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黑土地的呼喚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3.29W

春節過後,不少勤快的莊稼人早早都下地裏幹活了。收拾秸稈,滅茬打壟,田野裏又是星星火光,燃燒了夜空。

黑土地的呼喚散文

可走進梨樹縣八里廟村,都快春耕開犁了,種糧大户盧偉的承包地裏,玉米秸稈仍在橫七豎八地躺着,高高的茬子還直挺挺地豎着,跟撂荒地沒什麼兩樣。

在老莊稼把式眼裏,這就不像正經過日子人家了。但盧偉自有他的盤算,地裏的秸稈是秋收時特意留下的。他想在自己腳下的土地上嚐嚐鮮,試驗一種新的耕作法:秸稈全覆蓋免耕播種技術。

不整地,不滅茬,不打壟,把地種成撂荒地,這種“懶人種地法”正悄然取代着傳統的“三鏟三趟”。 越來越多的農民不再“老八板兒”,跟着學起了“懶人”,也把地種得“就是不一樣!”。

在松遼平原腹地,在梨樹這個傳統農業大縣,沿襲千年的古老農耕方式正緩緩退出歷史舞台,新鮮出爐的“玉米秸稈覆蓋免耕播種技術”已徐徐拉開大幕……

1.

白山黑水,沃野千里,東北是片神奇的黑土地。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攥一把能出油,插根筷子能發芽”,曾經的“北大荒”、曾經的“北大倉”,該是多麼富有詩意,多麼令人嚮往。

然而,“一兩土二兩油”、“黑土地,油汪汪,不上糞肥也打糧”的年代正與我們漸行漸遠。再不挽留,再不拯救,黑土地從我們腳下悄悄溜走,並非是杞人的擔憂。

風蝕、水蝕,沙化、鹼化、退化,黑土層的有機質含量已由歷史上的4%-8%,下降到現在的2%-3%。量在減少,質在退化,鬆軟肥沃的黑土地正在變硬、變瘦,表皮變得越來越“疲憊”、“蒼老”。

黑土層已由開墾初期的80釐米至100釐米下降到20釐米至30釐米,很多地方已露出黃土,很多高產田都變為了中低產田,耕地質量下降對糧食穩定生產造成了威脅,也給國家糧食安全問題敲響了警鐘。

梨樹縣位於吉林省西南部,鑲嵌在鬆遼黑土帶和黃金玉米帶上,是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縣。現有耕地418萬畝,糧食年均產量穩定在50億斤以上,居全國前列。但糧食連年豐收的背後,也存在着令人憂心的問題。

“土地高負荷利用、有機肥用量少、秸稈還田不足、化肥過量使用,連年高強度耕翻起壟,讓黑土地越來越‘黃’。目前全縣沙土區面積接近90萬畝。”梨樹縣農業局副局長王貴滿不無焦慮地説。

中國農業大學梨樹實驗站站長李保國教授認為,黑土退化主要原因在於輸出太多,回饋太少。由於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土壤利用中沒有進行很好的保護,造成水土流失,流失的後果就是黑土變薄。

2.

風侵蝕着平川,水侵擾着坡地,自然的狂風暴雨已讓裸露的地表痛苦不堪,人類肆無忌憚的野蠻侵佔更讓飽經風霜的大地雪上加霜。城市化、工業化,把黑土地層層疊疊地包裹在鋼筋水泥下,一個個園區不知圈佔了多少肥沃的莊稼地。

黑土地在流失,黑土地在呻吟,勞作在黑土地上的人們雖是心急如焚,但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仍在有意無意地蠶食、破壞着自己賴以生存的“母親土”。傳統的耕作制度,過時的種植習慣,導致了土壤營養元素不平衡,地力不斷下降。

長期以來,東北地區的玉米種植方式為壟作。壟作有利於提高地温,有利於種子萌芽和出苗;特別是低窪易澇地塊更有利於降低耕層土壤水分;降雨過多時壟溝利於排水等。

隨着全球變熱,東北地區氣温的升高、降雨的減少,壟作又使土壤水分散失加快。春季遇到大風天氣,壟台易被風蝕,產生毀種。尤其近年來,“十年九春旱”,壟作使旱情加劇,影響到出苗和苗期的正常生長。即便久旱逢甘雨,但壟溝壟台易形成徑流,不利於存水。

傳統耕作方式沿用着“精耕細作”,三鏟三趟,表土越塇越好,地裏越乾淨越好。但清除秸稈等有機物,表土層更易風化,使土壤中的微生物量減少,勢必影響到土壤養分的轉化和積累。精耕細作,耕層被反覆翻動,既不利於水分的保存,又會使表土疏鬆易被風蝕,同時植株易倒伏。

3.

