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金色的草地》説課稿範文(精選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62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認真擬定説課稿,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金色的草地》説課稿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金色的草地》説課稿範文(精選5篇)

《金色的草地》説課稿1

一、説教材

㈠教學內容

《金色的草地》是鄂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講述了一位小男孩子無意中發現草地會變顏色,然後開始觀察,發現草地變色的原因,並從此和蒲公英成了好朋友的故事。本文語言優美,再現的景色奇特美麗,是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體驗“美”的好教材。

㈡學習目標

1、學會8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又”。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選擇喜歡的部分背誦。

3、讀懂課文內容,培養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

㈢教學重點

文章語言美,景色美,文中小男孩“發現”的行為也美。因此,我確定本課的重點為:讓學生通過朗讀,在讀中感受自然景觀的美,體驗發現自然奧祕的樂趣,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

㈣教學難點

小男孩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了草地變色的奧妙,但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特別是未見過蒲公英開放,合攏的學生來説不易理解,也難體會到發現的樂趣。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難點為:通過讀課文,與文中小男孩一起去發現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

二、説教法

1、美讀感悟法

文章語言優美,讀起來琅琅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更不必過多的講解分析,最主要讓學生多讀,同時教師要巧妙地藉助課件,藉助對學生讀書的評價,幫助學生在讀中去感受,領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注,入境入情,促進學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薰陶,激起觀察自然的興趣。

2、多媒體情景法

因為一年級學生生活經驗少,但好奇心強,容易激發興趣,因此,我運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景,展示課文相關圖片,使學生在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景的同時,輕鬆、愉快、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形象直觀的課件展示,有助於學生讀懂課文,感悟到語言文字帶來的美,體驗到發現的樂趣,也有助於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3、質疑問難法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手段,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新思維。

三、説學法

語文學習教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在用法,施教之功,貴在導學,因此,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變“我學會”為“我會學”。結合本課語言優美,情境奇特的特點,我引導學生用“自讀自悟、美讀交流、入景體驗,昇華情感”等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體驗探究自然之樂。

四、説教學程序

這裏我主要説説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分四大步驟:一是創境質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讀,尋草地之美;三是指導朗讀,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伸,談自然之奇。

㈠、創境質疑,激探究之情

教師激情導課:孩子們,喜歡比賽嗎?今天我們來一次“看圖猜物説話”的比賽,好嗎?然後隨之在電腦上勾畫出一棵小草,並説:看到小草,你能説一説與小草有關的話嗎?這樣以“看圖猜物説話”這一比賽巧妙地導入新課,一方面注重學生“説話”訓練,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另一方面,學生所敍述的內容都融入了學生獨特的體驗與感受,體現語言學科的人文性。當有學生説到“金色的草地”時,教師用自己肢體語言表現:皺着眉頭,顯出很吃驚的樣子,以此激起學生質疑,學生自然會產生疑問:草地應該是綠色的,怎麼會是“金色的”呢?這樣激起學生學習之興趣,激起學生探究之慾望。

㈡、自由朗讀,尋草地之美

閲讀教學中,存在着多種對話。但對話的基礎應是學生潛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學生產生了讀書興趣、探究慾望後,讓學生自讀全文,並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段,美美地多讀幾遍,教師巡迴傾聽。這樣學生有充分讀書的時間與空間,同時,通過讀、找、畫等方式去尋找文中的優美語句,體驗了自主學習的樂趣,為“美讀”打下基礎。

㈢、指導朗讀,品草地之美

如何指導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美,教師不必細細講解、分析,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應重視“讀”。因此,教學中教師以讀代講,以評代導。

1、讀第一自然段,賞顏色之美

①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説説小男孩發現了什麼?

②指導朗讀第一句,讓學生自由讀,教師適時評價,在評價中讓學生明白草地變成金色的原因,進而讀出草地之美。

③出示金色的草地圖,教師説道:“看,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圖,你想説些什麼?”引導學生設身處地説出自己面對這塊金色的草地想説的話,自然與文本情感產生共鳴,因而對草地的喜愛與讚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讀好“金色的草地太美了”這句話。

2、聽第二自然段,悟變化之奇。

①教師描述:蒲公英開放時,草地一片金黃,這景色真令人陶醉。孩子們,這塊草地還有更神奇之處呢。聽聽,小男孩向我們講述啦!

