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實用】説課稿彙編五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52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説課稿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説課稿彙編五篇

説課稿 篇1

一、把握課標説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生感受了現實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探索並體驗了軸對稱圖形的特徵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線段,主要學習線段的軸對稱性,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定義及性質。既是對前面知識的深化和應用,又是後續畫圖形的對稱軸和畫軸對稱圖形的基礎,還是今後探究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軸對稱圖形的性質的預備知識和方法指導。因此處於非常重要的位置,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道線段是軸對稱圖形;掌握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定義及性質,學會應用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進行簡單的計算和説理。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索線段垂直平分線定義及性質的過程,體會數學活動充滿了探索性和挑戰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經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品嚐發現的快樂,感受軸對稱的對稱美。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由於線段是組成幾何圖形的基本元素,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定義又是畫圖形的對稱軸和畫軸對稱圖形的基礎,加之線段的垂直平分線性質在幾何圖形和實踐問題中應用較為廣泛,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定義及性質。難點是運用線段垂直平分線性質解決實踐問題。

突破方式:1、通過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慾。

2、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參與知識形成過程,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二、促進發展説教法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説“探索是數學教學的生命線”,我結合學生心理髮展特點及認識水平,充分體現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基本的教學程序是:由“創設情境——活動探究——實踐應用——課堂小結”四部分組成。在此程序中我將採用:情景與直觀演示教學法,討論法、練習法。

三、提高能力説學法

我將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發揮教師引導和學生認識活動的主體作用,通過多媒體演示、實物圖例等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給以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啟導學生通過猜想、實驗、討論、分析出線段的對稱軸特徵,以及線段的對稱軸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這一性質,以求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深化知識,進一步理解所學知識。

四、優化組合説流程

課前準備:透明紙片、三角板、量角器、導學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欣賞:多媒體導入具有實際意義的軸對稱現象。

2.體驗:用紙片展示線段,觀察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對圖片的展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複習舊知識,為本節課的知識做鋪墊。同時也讓學生的思維由靜止狀態轉入活動狀態。)

(二) 教師引導,探究新知

自主探究:線段的垂直平分線概念(全體活動)

1.動手操作:設計方案找線段的另一條對稱軸。

2.討論:觀察對稱軸與線段的位置關係。

3.明晰(多媒體展示學生們的發現):線段的垂直平分線概念。

引導探究:探究線段的垂直平分線性質(小組活動)。

1.動手操作(投影展示步驟):

(1)在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CD上任取一點P;(2)連接PA,PB。

2.討論:在操作過程中,比較線段PA,PB。

3.明晰(多媒體展示學生們的發現):線段的垂直平分線性質。

(設計意圖:本環節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設計困難,以疑促思,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到探討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定義及性質這一活動中來,鍛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觀察、想象思維和概括能力。)

(三)講練結合,鞏固提高

第一組:鞏固訓練

填空:

1.如圖,若AO BO,EF AB,則直線EF是線段 的垂直平分線。

2.如圖,已知直線CD垂直平分AB,則 , , 。

3.如圖,△ABC中,AD垂直平分邊BC,AB=5,那麼AC= 。

(設計意圖:這三道小題都是對剛學過的重點知識進行數學化語言的組織,讓學生加深印象,體會數學語言的嚴謹性。)

第二組:強化訓練

例1:如右圖所示,△ABC中,BC=10,邊BC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AB、BC於點E、D,BE=6,求△BCE的周長。

變式演習:

1.已知:如圖,在△ABC中,BC邊上的垂直平分線DE交BC

於點D,交 AC於點E,AC=8 cm,△ABE的周長是14 cm,

求:AB的長.

2.如右圖所示,直線MN和DE分別是線段 AB、BC的垂直平分線,

它們交於P點,請問PA和 PC相等嗎?為什麼?

