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書聲朗朗--試議“新課標”下中學英語朗讀教學 (仁愛版英語)

欄目: 高中英語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21W

語言不是靜寂的音符,英語是有聲的語言藝術。朗讀(read loudly and clearly),是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表現為有聲的情感語言的過程,是一種眼、口、耳、腦協同作用的創造性閲讀過程。在朗讀過程中學生漸漸進入文章所創造的意境,從而受到審美教育,發掘了知識瑰寶,陶冶了精神情操,提高了鑑賞與讀寫能力。朗讀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對語言技能的分級目標作了詳細的描述,其中對語音、語調、節奏方面也作了相應要求。要實現目標,毫無疑問要依賴朗讀教學。那麼,現在的英語朗讀教學又是什麼狀況呢?

書聲朗朗--試議“新課標”下中學英語朗讀教學 (仁愛版英語)

一、中學英語朗讀教學的現狀及其導致的負面影響。

近年來,中學英語教學改革如火如荼,中學英語教學理念及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與十年前大不相同,而且無論是教學還是科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大多數中學教師都認同這樣一個事實:現在的校園裏失去了往日的朗朗讀書之聲。晨讀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有些學校乾脆取消晨讀課而改上其他科目,有些老師利用晨讀課聽聽力,做閲讀理解、講詞法語法……。課堂上教師也很少給學生朗讀的機會,往往要求學生對文章“一目十行”、“走馬觀花”後,就開始讓學生就各類話題進行討論。可是細細聽説學生都説些什麼,則發現這熱鬧背後問題多多:chinglish比比皆是,語音語調根本不像,更不要談節奏了,説的所謂英語一點洋味也沒有,大多數學生説英文還夾雜着濃重的方言,更嚴重的是學生們已經習慣了這種英語。

對此,相當一部分教師的認識是:在交際過程中,學生們只要達到了交流思想的目的就行,對他們的不足不要過於苛刻,否則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的!專家們不是要讓學生不怕犯錯誤,敢於開口嗎?聽起來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問題是:我們中國人倒是能聽懂chinglish,交際的目的就算是達到了,可是外國人也能聽懂我們的chinglish嗎?事實上,在上述教學過程中,非但交際能力沒有得到培養,學生的語言錯誤相反倒是產生了石化現象(fossilization),以後要想校正就難了。此外,由於積累的規範語言少,出現了種種讀書難的現象:聽能較差、口語表達差、閲讀能力不強、寫作能力不濟……。毋庸置疑,這些問題與近年來中學英語教學中忽視朗讀教學有很大的關係。

二、忽視英語朗讀教學的原因

外語教學法從20世紀60年代前的語法翻譯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發展狀大到當代的交際法(the communication approach)等一系列新穎教學法,它摒棄了傳統教學中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倡導從交際發展來的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語言學習的知識性顯然已被能力要求所替代。但是,目前有一些中學英語教師對交際法的理解不夠全面。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片面強調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培養,認為只要讓學生多説、多寫就是運用了交際法,交際能力就一定能提高。有些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在沒有足夠的、準確的語言輸入(language input)的情況下強逼學生進行毫無意義的語言輸出(language output)。要知道,語言輸入的質和量決定語言輸出的質和量。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缺乏完全真實的語言環境,所以足夠的、準確的語言輸入對中學生顯得尤為重要。而英文朗讀正是高質量的語言輸入的有效途徑之一。

再者,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師生的英語教學活動是圍繞考試體系和評價體系來開展的。目前的評價體系注重關鍵性的考試,如年度考試。如果評價體系重視形成性評價而淡化終結性評價,教學的雙方會那樣拼命地追求高分而捨棄追求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嗎?進而更深、更高層次的教學就能蓬勃地開展下去,學生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情感態度就一定會發展為有利於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動力。結合現實的考試來看,每次考試都不直接考朗讀,師生便以為朗讀不重要,也就輕易地放棄了。其實,朗讀在英語教學總體水平的提高中是至關重要的。

