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課文

兩小兒辯日課文翻譯範文

欄目: 課文 / 發佈於: / 人氣:2.73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課文吧,那麼都有哪些類型的課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兩小兒辯日課文翻譯,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兩小兒辯日課文翻譯範文

兩小兒辯日課文翻譯

作者:列禦寇

原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此處念“智”)乎?”

詞語解釋

(1)遊:遊學,遊歷。

(2)辯鬥:辯論,爭論。

(3)故:原因,緣故。

(4)以:以為,認為。

(5)去:離。

(6)日中:中午。

(7)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8)及:到了。

(9)則:就。

(10)盤盂:過去吃飯的碗,盤子。盤:圓的盤子,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1)為:是。

(12)滄滄涼涼:清涼而略帶寒意。

(13)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裏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4)決:裁決,判斷。

(15)孰:誰,哪個。

(16)汝:你。

譯文

孔子到東方遊學,途中遇見兩個小孩兒在爭辯,便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有一個小孩兒説:“我認為太陽剛升起來時離人近,而到中午時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兒則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到中午時離人近。

有一個小孩兒説:“太陽剛升起時大得像一個車蓋,到了中午時小得像一個盤盂,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兒説:“太陽剛出來時清涼而略帶寒意,到了中午時就像把手伸進熱水裏一樣熱,這不是近熱遠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定他們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笑着説:“誰説你知識淵博呢?”

辯日啟示

宇宙無限大,知識無限多,學無止境。即使是博學多聞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我們要不斷學習。

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要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要強不知以為知”。

認識事物從不同角度出發考慮,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多聽聽身邊孩子們的聲音,也許能有所長進。

知識是不分年齡,不分界限的。

我們在平常闡明自己道理時也該像兩小兒一樣有根有據,用道理説明問題。

中心思想

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二 要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明白了學無止境的道理。

三 片面地看待問題,是得不出結論的,也告訴我們要用全面的眼光來看待事物。

科學解釋

原因根據不同感覺來説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並不正確。

《兩小兒辯日》裏的一個小孩説因為早晨太陽冷,中午的熱所以早上遠中午近 另外一個説早上的太陽大,中午小,所以早上的近中午的遠 而且事實的觀察的確如此,那麼如何解釋?到底又是怎麼回事?

課文論語十章原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9、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0、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勵志人物孔子

1、“三十而立”

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的父親死得早,家裏很窮困。孔子的母親帶着他,靠給人洗衣服、做針線維持生活。而孔子從小就勤奮好學,他一邊幹活,一邊學習,讀了很多詩書,並學會了各個國家的禮儀。

隨着孔子的學問越來越深,他的名聲也越來越大,慢慢地有許多人來向他求教學習。在孔子30歲那年,他創辦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所私塾。只要是誠心來學習的人,不分貴賤,孔子都用心教導。

由於孔子知識淵博,而且課也講得好,所以他的弟子越來越多,他的私塾最終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和支持。

故事啟迪: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將人的一生劃分為若干個階段,並闡明瞭各個階段該做什麼事和懂得哪些道理。三十而立的意思是人到了三十歲這個年齡,就應該承載起社會責任並立足社會。這個故事告訴青少年:勤奮好學是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一種品德,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經過勤學苦練才逐步走向成功的。

2、誨人不倦

孔子一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教書,他教導過許多學生,號稱“孔門弟子三千”,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是一位良師,他講課時總是力求把要點講清楚,讓每個學生都能明白;而且孔子善於啟發,他總是耐心地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把學生的特長都開發出來。因此,孔子的學生思想都很活躍,而且許多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比如顏回、子路等學生,在當時就是很有名望的人。正是由於孔子學問高深,教書育人,誨人不倦,後人才把他尊稱為“孔聖人”。

孔子認真負責地教育學生,並且誨人不倦,循循善誘,這是他對待教育的一貫態度,令人欽佩。在現實生活中,在傳授或指導別人時,一定要耐心細緻,認真負責,力求使每個學員掌握知識與技能訣竅,這樣才不愧為人師。

