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學期《分數乘法》説課稿(通用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05W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學期《分數乘法》説課稿(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學期《分數乘法》説課稿(通用5篇)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學期《分數乘法》説課稿 篇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很感謝領導給我這個在這裏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的機會,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分數乘法》。這節説課分五個環節進行,下面我就來説説第一個節。

一、説教材

《分數乘法》是人教實驗版六年制上冊第二單元的分數乘法的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很分數加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在這個內容中,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整數乘整數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只是這裏的相同加數變成了分數,同時分數乘整數又是分數乘分數、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因此必須使學生切實掌握好。基於以上原因,我確定瞭如下目標。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力目標:培養遷移轉化的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嘗試探究,合作學習的好習慣。為了使學生能比較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教學難點: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二、説教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學生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結合教材的特點,我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藉助課件演示:幫助學生審題,理解題意。

2、嘗試教學法:從主題圖中獲得信息,嘗試自己探究,討論解決。

三、説學法

本節課的學習依據知識的遷移,應用轉化的思想,通過學生嘗試自主探究,把新知識轉化為已經學習過的就知識,進一步瞭解知識之間的聯繫,適時點撥,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教師讓學生嘗試、觀察、討論、探究中獲取知識,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

四、説教學流程

合理安排教學流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針對六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安排以下幾個步驟完成教學。

(一)複習引課

12+12+12+12=+++=

這兩題可以讓學生口讀結果,他們的作用是要為新授環節做一個簡單的鋪墊。

(二)新知探究

1、課件出示例1

(1)孩子們請仔細讀題,你理解這個題嗎?試着來説一説。在學生分析題意的時候,隨機點出線段圖。再仔細的讀讀這個題,你會列式計算嗎?試着做做。

(2)學生做的時候教師巡視、指導,找有不同想法的學生上黑板去做,絕大多數同學完成的情況下,老師在佈置任務“同桌互相説説你們的想法”這樣就可以保證所有學生至少有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時候情板演的同學將出做題的思路。

第一種+++==

第二種×4=+++==這裏關鍵要剖析第二種方法,為什麼可以用乘法,在此基礎上師生共練兩題,教師要做好板書的整理,而後得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整個新授過程,我讓學生仔細想一想、試着做一做、同桌説一説、試着講一講。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在嘗試探究的過程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2、二次嘗試環節的設計意圖,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掌握計算方法。

3、在教學例2時,因為有了例1的教學過程,學生基本有能力解決,所以我讓學生直接動手做,但這一題特別應該注意的是讓學生明白,能約分的要約分,再計算比較簡便。

(三)教學例2後,就進入了鞏固練習階段,這節課的關鍵是計算方法和計算後能約分的要約分這兩個要點。

(四)最後我進行了課堂小結,讓學生談這節課的收穫,起到歸納知識,畫龍點睛的作用。

五、説預設效果

這節課的設計,主要通過突破難點達到突出重點的教學思路,教學難點的突破主要是給學生充足的嘗試探究的空間,學生在探究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滲透了遷移類推的數學思想,使學生掌握學法。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學期《分數乘法》説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分數乘分數的算理,從而掌握計算方法。

2、發展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每個學生準備一張長15cm、寬10cm的長方形紙。

重、難點

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談話,以學校粉刷教室或家庭裝修新房等學生身邊的實例引入)出示粉刷牆壁的畫面,給出條件:每小時粉刷這面牆的1/5。師:能提出什麼問題?

學生提問題,教師板書。

以分數乘整數的問題作研究內容,如“2小時可以粉刷這面牆的幾分之幾?”

師:怎樣列式?(板書1/5×2)

師:列式的依據是什麼?為什麼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讓學生計算,並説説怎樣計算。

師:我們解決了2小時粉刷多少的問題,那麼1/4小時可以粉刷這面牆的幾分之幾?(出示問題)怎樣列式?依據是什麼?

學生討論彙報。(根據“2小時可以粉刷這面牆的幾分之幾”的列式類推出,或根據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可以列出1/5×1/4)。板書算式。

師:(結合板書講解)我們已經知道求2小時粉刷這面牆的幾分之幾,就是求2個1/5是多少。求1/4小時粉刷這面牆的幾分之幾,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那麼1/5×1/4如何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分數乘分數

二、操作探究計算算理

師:下面我們來探討分數乘分數怎樣計算。我們每人準備了一張紙,把它看作這面牆,先在紙上塗出1小時粉刷的面積,應該塗出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學生操作。

學生交流是怎樣塗的?(用折或量、分的方法把紙平均分成5份,塗出其中的1份,如下圖)

師:我們已經知道,求1/4小時粉刷這面牆的幾分之幾,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再塗出1/5的1/4,小組討論一下,應該怎樣塗?