我們腳下的那片黑土地還能種多久?

越種越薄的“一畝三分地”,今後該怎麼種?

要知道,每生成1釐米黑土,需要200年到400年時間。我們再也不能對腳下的黑土地熟視無睹,再也不能走“重利用、輕建設,重產出、輕投入,重耕種、輕養護”的掠奪式老路。

“守住耕地數量的紅線,更要守住耕地質量的底線”,從各級官員到有識之士,從專家學者到普通農民,梨樹圍繞系統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掀開了黑土地研究、開發的新篇章。

近年來,梨樹縣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應用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成立了“黑土區免耕農作技術創新與應用聯盟”、“梨樹黑土地論壇理事會”,積極探索新型耕作制度。以免耕玉米秸稈全覆蓋為核心,建立播種、施肥、除草、防病及收穫全程機械化生產體系,率先破解了東北黑土地玉米連作、秸稈移除、土壤退化等技術難題。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張旭東研究員介紹,傳統玉米栽培方式的田間作業有9個環節,包括收穫,秸稈移除,在播種前將玉米根茬和耕層土壤打碎、攪亂、起壟,起壟後鎮壓,播種施肥、播種後鎮壓,噴施除草劑滅草,中耕壓埋雜草,病蟲害控制。而玉米免耕栽培技術將作業環節減少至4個:收穫時將秸稈全部覆蓋地表、免耕播種施肥、藥劑除草和病蟲害防治、土壤疏鬆。

秸稈覆蓋、免耕播種、以鬆代翻、化學除草,保護性耕作技術用秸稈蓋土,根茬固土,茬子和秸稈都留在地裏;不耕翻土壤,實行免耕或少耕,在有殘茬覆蓋的地表實現開溝、播種、施肥、施藥、覆土鎮壓複式作業,減少機械進地次數;改翻耕控制雜草為噴除草劑或機械錶土作業控制雜草。

在梨樹鎮高家村,有一片用鐵絲圍起來的土地。圍欄內,既有倒掉的秸稈,在地上厚厚地覆蓋了一層,也有沒收割的秸稈立在地裏,有高有低,看上去有些雜亂。但在王貴滿眼裏,“這15公頃土地可是我們的寶地。”原來,這是梨樹縣玉米秸稈覆蓋免耕栽培技術試驗田。

身兼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的王貴滿説:“從保護土壤的角度講,種地不是侍弄得越乾淨越好,相反,要種得埋汰。傳統的精耕細作容易導致土壤中水分散失,而所謂的‘懶人種地法’則更適合涵養水分。”

他介紹,經過8年的試驗表明,連續實施秸稈覆蓋免耕後,土壤有機質含量較常規種植的地塊有了大幅度提高,含水量也有所增加。“最直觀的結果就是,在實施保護性耕作的田塊,每平方米蚯蚓的數量達到120多條,是常規壟作的6倍。大量蚯蚓活動,使保護性耕作條件下的土壤有着良好的孔隙度,土壤不至於太過堅實,更適合玉米根系的生長。”

4.

打破傳統農業耕作方式,既需要創新的勇氣,更需要堅守的毅力

風吹日曬在田間,挑燈夜戰在化驗室,多少農業科技工作者們用智慧和汗水,孜孜不倦地承擔着“三農”攻關的重任。

目前,長期在梨樹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示範推廣工作的有 15 名教授(研究員)、 7名副教授和100多名博士、碩士研究生。

2007年,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所張旭東研究員帶領科研團隊,首先在梨樹縣中部黑土區的梨樹鎮高家村建立了15公頃試驗研究基地,開始進行玉米免耕栽培技術體系的研究。

2008年,他又在梨樹縣西北部風沙區的林海鎮揣窪村建立10公頃試驗研究基地;2009年,在梨樹縣風沙區的四棵樹鄉付家街村建立了30公頃試驗研究基地。

2010年,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任圖生教授帶領團隊在梨樹縣泉眼溝村建立試驗基地,開展玉米免耕栽培配套耕作方式的研究。

“玉米免耕栽培的核心是平作,在平整的耕地表面種植,不起壟,這就對行間距的設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任圖生説。

