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朋黨論》歐陽修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1.34W

《朋黨論》歐陽修1

①臣聞朋黨之説,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②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③堯之時,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為一朋,君子八元、八愷十六人為一朋。舜佐堯,退四凶小人之朋,而進元、愷君子之朋,堯之天下大治。及舜自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並列於朝,更相稱美,更相推讓,凡二十二人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書》曰:“紂有臣億萬,惟億萬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紂之時,億萬人各異心,可謂不為朋矣,然紂以亡國。周武王之臣,三千人為一大朋,而周用以興。後漢獻帝時,盡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為黨人。及黃巾賊起,漢室大亂,後方悔悟,盡解黨人而釋之,然已無救矣。唐之晚年,漸起朋黨之論。及昭宗時,盡殺朝之名士,或投之黃河,曰:“此輩清流,可投濁流。”而唐遂亡矣。

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異心不為朋,莫如紂;能禁絕善人為朋,莫如漢獻帝;能誅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亂亡其國。更相稱美推讓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後世不誚舜為二十二人朋黨所欺,而稱舜為聰明之聖者,以能辨君子與小人也。周武之世,舉其國之臣三千人共為朋,自古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興者,善人雖多而不厭也。

⑤嗟乎!興亡治亂之跡,為人君者,可以鑑矣。

(取材於歐陽修《朋黨論》)

4、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惟:只有

B.所惜者名節 惜:愛惜

C.退四凶小人之朋 退:黜退

D.可以鑑矣 鑑:借鑑

5、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惟君子則有之 則同道而相益

B. 或投之黃河 則天下治矣

C.故為人君者 而唐遂亡矣

D.三千人為一大朋 舜亦不疑而皆用之

6.下列語句的括號中是補出的詞語,補出後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其)所貪者,財貨也。

B.(故)天下亦大治。

C.(昭宗)曰:“此輩清流,可投濁流。”

D.以(此)能辨君子與小人也

7.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作者認為朋黨現象自古就有,是隨着社會發展自然而然產生的。

B.作者認為共同的物質利益或精神追求可以把人們聯繫在一起。

C.作者認為能夠正確地對待不同的利益集團,是國家強盛的關鍵。

D.作者認為君主一定要認真對待誰是君子誰是小人這個問題。

8、請簡要分析在第③段中作者是怎樣論證自己的觀點的。(4分)

9、按照儒家的傳統觀念,“君子羣而不黨”(《論語·衞靈公》),意思是君子團結別人但是不結黨營私。這不僅是朝政清明的標誌,也成了衡量人際關係的尺度。而歐陽修則認為應該對朋黨加以區別對待。請你聯繫現實,談談自己的看法。不少於150字。(12分)

 答案:

4.(3分)A 5。(3分)B 6.(3分)D 7.(3分)A

8.(4分)

答案示例:作者運用事例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自己的論點,還引用古代典籍的話證明自己的論點。

9、 (12分)(略)

譯文:

我聽説關於朋黨的言論,自古就有,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們是君子還是小人就好了。大概君子因志趣一致結為朋黨,而小人則因利益相同結為朋黨,這是很自然的規律。

但是我以為小人並無朋黨,只有君子才有。這是什麼原因呢?小人所愛的,是利祿;小人所貪的,是錢財。當他們利益相同的時候,暫時地互相勾結成為朋黨,那是虛假的;等到他們見到利益而爭先恐後,或者利益已盡而交情淡漠之時,就會反過來互相殘害,即使是親人也不會互相保護。所以我説小人並無朋黨,他們暫時結為朋黨,也是虛假的。君子就不是這樣:他們堅持的是道義,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節。用這些來提高自身修養,那麼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補益。用這些來為國家做事,那麼觀點相同就能共同克服困難。始終如一,這就是君子的朋黨啊。所以做君主的,只要能斥退小人的假朋黨,進用君子的真朋黨,那麼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唐堯的時候,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結為一個朋黨,君子八元、八愷等十六人結為一個朋黨。舜輔佐堯,斥退“四凶”的小人朋黨,而進用“元、愷”的君子朋黨,唐堯的天下因此非常太平。等到虞舜自己做了天子,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時列位於朝廷。他們互相稱頌,互相謙讓,一共二十二人結為一個朋黨。但是虞舜全都進用他們,天下也因此得到大治。《尚書》上説:“商紂有億萬臣,是億萬條心;周有三千臣,卻是一條心。”商紂王的時候,億萬人各存異心,可以説不成朋黨了,於是紂王因此而亡國。周武王的臣下,三千人結成一個大朋黨,但周朝卻因此而興盛。後漢獻帝的時候,把天下名士都關押起來,把他們視作“黨人”。等到黃巾賊來了,漢王朝大亂,然後才悔悟,解除了黨錮釋放了他們,可是已經無可挽救了。唐朝的末期,逐漸生出朋黨的議論,到了昭宗時,把朝廷中的`名士都殺害了,有的竟被投入黃河,説什麼“這些人自命為清流,應當把他們投到濁流中去”。唐朝也就隨之滅亡了。