小組彙報(把塗出的1/5部分再平均分成4份,塗出其中的1份)。學生自己塗色。

師:從塗色的結果看,1/5的1/4佔這張紙的幾分之幾?1/20

師:我們可以得到1/5×1/4=1/20。根據塗色的過程,你能説説是怎樣得到的嗎?

學生討論交流彙報。

教師歸納(用多媒體演示塗色過程):我們先把這張紙平均分成5份,1份是這張紙的1/5,又把這1/5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5×4=20份,1份是這張紙的1/20。由此可以得到(板書)。

三、遷移延伸,歸納法則

提出問題:3/4小時粉刷這面牆的幾分之幾?

師:“3/4小時粉刷這面牆的幾分之幾?”是求什麼?(1/5的3/4是多少?)

小組討論並操作:怎樣列式?塗色表示1/5的3/4。怎樣計算?

交流計算方法和思路:與前面一樣,也是把這張紙分成5×4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板書)

根據板書的兩個計算算式討論歸納計算方法。

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得到:分數乘分數,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反饋提高,鞏固計算

3/4 x 2/9 4/7 x 7/8 5/6 x 3/25 7/12 x 9/14

讓學生獨立計算。通過請學生在黑板演算過程及結果交流計算情況,強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乘,這樣可以使計算簡便。並結合學生的演算情況説明約分的書寫格式。

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分數乘分數怎樣計算?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

課後反思

通過今天的課我對數形結合的思想有了進一步的理解。由於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的道理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圖形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數形結合的思想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學期《分數乘法》説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我是1號選手,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分數乘法),

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這四個階段來完成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分數乘法)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8)頁至第(16)頁的內容。這部分教學內容在《數學課程標準》中屬於“數與代數”領域的知識。學習分數乘法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乘法意義以及分數加減法基礎上教學的。本節課主要內容是求幾個相同分數的和,將分數乘法與整數乘法相聯繫,並探索出分數乘整數計算方法。學好這部分知識有助於學生為以後分數成分數打下基礎。

根據以上對教材理解和內容的分析,我制定了三個方面教學目標:

⒈知識目標:掌握分數乘正整數的計算方法,並能準確地進行計算。

⒉能力目標: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索能

3、情感目標: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感受生活與數學的的密切聯繫。為了使學生能比較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讓學生掌握分數乘正整數的計算方法,並能準確地進行計算。);本課難點是:在操作活動中探索並理解分數乘整數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計算方法。)。

  二、説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準備採用以下幾種説法和學法。教法: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突教法,我在採用啟發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探索新知,並在探索過程中,掌握本課重難。説學法:採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在探究新舊知識間的遷移過程中,突破本課重難點。

  三、説教學過程

(六)年級的學生生動活潑、富有好勝心理,並且大部分學生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課堂上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因此,在這節課中我設計了多種活動,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學生輕鬆學到知識。同時,為了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下面我就具體説説這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以舊引新

1、在黑板上出幾個分數加法的計算題

123173335+ 5 10+10+10 14 +14 +14

在做題目前:

1、我會要求學生寫出計算過程。

2、再引導學生説一説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333讓學生想一想,能不能把 14+14+14改寫成乘法算式呢:?

很自然地引出今天學習的內容,分數乘法【板書課題】

(這樣設計,通過複習舊知為新知的學習提供遷移準備,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慾望,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環節: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本環節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活動。

1、出示例題教學例1

根據題意,電腦課件呈現示意圖。

列出解答算式:

2222+2+26 + + = = 1111111111

26 ×3= 1111

(3)組織學生探索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6師:11 ×3= 11,説一説你是怎麼想的?

①讓學生在小組交流各自的想法

②接着小組討論後讓學生反饋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2×32222+2+26教師板書:11 +11+11 =11= 6= 11

③最後我會引導學生一起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再學生口述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接着我讓學生看到第9頁教學例2 3計算:8 ×6

(1)先讓學生獨立計算。

(2)接着同桌交流計算方法和步驟。

(3)比較計算過程,看一看哪一種更為簡單。

(3)最後我會引導學生歸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揮學生在課堂的自主地位。]第三環節:鞏固應用,內化新知。

本環節我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對課本第9頁的做一做及練習題目加以整理和歸類,有針對性練習。

(本環節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新知,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第四環節: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一環節,我請同學回答三個問題:

⑴今天你有什麼收穫?(2)你還有什麼疑惑?(3)你感覺自己今天表現如何?

