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古籍

吳融《子規》的閲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欄目: 古籍 / 發佈於: / 人氣:2.22W

子規①

吳融《子規》的閲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吳融

舉國繁華委逝川,羽毛飄蕩一年年。

他山叫處花成血,舊苑春來草似煙②。

雨暗不離濃綠樹,月斜長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聲悽切,愁殺行人歸去船。

注:①這首詩寫在今湖南一帶。作者吳融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唐昭宗時在朝任職,一度受牽累罷官,流居荊南(“荊楚”是一個歷史的地域概念,大體上以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為中心,向周邊擴展到一定的範圍),本篇大約就寫在這個時候。

②舊苑,指京城。草似煙,指草青葱拂鬱,含煙吐霧。

1.詩人借子規抒發了內心情感,請簡要概括詩人的形象,並結合子規加以分析。(5分)

2.本詩在頷聯處運用了哪種表達技巧?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是一位飄蕩在外、境地悽苦、愁斷腸的遊子形象。(1分)第一聯寫子規(杜鵑鳥)離開繁華的故地,年復一年地四處飄遊(1分);第二聯借“故苑”和“他山”寫子規孤身飄蕩、哀告無門的悲慘命運(1分);第三聯描寫子規在雨裏在月夜悽然長鳴(1分),作者借所詠之子規抒發了自己仕途失意而又遠離故鄉的痛苦心情(1分)

2.反襯(樂景襯哀情)。(2分)京城春來草木榮生,春景怡人,(1分)而遠處他山(異地)那鮮紅的花朵就像是用杜鵑的血染成的,子規(杜鵑鳥)啼叫成血,(1分)作者以京城的春意反襯異地子規的悲哀悽苦(2分)(對比,亦可,6分。以“他山”處子規哀啼與“舊苑”春意盎然形成對照,2分;突出了杜鵑鳥孤身飄蕩、哀告無門的悲慘命運,2分)

1、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2、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係的?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表現了詩人仕途失意的痛苦和思念故鄉的悲愁。詩人運用託物抒懷的手法,通篇扣住杜鵑鳥啼聲悽切這一特點,反覆着墨渲染,表達流寓荊南、漂泊失意和遠離故土、思念故國的悲愴情懷。

2、①託物抒懷,借杜鵑晚間雨中悽切的悲鳴,表達了自己深切的故鄉之思;②寓情於景,詩中的雨昏風冷、雨落影斜,以及杜鵑鳥的叫聲,都融入了詩人官場的失意和思鄉的悲切;③以景襯情,故國春來,草木榮生,青葱馥郁,含煙吐霧,更反襯了杜鵑鳥孤身飄蕩、哀告無門的悲慘命運。

譯文

杜鵑放棄了繁華的故園山川,年復一年地四處飄蕩。

在異鄉鳴叫,鮮血染紅了山上花叢,可春天來到,老花園依然草木茂盛。

雨後涼風,它藏在綠樹叢中聲聲哀啼,夜幕初開,它迎着欲曙的天空肅然鳴叫。

天色漸晚,它在湘江邊淒涼鳴叫,使歸家的.船隻行人悲愁之至。

賞析

《子規》是唐代詩人吳融創作的七言律詩。這首詩從蜀帝杜宇死後魂化杜鵑的故事落筆來抒發感情,描寫了杜鵑持續悲鳴的情態,運用反襯極言悲苦悽慘之情。虛實結合,感情真摯動人。

舊時有蜀國國王化身杜鵑悲啼的傳説。這可能是前人因為聽得杜鵑鳴聲悽苦,臆想出來的故事。此篇詠寫子規,就從這個故事落筆,設想杜鵑鳥離去繁華的國土,年復一年地四處飄蕩。這個悲劇性的經歷,正為下面抒寫悲慨之情作了鋪墊。

由於哀啼聲切,加上鳥嘴呈現紅色,舊時又有杜鵑泣血的傳聞。詩人借取這個傳聞發揮想象,把原野上的紅花説成杜鵑口中的鮮血染成,使用了誇張的手法,增強了形象的感染力。可是,這樣悲鳴也不可能有什麼結果。故國春來,依然是一片草木榮生,青葱拂鬱,含煙吐霧,絲毫也不因子規的傷心而減損其生機。“草似煙”是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形象生動。這裏借春草作反襯,把它們欣欣自如的神態視為對子規啼叫漠然無情的表現,想象之奇特,更勝過前面的泣花成血。第二聯中,“他山”與“舊苑”對舉,一熱一冷,映照鮮明,更突出了杜鵑鳥孤身飄蕩、哀告無門的悲慘命運。

後半篇繼續多方面地展開對子規啼聲的描繪。不同的地方,持續的鳴叫,它就是這樣不停地悲啼,不停地傾訴自己內心的傷痛,從晴日至陰雨,從夜晚到天明。這一聲聲哀厲而又執著的呼叫,在江邊日暮時分傳入船上行人耳中,不能不觸動人們的旅思鄉愁和各種不堪回憶的往事,叫人黯然魂消、傷心欲泣。

從詩篇末尾的“湘江”看,這首詩寫在今湖南一帶。作者罷官,流寓荊南,這首詩反映了他仕途失意而又遠離故鄉的痛苦心情。詩歌借詠物託意,通篇扣住杜鵑鳥啼聲悽切這一特點,反覆着墨渲染,但又不陷於單調、死板地勾形摹狀,而能將所詠對象融入多樣化的情景與聯想中,正寫側寫、虛筆實筆巧妙地結合使用,達到“狀物而得其神”的藝術效果。這是對寫作詠物詩的有益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