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長城》的説課稿範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04W

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十七課《長城》。我將從教材、教學法、教學過程、三個方面來説課。

《長城》的説課稿範文

一、説教材

《長城》是本冊第五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本組課文都是介紹我國世界遺產的,要求學生能夠認真閲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達方法。

根據教材內容,本着優化課堂教學的原則,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現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情感目標: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圖文結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激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

教學難點:展開想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與教學相整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説方法

根據新課程基本理念以及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考慮到四年級學生大部分沒有親眼見過長城,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信息技術整合法”,以有關長城的.視頻、圖片、聲音等信息技術手段來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基本掌握“讀——悟——品”三步學習方法

三、説過程

現在,我重點介紹這節課的教學過程:這節課我一共設計四個環節,首先是:

(一) 創設情境,自然導入

課始,我讓學生觀看長城的視頻,讓學生先從感性上了解長城,進而引出作者對長城的讚美:“這樣氣白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然後針對這一中心句進行質疑,讓學生帶着問題入文。這一設計,激發學生探究長城文化的興趣。為本節課打下情感和價值取向的鋪墊。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讀課文後讓學生談談對長城的初步印象。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讀,體驗成功、樹立信心。

3、在學生彙報中理清課文思路

(三)精讀課文,突出重點

1、“長城遠景”教學

在教學長城遠景一段時,我準備一幅長城遠景圖。讓學生先從視覺上感受長城像一條長龍的特點,並藉助圖畫理解“蜿蜒盤旋”“崇山峻嶺”。而對於數字“一萬三千多裏”,我用具體的實例:二十年前,有個年輕人徒步走完了這一萬三千多裏,用了整整508天,以次引導學生領會長城的長。在理解感悟之上再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表達長城的雄偉壯觀。

2、“長城近景”教學

學習長城的近景,在結合圖片瞭解了“垛子”等以及長城高大堅固的特點之後,我設計一個讓學生動手畫長城示意圖的環節,讓學生能真正感受到古代勞動者的智慧。這樣的設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3、“聯想”教學

俗語説“不動筆墨不讀書”。在作者的聯想這部分教學中,先讓學生放開讀,讀到動情之處批註自己的感受,並以“哪些地方你感觸最深”的形式彙報。如“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學生會用自己的體重來比較。“多少”“才”等詞語飽含着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由衷讚歎。彙報完後,播放一段教學視頻,讓學生觀察並盡情地展開想象,學生可能會想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可能會想到“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詩句或者“孟姜女哭長城”的典故等。此時,學生通過交流,引起了和作者的共鳴,便產生了朗讀的慾望。於是,我嘗試着將這部分內容改寫成分行的形式,配上音樂,讓學生採用自己的方式來讀。老師適當地評價和鼓勵,學生的情感便自然與文本融為一體了。這樣,信息技術與教學獲得了很好整合。

4、陶冶情操

文章的最後一段,總結全文,抓住氣魄雄偉引導學生讀出自豪和驕傲之情。我設計讀各國總統的題詞來結束教學,並以“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讚歎——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來作為下課的結束語,這樣做,首尾呼應,結構精緻。

(四)拓展延伸,提升感情

課堂雖然畫上了句號,但是情感還在延續。我設計了選做題:

讓學生收集有關長城的資料,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