解:連接BP

∵ MN垂直平分線段AB( 已知 )

∴ AP=BP ( )

(設計意圖:意在讓學生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和訓練解題格式。)

第三組:拓展延伸

1.上羅中學和上羅一小計劃在村公路上共同設一個心理諮詢 中心,如圖,A處是上羅中學,B處是上羅一小,直線L表示村公路,應在村公路L的何處設心理諮詢中心,才能使心理諮詢中心P到兩校的長度相等?

2.隨着我國經濟、教育的發展,學前教育已經納入九年制義務教育範圍,為了讓小朋友們能更方便的上學,上羅鎮計劃以三個村為一個範圍建公立幼兒園,如圖,A、B、C表示三個村的地理位置,問:幼兒園建在何處,才能使得到三個村的距離相等?請你作出幼兒園的位置(用P表示)。

(設計意圖:這組題是針對本節課的難點設計的,設計為與學生們生活緊密相關的實踐問題,讓學生們自己當一會設計師,體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本組題的教法是:組內討論,各組推選一名上台展示。)

(總設計意圖:三組題型,從三個面,全方位的覆蓋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意在讓學生主動探索、討論、提出質疑,並解決問題。教師從旁參與討論,有針對性的啟發和指導,鼓勵他們提出疑問,鼓勵他們團結合作,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四)總結歸納,強化體系

1、引導學生從這節課“學了什麼”、“如何學”、“為什麼學”這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設計意圖:讓學生系統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培養學生的總結能力,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2、作業佈置:練習題第2題、習題10.2第3題。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強化知識體系。)

五、歸納總結説設計

本節課設計以新課改理念出發,進行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教學的探索,讓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探討的過程中遵循從直觀感知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問題的本質,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在活動中感悟數學知識的價值。

説課稿 篇2

教材分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是作者少年時代生活戀歌。它反映了清末私塾教育的狀況,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愛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制度、教育方法表示不滿。學習本課,要讓學生能理解作者的這一思想感情,從而珍惜今天自由、愉快的學習環境。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從知識、能力二個方面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

知識方面:

學習作者在描寫時以準確的詞語來表現景物特徵的方法。

能力方面:

觀察能力: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百草園景物的方法及描寫的方法。

寫作能力:指導習作《美麗的邢中校園》,進一步理解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活是最好的素材。這篇課文,不像鏡子那樣,只是原封不動的把原物照下來,而是滲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先讓學生學習習作《這裏有我的歡樂》,而後與20年代作者的歡樂比較。在今昔的對比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學習作者在語言運用方面的精練、雋永。古人云:“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學習作者的語言的同時還要教學生如何觀察。常言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引導學生觀察,從生活中搜尋寫作的素材,把所學的方法用到實踐中來,讓學生學會“開車”》

在本課中,課前,我先讓學生自己寫生活感受《這裏有我的歡樂》,以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把握教學重點。一則學習作者的語言,二則傳授觀察方法,三則練習所學的新知,讓學生在練中學,在學中練,以便鞏固。

教學程序 :

(一)、本課教學的整堂安排

根據課文內容和講練結合的原則,我設計了兩個教學環節。即:第一環節:講授新知,大約用30分鐘;第二環節:練習鞏固,大約用15分鐘。

(二)、第一環節的具體安排

導入新課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課我採用練習式導入法。課前,先讓學生準備一篇100字的小《這裏有我的歡樂》。教師批閲以後,選出兩篇短文:一篇較好的,一篇較差的。一開始上課,先投影兩篇文字,評析其詞語的運用。肯定好的,同時也要指出不足。同時指出本課的教學重點:對景物的仔細觀察;準確的語言運用;練習寫作《美麗的邢中校園》。

教授新知 :

(1)、指導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前8段,並思考這部分內容中主要記敍了哪三個令作者難以忘懷的內容。

明確: 景物(美好)

百草園 故事(神奇) 樂園

捕鳥(有趣)

(2)、重點研讀第二段,放錄音。

學生思考:課文寫了百草園的哪些美好的景物?它們各抓住了靜物的動物的什麼特點來寫?