②教師利用課件邊出示草地變化圖,邊播放第二自然段的朗讀,讓學生在聽中發現草地的神奇之處。

③在聽後鼓勵學生説出對課文的感知,知道小男孩發現草地一天之中在不斷變色,讓學生產生探究之慾望。

3、讀第三自然段,探變化之因

①教師激情:可愛的小男孩發現草地在變魔術,他多想快點找到答案。於是,他迫不及待地來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細觀察起來,請大家自由讀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麼新的發現?學生讀後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發現。

②指導朗讀重點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們的手掌一樣,可以張開、合攏。張開時,它是黃顏色,要是攥成‘拳頭’,黃色就被包住了,成了綠色。”這一段是課文的重點,這一句更是難點,如何讓學生讀中明理,讀中悟情,讀中享受?我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如,可以配合表情讀,因為學生明白了草地變色的原因後,心情一定很高興,可以笑眯眯地讀;配動作讀,邊讀邊用動作演示,這樣學生很快明白“張開”、“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讀,也可以配課件展示的圖片讀,調動多種感官,運用多種讀的形式,讓學生能在讀中悟出草地變色的原因。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草地變色的奧妙,難點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種形式地讀,展示了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和表達方式,從而使閲讀成為賞心悦目的享受,使課堂成為學生個性張揚的舞台。

③對比欣賞讀

為了進一步讓學生明白草地變色的原因,我用動畫展示蒲公英開放的情景,並讓學生美讀“清晨,太陽升起來,我看到了蒲公英慢慢地張開了自己的‘手掌’,草地也就變成了金色。”這一句再用課件出示金色草地和綠色草地的對比圖,同時,讓學生做填空練習:傍晚,太陽()下山了,蒲公英慢慢地()了自己的(),草地又變成()色了。這樣在欣賞對比讀的過程中,學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奧妙,從而感受發現的樂趣。

㈣、拓展延伸,談自然之奇

1、美讀課文後讓學生談自己讀後的收穫:孩子們,今天我們到一塊神奇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們有些什麼收穫呢?學生會説我們欣賞了草地的美,我們知道草地為什麼是金色的,我們還知道蒲公英會隨着太陽升起而開放,隨着太陽落下去而合攏。

2、在學生興致盎然時,進行拓展延伸。教師進一步激情:是啊,蒲公英這種植物真神奇,其實在大自然中這樣神奇的植物可多呀!仔細回憶一下,生活中,你發現了哪些神奇的植物?

3、課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喚起學生的回憶。引發學生談向日葵、夜來香、太陽花、含羞草等植物的神奇之處。

4、最後教師總結:孩子們,你們知道得這麼多!是啊,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神奇的植物、奇特的現象等着你們去發現!去探索!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樣,不僅發現它們的神奇之處,還能找到其中的奧妙!這樣更能引發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探索。

《金色的草地》説課稿2

我今天説課的篇目是《金色的草地》。我準備分從下五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冊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下兩個小朋友的故事。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真實生動,使人不由自主地產生會心的微笑;課文結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講了蒲公英顏色晝夜發生的變化及進一步抒發了自己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課文在第三自然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對閲讀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理解草地會變顏色的原因。本文語言優美平實,內容也較簡單,是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體驗“美”的好教材。

二、説教學目標

為了更多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情感體驗以及能力素養的提高,根據教材編排的意圖和學生的特點,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會認2個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使勁、絨毛、假裝、這些、引人注目、釣魚、觀察、花瓣、合攏、手掌、有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4、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以上四項目標分為兩課時完成,下面我要向大家彙報的就是我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其中如何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蒲公英生長的過程,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第二課時教學的重點、難點。

三、説教法學法

1、美讀感悟法:文章語言優美,讀起來琅琅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其次最主要讓學生多讀,同時教師要巧妙地藉助課件,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注,入境入情,促進學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薰陶,激起觀察自然的興趣。

