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寓言

寓言的教學設計

欄目: 寓言 / 發佈於: / 人氣:2.88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寓言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寓言的教學設計

寓言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寓言的寫法──簡短的故事裏寓含一個深刻的道理。

2、理解寓言所提示的寓意,引導學生把握人生的得失,正確對待挫折和不幸。

3、學習本文精美的語言。

【重難點】

重點:理解寓言所提示的寓意,引導學生把握人生的得失,正確對待挫折和不幸。

難點:理解寓言所提示的寓意,引導學生把握人生的得失,正確對待挫折和不幸。

 【教學設想】

1、學生對寓言這種體裁比較熟悉,可以從以前學過的寓言導入,然後通過比較瞭解寓言的特徵。

2、故事學生比較喜歡,但本文重點與難點之處在於:寓言與人生的關係要弄明白作者着意表達的是人生中的道理。可以讓學生對故事提出問題,探究思考,然後再提示出寓意,最終要讓學生明白,效果應當比較好。

3、本文語言精美,可以通過反覆朗讀積累優美詞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過的寓言故事有哪些?讓學生暢所欲言,説説故事裏寓含的道理。

(這個環節可讓學生温習舊的寓言故事,也可以讓學生上網或圖書館查閲説一點新的寓言 。)

如《拔苗助長》,真有那麼傻的農人嗎?那麼這個故事想告訴人們什麼?

2、小結寓言的特點:

寓言是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律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戒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精悍,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多采用擬人、誇張、想象等手法,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

西方文學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臘的《伊索寓言》等。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莊子》《韓非子》等著作中。

今天學的是現代寓言。

 二、揭題審題

本文題為《人生寓言》,發現沒有?在寓言的前面加上了人生二字,讀後思考,為什麼要加這二字?(這個問題可以放在最後解決,當作一個懸念)

三、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嬉戲(xī) 稟告(bǐng) 厄運(è)

慧心:佛教用語,指能夠領悟佛理的心。這裏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嗇。

閒適:清閒安逸。

審美:欣賞、領會事物和藝術品的美。

風韻:優美的姿態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個人利益的憂慮心情。

 四、學習《白兔和月亮》

1、故事內容複述。

2、問題探究:

⑴ 白兔對待月亮的前後態度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月亮原先不屬於自己,現在屬於他了。

你能從文章找出一個關鍵詞來説明嗎?

得失之患。

得到月亮不就是好事麼?為什麼又成為患?

再比如,白兔得到了青草,有東西吃了,當然高興了。為什麼得到這麼美好的月亮卻反面擔心呢?

⑵ 白兔為什麼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為什麼不題為《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

白兔擁有青草,就像天空擁有月亮一樣自然而然,而擁有月亮實在是不配擁有。

以《白兔和月亮》為題,因為傳説中,月亮中有白兔,順着這個意思寫。

討論後,就可以明確認識到:小白兔得到月亮,固然是諸神之王慷慨賜予,但是她實在不配擁有,因此不能泰然擁有。這就是説,不配擁有而擁有,就會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這樣的擁有,看起來是好事,又何嘗不是壞事?物的主人,其實也是物的奴隸,為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所奴役。白兔和月亮處於兩種不同的關係,決定了白兔呈現兩種不同的心態,擁有月亮反而不是好事。

⑶ 文中有句話説:和人類不同的是,我們的主人公畢竟慧心未泯,她終於去拜見諸神之王,請求他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這裏提到人類,含有什麼意味?

換句話説,就是人類的慧心已泯。慧心,原是佛教用語,指能夠領悟佛理的心,現在泛指智慧。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擁有月亮並非好事,所以放棄了所有權。人類慧心已泯,總以為擁有就是幸福,是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既得利益的。可見,這話對人類有諷刺意味。也是本文加上人生二字的意義所在,作者寫作就是為了讓人們明白人生的道理。

3、大家可不可以從這故事中也想想自己生活中類似的事?

讓學生説説和白兔類似的事。如撿到很多錢

(通過擴展,讓學生明白人生的道理。)

寓意提示──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五、學習《落難的王子》

導入:周國平定理一:人是註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難的。由此推導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沒有不可忍受的苦難。

1、故事複述。

2、問題研究,寓意提示:

⑴ 王子沒落難前聽到別人遭受厄運是怎麼説的?自己落難時他又是怎麼説的?各反映了他的什麼心理?生活得如何?

⑵ 文中主人公為什麼設置為王子?怎樣的王子?

生性脆弱。

⑶ 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這是落難王子説的話,從中可以看出王子明白了一個道理,什麼道理?