三、英語朗讀對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

首先,朗讀能幫助學生體會“文道美”。中學英語新教材所選的課文和作品都是文質俱美的文章,其中不乏世界名著,不僅思想性強,而且藝術性也很強。英語中美的因素極為豐富,在朗讀中主要體現在:①音韻美:外籍教師朗讀課文的聲音徜徉於耳邊,是那麼地舒展流暢、頓挫抑揚,恰似溪中細流,弦上樂音,細細品味,會讓人如痴如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適當地給學生補充一些有關語音及朗讀技巧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掌握如何用聲音來表情達意的規律。②語言美:語言美是由語言文學的形成和內容的統一而產生的美的感知,它可以影響並塑造美的靈魂。新教材中有許多的精言妙語,這些語言含意雋永,修辭精當,富有節奏韻律,動人心絃,美不勝收。

其次,朗讀可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語感是種文學修養,是長期的規範語言感受和語言連用養成的一種帶有濃厚經驗色彩的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領會語言文學的能力。“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學英語也是如此,有些學生在運用英語時感到看起來順眼,聽起來順耳、説起來順口,但是問其原因,卻説不清楚。這實際上就是我們常説的語感起了作用,經常的,持之以恆的英語朗讀有利於學生獲得牢固的英語整體知識。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細心揣摩規範語言的特點和用法,正確理解和掌握語言語義,這是培養語感的最基本的訓練。

第三,朗讀能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英語思維,提高理解力。英語是聲音語言,英語思維靠英語語言作載體,是英語世界的抽象化。準確無誤的技巧朗讀就是把英語語言材料變成大腦能夠存貯的信息,久而久之,大量的英語語言材料被融合在一起,最後變質為英語的思維方式。在大量的英語閲讀中,學生缺乏的正是這種思維。而朗讀的心理過程特點是:視覺中心→語言中心→説話中心→聽覺中心→閲讀中心。朗讀能使學生正確劃分意羣、安排停頓、促進文字的形、音、義緊密結合;朗讀能把理解的東西生動、形象地反映到大腦,在讀中體會、讀中領悟、讀中昇華。有些內容,言傳不易,表達難明,但誦讀得法,每每倒能使學生心領神會。正如我國古人對讀所要求的:凡讀書須字字讀得響亮……。只要多讀數遍,自然上口,永遠不忘。

第四,朗讀可調動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教師不想方法使學生產生情結高昂和智力興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如何讓學生好學、樂學、會學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英語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仔細琢磨,深挖教學中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方法。一些能夠表演的課文,如Moduel8 Unite6 Pygmalion一文,在朗讀表演教學時,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各個學習組內朗讀能力強的讀“主角”,朗讀能力差的讀“配角”。全體學生都得到了表演機會。學生們情緒飽滿,表演得非常認真,產生了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觀其貌的逼真效果,課堂教學變得生機盎然。為進一步推動朗讀教學,我還注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繞口令、朗誦會、演講賽和短劇表演等。校聖誕雙語晚會舞台上,我執教的班級的學生還推出了自編英語話劇《New Tale Of Snow White》。惟妙惟肖的表演,優美流暢的對白,抑揚頓挫有致的音韻,深深折服了台下的老師評委和上千學生觀眾,贏得了如潮的掌聲和嘉獎。學生們笑靨如花,我校高中英語弱勢羣體們自豪地體驗了成功感,樹立了自信心。孔子在《論語》中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上述任務型活動中,學生興趣濃厚,積極主動性高,不但大大激發了學習外語的興趣,也拓寬了他們主體性發展的空間。

“書聲朗朗”(the sound of reading aloud):英語的語音、詞彙、語法掌握`語言學習與文化溝通,情感交流與智力開發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儘可綜合在朗讀過程中。朗讀是我國傳統教學中一種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仍然可以作為現今英語教學的主要途徑,以課文知識和文化拓展為教學核心,並融會新穎的教學形式和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素養。“有聲勝無聲”,伴隨着朗朗的讀書之聲,使一個人得到更全面的發展,使我們的教學在不斷的創新中、求變中開創出更開闊更美好的發展前景。

主要參考文獻:

國家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杭寶桐:《中學英語教學法》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胡春洞:《英語學習法》 廣西教育出版社. 

賈冠傑:《外語教育心理學》 廣西教育出版社. 

鄧長慧、吳新華:《英語朗讀閲讀技巧與練習》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