明確:作者用“不必説……也不必説……單是……就有……”一組詞語就寫出了十五種景物。寫靜物,作者分別抓住了形態和色彩。寫動物,則分別抓住形態、聲音和動態;另外抓住動作寫出四件趣事。

(3)、學生齊讀第七段,以捕鳥為例,進一步理解觀察和描寫的方法:抓住關鍵的詞語(特別是動詞)。

掃開、露出、撒、系、牽、看、拉、罩

小結:從這段描寫我們可以看出,觀察需要從事物的形、色、聲、態等幾個方面入手,把事物看仔細,然後才能把這些感覺具體的寫到裏。

概括起來説: 觀察:看仔細

描寫:寫具體

(三)、練習運用

指導寫作:《美麗的邢中校園》

A、寫作手法採用“移步換景”法。

B、圍繞中心組織材料“美麗”。

C、注意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和描寫抒情等表達手法的運用。

這既是本課的結尾,又是本課的高潮。它使學生從課堂的理論學習,走到實踐觀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以上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一課時的教學設想。整堂教學緊緊教學目標展開,並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力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學以致用”.

説課稿 篇3

我説課的篇目是《長恨歌》。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及效果預測等幾個方面對這首詩歌加以説明。

一、教材分析《長恨歌》是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課本《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一單元的第一首詩歌,並且作為這一單元的賞析示例,可以説是這個單元最重要的一篇詩歌,我們應該精講細講,既要從詩歌本身出發,又要兼顧高考中的一些考點,並且學會運用“知人論世”來分析詩歌的主題。這篇詩歌是白居易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作的。在這首長篇敍事詩裏,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敍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敍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學習本詩,除了有助於提高學生對古典詩詞語言的理解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作者對李、楊真摯感人愛情的描寫來感染學生,使學生認識到唐代文化的`博大,培養學生具有廣博的氣度。

二、學情分析高二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必修課學習,積累了一定的文學常識和字詞知識,隨着認知能力的逐漸提高,他們對古典文學的認識和理解也有了一定的深度,但是作為普通班的學生,全班的整體素質不高,所以在問題的設置上應該多小易、少大難。同時,雖然是普通班,還是有一些學生具有較高的語文素養,應該再設置一些提高思維能力的問題,激發這些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學生之前學習過《琵琶行》,因此對於作者的經歷、地位及文學主張有一定的瞭解。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

三、教學目標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語文素養,這既包括聽説讀寫能力的養成,也包括精神的充實、情感的豐富與人格的提升。選修課程同樣指向這一目標。根據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從本節課的特點和高二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出發,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知識與技能⑴瞭解李楊的愛情悲劇,熟讀成誦《長恨歌》。⑵把握詩歌的思想內容及主題。⑶品味作者的語言,鑑賞詩歌句子,尤其是情景結合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⑴理解本詩情、事、景互相交融的藝術手法。⑵理解本詩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⑶理解鑑賞詩歌句子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⑴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詩歌中的人與所處的歷史背景和環境。⑵感受詩歌宛轉動人,纏綿悱惻的藝術魅力。

教學重點:瞭解李楊的愛情悲劇和故事所處的歷史背景和環境。依據:通過朗讀品味掌握詩歌大意,為深一層理解詩歌奠定基礎。

教學難點:⑴把握長恨歌的思想內容及主題。依據:鑑賞一首詩歌最重要的就是通過形式把握內容,即詩歌的主題,而本詩的主題思想歷來爭論不休,因此啟發學生在此處展開討論,提高學生閲讀鑑賞詩歌的能力。並且結合這篇文章的主題了解“知人論世”的重要性。⑵鑑賞詩歌中重要的語句依據:學習一首詩歌,不但要學習其思想內容,同時應該兼顧高考,因為考試製度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要在自己的課堂中時刻融入高考。

