,人們索性就把過去有着祭祀色彩,而今完全成為春節娛樂式的民間文藝形式稱為“社火”或“秧歌”,把這支浩蕩的隊伍統稱為“秧歌隊”。

《蘆笙舞》是侗族的傳統民間舞蹈。源於古代播種前祈求豐收,收穫後感謝神靈賜予和祭祀祖先的儀式性舞蹈。舞蹈氣氛熱烈而歡快,現已成為侗族民眾在稻穀收穫後至來年春播前農閒期間和各喜慶佳節時,由青年男女參加被稱作《踩堂》或《踩蘆笙》的自娛性,求偶舞蹈。

婀娜多姿的傣族《孔雀舞》。傣族人民喜愛和崇尚孔雀,不但許多的人們在家園中飼養孔雀,而且把孔雀視為善良,智慧,美麗和吉祥,幸福的象徵。在種類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們最喜愛,最熟悉,也是變化和發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傣族民間傳統的《孔雀舞》有着很長曆史,並被納入了宗教的禮儀之中。因此,每年的佛教節日和迎接新年時,都一定要表演《孔雀舞》。

《安塞腰鼓》5

昨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安塞腰鼓》,循着安塞腰鼓給我們的感覺,朗讀着品味着,學習着排比句。今天,我們又迴歸整體,由“表演前的靜”讀到“表演時的鬧”到“鼓聲停息後的靜”。再抓住“好一個安塞腰鼓!”來讀第二部分內容,學習其反覆手法:師生、男女生配合讀,説出:“好一個安塞腰鼓,好在。”瞭解表現安塞腰鼓的四個方面後,再引導學生探究:這四個“好一個安塞腰鼓”感情是不是相同?仔細品讀,大家發現作者在反覆中表達的感情是層層深入的:讚歎——震撼——敬賀——沉醉。

此時,我又拋出一個問題:作者僅僅是在讚頌安塞腰鼓的無窮魅力嗎?由鼓及人,學生找出了寫擊鼓後生的詞。我在黑板上寫下了:黃土高原、擊鼓後生、安塞腰鼓。什麼樣的黃土高原呢?與我們這兒比較一下,學生説出了環境的惡劣:荒無人煙、寸草不生、飛沙走石。大家一起想象黃土高原人民的生活。這樣的人民擊出了這樣的腰鼓。我讓他們比較“搏擊”與“敲”有什麼不同。學生埋頭讀第十二自然段,我啟發:他們是在用什麼與什麼搏擊?學生們紛紛舉起手:他們用不屈的意志與惡劣的環境、厄運搏擊。正因為“搏擊”才有“雞啼”,兩相聯繫,學生看到了“充滿希望的明天”。

最後我總結道:“安塞腰鼓氣勢磅礴,驚心動魄,被稱為‘天下第一鼓’。天下第一的僅僅是腰鼓嗎?”學生們更深刻地領會到,陝北人民“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不屈精神。

至此,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和拓展,深入作者內心世界,從心裏與作者產生共鳴!學生的學習,從淺層到達了深度,有了一個由淺入深的提升。

《安塞腰鼓》6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二、重點、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三、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學生欣賞。

師問:你看了這些畫面,此時內心洋溢着怎樣的感情?

(學生自由回答,談一談觀後感,可以從聲響、畫面等方面談:安塞腰鼓——氣勢鏗鏘激越,發聾振聵;動作變化豪邁粗獷;舞姿奔放雄渾。充分體現着陝北高原民眾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 ).

2、導入:

俗語説:“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產生於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今天我們就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

(二)美讀課文,學習新課

1、讀課文。

(1)教師範讀或放錄音,學生聽讀,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

(2)指導朗讀。

“第一部分是鼓聲響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間部分是鼓聲響起來,語調就應該激越、高昂。鼓聲落,要讀出悠遠寂靜、若有所思的情緒,語速稍慢。”

(3)學生組內自主朗讀,體驗作品的情感、語調,然後推薦代表,比賽朗讀。

2、知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用“ 好一個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內容。

3、明結構。

説明: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4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這4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學生會很快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

明確: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好一個安塞腰鼓!”在文章中反覆出現,怎麼讀?

