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民俗旅遊中的社區參與芻議論文

欄目: 議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34W

摘 要:民俗旅遊不僅是當前旅遊發展的新熱點,也催生出了許多各具特色的旅遊社區。在以特色文化為主的民俗旅遊中,社區既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也是重要的利益相關方。社區的參與不僅可以帶動社區自身的建設,也能夠促進並保證民俗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民俗旅遊中的社區參與芻議論文

關鍵詞:民俗旅遊;旅遊社區;社區參與

一、相關概念

民俗旅遊,實際上就是“民俗文化旅遊”,是指人們暫時離開自己慣常居住的社會文化環境,到異地陌生的社會文化環境裏,以觀察、感受、參與、體驗異文化為主要內容而進行的旅遊活動,包括尋根訪祖遊、異國風情遊、民族風情遊、鄉村風情遊、古村古鎮遊、衚衕老街遊等以民俗文化為核心內容的旅遊活動。遊客參加民俗旅遊是為了體驗不同的文化。文化是一個地區或者一個民族在悠久的歷史中不斷髮展的結晶,它體現了一種異國、異地的文化的差異性,而這種差異性往往是唯一的。這種文化不可轉移,只會呈現在它所緣起的特定區域,這個特定區域就是“旅遊社區”。

旅遊社區是指在民俗旅遊景區這個較大的地理空間範圍之內的人羣活動區域相對獨立、社會組織結構相對完整、擁有世代相傳的民俗文化傳統的一個人口聚落羣體[1]。它可能是一個古鎮、一個村寨,也可能是一條老街、幾座院落。旅遊社區具有社區的基本要素:人口、地域、文化和生活。與旅遊景點最大的不同是——這些社區裏仍然有居民居住,仍然有居民在此生產生活,而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正是“民俗”的生動體現,遊客希望看到的也正是他們獨具文化特色的生產和生活。近年來我國蓬勃興起的民俗旅遊催生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旅遊社區,這些社區也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不但自身獲得發展的機會,還帶動了周邊區域的發展。

所謂社區參與,既是政府及非政府組織介入社區發展的過程,也是社區居民參加社區發展計劃、項目等各類公共事務與公益活動的行為及其過程,體現了居民對社區發展之責任的分擔和對社區發展之成果的分享[2]。

本文所指的社區參與民俗旅遊發展是指在民俗旅遊的決策、開發、規劃、管理、監督等旅遊發展過程中,充分考慮社區的意見和需要,並將其作為主要的開發和參與主體,以在促進社區全面發展的前提下保證民俗旅遊的可持續發展[3]。

二、社區參與民俗旅遊的必要性

(一)社區參與是實現民俗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1997年在世界旅遊組織、世界旅遊理事會與地球理事會聯合發佈的《關於旅遊業的21世紀議程》中提出了旅遊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指明社區參與是實現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要做到民俗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就要保證旅遊發展與當地環境、文化、社區協調發展,特別是要讓社區參與到民俗旅遊的全過程,要讓社區居民認識到發展當地民俗旅遊與他們的切身利益相關,同時,當社區居民看到遊客對他們的民俗有很大興趣時,會產生一種文化自豪感,對民俗旅遊發展也會更加支持。對於切身利益的關注,使得社區參與到民俗旅遊發展時會提出更可取的建議,着眼於環境、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實現全方位的可持續發展。

(二)社區參與民俗旅遊發展可以帶動經濟發展。

旅遊業已經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作為服務業,相比於其他產業可以容納更多的勞動力,且對勞動力的要求不高,因此發展旅遊也成為了一種新的區域發展戰略。旅遊社區以自身的文化特色為資源加入到民俗旅遊發展中,特別是在一些偏遠地區以及少數民族地區,雖然經濟相對落後,但是這些地區往往保存着富有吸引力的、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吸引眾多遊客。這些社區不僅可以用獨特的民俗吸引遊客,還可以通過為遊客提供餐飲、住宿、交通、娛樂等相關服務,比如開辦社區旅館、傳統手工藝品商店等,既為遊客提供更多的活動內容和服務內容,改善旅遊環境,也可以解決社區內成員的就業,帶動整個社區經濟增長。

(三)社區參與能夠為民俗旅遊提供更加濃郁的民俗氛圍。

與傳統旅遊相比,民俗旅遊更加註重對於社會文化的體驗,而不是普通的觀光和娛樂。對於一個民俗旅遊社區來説,當地的.居民就是當地傳統民俗的創作人和繼承者,他們通過自己的日常生活、生產活動和節慶活動,將獨特的民俗文化再現給遊客,比如雲南摩梭人的生活習俗“走婚”,新疆哈薩克族的娛樂活動“姑娘追”等等。這些文化習俗不僅有深厚的文化底藴,也有引人入勝的文化感染力。由社區居民再現的民俗活動,向遊客展示當地的文化習俗,讓遊客能夠真實地體驗當地民俗文化,將會超越傳統的導遊講解或者圖文描述,形成更加濃郁的文化氛圍,提高民俗旅遊的質量,推進民俗旅遊的發展。

