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蘇菲的世界電影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9W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菲的世界電影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菲的世界電影觀後感

蘇菲的世界電影觀後感1

好片都是看完之後感想如鯁在喉,不知先從哪個突破口噴薄而出。

如果蘇菲的世界只是一部穿越+歐洲史概論,那麼它絕對不會如此火爆。

在我沒有睜眼看世界的時候,我一直以為只有我會思考現實與虛幻這種不着邊際的玩意,在第一次接觸周莊夢蝶時,驚喜的發現,原來幾千年前就已經有了同好,當蘇菲的世界裏第一次提到那個夢到蝴蝶的中國人時,我欣喜的叫了出來,原來,同一個思想可以散落在天涯的各個角落。

總會做這樣的一種夢:夢裏以為自己醒了,實際上還是在做夢。甚至是一個夢套一個夢再套一個夢。長大了便想:我怎麼知道我現在是醒着的還是在做夢呢?

我做夢的時候也會有感覺,能觸摸到鋼琴的冰涼,糯米餈的甜美,那我是不是現在一直處於一場無始無終的夢境,宛若愛麗絲仙境一樣呢?

於是我害怕了,怕自己睜開眼睛清醒的時候,發現自己做了一場曠世的夢,睡美人睡了三百年會有王子吻醒,而我可能卻發現自己已經垂垂老矣,而且馬上就要死去。

於是我問了許多人這個問題,答案不一。其中有一個人告訴我,其實你研究你是醒着還是做夢都沒有什麼意義,該怎麼過還怎麼過吧。另外一個人告訴我,你去看蘇菲的世界吧。

當電子書在手機裏靜靜地躺了好幾個月之後,偶然發現原來有電影,偷得兩日時間,被迫斷斷續續地,終於在昨天晚上熄燈之後獨自一人坐在小本本前看完了。

典型的歐洲文藝片,不管是瑞典語還是挪威語,這種上揚的語調很有意思,小演員很清新很精緻,音樂很好聽。

最開始,只是抱着順一遍哲學史的心態看看,雖説是基本上都知道的事情,但是還是看得很着迷。只是始終不明白戰場上的上校究竟是何許人也,以為是蘇菲的父親,直到下半部才知道真相,於是開始愈發的興奮。

想起自己曾經寫過一篇小説,是關於自己一邊碼字一邊和WORD的對話。寫着寫着我就覺得已經不是我賜予WORD思想,而是他真的在和我對話。

下半部,終於明白為什麼最開始要問我是誰,世界從哪裏來。本以為只是討論最基本的哲學問題,後來柳暗花明。亦或許作者就是為了詮釋這兩個最基本的哲學問題而設計的劇情。

曾以為哲學家都是瘋子,縱然不是誰在樓頂上吼一嗓子我是誰我從哪裏來就是哲學家了,但是我等無法脱俗的人是縱然無法踏入那篇神聖之地的。

記得看過一句英文,寫的很是精闢優雅:Fantasy and reality are never the twins shall meet。

正是因為現實和虛幻有了重合,才有了悖論,才有了蘇菲的世界。

在作者一手打造的異次元空間裏,我們看到了客體如主體一般有了自己的思想,彷彿或者就是有悖常理,但是細究起來,又為什麼不會呢。就好像我小時候總是在想,為什麼我不是一棵電線杆或者一隻小鳥,而是我呢?為什麼我會思考這些事情呢?難道電線杆和小鳥不會想自己為什麼會是一棵電線杆和小鳥而不是一個人麼?

蘇菲覺得自己絕對不是一裘皮囊外面鑲了個名字那麼簡單。倘若放在現實世界的人來説,這是個嚴肅的哲學問題,但是她所處在的虛擬世界裏,決定了她不僅僅是在思考一個形而上的問題,而是關於自己命運的深刻思考——我原來只是別人筆下的一個人物,而已(嗎?)所以她後來在為了自己的命運而奮鬥,最終,證明了自己其實只是一個意識,而不是一個物質這樣的唯心觀點。

當看到他們坐在現實世界裏卻不能為真實的人所看見時,我想起了《靈異航班》,也是關於生與死兩個時空重合的故事。安妮海瑟薇在一次次的發現那些靈異事件之後,最終,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已經死了,而周圍的人跟她一樣也早已死去。只是參照物都是靈魂,所以不覺自己早已不在人世。

