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長城》優秀説課稿範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28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城》優秀説課稿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長城》優秀説課稿範文

一、教材分析

《長城》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氣勢磅礴的長城鳥瞰圖,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長城的近景,使學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長城的氣勢;第三自然段是由長城展開的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第四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讚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蹟”。可以説,它不僅是一篇狀物類的文章,更像一首動人心魄的中華歷史文化的讚美詩。

語文課程目標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擬訂“在閲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現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教學準備:長城遠、近景圖的課件

二、設計理念: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凸顯學生的感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本節課以悟為強音,加深學生認識的深度;以情為重點,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以讀為主線,打開學生情感的閘門。

三、教學方法:

在閲讀教學中,方法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根據新課程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在本文教學中準備採用“讀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説教學流程:

(一) 展示資料,在歷史情境中激情

於漪老師説過:“課的第一錘一定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課文教學我以交流資料為起點。請各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課前蒐集的有關長城的資料與信息,交流完之後,把它貼在後黑板的讀書角。學生可能蒐集到的資料有:“盂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好漢坡上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碑刻、曾有宇航員説,從月球俯瞰地表,惟有兩處建築遙遙可見,其中之一就是我們中國的萬里長城!長城經過的省市、修長城的目的、時間……齊讀大屏幕長城背景圖上老師蒐集的國際名人對長城的讚譽之詞: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美國前總統尼克松);“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傑作!(俄羅斯原總統葉利欽)。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產生與文本對話的強烈期待,為本堂課的學習打下情感和價值取向方面的鋪墊。激發學生探究氏城文化的興趣。

 (二)品詞析句在文本語言中動情

學生們的讀書興趣被激發起來之後,讓他們帶着定的知識儲備進入讀書過程。首先讓學生帶着老師的温馨提示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這一遍讀,重點放在讀正確、讀流利,有不認識的字,鼓勵學生藉助拼音多讀幾遍或查字典解決,養成良好的利用工具書的習慣。接着,同桌互相檢查讀生詞,並將自己認為需要給大家提醒字、詞交流交流。如“血汗”中血的讀音,“堡壘”的壘,3個撇着點要寫均勻,“屯兵”、“堡壘”的意思。然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讀,就是讓他讀自己最拿手的'一段,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我能行的信心。最後要學生説説讀書知道了哪些內容,在學生的彙報中,我刪繁就簡,集中目標,理請課文的思路。

《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在精讀全文時,我以學生品讀、感悟為主線,指導學生在交流、傾聽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薰陶。

1、抓品讀,促感悟

讀,是學牛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的紐帶。在教學長城遠景一段時,我就準備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長城萬里雄姿之美。長城“有十萬三幹多裏”,一萬三幹多裏到底有多長,學生未必能體會出來,因此,我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加入具體實例:二十年前,有一個年輕人,徒步走完了這一萬三千里,用了整整508天。以此引導學生領會長城的長,藉助圖畫,理解“蜿蜒盤旋”“崇山峻嶺” 。在理解感悟之上我再進行朗讀牽引,讀出長城的長和氣勢雄偉。

2、抓詞語,説感悟

閲讀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應成為主動的探索過程。學習長城的近景,先讓學生勾畫課文介紹了長城的哪些地方,再結合“近景,,圖,瞭解“垛子”“射口”“瞭望口”的位置、樣子及其作用,試着畫出長城的結構示意圖,學生由此感受到長城的高大堅固。這樣的設計,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全班同學都動手、動腦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

3、抓句子,淡感悟

課標中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聯想”這部分教學,我先讓學生充分與文本交流,讓學生在讀書中獲得個人的閲讀感受。俗話説“不動筆墨不讀書”。大家可以一邊讀,一邊在文中勾勾畫畫,讀到動情之處可以批註點自己的感受。沒有“牽引”和“指導”,而是讓學生以“哪些地方你感受最深”的彙報方式,使學生有自己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如,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可以讓學牛比較下,大概相當於五、六十個同學的總重量。“才”表示長城的建成不容易,飽含着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學生通過交流彙報,經歷了作者的情感歷程後,便產生了表達情感的慾望。而朗讀無疑是最好的表達方法一這是最基奉的閲讀實踐,引導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情感的脈搏與歷史文化的脈搏、與文本語言的脈搏形成強烈的共振,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和語文素養。

文章的最後一段,總結全文,抓住“氣魄雄偉”引導學生讀出無比自豪之感。長城是世界歷史卜的一個偉大奇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足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此時此刻,把你最想説的話寫出來。此時,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會在筆下流淌,學生的情感將會得以提升。

(三)拓展延伸,在心靈傾吐中移情

課堂結尾不應只畫句號,課雖終,情未了。我“追蹤’’學生的課後動態,設計了自選作業:

1、2008年,奧運會將在首都北京舉行,那時,會有很多的外國人蔘觀我們的萬里長城,如果你正好是位小導遊,你會怎樣把長城介紹給他們呢?請創作一篇解説詞。

1、出一期以“長城”為刊名的手抄報或電腦小報,自己進行設計、編輯,舉辦一個小型展覽。

2、讀一讀“資料袋”,激發學生探究“世界遺產”之旅的興趣。

五、板書設計

遠景:氣勢雄偉

長城 近景:高大堅固 血汗和智慧

聯想:站在……踏着……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