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兩小兒辯日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57W

兩小兒辯日1

詞語註釋:

辯鬥:辯論,爭論。

其:他們。

故:原因,緣故。

曰:説。

以:以為,認為。

去:離。

日中:正午。

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及:到。

盤盂:盛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此:這。

為:是。

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

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裏。意思是天氣很熱。湯,熱水。

決:裁決,判斷。

孰:誰。

汝:你。

知:通“智”,智慧。

原文翻譯:

孔子到東方遊學,在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辯,就上前問緣故。

一個小孩説:“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近,而正午時遠。”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一個小孩説:“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到正午時卻像盤盂那麼大。這不是遠的時候小而近的時候大嗎?”

後一個小孩説:“太陽剛出來時天氣陰冷,到正午時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裏。這不是近的時候熱而遠的時候涼嗎?”

孔子也不能做出判斷。

兩個小孩笑着説:“誰説你知道得多?”

兩小兒辯日2

學習目標

1.讀準每個字的讀音,注意停頓。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根據課後註釋聯繫上下文,瞭解故事內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查找太陽離我們遠近的科普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都學習了有關孔子的哪些課文和格言?介紹他是一個極有名的學問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這麼有學問,可是有一次,他在周遊列國時,卻被兩個小孩的一個簡單的問題給難住了,你們想知道孔子遇到什麼難題了嗎?今天我們就學習《兩小兒辯日》。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説説題目是什麼意思?(重點理解“辯”字)

二、初讀課文,梳理學法

1.自由讀課文,憑自己的理解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考查學生對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們是怎樣學習《對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點字詞;二要讀出詩文韻味;三要感悟人文內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讀熟課文,自學理解

1.自由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解決。

2.同桌互相讀文,糾正字音。

3.學生對照註釋,自己理解課文,記下不懂的問題。

四、激勵測試,交流感悟

出示測試題,各小組搶答積分,評出優勝學習小組。

1.回答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遊:其:為:也:

如:此:乎:

2.兩小兒在辯論什麼?(太陽大小?太陽冷熱?太陽遠近?)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讀好兩小兒的話,理解句子的意思。

五、深化感悟,明確寓意。

1.各組提出分歧較大的問題以及不懂的問題,同學交流討論。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這兩個小孩爭的是什麼問題,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麼?o引導學生理解兩個小孩是根據不同的感覺説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

2.你同意他們的意見嗎?用科學知識解答兩小兒提出的問題。(根據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課下收集資料,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

3.相近句子比較分析。

4速度速記,3分鐘記憶開始。(因為我校已經開展了這項訓練。)

兩小兒辯日3

教材分析:

《兩小兒辯日》是一篇文言課文。講的是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這個故事既滲透了要主動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並大膽質疑的科學態度;也説明了知識無窮,學無止境,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應該實事求是的道理。

設計理念:

藉助《兩小兒辯日》這篇文章,學生將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瞭解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增強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信心,併為今後學習文言文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根據課後註釋理解文章內容,並反覆誦讀課文,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3.感受兩小兒的聰明可愛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在教法上準備通過有效的誦讀解讀古文的意思,感受古文的意韻,品味古文的特質。

教學重難點:

1.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讀出古文的韻味。

2.理解孔子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兩小兒勤於動腦,大膽探索真理的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題、釋題

1、“辯”字入手,導入課題。

由“辯”字引導學生説出本課的辯論者是“兩小兒”,辯論的對象是“日”從而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中國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也最有趣的文字,大家看黑板,兩個辛之間加上一個言字旁?是個什麼字?(師板書“辯”字)來我們用它來組詞。區分“辯、辨、辮”。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關於辯論的古文,同學們都預習過了,現在告訴老師,文中辯論者是誰?辯論的對象是什麼?

2、齊讀課題。説出課題的意思。並引導學生體會文言文的特點“簡”。

師:簡,文言文行文簡練。我國古代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寫成的,其中許多不朽的作品歷來以簡約精練著稱。

二、探究閲讀方法,初讀感知

1、討論歸納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師:面對如此行文簡練的文言文,同學們都有哪些方法來學習它,來理解它?