厄運能使性格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⑷ 天哪,太可怕了在別人落難時,王子落難時,我落難時三次反覆出現,有什麼用意?──表明,任何人遭受厄運時都得承受,而且都能承受!

⑸ 生活中還有類似的例子嗎?説説你自己或身邊的哪些人怎樣堅強面對不幸的?

⑹ 天有不測風雲若今後你遇到厄運你會怎樣做?

3、有關厄運的名言積累:

不幸可能成為通向幸福的橋樑。

──日本諺語

災禍是一個人的真正試金石。

──鮑蒙特與弗萊徹《榮譽之勝利》

苦難磨練一些人,也毀滅另一些人。

──富勒《至理名言》

烈火試真金,逆境試強者。

──塞內加《論天意》

六、兩篇寓言進行比較閲讀

1、在主題上,兩片語言都是些人生態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則主要寫人在獲利之後的心境;後則寫人受難後的狀態。

2、在情節上,都採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則寓言味道比較濃些;後則更像是事實。

3、 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是敍事為主。而前則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後則重在敍事。

 七、課外練習

讀幾則寓言,然後説説寓意。

寓言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2、學會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入題

1、上學期我們學過一則寓言叫做《刻舟求劍》,講了個什麼故事,誰能説説!

2、這位刻舟求劍的人在上岸後能不能找到他丟失的劍?這個故事諷刺了──

3、像這樣用一個短小的故事來説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是諷刺一些人,説是寓言。

4、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研究第九課《寓言兩則》

二、題意

1、寓就是寄託、包含的意思。言則是講道理。

2、則的意思是?(篇)

3、這兩則寓言又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或是諷刺了哪種人。先來研究第一篇,跟着我一起寫課題──亡羊補牢。

三、初讀課文

1、讓我們先來看看這篇故事講了什麼?請大家自由講課文,瞭解故事。

2、誰能不看書,用自己的話將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3、聽了同學講的故事,課題中的亡是什麼意思?能從課中文找出一個詞來解釋牢嗎?

4、牢的願意是指關性口的圈,而課文中指的是羊圈!

5、瞭解了課意,再去讀課文,用一句話完整的句來概括課題的意思。

四、精讀課文

1、亡羊就是丟失了羊,故事中,這位養羊人,共丟了幾頭羊,都是怎麼丟的,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

第一次: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少了一隻。

⑴ 這羊少的原因是什麼?

⑵ 窟窿:注意窿讀輕聲;記字寫字;理解字義──洞。

⑶ 因為__________所以養羊的人少了一隻羊。

第二次: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羊又少了一隻。

⑴ 這回丟的原因是什麼?

⑵ 依然是那個窟窿惹的禍。你想對養羊人説些什麼?

2、街坊也像你們一樣的熱心,當他在第一次丟羊的時候,就在勸他了,找出來讀讀。

3、對着街坊(解釋:鄰居)的好言相勸,養羊人卻是那麼地怎樣?(説出他的不在意,無所謂)

4、第二次丟羊後,養羊人心情大不一樣,他非常地──後悔!此時,他又想些什麼,做些什麼?

5、是啊,從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用你的話來説説看吧。

6、以後,羊圈裏的羊再也不丟了!

五、體會寓意

1、試想,當然勸過他的街坊正在好路過這兒,他會説些什麼?

2、丟了兩次羊了,如果再不修羊圈的話,後果會?

3、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的錯誤,只要( ),就( )。

4、所以在亡羊補牢後面還有一句話,就是──未為遲也(為時不晚)。

5、在生活學習中,我們一定也有類似的現象,聯繫生活的實際,四人一小組説説看。(環境污染、防眼近視)

六、認讀生字

1、本文還有幾個需要識字的生字:

寓、街坊、窟窿

2、書寫提醒。

〖板書設計

亡羊補牢

第一次 第二次

丟 丟

不補 趕快堵

又少 再沒丟

未為遲也

第二課時

南轅北轍

一、複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一起了解了寓言《亡羊補牢》的寓意,知道只要( ),就( )。

2、本節課,我們將一起研究另一則寓言,板書:南轅北轍

3、有知道這個故事的嗎?來説説看(師適量補充)

二、瞭解故事

1、聽了故事,你想説什麼?

2、這位要去楚國去的人,能到到他的目的地嗎?

3、轅是車槓;轍是車輪在路上留下的痕跡。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麼呢?(轅向南轍向北,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結果離目標越來越遠。)

三、精讀故事

1、楚國在南邊,這個人卻要往北走,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他的朋友也在苦苦地相勸。找出他與朋友的對話,同學一起來讀讀。

2、分角色讀。點評(讀出了朋友的不解、誠懇,讀出了他的固執)

3、用上雖然但這個名式來解釋一下,這個人到不了楚國的原因。

(雖然他的馬跑得很快,但離楚國越來越遠)

4、朋友一連串的問題也沒有讓這位固執的人方向,只能看着他越走越遠,讀課文的最後一段。

5、看着越走越遠的車伕,你想對他説些什麼?