4、課時安排:兩課時

四、教法學法本課我主要採用引導教學法,通過設置引導性問題,創設相對寬鬆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討論中探討交流,在合作中探究,鼓勵學生大膽説出自己的看法,並給予積極的評價。本課是詩歌,既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結構內容,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通過創設相對寬鬆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討論中交流,在合作中探究,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因此學生以誦讀法、討論法和展寫法為主要學習方法。

五、教學程序

早讀預習課

<一>、課堂導入1、播放《長恨歌》專家朗誦錄音設計意圖:通過朗誦錄音,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讓學生帶着感情進入課文,因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訂正字音。2、請學生介紹作者白居易,回顧《琵琶行》中的名句(鞏固複習已學知識)<二>、介紹創作背景。

第一課時

<一>、導入:在我國,有一個君主的悽美纏綿的愛情故事多次被人們歌詠。我們先看兩首小詩對此的歌詠:過華清宮絕句杜牧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問題:1、此兩首詩歌詠的是誰?2、兩位詩人對此事的感情傾向是什麼?(此問題有助於後文中理解詩歌的主題)同樣白居易也對此事進行過歌詠,今天我們學習他的《長恨歌》。

<二>、整體感知,朗讀詩歌,把握詩歌內容1.學生速讀詩歌,播放背景音樂。(播放背景音樂,創設情境)2.在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文意,把不懂的句子整理出來,先小組內探討解決,再有疑問的老師講解。3.學生複述故事,劃分層次,概括層意。(發展學生語言概括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本詩內容,理清思路。)4.學生自由朗讀自己喜歡的詩句。

<三>、討論詩歌的主題(學生自由討論)發問:長恨歌,恨是什麼意思?誰恨?恨什麼?為什麼恨?學生自由討論,發表見解。教師隨後總結。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總結詩歌主題:(1) 諷喻説。(2) 愛情説。 馬嵬 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鳴宵柝, 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 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 不及盧家有莫愁。(3) 雙重主題説。通過主題的總結,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應對考試中的探究題。並且學會答這種鑑賞題方法:先表明觀點,再針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分析。同時讓同學們理解“知人論世”在理解詩歌主題中的作用。

<四>、課堂總結

第二課時

<一>、課堂導入《長恨歌》不但所抒發的感情纏綿悱惻,故事情節生動曲折,而且語言優美,將敍事、抒情、描寫熔於一爐。我們今天重點鑑賞此詩的語言。

<二>、學生自由朗讀自己喜歡的詩句。(通過學生的朗讀,讓他們加深自己對優美句子的理解。)

<三>、鑑賞《長恨歌》中的句子。1. 告訴學生鑑賞句子的方法:1> 還原詩句意思2> 點出詩句所運用的手法3> 寫出表達效果4> 寫出感情2.鑑賞實例: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寫唐玄宗面對蜀地青山綠水,朝夕不能忘情。通過美景寫哀情。巧妙地寫出了玄宗內心的痛苦。表達了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深切思念之情。3.挑選課文中的需要鑑賞的詩句:1>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對此如何不淚垂。2> 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3>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4>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5>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4.學生自己鑑賞,落實到紙上。(強調答題的規範性)5.小組討論6.展寫到黑板7.師生共同訂正黑板上的不足

<四>課堂小結

<五>、佈置作業根據這種方法,鑑賞《蜀相》中的頷聯。

六、板書設計

長恨歌唐·白居易主題: 諷喻説、 愛情説、 雙重主題説鑑賞方法:1> 還原詩句意思2>點出詩句所運用的手法3>寫出表達效果4>寫出感情七、效果預測通過朗讀品味掌握詩歌大意,為深一層理解詩歌奠定基礎。通過學習詩歌語句的鑑賞提高學生閲讀鑑賞詩歌的能力。但是學生學過之後會很快遺忘,所以還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重複訓練。以上是我對本課的一些處理方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指導!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為了揭開雷暴的祕密,冒着生命危險在雷電交加的天氣裏進行“風箏實驗”的事,讚揚了富蘭克林勇往直前,大膽探索的科學研究態度,説明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研究和實驗,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祕。

