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關於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55W

一、課標要求

關於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説課稿

1.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並説明秦嶺一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2.運用地圖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單元的範圍,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

二、教材分析

本章內容是中國地理總論部分和中國地理區域部分的銜接點。地球表面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空間分佈的不均一性,即差異性。學生通過八年級上冊的學習,已經瞭解了中國地理的概況,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的一般特徵。對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已經有了感性的認識,但對於學生來説,對區域和區域劃分的認識還沒有上升到理性的程度。本章的教學就是要把學生對區域差異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程度,理解區域劃分的作用,掌握區域劃分的基本方法,學會通過比較的方式瞭解我國的宏觀區域差異。第一節教材的內容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是“認識不同的地理區域”;其次,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從宏觀的角度認識“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作為中國區域地理學習的開篇部分,要注意其承上啟下的作用。“認識不同的地理區域”,可從生活實例出發,認識區域劃分的方法,並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第二部分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是重點。

學情分析

1、經過多半學期的學習,八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對我國的區域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且學生興趣較濃,求知慾較強,為本節課學習奠定了情感基礎。

2、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瞭解了秦嶺和淮河及秦淮一線的地理意義,學生能結合生活實例感受較多,為本節課學習奠定了一定的知識基礎。

3、通過多半學期的學習,學生有了一定的讀圖能力,析圖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習本節課提供了能力基礎。

三、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理解區域劃分的不同原因及相應的地理區域的類型;結合生活體驗,以某一類型的區域為例,舉例説出不同尺度、不同級別的.區域。

2、初步學會在簡單的地圖上進行區域劃分的方法。

3、閲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能夠在地圖上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的位置和範圍;通過對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界線的分析,知道我國四大區域劃分的自然、人文綜合原因,初步瞭解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並説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過程與方法:

1、鞏固聯繫舊知獲得新知的學習方法

2、學會分析區域內各要素的相互聯繫,構建知識鏈、知識網,從而

形成知識體系的學習方法。

3、學會獲取地理信息、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發現地理問題

解決地理問題、表達與交流成果。

情感與價值觀:

感受人與自然間的和諧之美,學會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四、學習重點: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範圍及劃分依據。

五、學習難點:結合地圖,比較四大地理區域的差異。

六、學習方法

自學指導法、讀圖法、討論分析法、聯繫實際法、多媒體輔助學習法

七、學具準備

多媒體。

八、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

1、由於是新學期的開始,可以請學生從談論外出見聞,引出對不同區域差異的認識(展示中國地圖作為學生談論不同區域的背景)。

2、分別展示新疆高山牧區的景觀圖、西雙版納熱帶風光傣家竹樓的景觀圖、表現長江三角洲農業及工業的景觀圖和反映東南沿海經濟特區的工業生產流水線景觀圖,請四位學生模擬來自上述四個區域的人,介紹“自己”家鄉的情況,讓學生直觀感知不同區域的差異。

3、既然存在差異,自然就會劃分出一個個的區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中的第一節《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初步學會在簡單的地圖上進行區域劃分的方法。

2、通過閲讀地圖,指出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區的位置範圍。

3、理解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

4、感受人與自然間的和諧之美,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三)、自學質疑

自學指導一

1、以上同學的描述,説出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如政區、經濟特區、氣候區、旅遊區、農業區、工業區等。想一想: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地理區域呢?

2、一個地區只能屬於一個地理區域嗎,它只能有一種“身份”嗎?

3、同一類型的區域,還可以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域。想一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區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呢?

自學指導二

多媒體出示四大區域劃分的區劃圖及四個區域的景觀圖。提問:

(1)四大區域的名稱

(2)四大區域劃分的界線

(3)聯繫生活實際討論:

①四大區域各自的特點

②四大區域所包括的範圍

自學指導三

多媒體出示四大地理區域小結表格。請大家完成小結表格內容,並自評互評。

(四)反饋矯正

1.根據我國地理區域劃分,填出圖中四個區域的名稱: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① ② 兩個區域的界線A其東段是________,西段是________。

3.聯繫所學過的農業地理知識回答:

①②兩個地區的農業類型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④兩個地區內有哪些牧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把下列地區與相應的民居連接起來:

北方地區 四合院

南方地區 竹樓

西北地區 碉房

青藏地區 蒙古包

(五)反思與總結

1.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總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課堂檢測

探究題

1、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有哪些?其中在不同的區域之間界線都突出了哪些主導因素?

2、嘗試説出秦嶺與淮河的主要地理意義。

板書設計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名稱位置範圍主要省區劃分依據

北方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肅省東南部和江蘇、安徽的北部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北部地我,1月0℃等温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北

南方地區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南部臨東海、南海包括長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區)是我國季風氣候我的南部地區,1月0℃等温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南

西北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崑崙-阿爾金山以北包括內蒙古、新疆、寧夏和甘肅西北部非季風氣候區,深居內陸,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西

青藏地區位於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崑崙山和阿爾金山以南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海拔高,氣候寒冷

學後記: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的不同類型的區域。同一地理區域,可能同時兼有多種“身份”。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我國可以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西北地區四大地理區域。關於區域地理方面的知識,由於學生剛剛接觸,在學習方法和學習思路上還比較陌生,因此在課堂上,不僅讓學生掌握不同的地理區域類型,還要注意學習方法的培養。讓學生能夠讀圖分析四大地理位置、範圍、地形、氣候、植被等方面的特點,最終達到愛學地理、會學地理、活學地理的教學目的。

讀圖5.4“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首先要通過界線A、界線B、界線C的具體分佈,明確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界線A是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界線B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把界線C説為青藏地區與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效果會更好,學生對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更加明瞭清晰。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既是對教學內容選擇的要求,同時也是對教學方法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學生就會有學習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我積極充當學生的“嚮導” ——把學生引向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的嚮導,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在主動學習中,學生自能樂學、善學。在教學中,對於西北和青藏地區的自然特色、氣候特色、產業特色、人文特色及資源特色這些基礎知識,我改變了過去老師講學生聽的做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找,一方面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