四、課外延伸

1、這個成語來源於《戰國策·魏策四》,是發生在戰國後期的一個故事。想聽聽嗎?

戰國後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衰,可是國君魏安釐王仍想出兵攻伐趙國。謀臣季樑本已奉命出使鄰邦,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風塵僕僕趕來求見安釐王,勸阻伐趙。季樑對安釐王説: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見一個人坐車朝北而行,但他告訴我要到楚國去。楚國在南方,我問他為什麼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説:不要緊,我的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馬好也不頂用,朝北不是到楚國該走的方向。那人指着車上的大口袋説:不要緊,我的路費多着呢。我又給他指明,路費多也不濟事,這樣到不了楚國。那人還是説:不要緊,我的馬伕最會趕車。這人真是糊塗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對,即使馬跑得特別快,路費帶得特別多,馬伕特別會趕車,這些條件越好,也只能使他離開目的地越遠。説到這兒,季樑把話頭引上本題:而今,大王要成就霸業,一舉一動都要取信於天下,方能樹立權威,眾望所歸;如果仗着自已國家大、兵力強,動不動進攻人家,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個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樣,只能離成就霸業的目標越來越遠!魏安釐王聽了這一席話,深感季樑給他點明瞭重要的道理,便決心停止伐趙。

2、古人還用文字記錄下這個故事:

出示:今者臣來,見人於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3、讀這篇古文,感知古文的不同。幾千年前的故事,你來品味品味,看能不能理解。

五、寓言故事

1、説説你收集到的寓言,看看大家能不能領會你所説的故事説,含着一個怎樣的道理。

2、聽了這麼多的故事,的確讓我們受益非淺。在生活中,這些道理將讓我們變得更加的明智。

寓言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對生詞的釋義讀懂文章內容。

2、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初步領會寓言的含義。

3、學生在討論與思考中對這兩則寓言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教學過程】

《白兔與月亮》

一、學生根據註解與工具書自學生詞

審美 風韻 慷慨 閒適 金窖

險象迭生 得失之患 慧心未泯

二、在熟讀、預習的基礎上,以上述生詞為提示,請學生複述這個寓言

三、學生思考並討論

1、兔的心情為什麼會有前後的變化?

(白兔和月亮的關係不同:欣賞──擁有。)

2、為什麼能夠“擁有”,反而不快樂?能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嗎?

(得失之患。)

3、請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用簡短的話概括寓言的寓意。

(我們要能夠發現和欣賞對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種佔有的態度。)

四、老師提問

在生活中,什麼是你的“月亮”,你又應該如何去對待你的“月亮”?

五、作業

請你仿照課文的樣式,仿寫一則寓言(在理解寓意的基礎上可加入自己的感悟)。

《落難的王子》

一、導入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當我們面對“不測風雲”、“旦夕禍福”時,應該怎麼想,怎麼做呢?相信大家在學了這則寓言後,應該有了自己的選擇。

二、學生根據註解與工具書自學生詞

多愁善感 稟告 厄運 突如其來 行乞 正色

三、在熟讀、預習的基礎上,以上述生詞為提示,請學生複述這個寓言

四、針對導入部分,請學生回答

寓言裏的王子落難時,他是怎麼做的,怎麼説的?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文字。

(做:逃出虎口,流落異國他鄉,靠行乞度日。)

(説:“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於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五、王子在落難時的所做所説,和文中哪處的描述行成對比

(課文第一節)

六、王子為什麼會有前後兩種不同的想法與説法,你更喜歡哪一種

(遭受了厄運;後一種。)

七、小組討論

1、請用簡短的話概括寓言的寓意:

(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因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會迫使你正視和迎戰災難,不讓自己被災難打倒。)

2、請思考:在寓言裏,如果沒有“厄運”,王子的想法和命運會是怎樣?

那麼你認為,這樣的“厄運”,對王子來説,是好還是壞?

3、在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出現幾次?有什麼作用?