讓學生互相交流,暢所欲言

四、説板書設計

科學的板書設計有利於學生全面理解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在本節課的板書中,我力求簡單明瞭形象的反映知識體系以及知識的發展過程,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學期《分數乘法》説課稿 篇4

分數乘法是數學運算中的基礎,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下冊分數乘法説課稿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是13號,我説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1單元第一課《分數乘法(一)》。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程序和説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完成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分數乘法(一)》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乘法意義以及分數加減法基礎上教學。本節主要內容求幾個相同分數的和,將分數乘法與整數乘法相聯繫,並探索出分數乘整數計算方法。同時為以後分數成分數打基礎。

根據新課標要求及教材內容,我從三方面確立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在操作活動中探索並理解分數乘整數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計算方法。

2、在生經歷探索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培養生觀察、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3、能解決簡單分數乘整數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根據教學目標,我將教學重點定為:(目標1)。

根據生實際情況,教學難點:理解分數乘整數算理,掌握方法。

二、説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以及生年齡特點,採用多媒體演示法、啟發式教學法、引導發現法、講授法,通過觀察探索,獲取知識,激趣。通過啟發引導,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在師引導下層層展開,使他們聽有所思,做有所獲。教學中,我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樣突出教學效果,優化課堂教學。

三、説學法:

在教學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交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在本課的教學中,依據教學內容,通過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法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計算方法。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

四、説教學程序: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我設計了複習導入(約3)探索新知(約15)鞏固應用(約20)課堂小結(約2)四個環節進行教學,具體如下:

(一)複習導入:多媒體出示:1、把9+9+9+9+9改成乘法算式2、列式計算:(1)5個12是多少?12×5讓學生列式並説出整數乘法的意義。“3個1/5是多少?怎樣列式?能不能用算式1/5×3來表示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分數乘法(一)。”板書課題)(這樣設計,通過複習舊知為新知的學習提供遷移準備,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慾望,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索新知:多媒體出示教材2頁情境。一個圖案佔整張紙的1/5,3個圖案佔整張紙的幾分之幾?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然後同桌交流。學生彙報方法:有的學生是用畫圖的方法做的,先把一張紙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1/5,就是一個圖案,三個圖案就是三份,也就是3/5。有的學生用連加的方法做的:列式是1/5+1/5+1/5(板書)同分母分數相加以前學過,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所以=1+1+1/5=3/5。還有的學生用乘法計算:列式3×1/5“這個算式表示什麼?請同學交流討論”。然後會發現3×1/5表示3個1/5的和是多少。也就是=1/5+1/5+1/5=1+1+1/5,分子是3個1想加,利用整數

乘法意義=3×1/5=3/5 師生共同歸納出: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意義相同,是求幾個相同的分數和,可以用乘法計算。。(這樣設計,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意識,這一環節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接着多媒體出示教材“塗一塗,算一算”“2個3/7的和是多少?3個5/16的和是多少?”讓學生獨立解決。學生根據塗一塗的結果會列出這樣的算式3/7 ×2=6/75/16×3=8/16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式子的分子分母與得數的分子分母有什麼關係?有了想法後在小組內交流。”學生會發現:3/7 ×2=3×2/7= 6/75/16×3=5×3/16 =8/16 也就是分子和整數相乘做分子,分母不變。這就是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這樣設計,通過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歸納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使新知識及時納入學生的知識結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同學們通過觀察,比較,交流,討論我們理解了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是:求幾個相同分數的和的簡便運算,掌握了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是:分子和整數相乘做分子,分母不變。”(這樣設計,通過教師及時的總結歸納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分數乘整數意義及其計算方法,使知識既是內化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

(三)鞏固應用:練習是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徑,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教材3頁“試一試”的1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鞏固對知識的掌握

2、提高練習:教材3頁“做一做”讓學生獨立思考,通過算式比較以及教師適當指導,總結出:在計算過程中,能約分的要約分;最後結果應該是最簡分數。

3、拓展練習:教材3頁“試一試”的3。先讓學生説一説是怎麼想的,再全班交流經驗,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這樣的設計由淺入深、環環相扣,既鞏固了本節課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四)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穫?”學生談收穫,教師適時總結。

(讓學生先總結,既梳理了學生的思路,又使所學的知識及時內化,形成了良好的認知結構。同時還培養了抽象概括能力,讓學生學會反思。)

五、説板書設計這樣的板書設計,突出了教學的重點,解決了教學難點。使教學內容一目瞭然,便於學生理解掌握。

1/5+1/5+1/53×1/5

=1+1+1/5=1/5+1/5+1/5

=3/5=1+1+1/5

=3×1/5

=3/5

意義:求幾個相同分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方法:分子和整數相乘做分子,分母不變。

以上是我的説課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學期《分數乘法》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分數乘法(二)》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新課標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分數乘法第二課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在學生理解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分數的意義,並學會“求幾個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分數乘法(一)》的拓展和延伸,為進一步學習分數乘分數,分數除法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奠定基礎。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是學習分數多步計算的關鍵,教材中創設兩個問題情境,通過直觀圖形引導學生利用轉化的方法思考,將舊知與新知有機聯繫在一起,應用分數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二、説學情分析