這兩個科研團隊聯合梨樹縣農技推廣站成功探索出了兩種玉米免耕栽培方式。

等行距行間栽培模式:按70釐米均勻行距平作,在上一年的行間種植,秸稈均勻覆蓋地表,適合大規模田塊作業;

寬窄行輪作栽培模式:按90釐米均勻行距種植寬窄行距,最小距離40釐米或60釐米,最大距離140釐米或120釐米。

在寬窄行上輪換種植,秸稈呈條帶式集中覆蓋在窄行上,有利於提高播種質量和春季地温的提升。

這兩種模式的苗數都在4000株/畝,儘管略低於傳統種植方式,卻實現了同一田塊內部的輪作休耕。

“耕種方式改變了,作業機具也得跟着改變,要做到機藝融合才行。”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關義新博士説。

經過不斷改進,“康達”牌免耕播種機可以在秸稈覆蓋的條件下,一次性完成清理秸稈、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多項作業。

在此基礎上,生產出的免耕深鬆機,解決了整株秸稈切不碎、長期免耕土壤被壓實問題。

“海山”牌免耕玉米收穫機也跟着改變,其第二代自走式收穫機滿足了寬窄行模式收穫時,秸稈條帶鋪蓋在指定位置的要求。

免耕播種機、深鬆機、收穫機,這三類專用機具的成功研發改進,擺脱了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突破了推廣普及的瓶頸,滿足了免耕種植的需要,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水平。

以玉米專用免耕機械播種、條帶休耕式收穫機收穫為核心,配套集成品種優化、高效施肥及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於一體的全程機械化玉米生產技術模式,實現了農機與農藝、土壤耕作措施與高產高效栽培於一體,使玉米免耕栽培技術體系在梨樹縣日趨成熟。

5.

任何新生事物的誕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更何況要打破農民頭腦中千年沿用的耕種舊習。

有着30多年農業技術推廣經驗的王貴滿,早已預料到了其中的難度,也早已摸透了農民的心思。

土地最誠實,農民最講究眼見為實。怎麼推廣?用事實説話!

“是騾子,是馬,總得牽出來溜溜!”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

玉米秸稈全覆蓋技術經過幾年的試驗,保墒增肥的效果比較明顯。但項目再好,還需要推廣落地,才能讓村民們受益。萬事開頭難,在推進初期,受到村民的紛紛質疑,甚至被當成茶餘飯後的笑柄。

因為傳統的玉米耕作方式,地要清理,土得整理,弄得平整整的,才能放心地播種,否則擔心,小苗出不來、出不全。而示範基地裏,卻隨處可見快要腐爛的秸稈,這完全顛覆了村民的觀念。過去,秋天收穫之後,玉米秸稈都被馬上清理出去。誰家還扔在地裏,就讓人覺得有些懶。

王貴滿深有感觸地説:農民對這個越懷疑,越不可思議,模範化就是最好的一個推廣方式。最開始都是不能理解的,但造成一個非常反差的狀態,農民的感受就最強烈!

在玉米秸稈覆蓋免耕播種的'一個示範基地,幾位村民正驚奇地觀察着玉米長勢。2015年6月到8月份梨樹縣持續嚴重乾旱,但這裏的糧食作物卻沒有受到太大天氣影響。示範基地與村民的玉米地緊鄰,兩側的莊稼長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村民楊景桐説,你看這兒就黃角,棒就沒這麼大,咱們這塊就旱。今年春天種的時候吧,老百姓打這兒過,都瞅到了,這秸稈可地,啥也看不着,根本種不了,像鬧笑話似的。後來苗出來了,不少老百姓又來看了,這回都説,這個種的真好,杆全覆蓋、保水、保濕、還抗風。

“可不是咋的,就5月30號那次刮完大風,我家的小苗基本打剩光桿了, 人家這塊地刮完風,我們過來瞅了,安然無恙,咋的都沒咋的。”有村民接過話茬。

聽技術人員講,他們才明白:示範基地裏採用玉米秸稈全覆蓋,保持了土壤水分,腐爛秸稈還增加了黑土地的有機質含量,寬窄行又提高了植物光能利用。

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伍大利帶着我們,來到基地的田間地頭。只見挖開的一米多深坑,橫截面清晰展示了免耕播種的玉米,根系又多,扎得又深。從裏面摳出土,明顯感到水分很有含量。

伍大利説:“你看它的根系啊,因為秸稈覆蓋,水分散失的就比較少,這塊地的葉子就比較綠。”

“我們縣裏建幾個核心的基地,每個鄉鎮每個村還有展示基地,全縣每個角落都有我們的展示田,這就是我們的推廣模式。” 王貴滿大手一揮,好像指揮着千軍萬馬。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農民見到了示範,漸漸悟出了這種做法的好處。起初還質疑的村民,現在不少人遠道乘車而來,就為了看看這裏的苞米長啥樣、哪兒長得好。

伍大利眉飛色舞地説:現在很多鄉鎮組織村幹部、村民過來,隔幾天就一卡車一卡車的,那場面像趕集似的,非常熱鬧。

6.