3、後生可畏

一次,孔子坐着馬車經過一條小路,半路上遇到一個孩子用泥土堆了個城堡,擋住了去路。孔子就問他:“你不讓路,我怎麼過去呀?”小孩説道:“從來只有馬車給城堡讓路的,哪有城堡給馬車讓路的?”孔子沒想到這小孩這麼會説話,非常吃驚,就表揚他説:“想不到你小小年紀,懂的事情可真不少。”小孩回答:“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水,兔子生下來三天就會在地上跑,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有什麼大小之分嗎?”孔子聽了這話更是欽佩,忍不住感歎道:“真是後生可畏啊!”

故事啟迪:孔子博學多才是眾所周知的,連他都覺得後生可畏。這就足以説明孔子在對待知識的問題上,是極其謙虛的。因此,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年輕人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哪怕對方比自己年輕,資歷比自己淺,只要別人在某些地方比你強,就應該放下“面子”,謙恭地學習別人的長處。

4、有教無類

只要有人想學習,就應該教育他,而不要管他是什麼出身、什麼品性,這就是“有教無類”。這個主張是孔子首先提出來的,他也是這麼做的。他的學生所從事的職業五花八門,子貢是商人,顏涿聚當過強盜,子張是做馬匹交易的經紀人;國籍也各有不同,曾子是魯國人,子張是陳國人,子游是吳國人;學生性格也有很大差異,高柴愚笨,曾參遲鈍,仲由魯莽。有人問子貢:“孔子的學生怎麼這麼雜?”子貢回答:“老師自身很端正,想來的人都不拒絕,想走的也不阻止,所以很複雜。”而“雜”正體現了“有教無類”的辦學思想。

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其“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人性論。“性相近”説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習相遠”又説明了實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於“人皆可以通過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認識,孔子才作出了“有教無類”的決斷。 在現實生活中,正確的教育方法和正確的學習態度同樣能促使我們完善自身,青少年在學習的過程中,更應該克己勤勉,永不懈怠。

5、以漁夫為師

一天,孔子與眾弟子在樹林裏休息,孔子彈琴自樂。附近河岸邊的船上有個老漁夫,他問孔子的弟子:“這位彈琴的老人是誰呀?”子貢説:“他就是以仁義、忠心而聞名的孔聖人啊。”漁夫説:“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愛啊。”孔子聽到後,立刻走到漁夫面前,尊敬地拜了拜他,説:“我從小就開始求學,現在都69歲了,還沒聽過如此高深的教導,因此來向您請教。”漁夫毫不客氣地闡述了自己的見解。孔子聽了很受啟發,不斷地點頭。最後,孔子謙卑地對漁夫説:“遇到先生真是我的幸運,我願意做你的學生。”

故事啟迪:孔子自己曾説:“三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對他們的優點要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借鑑改正。”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青少年學習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和學習別人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這樣,你才能更快地進步,才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6、孔子學琴

孔子不但是春秋時的大教育家、思想家,還是一位優秀的音樂家。他會彈奏許多種樂器,還會作曲、唱歌。他跟師襄學過一首曲子,曲名叫《文王操》。孔子練習很多天後,師襄説:“你的曲子彈得已經很好了。”孔子説:“我知道這首曲子怎麼彈了,可是還沒學會技法。”孔子又練了許多天,師襄又説他彈得可以了,孔子説自己尚未掌握樂曲的主旨。又過了很久,師襄認為孔子確實彈得可以了,但是孔子還是不滿足。他反覆地彈奏這首曲子,直到體會出曲子所要表現的主題才罷手。孔子的這種不厭學習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師襄。

學習看似簡單,要學好是很不容易的。孔子之所以能成為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跟他對待學習的態度和學習精神是分不開的。年輕人在工作學習中,應當像孔子一樣不厭其煩,反覆揣摸,真正掌握技術精髓,成為優秀操作手。

