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千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2.09W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千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千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

《千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1

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們已經學習了米、分米、釐米、毫米等長度單位,對長度單位有了初步的瞭解。1毫米、1釐米、1分米、1米等長度學生都可以用手比劃出來,通過尺子去測量,但1千米的長度既不可能用手去比劃,測量的難度也十分大,只有藉助學生的生活實際去感受。因此,如何幫助學生建立起1千米的概念,成為教學的重難點。

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首先,我與學生一起回顧了有哪些長度單位,並讓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排列這些長度單位。在此基礎上,我出示了一些填長度單位的練習讓學生練習,如橡皮擦4( ),學校跑道一圈長400( ),東莞到廣州的距離大約是70( ),回顧知識,並引出千米作為長度單位。接着,我通過三處設疑:“為什麼用千米?”“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説過千米?”、“1千米有多長呢?”通過這樣的環節,讓更好了解“千米”這個長度單位,也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熱情。

不足:1千米到底有多長,你能否具體説説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以後應增設這樣環節,從學生最熟悉事物出發,這樣能夠更容易讓學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二、進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在課前設計時,我考慮到了兩個方面:

1.結合學生課前走操場跑道(環行)來幫助學生建立1千米的長度。

距離的感知:

①感受並目測100米,建立10個100米是1000米,即是1千米。

②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是1000米,即是1千米。

③跑道一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即是1千米。

通過與學生身邊事物去感受1千米,如一起走100米,(10個100米才是1千米),一起跑200米(5圈這樣的跑道才是1千米),並通過來幫助學生建立1千米的概念。

時間的感知:

如果走100米需要1分鐘左右,估計一下,走1千米大約走多少時間?

不足:由於只讓學生感受200米,課後應該讓學生走一走,真正感受1千米的長度與所花費的時間,這樣學生對1千米的認識一定更加準確。

2.要結合生活中比較熟悉的路段(直線型)來感受1千米的長度。

在製作時,通過百度地圖,繪製了一幅我們學校附近的路線示意圖,因為那些都是學生最為熟悉的線路,大部分學生幾乎每天都要在這些路線上往返,所以更能使他感受到1千米的.長度,從學校門口出發到嘉榮商場直線距離大約是1000米。

不足:如果能路線圖製造成錄像,學生會清楚地看到1千米的直線距離。

對於這類概念建立課型,自己更努力:

1.課前感受要有規劃,夠充分。課前,我帶着學生來到操場,首先告訴學生從哪裏到哪裏是100米,走一走需要幾步,看看需要幾分鐘,記下你走的情況。然後要求學生沿着學校操場跑道走5圈(一圈200米),讓學生記下走完後的感覺。活動要做到有條理,學生才更好地聯繫生活經驗,並將生活經驗轉化為認知結構。

2.整個過程,應引導學生用自己身邊的事物、場景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把1千米與學生習以為常的生活很好地聯繫了起來,讓學生經歷了一個從模糊到精確的動態生成過程。

《千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2

數學內容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作為數學教師應該發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繫起來,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課堂教學之中,是體現新理念的重要一環。我在設計人教版小學數學《千米的認識》教學方案時,儘可能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編教材,更多地聯繫實際,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

教學反思:

本節數學課的成功之處在於在教學中不同層次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整體性的發展原則,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學方法體現了以人為本。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具體體現在:

一、聯繫生活實際創設情境。

《千米的認識》這節課中,我運用新課程的理念,從生活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創設了恰當的教學情境。並且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打破課堂內外的界限,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二、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

《數學課程標準》中新的理念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種方式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自己去學,自己去做,自己去體驗、自己去獲取知識,從而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是新世紀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數學教學應緊密聯繫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尋找數學,教學中創設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同時又服務於生活。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了解自己的學校、生活的道外區的變化,感到生活的這個社會的美好,無形中達到了情感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以此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我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了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而把自己定位在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角色。使學生自己通過親身的感受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的認識。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

三、利用現有教材,體現新課標

教學時,我大膽改變了教材中單一的、抽象的、脱離學生實際狀況的內容,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引入新知,把抽象的數學知識採取情境化、生活化的表達方式,教材中的課後的實踐活動提到課前進行,學生可以憑藉各自的經歷與體驗逐步形成千米的'計量觀念。把書後單一、抽象的單位換算線段圖,改編成學生所熟悉的6路公共汽車行車路線圖,不但使學生掌握了課本知識,同時瞭解了從哈東站到哈站的實際距離。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數學內容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

教師能發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繫起來,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課堂教學之中,是體現新理念的重要一環。