2、多媒體情景法:因為小學生生活經驗少,但好奇心強,容易激發興趣,因此,我運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景,展示課文相關圖片,使學生在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景的同時,輕鬆、愉快、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形象直觀的課件展示,有助於學生讀懂課文,感悟到語言文字帶來的美,體驗到發現的樂趣,也有助於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3、質疑問難法: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手段,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新思維。

四、説教學過程

這裏我主要説説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分四大步驟:一是創境質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讀,尋草地之美;三是指導朗讀,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伸,談自然之奇。

一、創境質疑,激探究之情

教師激情導課:孩子們,我們都來開開心心的玩耍蒲公英,好嗎?然後讓孩子們拿出老師課前放在抽屜裏的蒲公英進行玩樂。最後老師説:“課文裏的兄弟倆啊,玩耍蒲公英的時候也是可快樂了,你能找出哪一段是描寫這樣的情景的呢?”

【就這樣,巧妙地導入新課,讓學生都親身體驗融入到課文中兄弟倆玩耍蒲公英時的獨特體驗與感受,體現語言學科的人文性。】

當有學生説到“金色的草地”時,教師用自己肢體語言表現:皺着眉頭,顯出很吃驚的樣子,以此激起學生質疑,學生自然會產生疑問:草地應該是綠色的,怎麼會是“金色的”呢?【這樣激起學生學習之興趣,激起學生探究之慾望。】

二、自由朗讀,尋草地之美

閲讀教學中,存在着多種對話。但對話的基礎應是學生潛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學生產生了讀書興趣、探究慾望後,讓學生自讀全文,並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段,美美地多讀幾遍,教師巡迴傾聽。這樣學生有充分讀書的時間三、指導朗讀,品草地之美

與空間,同時,通過讀、找、畫等方式去尋找文中的優美語句,體驗了自主學習的樂趣,為“美讀”打下基礎。如何指導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美,教師不必細細講解、分析,應重視“讀”。因此,教學中教師以讀代講,以評代導。

1、讀第一自然段,賞顏色之美。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説説小男孩發現了什麼?

(2)指名朗讀第一句,讓學生自由讀,教師適時評價,在評價中讓學生明白草地變成金色的原因,進而讀出草地之美。

(3)出示金色的草地圖,教師引導:看,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圖,你想説些什麼?

【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説出自己面對這塊金色的草地想説的話,自然與文本感情產生共鳴,因為對草地的喜愛與讚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讀好第一自然段了。】

2、講讀第二自然段,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⑴這一段中哪幾句話描寫了兄弟倆快樂玩耍的情景?大家覺得這是一對怎樣的兄弟倆?你是從哪些關鍵詞中看出來兄弟倆的淘氣?理解“一本正經、使勁、假裝”,讓學生從具體的詞語中體會情感,並通過朗讀加深對詞語的理解。

⑵同桌角色扮演兄弟倆,體會玩耍的快樂,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把課文把課文讀得輕鬆愉快,達到感情朗讀的效果。

⑶在反覆朗讀中指導學生散發思維:如果,你們就是那對淘氣的兄弟倆,你最想在這片草地上玩些什麼呢?

3、讀第三自然段,探變化之因:

⑴教師激情:這片草地除了給兄弟倆帶來玩耍的快樂,還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快樂呢?默讀課文3、4自然段,看看他們又有什麼新發現?並出示蒲公英變化表,按課文內容填完整。

時間:

早晨

中午

傍晚

第二天早上

草地顏色

花的顏色

⑵對照表用自己的話説説草地是怎樣變化的?邊説邊用手勢表示出來。

相機指導朗讀重點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們的手掌一樣,可以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

【這一段是課文的重點,這一句更是難點,如何讓學生讀中明理,讀中悟情,讀中享受?我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如,可以配合表情讀,因為學生明白了草地變色的原因後,心情一定很高興,可以笑眯眯地讀;配動作讀,邊讀邊用動作演示,這樣學生很快明白“張開”、“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讀,也可以配課件展示的圖片讀,調動多種感官,運用多種讀的形式,讓學生能在讀中悟出草地變色的原因。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草地變色的奧妙,難點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種形式地讀,展示了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和表達方式,從而使閲讀成為賞心悦目的享受,使課堂成為學生個性張揚的.舞台。】