7、不恥下問

生於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學問淵博,有弟子三千,在當時便被人們尊奉為“聖人”。

當時的人,從普通百姓到王公大臣,甚至是國君,有什麼不懂的問題都喜歡向孔子請教,在他們眼中,孔子可以稱得上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人。然而,孔子並沒有因為眾人的推崇而驕傲自滿,他總是認為“三個人在一起走路,總有一個人可以做我的老師”,因而愈加謙虛謹慎。

一次,孔子去太廟參加魯國國君的祭祖典禮。他一進太廟,就向別人詢問祭祖典禮的事,幾乎把每個細節都問到了。當時人有譏笑他説:“誰説‘鄒人之子’(孔子的父親做過鄒縣的縣官,所以當時有人把孔子稱為‘鄒人之子’)懂得禮儀?他來到太廟還不是什麼事都要向別人詢問!”

孔子聽了那人的譏諷,一點也沒有感到羞恥,反而微笑着回答道:“我對於自己不明白的事,必定會向別人虛心請教,這恰恰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如果明明不知道,卻假裝知道,而恥於向別人請教,那我就永遠不會懂得禮儀了。”

孔子為了增長學問和見識,曾向許多人拜師學習。他向郯子請教過官名,向萇弘學習過音律,跟師襄學習過操琴,還向老子請教過《周禮》中的有關道理。在當時,郯子、萇弘、師襄這些人的名聲都遠在孔子之下,然而孔子仍舊虛心向他們請教,學習他們的長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所以學問日益精進,成為一位對後世有着深遠影響的儒學大師。

當時,衞國有一個大夫名叫孔圉,他聰明好學又非常謙虛,深受衞國國君的尊敬。孔圉死後,衞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那種勤奮好學、謙虛謹慎的精神,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衞國人,但是他卻不認為孔圉配得上那樣高的評價。有一次,在問孔子説:“孔圉的學問及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傑出的人還有很多,憑什麼賜給他‘文公’的稱號呢?”

孔子聽了微笑着説:“孔圉勤奮好學,頭腦聰明靈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他都會大方而謙虛地向別人請教,即使對方的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也一點都不因此而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是十分恰當的。”經過孔子的一番解釋,子貢終於心服口服了。

不恥下問”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則成語,然而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到這一點呢?在遇到不明白的問題時, 我們往往會為了所謂的“面子”而不懂裝懂,其實這種自欺欺人的態度才是真正可笑甚至可恥的。

學無止境,勤學好問是學習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現今學校以“博學篤行”為校訓,其中也包含了“審問、慎思”在內,學習的目的在於“知行合一”,理論聯繫實際,只有做到學有所依、學有所成、學有所用,才能使學習的成果轉化為提高素質、服務改造、回報社會的能力。不恥下問是虛心的態度,取長補短,就是勇於向學有所長的人請教。

8、向老子學禮

老子與孔子同為春秋時期的思想家。老子曾經在周朝擔任文官,負責古代圖書典籍的收藏和管理工作。孔子則一面講學,一面求學拜師。孔子二十七歲時,不遠千里從魯國來到洛邑求見老子。相見後,孔子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請教關於周禮的問題,老子一一作答。孔子又説出在魯國恢復周禮的打算。老子卻認為學禮雖是必要的,但要全面恢復周禮,恐怕是辦不到的。因為隨着社會的發展,一些周禮已不合時宜了。孔子聽後,深表佩服。後來,孔子説:“我的學問之所以有長進,就是因為得到了老子的教誨。”

故事啟迪:孔子向老子學禮的精神值得現代人倡導和學習。也正因為具備了這種謙恭好學的良好習慣,孔子才成為了中國最偉大的文化聖人。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或多或少會遇到疑惑不解的地方,此時,要用謙恭的態度向他人求教。要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