請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內容。

教師指導朗讀課文,

三、佈置作業

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熟讀成誦。

四、結束語:

有人這樣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叫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足勁!”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安塞腰鼓獨特的魅力,感受黃土高原後生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

二、重點、難點:

1、瞭解安塞腰鼓獨特的魅力,感受黃土高原後生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

三、教學過程 :

一、揭題讀題

1.讀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安塞腰鼓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你想到了用哪些詞來形容它?

二、聽,感受表演中的安塞腰鼓。

1. 聽錄音,記下自己聽到的聲響。

2. 學生交流。

3. 在現場的作者聽到了什麼樣的聲音呢?快速瀏覽課文,標畫出來。

4. 學生回答,師展示:

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着棗樹的山崖上,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宂雜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了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1) 指生讀。其他同學認真聽,並説説從同學的朗誦中聽到了什麼?

(2) 出示問題:“什麼變成牛皮鼓面了?為什麼?”

(3) 小組交流,討論。

(4) 彙報

(5) 齊讀。

5. 透過朗誦和鼓聲看到了什麼?(鼓勵學生豐富的想像,言之成理即給予鼓勵)生自由想象。

三 讀出畫面:

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想像描繪出了一幅氣壯山河的雄偉畫面,憑藉自己的揣摩對安塞腰鼓有了初步的認識,而文中作者也有對該畫面的具體描繪,請找出來並比較自己的想像與作者的親眼所見是否有所異同。

舞姿:(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疾速地搏擊着,大起大落地搏擊着。它震撼着你,燒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它使你驚異於那農民衣着包裹着的軀體,那消化着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

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

1) 比較自己的描繪與作者的描繪之間的異同。

2)(幻燈片:打擊腰鼓的畫面)攝影師眼中的安塞腰鼓又有什麼特別之處。

3)綜合以上(自身想像、文字、畫面)有感情朗誦本段文字。(也可進行教師範讀)

四.讀出情感(作家藴含於文章字裏行間的情感):

綜合以上的情感體驗,由學生自主選擇,自主朗讀,並談談自己從所朗誦的段落中感受到了什麼。

例1:(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爍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例2:(愈捶愈烈!形體成了沉重而又紛飛的思緒!愈捶愈烈!思緒中不存在任何隱祕!愈捶愈烈!痛苦和歡樂,生活和夢幻,擺脱和追求,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人,成了茫茫一片;聲成了茫茫一片……)

例3:例4:……(在時間允許的範圍內給予學生更多的發言機會)

藉此讓學生總結安塞腰鼓的雄渾壯闊,感受西北漢子的熱情豪邁、感受黃土地蓬勃的生命力:“全文歌頌了一種奔騰的,蓬勃的生命力,這種力量是由一羣生活在黃土地上的西北漢子所產生的,他們渴望掙脱、渴望衝破、渴望撞開束縛他們周身的一切。他們以自身的熱情、自身的豪邁敲出了雷霆萬鈞的生命,山崩地裂的豪情,讓人歎為觀止!“

(以學生總結為主,教師給以適當的點撥。)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文章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略)

二、新授:品味文章的寫作特點。

1.同學們,我們一起領略了安塞腰鼓宏偉的場面,感受了雄壯的聲響,見識了擊鼓的後生,欣賞了奇麗的舞姿,你能用一個字形容表演中的安塞腰鼓嗎?——鬧或烈。

1.同學們,我們一起領略了安塞腰鼓宏偉的場面,感受了雄壯的聲響,見識了擊鼓的後生,欣賞了奇麗的舞姿,你能用一個字形容表演中的安塞腰鼓嗎?——鬧或烈。

課文中除了寫“鬧”“烈”,有沒有寫靜呢?

讀一讀,男生1-4,女生18-20

這樣“靜——鬧——靜”的寫法,有什麼好處?