3、引導學生髮現草地的祕密後,此時學生的心理也會起微妙的變化,及時抓住這一時機,讓學生將心裏想説的宣泄出來,會更好地激發學生星期,激起表達的慾望。因此,此時來追問學生一個問題:感受到蒲公英的變化,你想説些什麼?學生肯定會暢所欲言。

4、從那以後,“我們”有什麼變化?我們為什麼不再隨意揪它?

引導談出:

發現草地的變化

喜愛金色的草 喜歡上可愛的小花

不再隨意揪花

接着請學生小聲讀最後一段,理解“一起睡覺、一起起牀”的含義,【體會“我”此時的心情,體會觀察與發現給生活帶來的變化,激發學生更加熱愛大自然之情,從而突破本課學習的第二個難點。】

三、拓展延伸,談自然之奇

1、美讀課文後讓學生談自己讀後的收穫:孩子們,今天我們到一塊神奇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們有些什麼收穫呢?

2、在學生興致盎然時,進行拓展延伸,課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喚起學生的回憶。引發學生談向日葵、夜來香、太陽花、含羞草等植物的神奇之處。並佈置學生一項課外作業:請你用學會的觀察方法觀察自己喜歡的事物,寫下來,和同學交流。

【觀察、發現時沒有止境的,留心觀察,記錄生活,應該成為一種習慣。讓學生體會到及時的地記錄一些新的發現,會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收穫更多的感動。】

3、最後教師總結:孩子們,你們知道得這麼多!是啊,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神奇的植物、奇特的現象等着你們去發現!去探索!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樣,不僅發現它們的神奇之處,還能找到其中的奧妙!這樣更能引發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探索。

五、説板書

板書是微型教案,集中體現了教學目的、重點、難點及教學過程。好的板書還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根據本課的教學預設過程,將形成如下板書,使本課的學習變得更加一目瞭然。

金色的草地

發現金色的草地 合攏 張開

尋開心——最喜愛

《金色的草地》説課稿3

一、説教材

《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意境優美,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童真童趣。課文不僅為我們再現了俄羅斯鄉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麗,讓我們體會到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快樂,而且還向孩子們滲透了觀察、瞭解自然的意識和方法。

二、説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由於本課是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學習主題是“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學生剛升入三年級,已經具備了一些對課文內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問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據這樣的學情和課標對本學段的具體要求,我預設了以下的學習目標:

1、認讀“釣、攏兩個生字,識記、會寫“耍、裝”等12個字。結合語境和生活實際理解“一本正經、使勁、引人注目、觀察”等14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

3、感受課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快樂。增強孩子們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

鑑於以上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設定,我認為本課教學的重點是: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另外,小男孩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了草地變色的奧妙,但對於小學生來説,特別是未見過蒲公英開放,合攏的學生來説不易理解,也難體會到發現的樂趣。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難點為:聯繫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

三、説教法

1、美讀感悟法:文章語言優美,讀起來琅琅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更不必過多的講解分析,最主要讓學生多讀,同時教師要巧妙地藉助課件,藉助對學生讀書的評價,幫助學生在讀中去感受,領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注,入境入情,促進學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薰陶,激起觀察自然的興趣。

2、多媒體情景法:因為小學生生活經驗少,但好奇心強,容易激發興趣,因此,我運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景,展示課文相關圖片,使學生在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景的同時,輕鬆、愉快、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形象直觀的課件展示,有助於學生讀懂課文,感悟到語言文字帶來的美,體驗到發現的樂趣,也有助於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3、質疑問難法: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手段,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新思維。

四、説學法

語文學習教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在用法,施教之功,貴在導學,因此,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變“我學會”為“我會學”。結合本課語言優美,情境奇特的特點,我引導學生用“自讀自悟、美讀交流、入景體驗,昇華情感”等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體驗探究自然之樂。