同時,在教學中學生的評價上還存在着不足。比如説:在學生的實踐測量活動中,有些小組的測量方法重複、測量的方法不夠豐富;還要更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增進學生學習的信心。

對 這節課如果重新設計,我只想改動一處地方,就是在學生進行實際測量時,在原有的用尺測量出1000米、先測量出100米,再推測1000米看脈路表詢問法然後感受所用的時間這種做法的基礎上,增加數步法和回頭觀看的方法,增強學生對1000米的長度的感受。

《千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3

《千米的認識》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千米這一度量單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難點是將千米這一概念與已有的知識經驗相聯繫,形成正確的認知觀。 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課前我佈置學生走一走:哪裏到哪裏大約是100米,走100米要多少時間,大約幾步,和爸爸或媽媽一起測一測家到學校的路程有多長。課堂上,我先讓學生複習以前所學的長度單位,説説它們之間的進率,並讓學生比劃出這些單位所表示的實際長度。然後從測量鉛筆的長度到測量教室的長度再到測量從杭州到上海的路程等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明白:計量路程等的長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長度單位,從而比較自然地引入千米。 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1千米這一觀念的建立難度較大,因為平時學生不太關注兩個地方之間的路程是多少。當然,學生也並非是一張白紙,他們在馬路邊、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見過千米(也叫公里),對千米已有所認識。所以,我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説説以前看到過千米這個單位嗎?在哪裏看到過?你知道還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千米?然後讓學生估計:從學校到什麼地方大約是1千米?讓他們聯繫生活實際,發揮想象,用他們自己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觀念。 為了使學生能建立正確的長度觀念,在課前我選了幾個學生比較熟悉的地方進行測量,利用摩托車的里程數記錄下了每個地方到學校的路程,做到心中有數。然後先讓學生估計從學校出發到哪裏大約是1千米。考慮到學生對三毛樂園、秦山大廈、一號橋、百貨大樓、新華書店等地方比較熟悉,所以我向學生出示這幾個地方的圖片,讓學生先猜一猜:哪個地方到學校大約是1千米?有一個小朋友説:秦山大廈差不多吧。我及時引導:從學校到秦山大廈大約是700米。通過學生的猜測、比較,得到:從學校到三毛樂園大約是1千米。

然後讓學生閉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長。學生還能通過從學校到三毛樂園大約是1千米聯想到從學校到南門廣場也是1千米等等,真是很了不起。 因為課前佈置同學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測量出學校到家的路程,所以課堂上請幾位同學説説家在哪裏,再讓其他小朋友猜猜他家離學校有多遠。先猜一猜比1千米多還是少或差不多,再進一步猜出大約是多少米。再請已經測量好的這位小朋友當小老師進行評判,比一比誰猜得最準。小朋友對這樣的活動很感興趣。但是全班同學一起猜,被請到的同學人數有限,學生的參與面不夠,無法滿足大家,所以我再讓小朋友分小小組活動,讓每個小朋友有猜和被猜的機會。通過猜一猜、説一説、評一評、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悟到1千米有多長。然後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説一説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大約相隔1千米?對於1千米和1米之間的進率,估計學生能説出來,就直接讓學生説一説。然後通過討論、彙報,使學生了解:測量路程,除了用尺子測量,還可以步測、看摩托車上的里程數等等。再出示三個實例:小明走100米需要210步,那他需要走多少步大約是1千米?我們學校的跑道一圈有多長?(200米)幾圈才是1千米?體育館的環形跑道長400米,跑幾圈是1千米?你是怎麼想的?通過這三個實例,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千米和米之間的關係。然後是千米和米的簡單化聚,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讓學生説説是怎麼想的。最後是課堂小結。 這堂課的關鍵是讓學生參與對1千米或幾千米的體驗和感悟,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並將生活經驗轉化為認知結構。課前佈置學生走一走、量一量是非常重要的活動。如果沒有這些活動,而只靠學生想象1千米有多長是無法建立1千米的觀念的。

《千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4

這節課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都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習氛圍較好,但是到課堂最後,學生的課堂紀律不太好,應該引起教師注意。

千米在學生的'生活中比較常見,但是需要老師的激勵和喚醒孩子們的生活經驗。我在複習完米、分米、釐米、毫米這四個長度單位之後,給學生展示了高速路路標、汽車儀表盤等生活較常見的千米使用場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這節課準備還是不夠充分,例如,馬拉松比賽全程用千米做單位,但是我竟然不知道馬拉松全程到底是多長;還有,學生了解了汽車、磁懸浮火車這兩種交通工具的時速之後,學生更加好奇的是子彈、火箭、宇宙飛船、飛機它們的飛行速度,還有方程式賽車、高鐵的時速。然而,我課前並沒有充分發現我班學生的40個男孩子的興趣點。