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異心不結為朋黨的,誰也不及商紂王;能禁絕好人結為朋黨的,誰也不及漢獻帝;能殺害“清流”們的朋黨的,誰也不及唐昭宗之時;但是都由此而使他們的國家招來混亂以至滅亡。互相稱頌、謙讓而不相疑忌的,誰也不及虞舜的二十二位大臣,虞舜也毫不猜疑地進用他們。但是後世並不譏笑虞舜被二十二人的朋黨所矇騙,卻讚美虞舜是聰明的聖主,原因就在於他能區別君子和小人。周武王時,全國所有的臣下三千人結成一個朋黨,自古以來作為朋黨又多又大的,誰也不及周朝;然而周朝因此而興盛,原因就在於善良之士雖多卻不感到滿足。

作為國家統治者(作為皇帝的)可以把這些使國家興盛衰亡的史事作為借鑑。

《朋黨論》歐陽修2

朋黨論(歐陽修)

◇原文

臣聞朋黨之説,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祿也,所貪者貨財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堯之時,小人共工、□兜等四人為一朋,君子八元、八愷十六人為一朋。舜佐堯,退四凶小人之朋,而進元、愷君子之朋,堯之天下大治。及舜自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並立於朝,更相稱美,更相推讓,凡二十二人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書》曰:“紂有臣億萬,惟億萬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紂之時,億萬人各異心,可謂不為朋矣,然紂以亡國。周武王之臣三千人為一大朋,而周用以興。後漢獻帝時,盡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為黨人①。及黃巾賊起,漢室大亂,後方悔悟,盡解黨人而釋之,然已無救矣。唐之晚年,漸起朋黨之論②。及昭宗時,盡殺朝之名士,或投之黃河,曰:“此輩清流,可投濁流③。”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異心不為朋,莫如紂;能禁絕善人為朋,莫如漢獻帝;能誅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亂亡其國。更相稱美推讓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後世不誚舜為二十二人朋黨所欺,而稱舜為聰明之聖者,以能辨君子與小人也。周武之世,舉其國之臣三千人共為一朋。自古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興者,善人雖多而不厭也。

嗟呼!治亂興亡之跡,為人君者可以鑑矣!

◇註釋

①目為黨人:桓帝時宦官專權不法,朝官李膺等極力反對,被視為反對朝廷之“黨人”,二百多人遭到逮捕,後雖釋放,但不準做官;靈帝時外戚**,起用“黨人”,並謀誅滅宦官,事泄,李膺等百餘人死於獄中,各州郡因牽連而“死、徙、廢、禁者六七百人”(《後漢書·黨錮列傳》)。

②“唐之晚年”句:晚唐穆宗至宣宗年間(821—859),朝官之間出現了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的牛黨和以李德裕為首的李黨互相傾軋的鬥爭,此起彼伏,史稱“牛李黨爭”。句中指此。

③投之黃河:裴樞、陸康等七人,因忤樑王被害於滑州白馬驛。時樑王親信李振乘機詆譭曰:“此輩自謂清流,宜投於黃河,永為濁流。”樑王笑而從之。見《舊五代史·梁書·李振列傳》。

鑑賞

《朋黨論》題下有注:“在諫院進。”仁宗慶曆年間,杜衍、富弼、韓琦、范仲淹等在朝執政;歐陽修、餘靖等為諫官。他們同心協力,欲盡除弊政,史稱“慶曆革新”。但其政敵夏竦等人對此不悦,便與其黨羽竭力製造輿論,攻擊范仲淹等人結為朋黨,欲盡去之。時歐陽修以諫官之身奮起反擊,既上疏言富、範等人為國忠義,又進《朋黨論》以破邪説。本文就是在這樣激烈的政治鬥爭背景下寫成的。

文章開宗明義,提出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以同利為朋”的中心論點。接下來就“同利”“同道”的性質深入展開,將前面提出的中心論點作了更為透闢的解説,使人一目瞭然,印象深刻。

第三段引證大量古事,由遠古説起,漸次而下,從正、反兩個方面,縱談史實,重在證明國家之興衰,不在於朋黨之名,而在於朋黨之實,即以“同道為朋”,還是以“同利為朋”;是以國事為重,還是以一己之私利為重。

慘痛的教訓,應引為鑑戒。第四段,以倒卷之筆迴應史事,從一反一正的説明中給予強調。先從反面教訓講起,再從正面經驗道來。有了這段的翻騰照應,就使得事與理、實與虛、古與今緊密相融,連成一體,而無懈可擊了。

此篇與王禹偁的《朋黨論》相較,王文只是就事説理,平心靜氣,娓娓道來;歐文連用排筆,不僅事理兼備,曲折盡致,而且氣盛義高,更具有鮮明的戰鬥性。

◇妙評

議論酣恣。

——明·唐順之《唐宋八大家文鈔》

破千古人君之疑。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卷四十二

最明暢之文,卻甚幽細;最條直之文,卻甚鬱勃;最平夷之文,卻甚跳躍鼓舞。

——清·金聖歎《天下才子必讀書》卷十三

前後兩段結束,前段立論,大旨已極分曉,後段又以興亡治亂之跡反覆推説,庶以覺悟世主,其言真龜鑑也。立體既方正,用筆卻能參伍入妙。

——清·呂留良《古文精選·歐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