五、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喚起閲讀期待。

期待在學習上表現為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只有讓學生產生與文本對話的期待,學生才會主動走進文本,和作者進行心靈溝通。因此我將這樣導入新課:在教學開始,我先問孩子:“你們喜歡郊遊嗎?好,今天我就帶你們去郊遊。”然後引導他們回憶過去郊遊的情景。並且出示一張孩子們在草地上嬉戲的圖片,板書:( )的草地,結合圖片問“你見過怎樣的草地?誰來説?”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後,板書完整的課題——《金色的草地》,並且問“你見過金色的草地嗎?”藉此引起學生對本課的閲讀期待,對下面的學習打好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檢查生字詞。

本課生字較多,在初讀課文之後,我問學生:“你們想去見見金色的草地嗎?但總不能兩手空空啊,那我們就帶上生字寶寶作為禮物去看看。看看誰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場券。”然後出示生字詞,通過各種形式如開火車讀、指名領讀、同桌互讀檢測、齊讀等方式,檢測學生認讀情況。並重點區分“耍”和“要”、“釣”和“鈎”的字形,進行書寫指導。並且出示幾句帶有生字比較難讀的句子來讀一讀。通過這樣的環節,學生初步朗讀了課文,自己疏通了課文詞句。在自學檢查反饋中,我還相機進行生字詞的正音和難讀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語文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特點。

(三)再讀課文,初窺課文大意。

讀而不死則罔,讀中有思,才是高質量的讀,才是有意義的讀。本篇課文文字和內容都比較前線,學生通過自讀,大體上能理解課文的內容。請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哪兩件事情?用自己的話簡單地來説一説,並且將兩件事概括為:一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二是“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變色的原因。鍛鍊了學生從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趣為主線,生成教學過程

在瞭解了課文大意之後,我準備抓住課文最後一段“多麼可愛的草地!多麼有趣的蒲公英!”這句話展開教學,以“趣”為切入口,讓學生説説“你感覺課文哪裏寫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開一條清晰的教學主線。由於學生回答的不確定性,我預設了以下兩塊的教學:

1、抓住第2段體會草地的“美”和“可愛”。

這段話寫的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的事。當學生説到“蒲公英”一詞時,我引導學生回顧一年級下冊的《植物媽媽有辦法》裏關於“蒲公英”的內容,並結合詞語手冊裏“蒲公英”的插圖和説明文字,先引導學生了解蒲公英的情況。這段話裏面充滿了哥倆的對話和他們有趣的神情、動作,我首先讓學生通過朗讀,説説自己的感受。學生這時可能會説“我感到謝廖沙哥倆在這片開滿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樂。”

然後我就讓學生説説從哪些詞句當中能看出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呢?引導學生抓住哥倆的神情“裝着一本正經”、“使勁一吹”、“假裝打哈欠”等重點詞語體會互相吹絨毛的有趣。並且指導朗讀出愉快的心情。再抓住該段的最後一句話,引導學生聯繫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説説“引人注目”一詞的意思,並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在什麼情況下,有什麼東西很引人注目。再回到課文,理解蒲公英開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過的,可是課文為什麼説“這些並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在熟讀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再鼓勵幾個學生髮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拘一格地表演一下課文當中的這段內容。讓學生在朗讀和表演中仔細揣摩哥哥假裝一本正經的叫和弟弟假裝打哈欠的用意,體會孩子在遊戲中表現的智慧和為對方上了自己的當而開心得意的神態。讓那種真正屬於孩子之間的樂趣,在課堂上通過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得以再現。

2、抓住第3段“發現草地變色,以及變色的原因。”體會蒲公英的“有趣”。

學到這裏,我用語言進一步激發學生去發現蒲公英的有趣:“可愛的小男孩發現草地在變魔術,他多想快點找到答案。於是,他迫不及待地來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細觀察起來,請大家自由讀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麼新的發現?”學生讀後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發現。