“農民加農民,是N個農民;農民加科學家,就是N個高素質的農民!”王貴滿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培訓班,研討會,示範引領,合作社帶動,梨樹縣把玉米高產高效競賽活動打造成農業科技示範應用、種田能手風采展示的擂台賽。每年年初舉行隆重啟動儀式,年底舉辦頒獎大會,表彰高產農户,讓農民獲得獎金實惠和精神榮譽,以此激發周圍農民的科學種田熱情。

黑土地院士工作站,梨樹黑土地論壇,熱情好客的梨樹人精心營造着築巢引鳳的“創客”空間。國內外各大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業界精英紛至沓來,梨樹成為高產、高效農業的科研基地和示範窗口。

技術員、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大學教授,紮根田間地頭,坐在農家熱炕頭,你一言我一語,嘮起來就是一大晌午。接地氣,進農家,把實用有效的技術送到百姓的家中,把科學種田的理念送到農民的心窩裏。農民親切地稱他們是“種田保姆”。

梨樹縣小寬鎮西河村農民陶樹山,連續多年每公頃玉米單產28000斤以上,讓他成了科技種糧“名人”。在“梨樹縣小寬鎮雙亮農機植保合作社”的大牌子前,62歲的老陶跟我們嘮起了糧食高產經。

“種地,得相信科學!”他拍着化肥袋子説,“年年測土配方施肥,化肥用的少了不説,莊稼長勢還不受影響。如今知道了,為啥現在地裏的土層越來越薄,還是專家説得對,增產不能光指着撒化肥!”

陶樹山算得上梨樹縣糧食生產的得獎專業户。自2008年開始,年年糧食高產高效競賽,老陶總是獎台上的常客,是縣裏名符其實的“玉米王”。在2013年農業部舉行的東北三省一區“東北玉米王挑戰賽”中,獲得了東北賽區的第二名。

“我還有智囊團呢!”陶樹山扳着手指頭説起那些常來指導的老朋友: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米國華、吉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高強、吉林省農科院研究員李剛、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

“這些專家都到家門口來指導種地,你説咱還有啥理由種不好!”老陶信心滿滿地説,原先參加糧食高產競賽的農民只有80多户,現在都2000多户了,大家都瞭解必須要“靠科技創高產,靠科技創效益”,互相交流經驗,家家的糧食產量都有了提高。

陶樹山也是雙亮農機植保合作社的社員,“搭夥”種糧也是糧食年年增產的祕訣之一。統一生產資料、統一耕作方式、統一播種施肥、統一田間管理、農户分散收穫,這叫“四統一分”。這樣做,“節省種糧成本不説,糧食單產也比周圍農民高出很多。”

“咱們合作社已經流轉了485公頃農田,我準備讓這些地都能單產達到3萬斤以上,讓我們合作社的每個農户都成為‘玉米王’。”陶樹山説出了自己的豪言壯語。

為更好的推進黑土地保護工作、實現黑土地可持續開發,梨樹縣通過建立院校、企業、政府、合作社“四位一體”輻射鄉村的示範基地,擴大了科技推廣的覆蓋面。院校提供技術支持、企業提供物資支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服務平台,依靠黑土地保護示範基地,重點推廣以玉米寬窄行、玉米秸稈覆蓋為主的保護性耕作技術。

由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王貴滿研究員牽頭,2007年建立示範田15公頃,2008年建立示範基地300公頃,推廣輻射3000公頃,到2014年,在吉林省梨樹縣建立核心研發基地5處,面積75公頃;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建立示範基地8處,面積300公頃,輻射15000公頃。

2015年,梨樹縣進行保護性播種的耕地面積已超過100萬畝。隨着玉米秸稈覆蓋免耕技術的進一步推廣,通過“蝴蝶效應”,有望革新東北地區玉米傳統壟作耕作制度,實現對黑土地的長久而有效保護。

7.