我通過查找資料發現:馬拉松全程42.195千米,子彈:每秒2千米;火箭:每秒4.5---7.9千米;宇宙飛船:每小時28440千米;飛機:每小時850—900千米;方程式賽車:每小時400千米;高鐵:每小時350千米。

《千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5

千米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説是很抽象的,我想在“千米的認識”課上,如果單單以書為教材,灌疏給學生,強壓學生牢記“1千米=1000米”,也許學生接受了,但是他們並沒有具體感知。正如有的老師講到的我們要避免總是化書為牢,化地為牢。這節課上,我並沒有讓學生機械地練習單位的換算,而是帶領學生到100米的`跑道上,讓學生走一走,記錄時間,記錄步數,引導學生理解走10個100米就是1千米,在推算中對1千米有了認識,使抽象的概念變為具體。讓學生從中體驗到數學的內在,增進了對數學的理解和運用數學的信心。這節課學生也覺得比以往有趣多了。

課後,讓學生去搜集資料,生活中我們在哪裏還看到過千米這個單位。再讓學生測一測,從學校出發,走到自己家裏大約有幾米。鞏固知識,把數學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加深了對千米的認識,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個性。從而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是從生活中來而又要應用於實際生活。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數學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魅力與靈性,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

《千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6

成功的地方:

本節課所要接觸的千米,是學生生活中一個常用的長度單位,相比較前面所學的毫米來説千米在學生的生活中應該是經常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比如在課前瞭解,發現有的學生就瞭解了千米的認識,在路程很遠的時候用,有的學生説在高速公路上見到過等,應該説學生對於千米的認識比較早,更有利於本節課的教學。當然相比較與其它幾個長度單位來説,離學生的“可視性”的體悟和自身感受的經驗比較遠,再加上由於千米是一個較大的單位,所以對於學生來説還是比較抽象,學生不好去想象,也就意味着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這也是本節課學習的難點。所以本節課在學習時,首先利用學生手中的工具複習前面學過的幾個長度單位,米、分米、釐米、毫米之後,帶領學生進入操場,因為學生知道操場一圈是400米,先讓學生走一圈感受400米的距離,然後讓學生走兩圈後,再加半圈即200米,進行感受1000米的距離,同時引出千米的感念,此時學生能馬上意會到比較遠的距離要用到千米,同時也能很快的使學生聯繫到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千米,比如走路上學、逛超市、乘車旅遊、參加運動會等等,這樣較好的`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學生很容易和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學生對於千米的認識通過之間的親身體驗印象會更加深刻。然後再接着教學與米的關係,以及單位間的換算訓練就水到渠成,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不足之處及對策:

千米是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部分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需要在一段時間的練習中慢慢掌握,還需慢慢等待。

《千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7

《千米的認識》是在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和“釐米”的基礎上學習的。千米雖然在生活中學生們都見過,容易接受。但是,千米不能用教具表示長度,所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是本課的難點。本課我帶領全班同學經歷實際測量操場一圈的過程,讓他們感知、瞭解操場十圈、2300步、走20分鐘是1千米。圍繞教材訓練重點,引導學生在經歷中感知。同時,注重了單位換算,算理的理解,使學生在反覆説算理的過程中進行鞏固。鍛鍊學生回答問題的邏輯能力。

在課堂上,我首先讓同學們回顧了以前所學的長度單位,進率關係,並讓學生比劃出這些單位所表示的`實際長度。然後提出新問題,引入測量比較長的距離時,通常用千米作單位。接着,讓學生感知千米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與現實生活聯繫,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然後,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在這裏我讓學生通過想象和實踐兩種方法,建立1千米的觀念。分別是估計:“從學校到什麼地方大約是1千米?”和實際測量操場一圈。從想象到實踐,使學生逐步解決了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最後,讓學生通過繞操場走5圈是1千米這個例子,自己發現米與千米之間的關係。真正將“變教為學”這個教學理念落實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中。緊接着,通過練習,鞏固換算算理。

教學總結:

1、學生方面,參與面不是很廣泛,個別生注意力不集中。老師應多關注,並幫助養成好習慣!

2、教師教學方面

(1)研讀教材、教參不細緻,例如:10*100=1000米,不能與1000米=1千米連寫。

(2)課堂中生成的問題,如果不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可留做思考題。老師應靈活應變課堂上的各種問題,明確教學目標。

(3)在總結概念性的知識時,讓學生了解一下書中是怎麼説的,加深印象。並畫下來,提醒學生注意,作為以後做題的參考。

(4)不要重複學生的話,不僅浪費時間,還會養成學生不注意聽講的習慣。

希望自己在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快速成長!