在上述教學環節的展開過程中,我還將隨機引導學生去體會個別詞語在文中表情達意的作用。例如這句話:“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現草地並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怎麼讓學生體會“起得很早”的用意呢?我想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小朋友,為什麼以前我沒有發現草地的顏色會變呢?”學生通過聯繫上下文便豁然開朗,原來,以前我從沒有起這麼早過,所以一直誤以為開滿蒲公英花的草地是金色的。那麼“並”在這裏又有什麼含義呢?為了讓學生自主感悟,我想可以先把“並”字去掉來讀這一句,再加上“並”字讀這一句,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會到,用上“並”這個字,給人的感覺是“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原來那種想法是錯的。然後讓學生再通過自己的朗讀去體會這些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實踐課後,我還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

1、摘錄描寫鮮花的詞語。

2、平時你一定見過許多美麗的鮮花,你能向大家介紹一種你最喜歡的花嗎?介紹的時候要説清楚花的形狀、顏色等,並説説你為什麼喜歡它。這樣的練習,由摘錄寫鮮花的詞語到介紹鮮花,體現了一定的梯度。將語文學習的平台延伸到了課外,加強了語文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金色的草地》説課稿4

今天我執教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金色的草地》一課。

本課是以色彩為主題的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課主要講了我家門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當蒲公英開發放的時候,草地就變成了金色,我和弟弟總是為了尋開心隨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發現了草地顏色的變化,還通過仔細觀察有發現了變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本文語言優美,充滿童趣,蒲公英神奇的變化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感,養成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

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本課重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學生獨立識字12個;

2、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草地顏色的變化及原因,引導學生體驗文中我對蒲公英的感情變化。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複述片斷,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第四自然段草地顏色的變化及原因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

2、文中我的情感變化及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也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2、初讀質疑

3、細讀解疑

4、總結延伸

設計意圖:

新課改以來,通過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我的教學理念在不斷的提高。學習了課程的基本理念第一部分,這一部分中非常明確的闡述了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全面的、綜合的、持續的,突破了原來封閉的課堂教學發展論,就語文課程的解釋隱含着三個層面的內涵:言語能力的層面、文化浸潤的層面和審美薰陶的層面。在這個理念指導下,樹立以學生髮展為目的的教學觀,改變他律的被動學習現狀,使閲讀教學成為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實施過程。我的做法是以合理重組教材、改良教學結構、突出學生實踐為突破口,進行塊狀推進,整合優化的實踐,以期達到減少頭緒、強化綜合、豐富閲讀教學內涵之目的。

我認為語文教學必須在處理教材上煉真金,洞悉各類課文的個性,依據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大膽剪裁,精心重組,可以將課文轉化成若干個相對獨立的塊式材料,以專題性的塊材料,替代以篇為特徵的語言材料形式。這樣既有利於減少頭緒、構築張力點,取點成面,也便於引導學生憑藉具體可感的語言材料進行自主實踐,探究性學習。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經歷意義不斷生成與發展的過程,成為學生對學習意義探尋與創造的過程,成為積澱語言、培養習慣、發展智力、人文薰陶的過程。

《金色的草地》説課稿5

説教材

本課是以“色彩”為主題的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課主要講了“我”家門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當蒲公英開發放的時候,草地就變成了金色,“我”和“弟弟”總是為了尋開心隨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發現了草地顏色的變化,還通過仔細觀察有發現了變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本文語言優美,充滿童趣,蒲公英神奇的變化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感,養成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

教學設計

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本課重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學生獨立識字12個;

2、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草地顏色的變化及原因,引導學生體驗文中“我”對蒲公英的感情變化。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複述片斷,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第四自然段草地顏色的變化及原因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

2、文中“我”的情感變化及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也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2、初讀質疑

3、細讀解疑

4、總結延伸

設計意圖;

新課改以來,通過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我的教學理念在不斷的提高。學習了“課程的基本理念”第一部分,這一部分中非常明確的闡述了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全面的、綜合的、持續的,突破了原來封閉的課堂教學發展論,就“語文課程”的解釋隱含着三個層面的內涵:言語能力的層面、文化浸潤的層面和審美薰陶的層面。在這個理念指導下,樹立以學生髮展為目的的教學觀,改變他律的被動學習現狀,使閲讀教學成為“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實施過程。我的做法是以“合理重組教材、改良教學結構、突出學生實踐”為突破口,進行“塊狀推進,整合優化”的實踐,以期達到減少頭緒、強化綜合、豐富閲讀教學內涵之目的。