2、學生自讀課文。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用自己熟悉的學習古文的方法來自讀課文,看看你自己能讀懂些什麼。注意讀準字音,有不懂的地方標記下來,在接下來的講解中重點聽。(出示課件中自讀提示。)

3、指名讀全文,問其讀後的感受,有何困難,引導學生讀古文要注意停頓得當。

師:一曲完畢,現在,哪位同學來給大家讀一讀課文?

師:在讀的時候與白話文相比有何感受?有什麼困難嗎?

師:文言文在古代是沒有標點符號的,現在你們看到課本上的標點符號都是後人自己加進去的,讀文言文要注意兩點,一要慢,二要停頓的當。這樣才能讀得通順流暢,讀出古文的韻味。現在請聽老師是怎麼讀的,老師讀的時候在什麼地方停頓了,注意用單斜線標記出來。

4、教師範讀,指導學生找到停頓點,感受文言文的節律,讀出節奏。(出示課文停頓點課件)

5、學生自行練讀一分鐘後齊讀正音。

三、精讀課文,深入讀思,加深理解,疏通文意

1、學習第一段,由學生説出整句話的含義,在理解文意後,達到熟讀成誦,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遊”和“鬥”,使學生分辨出“説”和“辯”的'區別,從生活積累中感受“辯鬥”的氣勢,為語感訓練作準備。

師:孔子東遊,遊是什麼意思,是遊玩的意思嗎?

師:見兩小兒辯鬥。我們知道,辯的意思是?那為什麼還要加個鬥字?從這個鬥字,你們可以看出什麼?

師:辯論和説話一樣嗎?

師:回想平時你們在和別人爭辯的時候是用怎樣的一種語氣?

師:所有同學把課本合上,跟我背“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小結:多好,把文言文的意思弄懂後,很容易就可以根據意思背誦出來,文言文也不是很難,消除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畏難情緒。

2、學習二至五段,引導學生弄清兩小兒“辯鬥”的內容,分清“辯鬥”的觀點和理由。

(1)師:下面請同學們完成兩項任務。(課件出示)

第一,用不同的符號畫出兩小兒“辯鬥”的內容;

第二,看看兩小兒的觀點分別是什麼?又各自説出了什麼理由呢?

(2)師引導學生弄清兩小兒辯日的觀點及理由,兩小兒針對太陽在不同時間與地球距離的遠近擺出截然不同的觀點,指導學生用肯定的語氣讀出兩小兒各持己見、互不相讓的態度。重點講解“車蓋、盤盂”,並通過觀看實物圖片使學生更直觀理解。

師:誰來説説兩小兒的觀點?(板書總結)

師:兩小兒的觀點剛好怎麼樣?一個遠,一個近?相反,好,大家再來讀讀第二、三段,感受一下這種反差,注意讀出爭辯時認為自己是對是那種肯定的語氣。

小結:

師:原來啊,兩個小孩在爭論太陽早晨和中午哪個時候離人近,哪個時候離人遠。那麼他們又各自擺出了什麼理由呢?一兒曰......

師:第一個小孩的理由是什麼?誰來用自己的話説説?

師:你在古裝電視節目中見過車蓋嗎?是什麼形狀的?有多大?給大家比比?(課件出示車蓋圖片)

師:那盤盂是什麼?古代盛水的器具。有多大?比給我看看?

(課件出示盤盂圖片)

師:一個小孩説了,太陽剛升起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而到了中午的時候只有盤盂那麼小,平常我們再看東西的時候是“近大遠小嗎?”這個小孩説的有道理。來,我們把自己當成這個小孩,讀讀他的話。

(3)兩小兒根據各自的感覺、體驗提出理由證明自己的觀點,反駁對方的觀點。兩段句式、結構一致,都以反問句式結束,應注意反問句的讀法。其中“大如車蓋”“如探湯”應重讀,“如盤盂”“滄滄涼涼”應輕讀,使之讀起來有對比的語調,形成兩峯對峙,爭辯不下,亟待

解決的高潮。重點講解“滄滄涼涼、探湯”,體會日初出滄滄涼涼、日中時如探湯的感覺。

師:另一個小孩的理由又是什麼呢?誰來説説?

師:滄滄涼涼是種什麼感覺?在什麼時候會感覺到滄滄涼涼呢?

