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説課稿及反思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57W

(一)學生分析:

《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説課稿及反思

從學生的知識水平看,他們已經學會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筆算除法,並會進行除法的驗算。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看,他們對於“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規律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理解得不夠深入。

(二)教材分析:

《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內容。教材先通過創設“豬八戒吃西瓜”的情境為素材教學例5,使學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規律。接着運用此規律教學例6,也就是學習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進行計算。

我通過閲讀教材、教參和新課標,認為按照教材上的方法去教學這一內容,學生只能被動地學會計算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至於“商中間為什麼要寫0”這一點學生根本不知道,只是盲目地按照老師所講述的分東西的例子模仿着進行計算,更不用説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數學的活動中了。所以,在教學時我準備採取以下策略:

1、創設現實情境,重視有意義的計算

[片斷1]

師:我們學校快開運動會了,為了選拔出參加跳繩比賽的人員,我昨天測試了幾個學生跳繩的情況(出示課件:兩個學生跳繩的情境):蔡芳3分鐘跳繩309下,屈代喬4分鐘跳了520下。小朋友們,如果讓你來選參加跳繩的人員,你會選誰?為什麼?

思考片刻後,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可能有的説選蔡芳,有的説選屈代喬,並且各有各的理由。此時,我裝做一種很無助的樣子説:“到底選誰比較合適呢?想一想,你有什麼好辦法呢?”

生1:我可以根據他們跳繩的總個數來看。

生2:不行,因為他們用的時間不一樣。我們可以算出屈代喬3分鐘跳了多少,然後再比較。

生3:你的方法太麻煩了。我認為可以算出誰1分鐘跳的多,我們就可以選誰,這樣比較公平。

師:你們同意他的方法嗎?下面請你們自己列式計算。

[反思]

新課程標準對計算教學提出了新要求,更注重的是讓學生體驗計算在生活中的意義,並能運用計算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時,我努力創設現實的問題情境,把計算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運用計算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真正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增強應用意識。

(二)巧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知道不學不行

[片段2]

在學生試算的過程中,當算到十位上的0除以3時,很多學生遇到了困難。這時,我問學生:“0除以3究竟等於多少呢為什麼?”

生1:0除以3等於0,因為我們在二年級學過算除法想乘法,只有0乘3等於0,所以0除以3。

生2:等於0,因為把0個東西平均分給3個人,什麼都分不到。

師:你們真會動腦筋。説到這兒,老師想到了一個故事(師邊出示課件,邊講述課本28頁“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聽完這個故事,現在你能算出0除以4、0除以9、0除以376分別等於多少?為什麼?從這些算式中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生1:0除以任何數都得0。

生2:任何數除0都得0。

生3:不對,應該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師:為什麼呢?

生1:我昨天在書上看到的。

師:不錯,你已經養成了預習的習慣。不過,書上為什麼要這樣寫呢?教師出示兩個問題:2除以0等於多少?0除以0得多少?能説説你的理由嗎?(教師引導學生弄清楚此規律)

師:知道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規律後,現在你能解決剛才的問題了嗎?請你們再次帶着這個規律計算。

算完後,請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驗算一遍,用筆算的方法或用估算的方法都可以。

[反思]

為了使學生體會出學以致用的觀點,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一知識不學不行,不學我就解決不了問題。在教學時,我重組教學內容,將有關0的除法安排到學生需要的地方。學生有了上述心理,自然也能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來了。此外,在教學中,我適時滲透驗算方法,使學生自覺養成做後檢查的好習慣。

教學反思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本節課教學的最大特點是樸實無華、紮實高效。所有知識都是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自己發現並親身體驗出來的,在這裏教師真正起到了一個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學習內容來自生活。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學習內容來自學生生活實際,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學習,可使學生更有效。因為,學習內容貼近學生知識經驗,符合學生心理特徵,同時也體現了學習生活化的理念。例如,在新課開始時,我創設了幫老師選參加跳繩人員的生活情境,學生對這類事感興趣,符合兒童善於表現自己的心理特點,很好地激起了學生的探究慾望。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參與下發現問題,並敢於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

2、學習需求來自學生。

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根據學生的認知特徵和心理特點,充分激發學習動機,是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有效途徑。在教學時,教師能夠不拘泥於教材,敢於跳出教材,辨證地使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該着力的地方花時間、下功夫。一是能改編教材的編排體系,將例題中的兩題同時出現,便於學生比較;二是將探究有關0的除法的規律放到例題中進行,教師不直接告訴,而是把這個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地表現自我,創造條件地展現學生的聰明才智(0為什麼不能做除數),進而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

3、學習過程重視體驗

新課標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所謂體驗性學習,就是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參與知識探索、發現與形成的全過程,並通過體驗與感受,建構屬於自己的認知體系。可見,體驗性學習是知情合一的學習,是真正屬於學生自己的數學學習活動,它旨在讓學生通過手腦並用的探究活動,學習科學的知識和方法,體驗探究的樂趣。在教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時,學生在試一試、辯一辯、算一算等過程中,給自己提供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創造、自我表現和自我實現的實踐機會,從而真正理解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規律,掌握了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