(在課文中反覆出現三次,揭示了它在現實中的普遍性。)

八、作業

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厄運”嗎?你是怎麼對待的?是逃避還是勇敢面對?聯繫課文,請寫出你的感受。

寓言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百發百中、扁鵲治病、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和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繫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

2、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正確讀寫“紀昌學射、

3、聯繫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我們讀過《驚弓之鳥》的故事,還記得故事中的更贏嗎?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鋭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體出示句子:飛衞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相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衞請教。

讀句子:説説從句子中,你瞭解到了什麼?還想了解什麼?(學生可能説:知道飛衞和紀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紀昌是飛衞的徒弟,並且他能百發百中。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飛衞是怎樣教紀昌的,使他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開心中疑問,我們就來讀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我想,同學們不僅會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為心中的疑問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麼問題想跟大家探討?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三、交流討論,朗讀課文

1、指名課文,注意隨機指導讀正確詞句。

2、彙報紀昌怎樣學射的,指導學生説文章的主要內容。

紀昌想學習射箭,向飛衞請教。飛衞讓他練眼力,先練眼睛盯着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後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都照做之後,飛衞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3、討論疑問和交流啟示。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疑問:飛衞為什麼先讓紀昌練眼力,而不先教他開弓放箭?

根據學生的交流教師可相機引導,讓學生從多角度體會故事的寓意。

(1)假如紀昌不先練眼力,他會百發百中嗎?

小結:紀昌學射的故事,告訴我們學任何一項本領,都要有紮實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領,就要先練眼力。要想掌握騎車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操作電腦本領,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舉例説一説

嗎?

(2)假如紀昌沒跟飛衞學射,而跟一個普通箭手學射,會成為射箭能手嗎?

小結:看來,學習本領和好老師的指導與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指導讀課文的2、3自然段。一是讀好老師飛衞的話,要讀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讀好紀昌的做法,通過“躺”“睜大”“注視”“每天”“聚精會神”“盯”等詞語,讀出他的認真和虛心。三是要讀出紀昌練習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績——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那隻小蝨子,在紀昌的眼裏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後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要讀出誇張的描寫。

五、識字、寫字、寫詞

1、識字:事、蝨。

2、寫字、寫詞。

指導重點:“昌”不能寫成“冒”。“妻”把上半部分與“女”連起來。“刺”左半部分是“ ”不是“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百發百中、扁鵲治病、無能為力”等詞語。

2、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體會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和道理。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認識了射箭能手紀昌,這節課再來認識一位古代名醫,他是誰呢?

多媒體慢慢播放故事或發下閲讀資料,學生閲讀,瞭解扁鵲其人:

有一次,扁鵲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國,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厲害,人們都以為他死了。為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祈禱活動,把國家大事都撂在一邊。扁鵲得知後,前去為虢太子醫治。扁鵲告訴國君,太子患的是“屍劂”(類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於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製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紮了一針。過一會兒,太子就甦醒過來。接着,扁鵲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脅下做藥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做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藥,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後,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

生讀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講的是誰,他是什麼人?

小結: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並廣為流傳。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邊讀邊思考: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説了什麼?結果怎麼樣?練習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3、把自己的疑問或寫下自己受到的啟示,準備與大家交流。

三、交流討論,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指導讀好“蔡桓公、敷燙、骨髓”等詞語和第6自然段中扁鵲説的話:“皮膚病用熱水敷……”

2、指名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交流討論。

(1)交流學生的疑問。學生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

①扁鵲是有名神醫,蔡桓公怎麼會不相信他?

②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麼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説?

③扁鵲為什麼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結合學生的疑問,結合討論,體會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而扁鵲出於醫生的醫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當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於自己安全的考慮。

相機指導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讀好。扁鵲的話要誠懇耐心。

如:扁鵲第二次來看蔡桓公之前是怎麼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心裏會怎麼想?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裏會想什麼?

“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恆公會怎麼想,怎麼説?

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渾身疼痛的他,又會怎麼想。

(2)交流受到的啟示。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相機點撥:蔡桓公本為患的是皮膚上的小病,怎麼會要人命呢?使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諱疾忌醫,固執已見等道理。

(3)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説什麼?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説什麼?也用一兩句話寫出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例文:

跨越時空的對話。

我:蔡桓公,雖然你是國君,又快死了,我還是忍不住要説你兩句:扁鵲是那樣著名的醫生,你怎麼把他當庸醫一樣看呢?怎麼懷疑他想顯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幾次提醒你,你怎麼就那麼固執地認為自己沒病呢?小病終於因沒有及時治療成了不治之症,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後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評得沒錯。我快死了,沒別的願望,只希望大家從我的事中吸取教訓吧!那個詞叫什麼?對,叫“防微杜漸”吧!

四、認讀生字,抄寫字詞

重點指導:

對比記憶:“腸、燙、湯”的字形。

蔡,“祭”的第五筆是“フ”第六筆是捺。

教後記: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和道理。

Tags:教學 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