課文共6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寫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種可怕的東西。第二段(第2—5自然段),寫富蘭克林通過親自進行“風箏實驗”,終於揭開了“天火之謎”。第三段(第6自然段),寫富蘭克林利用他的發現造福人類,發明了防止雷暴傷人的避雷針。

巧妙地運用烘托的手法來表現人物的精神、品質是本文寫作上的最大特點。文章用過去人們對雷暴的害怕,來烘托富蘭克林為了探索自然奧祕而毫不畏懼的精神;用別人的冷嘲熱諷,來烘托富蘭克林能堅持自己觀點的勇氣和決心。透過這些烘托使人感到富蘭克林最終獲得的成功是來之不易的。

因此,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會用“推測”,“不足為奇”造句。

2、給課文分段,會選用課文的語句概括段意。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4、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富蘭克林勇於探索,敢於試驗的精神。

本課的重點、難點是:

為使學生能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富蘭克林勇於探索,敢於試驗的精神,教學時必須指導學生認真地朗讀體會,學習文中知識,閲讀一些相關文章,深入瞭解富蘭克林的情況。

課時安排:2課時

二、説教法學法:

本文主要向我們敍述了富蘭克林法解開天火之謎的經過,因此在教學時可採用“以述促讀”的方法指導學生精讀課文。首先要向學生提出“述”的要求,告訴他們讀了這一課,每個同學要能面對全班複述課文,還要在課後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親近的人聽。要想講得好,就必須把故事的前因、經過、結果交待清楚,還要把關鍵的地方講具體、講生動。把讓學生體會“富蘭克林是個怎樣的人?”作為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一條主線。這樣,學生就有了精讀的明確目標和內在動力。接着,就可以圍繞以上兩點指導他們練讀、練述。在學習過程中,要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的理解和朗讀,通過人們對富蘭克林的冷嘲熱諷的態度和富蘭克林堅持不懈、為了探索自然奧祕而毫不畏懼的探索精神的對比,來真切地體會富蘭克林的堅毅品質。

三、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自然有許多的謎,比如風雨雷電,過去人們不懂得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和解釋,因而產生了許多神話傳説,甚至是迷信,現在這些謎已經或正在被人類一一解開。在這過程中很多人付出了艱苦的努力,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為我們人類作出了哪一項巨大的貢獻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自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準字音,瞭解課文的內容。

(三)檢查學生的讀書情況,整體感知課文。

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找一找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具體寫了富蘭克林解開天火之謎的經過,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給課文分段,並學着選用課文的語句概括段意。

2、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説説,富蘭克林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四)深入學習課文。

1、 教學第一段。

指導學生體會雷暴發生的頻繁和威力之巨大,由此體會人們對神祕的雷暴的害怕。

2、 教學第二段。

(1)自讀課文2—5小節,思考:富蘭克林是個怎樣的人?把你認為最能表現富蘭克林品格的語句劃下來,同時還可以寫寫你的感想。

(2)交流:

(第3自然段側重於朗讀)

抓住:“不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論,就連許多自稱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嘲熱諷。”“面對人們的取笑,富蘭克林決定通過實驗來揭開雷電的祕密。”兩句話,感受富蘭克林勇於堅持自己觀點的精神。

在理解這兩句話時,要讓學生理解“冷嘲熱諷”一詞的含義,並且指導學生讀出人們對富蘭克林冷嘲熱諷的語氣以及面對人們的冷嘲熱諷,富蘭克林勇於堅持自己觀點的堅定信念。

(第4自然段側重於複述)

在學習第4 自然段時,可採用過電影的方式進行教學:

①初過電影: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把實驗的過程在腦子裏想象出來。

②鏡頭再現:引導交流: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個鏡頭?