《千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8

本課時是在學生學過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和比米小的單位,並且初步瞭解這些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

教材先通過插圖説明千米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然後通過學生已經掌握的長度單位米,推算出新的長度單位千米,幫助學生建立起千米的觀念,並揭示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1千米=1000米,為了讓學生掌握計量單位間的化聚,在例1、例2中都寫出“想”的思路,使學生在計算時有所依據。例1是見解長度單位的化法,例2是把米聚成千米,並設計了針對例1、例2的強化練習(試一試)。

對於學生來説,1千米這一觀念的建立難度較大,所以,在教學時我十分注重學生已有的基礎,強調新、舊知識的關係,從基本的長度單位米開始,在新舊知識的引申、發展處加以複習、強化、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儘量使學生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觀念,使課堂教學過度自然,激發學生的求知渴望。當然,學生也並非是一張白紙,在平時生活中對千米已有所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充分發表他們的意見,發揮他們的想象,聯繫生活實際,用他們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觀念。

當然,單單靠這些要使學生很好地建立1千米的觀念還是相當困難的。學生的'想象力有限,如果單單讓學生靠想象1千米,而去認識1千米的話是遠遠不夠的。記得我第一次上這一課時時,就是讓學生靠想象1千米去感知1千米,去認識1千米。結果學生對1千米觀念的建立相當差。特別是聯繫生活實例時,學生就錯誤百出。使這節課的教學教學任務沒有很好完成,教學的重點、難點沒有克服。

在這次教學時,結合上一次教學中的不足,我對教學過程進行新的設計,主要圍繞“怎樣較好的使學生建立1千米的觀念”思考。為了解決這一難點,在課前我在學校附近測量出1千米的長度,教學中,在學生想象1千米之後,帶學生去實地目測一下1千米的長度,這樣,學生想象的1千米和實際的1千米形成了一定的對比,學生對1千米的感知加深了,也初步建立起了1千米的觀念。從之後的練習中,也明顯地感覺到學生對1千米有了比較準確的認識。當然,用目測的方法來感知1千米的長度,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有時間讓學生去走一走的話,學生對1千米的認識一定更加準確,為了彌補這一不足,我讓學生課後去走一走,真實地去感知1千米的長度,加強對1千米觀念的建立。

回顧整節課的教學,學生的參與是比較積極的,參與面也是比較廣泛的。與第一次教學相比,教學任務有了更好地完成,教學難點有了更好地克服。但是,整節課各部分的銜接及時間的掌控存在許多不足,在鞏固練習時沒能適當展開,沒有把這節課的教學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

《千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9

本課時是在學生學過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和比米小的單位——分米、釐米和毫米,並且初步瞭解這些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

教材先通過主題圖説明“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然後通過學生已經掌握的長度單位米,推算出新的長度單位千米,幫助學生建立起千米的觀念,並揭示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1千米=1000米。 對於學生來説,1千米這一觀念的建立難度較大,所以,在教學時我十分注重學生已有的基礎,強調新、舊知識的關係,從基本的長度單位米開始,在新舊知識的引申、發展處加以複習、強化、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儘量使學生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觀念。

本節課,如果只是讓學生靠想象1千米,而去認識1千米的.話是遠遠不夠的,畢竟學生的想象力有限的,所以,我對教學過程進行新的設計,主要圍繞“怎樣較好的使學生建立1千米的觀念”思考。

在上課伊始,我便帶着學生站在能夠看到學校跑道全景的教學樓上進行整體觀察,讓他們對200米的長度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然後帶着他們走一走、試一試,讓他們數一數走一圈(200米)要多少步,我給他們記時,為學生認識1千米作好一個鋪墊。

回到教室彙報時,他們通過計算知道圍着操場走5圈就是1千米。由於畢竟沒有親身體驗“走1千米”的感受,為了幫助學生對這一概念的建立,我又組織學生利用自己走100米的時間,估計出走1千米大約需要花15分鐘,讓學生進一步在頭腦中有個比較形象的感知。

為了幫組學生進一步感受1千米,我又為學生舉了一個比較熟悉的實例:每兩個電線杆之間的距離是50米,學生通過計算,發現21根電線杆之間的距離正好是1千米。

在經過這樣的教學之後,我明顯的感到學生對1千米有了比較準確的認識。

回顧整節課的教學,學生的參與是比較積極的,參與面也是比較廣泛的。但是,整節課各部分的銜接及時間的掌控存在許多不足,在鞏固練習時沒能適當展開,還有個別學生還是需要親自引導他實地走一走,才能建立1千米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