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現代作家 > 魯迅

讀魯迅的作品有感

欄目: 魯迅 / 發佈於: / 人氣:1.72W

從非遺館出來,路過圖書館,因略有閒暇,便進去了,讀魯迅之作有感。其實以前多次來過圖書館,都是陪同上級或檢查工作,以一個讀者的身份光顧,還是頭一次。

讀魯迅的作品有感

一排排整齊的書架,上面擺放着各種書籍,人造大理石地板一塵不染,四周牆上懸掛着各種字畫,暖氣片上還垂掛着綠色的吊蘭,臨窗安放着閲讀座椅,同樣纖塵不染,在桌角的即時貼上寫着“把書報留下,將真理帶走”。

我瀏覽完書架上琳琅滿目的書,順手取下一本,坐在閲讀座椅上,憑几臨窗,忽而低頭看書,忽而仰臉沉思,忽而又將臉扭向窗外觀看街上的行人和車輛,還真有一種超然物外的感覺,心中愜意極了。心想,等將來退了休,若能每天來到這裏,看着書報,也看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人羣,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了。臨走,我想借一本書回去閲讀。借本什麼書呢?我喜歡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作家的書,但一看,張恨水、錢鍾書、曹禺、巴金、郁達夫等名家的書都有,一時竟不知道選誰的。忽然想起近日在網上看到説,魯迅先生的作品已從中學生語文課本中消失了,不知道這話是真是假。於是,我就從《魯迅全集》中借了幾本回去了。其實,我以前還專門買過10多本魯迅的書,只是搬家時已將其放在地下室的書架上,多年來也未曾拿出,現在更懶得再去翻找。好在這套全集裏有好多是我未曾讀過的,真是值得一借。

魯迅先生的作品真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對封建社教的評擊句句中得,刀刀見血,對當時社會醜惡現象諷刺辛辣,揭露無餘,對人性的分析深刻淋漓,一針見血,讀來使人大感暢快。

有人説,讀書就是和另一個自己在對話,就是對自己世界觀的求證。能夠引起共鳴,心靈得到撫慰——便是好文章。讀魯迅的作品,這樣的“共鳴”太多,假如一一記錄下來,無疑可成一個大製作,可惜我沒有這樣的功力,只能將自認為可以成文的感觸敷衍出來,以期獲得共勉。

魯迅先生是我一直都挺崇拜,挺欣賞的文學家,他的每一篇作品我都讀過,每一次讀都有不同的感覺,不同的收穫,但我最喜歡看的還是魯迅的小説,我感覺他的小説很真實,批判了當時舊社會的醜陋面目。

《孔乙已》是我在《吶喊》中比較喜歡的一篇,可能是這篇學生,所以對這篇所有的細節都比較瞭解。我第一次讀這篇是在初中課堂上,那時老師讓我們自己先讀,當時,我讀得很認真,因為我對這篇挺感興趣的,因為是魯迅寫的。當時讀得不太懂,聽老師分析後,感覺明白了很多。

孔乙已一個生活在封建社會裏的讀書人,在黑暗的社會裏,他唯唯喏喏她活着,他一生都在尋求功名,一直考,一直考,可都考不上,在一次又一次的絕望中,他成了一個行尺走肉,一個麻木而不任的人,正像他所説的“竊”書不為“偷”,因此在一些醜惡的人心中成了一個“小偷”,可在孔乙已的心中,他並不這麼想,在與他同齡中,只要是見到他,除了笑,沒有話講,因此只好向孩説話,他也只有在孩子面前,他才會有受到蔑視的笑,後來有人説他又去偷書,結果被打斷了腿,當他再一次來到客棧時,諷刺的`笑聲就沒有停過,此時的孔乙已更偈一個行屍走肉,只靠着兩隻手來行走,終於,在人們的笑聲中,消失了,讀後感《讀魯迅之作有感》。過了幾年,終於沒有再見孔乙已,有人説的已經死了。

這就是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的結果,給人無盡的思考與想象到底孔乙已這個人物時,運用了大量的手法,在人物外貌,動作,語言上都有很多的描寫。作者筆墨越多,所想表達的人物形象越明顯。

我覺得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有兩點,一對封建社會制度的抨擊,作者在每一篇小説裏,運用了不同的手法,將現在的人物與過去的形成鮮明的對比,再對周圍人物的形象描寫,以及周圍的環境的描寫,有力地反映了當時舊社會的封建統治制度,但在另一方面,我覺得隱隱約約可以看得出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希望在他文字的激勵下,人們能夠奮發有前,能夠從麻木不仁中清醒過來,使這個社會能振作起來,這是他一種愛國的表現,他並沒有去用語言激勵人們,而是用文字,在文字的背後是他一顆愛國的心。也許他的文字並沒有激勵到每一個人,但不可否認,還是有一部分人,還有一些知識文化的人都能在他文字的激勵下而清醒覺悟過來。

現在,有許多文章,作品都表達了愛國之情,但我比較情有獨鍾,只喜歡魯迅先生的,因為他樸實而強有力的文字中,人們看到了當時醜惡的面目,我覺得孔乙已那篇比較明顯,通過對孔乙已人物形象的描寫,從頹廢,每一個文字,從直接到間接,從明顯到不明顯,讓讀者真實地看到了像孔乙已那類生活在封建社會裏的知識分子的從善良、愛面子的人轉變成頹廢,麻木不仁封建的人。

這樣的文章沒有用華麗的文字,但字字都像利刀像一樣直插人心,這就是我喜歡魯迅先生的原因,他的愛國情懷激勵着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後為祖國作出獻,這也就是我愛國的表現。

所以大家一起來《吶喊》吧!為我們賴以生存的中國來吶喊吧,作為學生,要好好學習,作為工作,要好好工作,大家都盡一份力,使我們國家更家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