當電影邂逅心理學時,我們看到了《美麗心靈》和《搏擊俱樂部》。

當電影遇到哲學時,作者為蘇菲架空了一個意識的世界,讓我們就以哲學本身為交通工具,經歷了一場歐洲哲學史之旅。不得不為這位中學老師深入淺出的精妙構思而拍案叫絕。

蘇菲的世界電影觀後感2

一部哲學教育影片。主人公,蘇菲,一個將滿15歲的初中生,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與疑問。喜歡和她的好朋友聊些生活中的哲學問題,比如'小鳥有沒有思想'。然後,有一天,她收到了一封信,只有三個字'你是誰?',起始以為是愛慕她的男孩子寫的,但後來才發現時一封沒有來歷的信。後來她又陸續收到了好幾封信,還是疑問'世界從哪裏來?''生命最重要的是什麼?',其實,作者是借這種形式來把我們引入哲學的殿堂,從最簡單的哲學問題入手。

在鄰近蘇菲生日之際,蘇菲收到了一份禮物,是一張影碟。她在媽媽睡下後,偷偷地觀看。這時候,她的哲學老師才在影碟中現身,他叫艾伯特諾克斯,在影片中,他把蘇菲引入古希臘,讓蘇菲瞭解了大哲蘇格拉底死亡的經過,蘇格拉底讓很多人正確地思考,這得罪了很多人,於是,大家投票決定殺死他。本來蘇是可以逃跑的,但是他沒有,他説,可以殺死我,但是殺不死批判性思維,於是安然地飲鴆酒而死。

第二個人物是柏拉圖,他是蘇格拉底最得意的學生,他繼承了老師的思想並將其發揚光大。諾里斯向蘇菲介紹了柏拉圖最著名的影子理論,即'洞穴之微笑',柏拉圖認為,'所有事物本質上都是永恆想法的影子,但是很多人都滿足於虛偽的影子,他們就像洞穴人,從牆上看到影子,但是從不問自己,什麼創造出影子,他們不敢離開洞穴去發現太陽或真理。不敢發現裏面真正的含義。'

影片第二節的名字叫'進化',主要講蘇菲思想的進化過程。老師諾克斯引領蘇菲進入亞里士多德的思想,亞里士多德認為'藝術和哲學有很大的聯繫','所有事物本質上都有一定的形態。世界分為不同的物質,沒生命的東西,有生命的東西。植物、動物和人類。只有人類能進行哲學探索、思考、反映事物,這就是人和動物的區別。''任何事物本質上都有固定的形態''藝術家把他的一生奉獻給虛幻的東西,但是他卻能看到本質。哲學家是藝術家的兄弟。'就像一塊普通的大理石,雕塑家能把它雕成一位純真的少女,在雕塑家眼裏,雕塑品就藏在石頭裏面,石頭就是虛幻的東西,而雕塑家能從虛幻中看到隱藏的本質。

老師後來又帶領蘇菲去中世紀,告訴蘇菲'知識就是力量'。介紹了兩位中世紀的哲學家,女哲海德格,她和蘇菲一樣,從小就開始思考哲學問題,她是羅馬的音樂家,為羅馬教樂作曲,她覺得'人類的神性能在音樂中表達出來,所有的藝術都如此'。還有托馬斯阿奎那這位大哲。老師告訴蘇菲,她名字的'含義就是'智慧',哲學就是追求智慧的一種過程。

整部影片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向我們介紹了哲學搖籃雅典的三位大哲學家,然後又是中世紀(小説的介紹更為全面,電影只是節選了一部分),蘇菲所到之處,灑滿了人類智慧的光芒,凝結着人類文明的精華。它是一部哲學入門的啟蒙書,是啟蒙影片,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了那些偉大的哲學家為人類哲學事業的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而'我是誰?''世界從哪裏來',更成為了每個時代,愛好哲學的人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這也是我們認識自我,認識世界的元始。我們需要知道我們是誰,為什麼會存在。洞悉哲學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問哲學的問題:我是誰?世界從哪裏來?有時候,我們以為對自己足夠了解了,但其實我們對自己的認知還是淺顯的,片面的,偏執的,並在潛意識裏面將一些自我給矇蔽。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並且值得一直去思考玩味的問題。一位印度的大哲説過'認識你自己',客觀地認識自己,進而去認識這個世界,會有異乎尋常的發現。這樣做之後,我們再看到的自我和世界,就是舊時自我和世界的深層內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