俗話説:靜如處子,動如脱兔。如果説,表演中的安塞腰鼓是熱烈,強烈、壯烈、火烈的,那麼,表演前的靜是嚴陣以待、蓄勢待發,表演後的靜是戛然而止、是平靜、安靜、寧靜、寂靜。不管是舞前的還是舞后的靜,都是為了突出舞時的烈。雖然舞停了,但舞姿仍在眼前,舞聲仍在耳畔,情感仍在心中。

俗話説:靜如處子,動如脱兔。如果説,表演中的安塞腰鼓是熱烈,強烈、壯烈、火烈的,那麼,表演前的靜是嚴陣以待、蓄勢待發,表演後的靜是戛然而止、是平靜、安靜、寧靜、寂靜。不管是舞前的還是舞后的靜,都是為了突出舞時的烈。雖然舞停了,但舞姿仍在眼前,舞聲仍在耳畔,情感仍在心中。

2.文章除了這種對比的寫作特色外,在語言上還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好處?

(排比、比喻、反覆)

三、拓寬欣賞,理解地域差異以及文化的多樣性。

同學們,如果説產生於黃土高原的安塞腰鼓是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那麼,孕育在蘇北裏下河水鄉的海安花鼓則是温柔秀美、歡快活潑的,而且還曾經參加了國慶50週年的慶典活動。現在我們來欣賞一段描寫海安花鼓的文字。

一溜鮮嫩嫩的水鄉嬌娘,一溜紅紅的花鼓,一襲碧碧的綠裳,蘇北的裏下河呵,接納了淮河,接納了大海,接納了長江,接納了從上天垂下的雨簾。

碧碧的綠裳在飄,紅紅的花鼓在跳,柔順的裏下河女子在笑。綠裳是春色,花鼓是青春的火焰,嬌嫩得可以掐出一把水的女子,是粘稠的老酒,將五千年的土地裝扮得年輕,裝扮得奔放。

水靈靈的影兒,在跳躍,在閃爍,在敲擊。震醒了大江,震醒了大海,震醒了沉睡了五千年的土地,震醒了與大江、大海連接的裏下河。多水的江海平原,多水的女兒,敲打出的花鼓聲,濺出的也是水一樣清澈的血漿。

俗話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地大物博,像安塞腰鼓、海安花鼓這樣非常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藝術還有許多,你還知道哪些?

板書:

演出前 安靜的腰鼓 靜

演出時 隆隆的腰鼓 動

演出後 寂靜的腰鼓 靜

《安塞腰鼓》7

怎樣理解本文最後一句“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我啟發他們道:這是有前提的,我們先一起來看前面的語段所寫“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我説這裏運用了“此時無聲更勝有聲”的藝術手法,我們來看句中的倆字“它”和“她”分別指代什麼?學生們略一思考就回答道:前一個“它”指安塞腰鼓,後一個“她”指出奇寂靜的世界。我進一步啟發道:你們的回答很正確,我們可以嘗試想象一下曾經喧鬧的腰鼓一旦安靜了,確實會留給觀眾格外寂靜的感覺,但是倘若我們認為“雞啼”是實寫呢?在黃土高原上是有居住在窯洞裏的人們,抗戰時期的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延安就坐落在陝西,那麼傳來一聲意外的“雞啼”也屬正常;但是倘若這是虛寫呢,作用何在!一同學解釋説:人們當時沉浸在激情的迴響中,“雞啼”反襯這份寂靜。我繼續發問:還有其他理解嗎?另一同學馬上站起來説道:人們沉浸在激情的迴響中,被一聲“雞啼”喚醒。我問全班同學:大家覺得他們倆的回答怎麼樣?大家一致認為:可以的。我評價道:兩個同學的理解都非常合理。上述例子只是在《安塞腰鼓》的教學過程中閃現的小浪花,其實在兩課時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也讓老師感到震撼的“靈感火花”比比皆是,隨處可以採擷,這不能不説是得益於採用了自讀、自疑、教學相長的思路進行“非預設性”教學的方式。因為在嘗試這種教學方式的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之間人格完全平等,老師時刻注意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也意識到老師僅僅是個引導者和組織者而已;而教學活動又是在師生、生生之間從語言到知識結構到思想、心靈世界的對話中展開,所以這種學習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且在完全開放的學習活動中,學生的心靈世界完全敞開,思維的火花閃現得更加燦爛;同時授課的教師也可以從中獲得收益。雖然有些教學意外裏超出教學設計,但真知灼見也往往在其中閃光。

《安塞腰鼓》8

文章通過描寫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來讚美黃土高原人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氣勢恢宏,語氣明朗,節奏明快的語句,襯托出安塞腰鼓壯闊、火熱、豪放的特點。文章利用一語雙關,進一步將文章昇華!