提起政府推廣的新型耕作技術,梨樹鎮高家村村民席俊華笑着説,“種了一輩子地,以前費時費工費力,成本投入越來越高。沒想到通過學習免耕技術,秸稈還田了,再也不用燒了,種地省事了,省錢了,還多打糧了。”

梨樹縣玉米秸稈覆蓋免耕技術的推廣,改變的不僅僅是一種耕作方式,更改變着人們的觀念和思維。可以想見的,它所產生的不只是經濟效益,更是深遠的社會效益。

固碳培肥,提高土壤質量。試驗數據顯示,八年間,在玉米免耕栽培技術體系下,秸稈連年還田增加了有機質含量12.91%,而且在化肥減施20%左右仍然保持高產;由於減少了對土壤的擾動,每平方米蚯蚓的數量大增,提高了土壤的活性物質;作物秸稈覆蓋地表,土壤含水量增加20%~40%,延緩旱情5~7天。

蓄水保墒,增強抗旱能力。由於玉米秸稈和殘茬覆蓋地表,阻止地表徑流,減少降水流失,減少耕層水分的蒸發,水分截獲率和利用率提高10%以上,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抗旱能力。2015年,嚴重的伏旱襲擊了我國東北,玉米生產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保護性耕作地塊由於蓄水多、水分蒸發少,旱情影響遠遠小於常規種植地塊。

更為顯效的是,大面積實施秸稈還田,有效防止農民焚燒秸稈,可以保護生態,減少火災,減少霧霾,減少環境污染,為頭上的藍天做出貢獻。

近年來,大量秸稈在鄉村田間、公路兩旁焚燒,濃煙滾滾,既污染大氣、浪費資源,也危害人體健康和樹木莊稼,破壞土壤結構,惡化生態環境,乃至影響河流、航空及交通安全、引發火災等。

“秸稈禁燒”近幾年已成為我國各級政府的一項硬性舉措,儘管年年市縣鄉村層層壓、罰、查,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但因為沒有很好地解決出路,秸稈焚燒還是屢禁不止。從夏燒到秋,從秋燒到冬,令人望煙興歎,不僅是農村環境保護的老大難,也成為殃及城市環境和空氣質量的禍患。

通過秸稈地表覆蓋,一部分秸稈還田,一部分秸稈轉化成能源,為農村秸稈利用找到了一條有效的路徑,可以解決長期困擾農村的秸稈利用問題。

8.

壟溝壟台,大小壟有寬窄,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只有不斷克服困難、彌補不足的的問題

耕層土壤板結問題。主要原因在於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加上連續多年免耕,不動土,機具鎮壓強度大,必然造成土壤板結,解決辦法可以採取必要的深鬆或深翻緩解。

免耕播種春季苗期長勢慢。主要由於秸稈覆蓋地表,減弱土壤接受光照能力,造成地表温度低,苗期長勢較慢,可以選擇生育期稍短的高產品種、適當晚播及增施口肥等措施來解決。

病蟲草害問題。該問題一直是免耕播種中的薄弱環節,由於秸稈覆蓋地表,噴施苗前封閉除草劑時,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藥劑與土壤的接觸,影響效果,可採用苗後滅生性除草劑再次除草。

秸稈覆蓋量的問題。農民應用免耕播種機械,仍然清除了地裏的秸稈。這樣雖然播種變得容易了,但存在無秸稈覆蓋的風險,還需鼓勵農民保存適量的秸稈在地裏,逐年歸還。

一家一户的小農經濟仍在束縛着農民的思想,土地流轉、專業合作社的推廣仍有相當大的阻力。

免耕配套機械價格較高,大部分農户購買能力有限,阻礙了技術的示範推廣,建議政府部門出台相應的優惠政策。

結語

“老驥伏櫪,志在黑土”,中國著名土壤學家、85歲高齡的石元春院士,曾先後多次來到梨樹調研。

他諄諄告誡説:“黑土地這個主題的分量很重大,關係到國家糧食安全,關係到全國人民的飯碗。我們不要為了保護而保護,而應該在利用中保護。只有在農民不斷得到實惠、提高收入的前提下進行保護,才具有可持續性。”

讓黑土地永遠“黑”下去,讓黑土地長出“金子”,該是所有人的期待。走在梨樹這片熱土上,我們欣喜地看到,“攥一把就流油”不再是嚮往,曾經消失的黑土層又悄然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