什麼叫探?誰來做做探的動作?

湯是什麼?是我們今天吃飯時喝的湯嗎?

師:現在大家試想自己把手伸進滾燙的熱水裏,然後把那個動作做出來。

師:感覺到燙了嗎?好,現在帶着剛才想象到的感覺,我們來一起讀讀這個小孩説的話。一兒曰:......

師:另一個小孩説了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的,到了中午的時候熱得如同把手伸進熱水中,大家再想想,冬天我們烤火的時候是“近熱遠涼”嗎?這個小孩説的也有道理。

師:所以這個小孩説得也有道理。

四、創設學習情景,誦讀表演

1、用白話文進行辯鬥。

師:既然大家覺得兩個小孩説的都有道理,就請各位同學把自己當成其中的一個小孩,同桌間用自己的話來辯論辯論,注意辯論時的語氣。(同桌練習,後指名初辯,後學生評議。)

師:誰覺得自己最像文中的小孩?

2、用文言文進行辯鬥。

師:白話文辯得不錯,那要是用古文來一次,效果一定更好。怎麼樣,先同桌試一試。(同桌練習,學生推薦兩名同學辯論。)

3、全班“齊辯鬥”。男女色分角色辯鬥。

4、小結明理,引導學生體會兩小兒善於觀察。得出觀察角度不同,看一個問題出發點不一樣,而結果不同。

師:太陽是遠是近,兩小兒各有不同的結論,其根據是什麼?

師:兩小兒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看法?

師;從兩個小孩身上你們看到了什麼?

五、學生簡介孔子,課後明理

1、學習第六段。引導學生體會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

師:在兩小兒的辯論形成兩峯對峙,爭辯不下之時,孔子來了,兩個小孩問道,“孔先生,你説我們兩個到底誰説的對呀?”孔子能判斷嗎?能決斷嗎?文中怎麼説?

師:孔子不能決也,同學們,你們來説説你們瞭解的孔子?

師:孔子這個古代博學多才的大家,面對兩個小孩的問題,他是什麼態度?

師:同學們,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學無止境啊,如此博學的孔子也有難解的問題,所以天下有沒有所有事情都知道的人?

師:沒有,因此,我們要像孔子學習。

師:在2500年前的孔子不能決也,你能説出正確的答案嗎?太陽離地球的遠近到底如何呢?(出示課件太陽地球圖片)

2、學習最後一段。兩小兒見孔聖人不能裁決,笑曰:“孰為汝多知乎?”,這句話也採用反問句式,讓學生重點理解兩小兒對孔子的態度,明確兩小兒的笑並無譏諷之意,指導學生讀出活潑、輕鬆的語調,以表現小兒的天真可愛。

師:兩小兒見孔聖人不能裁決,就笑了説:“孰為汝多知乎?”,“熟為汝多知乎?”孰是什麼?為是什麼?汝是什麼?多知又是什麼?連起來就是?

師:兩小兒的“笑”是怎樣的笑呢?

師:一起讀出小孩的活潑、天真可愛的語氣。

六、辯日小結,誦讀全文。

師:這篇課文我們就講完了,從這學習到了在生活中要善於觀察,在求知時要實事求是的,最後請同學們帶着對兩個小孩的佩服,對孔子的敬仰,在優美的古琴聲中再讀一遍課文。

七、板書設計:

一兒一兒

日初出近(大)遠(涼)

日中遠(小)近(熱)

孔子不能決也實事求是

陳寧

兩小兒辯日4

教學目標:

1.組織學生閲讀課文,讀準、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結合課文中的書下注釋提示合作讀文,能掌握課文的大意;

3.培養學生質疑問難,探究知識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教學重點:

1.組織學生閲讀課文,讀準、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結合課文中的書下注釋提示合作讀文,能掌握課文的大意。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質疑問難,探究知識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這是誰的至理名言(孔子),誰能解釋這句話的意思?的確,孔子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列子》裏記載的一則寓言故事就進一步證實了孔子的言行一致,同學們想聽這個故事嗎?