我認為語文教學必須在處理教材上“煉真金”,洞悉各類課文的個性,依據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大膽剪裁,精心重組,可以將課文轉化成若干個相對獨立的“塊式材料”,以專題性的塊材料,替代以篇為特徵的語言材料形式。這樣既有利於減少頭緒、構築張力點,取點成面,也便於引導學生憑藉具體可感的語言材料進行自主實踐,探究性學習。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經歷意義不斷生成與發展的過程,成為學生對學習意義探尋與創造的過程,成為積澱語言、培養習慣、發展智力、人文薰陶的過程。

在此理念指導下,依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在教學設計中突出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整體感知,瞭解全文,提出問題。

學生對全文有個整體感知大致把握後,為他們在部分中的學習搭起一個認知背景面,併為部分學習時緊密聯繫整體找下底座,使學生的學習更趨豐富。

教學前加強了課前的自主預習。課始初讀,正確連貫的讀通課文,瞭解大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髮現、提出該解決的問題,設定學習目標。當然學生所提問題很可能是離散的、膚淺的,教師要幫助學生隨即解決一些比較獨立的單純問題(如知識性問題),並引導學生比較篩選,使問題集中到與課文主要內容有密切關係的焦點式的一、二個問題上。可能有的學生會提出:“顏色為什麼會變?”“為什麼蒲公英的花瓣會合攏、張開?”等問題,而這些問題都集中在課文的重點段——第四自然段。因此我將抓住這些重點問題,以學定教。這樣不僅促使學生感知,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二、抓住重點,品讀感悟。

這一方面的學習首先要圍繞焦點問題展開,其次要鼓勵學生髮表獨立見解,珍視學生的獨特理解,讓學生在閲讀實踐中逐步學會思考、學會讀書、體悟感情,實現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容,又從思想情感到語言文字的提升。

1、創始情境,激發情感。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生動傳神,充滿童真童趣。教學時創設情景,營造氛圍。如:學習第一自然段時,出示課件,畫面上藍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黃色的蒲公英,色彩鮮豔,給學生以美的震撼,激發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瞭解的慾望。第四自然段是本篇的重點段,在學習時製作了精美的課件,伴隨着優美的音樂,聆聽着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觸發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入情入境。學生在感受到了發現後的驚喜後,和文中的“我”產生了共鳴,很自然的聯繫上下文又理解了“我”感情的變化,從“揪”到“不再隨意揪”;從“尋開心”到“最喜愛”。學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目觀其形、耳聞其音、心通其義。

2、以讀為本,深化感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學生進入了角色,他們的情感伴隨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確的理解不斷深化。通過默讀、自讀,引導學生找到重點語句,劃出重點詞語,把它們作為語言訓練的依託點,引導學生組織、轉化語言,進行個性化的朗讀、表演。如:通過“你發現了什麼?”這個問題,提領而頓、促使學生主動讀書。從自主性讀,到感悟性讀,再到評價性讀,學生自然的感受到蒲公英顏色變化的原因,此時課文的語言已積澱於心,進而轉化為他們的語言背景。引導學生通過看課件、動作表演將語言文字化為生動可感的形象,紮紮實實的引導學生實現“語言理解和運用、深處的思維和情感、表層的肢體活動”都得以多元協調的發展。

三、總結延伸

通過閲讀,學生對課前所提出的問題已完全掌握,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並非最終目的,語文教材是培養學生實踐精神的範例,因此設計了實踐作業,讓學生通過查閲資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觀察他們所喜愛的花草,練習説説他們的新發現,享受發現的樂趣。

我認為一堂好課應當是給予了學生充分自主學習、探究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充分的發展。應當尊重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生,以一種分類關心、個別引導、全員幫助的態度來積極營造和諧、互學、相幫的教學氛圍,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促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