文章中的語言如詩如畫,利用安塞腰鼓的特點,寫出極富音樂美的篇幅。課文中排比、比喻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好。好在形式多樣的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文章經過排比、比喻的加工,使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熱的場面寫得別緻感人,使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課文中不僅排比、比喻有大功勞,文中的疊字疊詞也增添了文章的氣勢和意味。如“茂騰騰”、“噝溜溜”、“隆隆,隆隆,隆隆”,使課文音韻和諧,旋律優美。

文章中除了排比、比喻、疊字、疊詞,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寫作手法――反覆。反覆要是用不好,會讓人覺得哆嗦。但反覆要是用好了,能使語言節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課文中四次寫道“好一個……安塞腰鼓”。 “好一個……安塞腰鼓”,着力強調,充分感歎,從強烈的視覺感受,到聲音的震撼,到舞蹈的動作,再到心靈的搏擊,作者劉成章每一處都用心地描寫了。如果我們也能在文中靈活運用排比、比喻、反覆,那一定會使文章增色添彩。

《安塞腰鼓》9

假如有人問我最喜歡什麼中國舞,回答是:安塞腰鼓!每在屏幕看到黃土高原的後生們舞出的那壯闊的一幕,我的心靈頓時就會升騰起來——隨着咚咚響的腰鼓,隨着後生們的狂舞,隨着飛騰的黃土!

那激情噴薄的身軀,那萬馬奔騰的陣勢,那不可羈繫的靈魄,如咆哮的黃河水,如滂沱的壺口瀑布!何來這等恢宏?何來這般壯美?哦!這羣放舞的後生,是母親河哺育的哦!

許是對安塞腰鼓喜之過甚,愛之過深,每次觀看安塞腰鼓,隨之心靈升騰,總會無端生出幾許憂慮,惟恐安塞腰鼓不再原生態,惟恐安塞腰鼓被哪家“二度創作”而變得不再“安塞”。甚至想,安塞後生也會走上舞台,可是舞台上沒有升騰的黃土啊,那塬上高高捲起的埃塵,才是他們舞出的華彩!安塞後生或會步入殿堂,可是哪座豪華殿堂,盛得下他們靈的磅礴?禁得起他們力的搏擊?安塞腰鼓,終屬於黃土高原。

又一個春節就要到了,因有安塞腰鼓,想必安塞的正月定會異常熱烈!不禁又在想像黃土高原上的雄渾場面了。我彷彿看見生龍活虎的後生們舞起來了——他們的情在飛,飛出了好日子;他們的鼓在敲,敲出了幸福!

夢裏幾回到陝北,領略古老的中華文化,聽信天游、看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10

1.晦宂羈亢戛恬驟濺

2.示例:紅彤彤黃澄澄綠油油白茫茫黑乎乎藍盈盈

3.(1)響聲碰撞在山崖上。(2)形體成了思緒!

4.有力、疾速、大起大落。

5.不能。“你”將黃土高原人格化,能更直接、更強烈地抒發感情,充分表達了作者對黃土高原的深情和眷戀。

6.用江南襯托黃土高原是那樣的生機勃勃,充滿活力,藴含着無窮無盡的力量。

7.不能。因為原句讚歎的語氣強烈,有盡情讚美之意,而改後的句子只是一般地説好,表達效果遠比不上原句好。

8.示例:江南越劇,輕柔、動人的舞姿,婉轉、悠揚的唱腔,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浪漫。

Tags:安塞 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