二、整體感知

1.師範讀課文。

2.自由讀。(讀出朗讀節奏)

3.指名讀。

4.集體讀。

5.學生質疑,從文中找出不懂的字、詞、句,小組合作。

預設:湯:熱水去:距離以:認為

東:向東為:同謂説知:同智,智慧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省略句)

三、合作探究

1.文中兩小兒為什麼在爭辯?

明確:太陽離人的遠近

2.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麼?

明確:小兒甲:日初近,日中時遠

小兒乙:日初遠,日中時近

3.支撐他們觀點的理由是什麼?

明確:視覺/觸覺

4.那麼他們的想法有道理嗎?生活在現代科技發達社會的你,能用所學的科技知識對他們的看法作一合理的解釋嗎?

四、領悟昇華

1.這場爭辯結果如何?有無勝負?

明確:沒有勝負,作為裁判者的孔子“不能決也”。

2.作為裁判者的孔子為何不隨便下個結論呢?

明確:實事求是,大量事實表明,做學問、做人一定不能不懂裝懂,否則後患無窮。

3.對與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歡哪一位?給你一個機會,你想對他説什麼?

預設:兩小兒:(1)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精神;

(2)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3)看問題不能片面,被事物表象所迷惑。

孔子:(1)人再有學問也會有自己不懂的地方,“活到老,學到老。”

(2)實事求是的精神。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你對自己今後的人生或學習有何新的打算?

師小結:聽了幾位同學對自己以後的規劃,從你們的話語中老師感受到了真誠,心動不如行動,老師希望同學們都能有目標的認真踏實朝着自己的人生規劃邁進!

兩小兒辯日5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的生字,語文教案-兩小兒辯日。

2.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文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複述故事。

教學重點: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文意。

教學難點: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文意。

教具準備:小黑板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方法:導讀法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

2.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中一共講了哪幾個人物?(孔子、兩個小孩)

二、介紹資料,瞭解背景知識。

1.孔子是什麼時候的人?

學生甲: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學生乙:孔子從小生活在貧困之中,與寡母相依為命,學會了幹不少“卑賤”的雜活。後來做過委吏(管倉庫)乘田(管畜牧)等小官吏。直至受魯國叔臣季氏賞識,做了魯國司寇,才進入大夫的行列。

學生丙:孔子熟讀古代文獻典籍,並整理好向弟子傳授,他打破了春秋末期以前的學在官府的狀況,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為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開了先河。

三、初讀課文,糾正字音。

1.自由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解決。

2.指名讀文,糾正字音。

四、學生字。

1.分小組學習生字,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兩小兒辯日》。

2.交流彙報。

作業:熟讀課文

小記:

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平時你注意觀察過太陽嗎?説説你的觀察結果。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討論這個問題的。

二、初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

三、細讀課文,理解句意。

1.學生對照註釋,自學課文,並找出不理解的字。

2.分組學習,交流學習成果。

3.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解釋。

第一自然段: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1)遊:在這裏指遊歷説服,走訪各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

(2)小兒:小孩。

(3)其:指兩個小孩辯論、爭論這件事。

(4)指名讀這一段話,試着説説這段話的意思。

(孔子東遊,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便問他們為什麼爭論。)

第二自然段: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午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1)第一個孩子的想法是什麼?讀一讀原文。

(2)始出:剛剛,開始升起來。

(3)也:語氣助詞,表示判斷成解釋的語氣。

(4)用自己的話説説第一個孩子的看法。(他認為太陽剛剛升起來的時候離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時候離人很遠。)

(5)再説説第二個孩子的想法。(他認為太陽剛升起來的時候離人遠,可是到了中午的時候離人很近。)

第三自然段: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1)第一個孩子為什麼會認為太陽初升時離人近,中午時離人遠?讀一讀他的理由。

(2)如:好像。此:這。乎:助詞,表示疑問,跟“嗎”相同。

(3)説一説他有這樣看法的理由。(太陽剛初升時大得就像車蓋,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像盤盂,這不是遠的小而近的大嗎?)

(4)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1)第二個孩子為什麼會認為太陽初升時離人遠,中午時離人近?

(2)説説他有這樣想法的原因?(太陽剛初升時陰陰冷冷,到了中午太陽熱得就像把手伸進熱水裏去。這不是離着近的熱,而離着遠的涼嗎?)

(3)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

Tags:辯日 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