1、已具備的知識經驗:學生在學習《分數乘法(一)》的過程中已經經歷了算理和算法的推導過程,本課的學習是對《分數乘法(一)》的拓展和延伸,依據知識的遷移,應用轉化的思想,學生可以通過探究,把新知識轉化為已經學習過的舊知識,理解並掌握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計算法則。

2、學習態度及習慣:五年級學生有很強的自學能力,求知慾強烈,但由於個性的差異,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程度各不相同。

  三、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結合具體情境在操作活動中探索並理解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擴展分數乘法的意義並熟練計算。

2、會解決有關的應用問題,進一步體會分數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在具體情境中運用直觀模型,通過折一折、分一分、畫一畫的方法,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探究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滲透德育教育。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計算分數乘法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説教法、學法

焦老師在本節課主要採用了情境創設法、實踐操作法、引導法、點撥法、多媒體演示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力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學法:學生以自主探究為主,小組合作學習為輔,通過動手實踐、討論交流、展示彙報、遷移歸納、應用拓展的方法,在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獲取新知。

  五、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焦老師分成了五個環節進行教學,逐步遞進;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動手操作,探究新知——學以致用,提升能力。——拓展應用,延伸新知——暢談收穫,體驗成功。

焦老師首先進行了課前小熱身,巧用學生人數與班級的關係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有意識的喚醒了孩子用已經掌握的《分數乘法(一)》的知識來解答,既複習了舊知,又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自然過渡,揭示課題。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3分鐘)

觀察情境圖,培養學生整理數學信息,根據相關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20分鐘)

這一環節焦老師設計了二個活動,重點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分數乘法意義及計算方法。

活動1: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以問題“笑笑吃了多少塊餅乾?”為引領和調控課堂教學的主線,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奇思餅乾數的二分之一”這句話,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轉化為求6的二分之一是多少?把圖形語言作為理解的基礎,以學生動手摺一折、分一分。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觀察、思考、交流將抽象、枯燥的內容活動化、直觀化。學生能夠很快的探究出方法,由於個性的差異,部分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只停留在表象。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焦老師給學生提供展示在平台,由學生在黑板上實物操作展示,表述方法,出現表述不清時,焦教師及時啟迪學生深思,依據舊知的遷移,應用轉化的思想,把“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轉化成已經學過的知識“幾個幾分之幾是多少?”來獲取新知。體現了我校的“‘134問題導學模式’” 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鍛鍊了學生歸納及口頭表達的能力。

活動2、推理歸納,驗證結論

拋出問題“淘氣吃了多少塊餅乾?”,請學生畫一畫理解方法。由具體到抽象,引導學生歸納出解題的思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乘法計算”,並請學生利用身邊的資源操作驗證。使學生豁然開朗。中肯的評價更加激發學生展示的慾望。學生對一個數只能是整數嗎?產生質疑,焦老師抓住機會引發學生想象分數還可以與分數相乘,可以跟小數相乘,打破學生思維固有的框架。學生的質疑,實現了課堂的昇華。巧妙的為下一節《分數乘法(三)》的學習埋下了伏筆,實現了知識的融會貫通。對學生數學思想的滲透更加豐富。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創新意識。

(三)學以致用,提升能力。(10分鐘)

二個練習,由易到難,層層深入,“説一説”學生輕鬆應對鞏固瞭解題方法,“列一列”使學生體驗了從數量到計量的轉化,考察學生是否會靈活應用,拓寬了知識的範疇,從多種角度為學生理解問題、解決問題提供了思路和靈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練習,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

(四)拓展應用,延伸新知。(5分鐘)

焦老師根據課堂實際情況,臨時調整為拓展應用,延伸新知。將數學知識與“為災區捐款”生活問題自然聯繫,發展學生根據實際情境和運算意義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數學來源與生活,服務於生活的理念體現的淋漓盡致。滲透德育教育,激發人人獻愛心。

(五)暢談收穫,體驗成功。(2分鐘)

談談“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遺憾?”學生不僅將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回顧,形成整體印象,鞏固了新知。而且分享學習數學的感受,合作的快樂,成功的喜悦。

  六、説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二)

6的 相當於6個 6×

6的 相當於6個 6×

一個數的幾分之幾 這個數×幾分之幾

板書設計直觀、突出重點,明確了新知與舊知的連接點。突顯了轉化方法的運用。點明瞭結論。更加體現出分數乘法知識的內在聯繫。擴展了學生對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

  七、説教學效果

整節課焦老師以問題作為引領和調控課堂的主線,以策略作為方法與應用的統一,以活動作為體會知識與生活的有機聯繫,以評價作為學生探究的動力。以德育的滲透得到情感的昇華。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經歷感知—操作—推理—驗證—應用。符合新課標的理念,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創新意識。使學生學有所獲,獲有所悟,悟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