三、社區參與民俗旅遊中存在的問題

(一)社區成員參與意識薄弱,缺少主人翁意識

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多人只懂得逆來順受,而不會去表達真實想法。社區在參與民俗旅遊也是一樣,一些社區成員會認為旅遊開發建設只是政府和企業的事情,與自身無關,而不去關注社區民俗文化的發展。社區成員作為民俗的創作者,不僅不理解民俗旅遊的真正內涵以及自己在民俗旅遊中的地位,也沒有參與民俗旅遊的開發和建設,將會從本源上影響民俗旅遊發展。

(二)缺少保障與激勵機制

目前社區參與旅遊發展還是一個新現象,發展不夠全面,沒有目前的法規對社區參與旅遊發展做出詳細的説明。但是,在社區旅遊中,只有完善的機制,才能保證社區真正能夠參與到旅遊的發展建設中,有了激勵機制,也能調動社區參與旅遊發展的積極性。

(三)文化衝擊,阻礙民俗旅遊發展

一些俄偏遠的農村社區,居民長期不與外界溝通,保存着濃厚的傳統習俗,對於外界文化不能理解。外界人的進入,會對他們的傳統文化造成干擾,影響他們中一些人的情緒,產生不滿或敵視看法。進而也會出現不願意外人進入的現象,阻礙民俗旅遊發展。

四、有效提高社區參與民俗旅遊的途徑

(一)政府起主導作用,鼓勵社區參與民俗旅遊發展

目前我國旅遊市場機制還不是很完善,仍然需要政府的適當干預,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政府可以通過建立保障機制和激勵體制來鼓勵社區參與旅遊的發展。例如,對提出合理發展建議的社區居民予以獎勵,對特殊民俗文化的繼承者給予補助,或者優先為社區居民提供旅遊就業崗位,充分調動社區居民參與旅遊發展的積極性,鼓勵社區居民加入到民俗旅遊

發展建設中。

(二)將社區納入民俗旅遊規劃和開發的決策方

傳統旅遊的開發更多的是由政府、投資商做決定,很少會考慮社區居民的意見。社區在旅遊發展中處於弱勢地位,無法表述自己的意見。而民俗旅遊不同於傳統旅遊,民俗是由社區居民共同創造的,所以,如何才能將特有民俗更好地呈現給遊客以及更好的傳承下去,就必須要考慮民俗的創造者、繼承者——社區居民的意見。只有他們才找到他們特有的民俗中的精髓是什麼,如何將其更好地展現。尊重他們的意見能夠提高了當地人對旅遊開發規劃的支持率。所以,在開發民俗旅遊時,社區居民的意見至關重要,他們理應被視為決策方。

(三)建立科學的利益分配製度

社區旅遊的相關利益者較多,主要有投資者、政府相關部門、遊客、旅行社以及社區居民。長期以來,社區居民由於其處於弱勢地位,在旅遊收入分配中一直處於被忽視狀態。在旅遊開發及發展過程中,社區居民讓渡了他們對資源的所有權,比如土地、水源、交通等,旅遊的發展對社區資源的佔用普遍存在,理應在利益分配時考慮社區應該享有的權力。特別是民俗旅遊,本來就是社區成員共同創造的,倘若不考慮其應有的利益,將會引起社區的不滿情緒,從而影響民俗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四)提高社區居民素質,加強社區建設

雖然社區參與並不是旅遊發展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但是對於民俗旅遊來説,它的人文性就使得社區參與變得非常重要。要使社區能充分地參與民俗旅遊中,要注重社區自身的建設。對社區成員要進行相關旅遊知識、基本技能的培訓,對其宣傳民俗旅遊的意義,提高其民族自豪感。社區要定期向旅遊部門反映意見,關注民俗旅遊的發展,不僅可以促進社區民俗旅遊的發展,也能促進社區的建設。

五、小 結

民俗文化的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發展中逐漸沉澱下來的藝術瑰寶,應該受到保護和宣傳,讓更多的人瞭解不同的民俗文化,讓不同的民俗文化碰撞出火花。而社區是民俗旅遊目的地民俗文化的重要主體和載體,也是實現民俗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在民俗旅遊發展中,不僅要注重政府、旅遊開發商、遊客的參與,也要重視社區的參與,通過不同方式使社區成員參與到當地民俗旅遊中,實現社區和社區旅遊一體化共同發展,最終實現民俗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樑福興.民俗旅遊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徐永祥.社區發展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3]孫九霞.旅遊人類學的社區旅遊與社區參與.商務印書館,2009.

[4]陳麗華,董恆年.鄉村旅遊發展中社區參與的必要性與主要障礙及解決方案研究.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8(6).

[5]唐小雙.淺談村鎮民俗旅遊目的地社區居民的受益:途徑與模式.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