③再過電影:再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過電影。

④描述電影:組織比賽,全班分四組,講述風箏實驗的故事。

3、 教學第3段。

聯繫前文內容,體會富蘭克林對人類的貢獻是十分巨大的。

(五)拓展延伸。

1、 讀書:富蘭克林是位偉大的科學家,讀讀他的傳記,對自己會有不小的幫助。找找有關的書,讀一讀,並寫下自己的感受。

2、觀察:現在的高樓大廈有沒有防雷裝置?他們所用的和富蘭克林當時發明的避雷針有沒有什麼不同呢?有改進嗎?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望月》一課是蘇教版第十冊第六組中的一篇散文,課文以生動的筆調寫了“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亮時,聰明好學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筆生動活潑,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的形象躍然紙上。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閲讀,感悟作者,詩人和小外甥眼裏的月亮,知道景隨情生,一切皆情景的道理。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語感,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語言的興趣,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反映世界、

教學重點、難點:指導學生體會欣賞描寫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描寫小外甥對月亮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二、説教法、學法

(1)採用營造情景,激發興趣。即利用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入一個詩情畫意環境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2)學法遷移,合作探究。

(3)知識拓展,自主學習。

(4)以情促讀,讀中感悟。力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多感官的全面體驗。

三、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學習第一段)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1課望月(齊讀)

2.出示課件: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麼?

3.交流:(同學們説得真好)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麼描寫的?

二、學習第一段,感悟作者望月:

1.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段,用心細細品味,想想讀後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2.交流:(作者描寫的月光江景太美了,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幅動人的畫面)那你能把美的感受用朗讀來表達出來嗎?

3.指名讀,齊讀。

4.小結過渡:月亮是美的,月光是柔和的,月光下的萬物更是充滿了詩情畫意,這美景使我陶醉了。當“我”偶爾回頭時,發現身邊多了一個人,原來是跟隨我出來旅行的小外甥,和小外甥交談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那他們之間交談了些什麼呢?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第5—13節,體會其中的意思。

三、綜合性學習,體會小外甥望月: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可同桌讀,學習小組讀。然後討論討論,再作交流。

2.他們交談了些什麼?交流(比背詩句)

(1)出示詩句

(2)原來小外甥和我以比背詩句為交談方式,的確讓我感到愉快,那麼同學們知道這些詩句意思及出處、作者嗎?

(3)學生再作交流,並相機出示圖。

(4)分角色讀第5—13節。

3.學到這裏,你想對小外甥説些什麼呢?(板書:聰明好學)

4.拓展延伸:小外甥會背的我們也會背了,説明我們班學生不比小外甥差,老師真的很高興,那麼,老師相信你們平時也一定積累不少詩句,那麼你還知道有關月亮、山、水的詩句嗎?背給大家聽聽好嗎?(學生交流,看來,同學們知道得也不少。)

5.總結:同學們,詩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這兩種美妙的東西滋潤着我們的心田,讓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6.突然,小外甥又留出一個題來,月亮像什麼?(出示)請同學們讀讀14—20節,邊讀邊圈出有關語句,仔細體會,同桌可討論。

(1)學生讀,圈劃。

(2)交流,出示:“……像……”

(3)你覺得小外甥的想象怎麼樣?

(4)小結:小外甥想象和奇特,月亮在小外甥眼裏充滿了童真,充滿了幻想,他真是一位愛幻想的小男孩(板書:愛幻想)

(5)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三段。

7.小外甥愛幻想,我知道我們班的每位學生也像小外甥那樣富於幻想,那麼老師也為準備一組圖片,讓我們也展開想象的翅膀。

8.出示圖,(學生説説)看來,同學們的想象也很豐富奇特。

四、總結:

今天,我們也望了一次月,我們不光感受到了月亮的美麗,而且通過望月有了許多新的收穫,認識了一位愛幻想,愛學習的小男孩,相信同學們以後一定會書中的小男孩一樣認真對待每件事。

五、齊讀課文:

作業:

1.把你喜歡的描寫月光的句子抄寫下來。

2.準備舉行一次小型賽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