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觀看我的戰爭有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9W

血與火交織的朝鮮戰爭,是《我的戰》爭影片聚焦的主題。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提供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觀看我的戰爭有感

觀看我的戰爭有感一

中秋節這天,南京受颱風影響,從早到晚下一直雨,而且越下越大,但這並沒有阻擋我要去的一個地方,那就是盧米埃南京弘陽廣場影城。

説起看電影,那還要追溯到2006年秋天的一天,在上海出差的我,獨自一人閒暇之時,到曹楊電影院看了一場由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電影《世貿中心》,電影描寫了911恐怖襲擊中紐約消防局的消防隊員參加世貿中心救援的故事,是一部在災難片中宣揚美國人性和價值觀,宣揚英雄主義的影片,和《拯救大兵瑞恩》《第一滴血》《真實的謊言》歷來的美國大片一樣,影片推崇的是美國式的愛國主義和英雄情結,當時我懵懵懂懂的想,中國歷史上在抵禦倭寇的戰爭中,在反法西斯和民族解放戰爭中,也有那麼多英雄,怎麼現在的銀幕上出現的都是“美國英雄”。

這就是我時隔10年後,今天特地走出家門,冒雨走進影城觀影的原因,因為今天有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電影《我的戰爭》全國首映,因為這部電影的宣傳片在網上引起爭議,因為我十年沒有看電影了。

因為知識儲備有限,由於掌握的資源和信息量的匱乏,我是不擅長寫專業性影評的,充其量寫這篇小文只能説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抒發一下自己的觀影感受。

近年來,在追求商業利益的電影市場,在追逐票房第一目標的競爭中,國產電影觀眾和票房經常不敵美國大片,這種現狀已持續多年。看《我的戰爭》我是有了思想準備的,不為觀眾的多少動搖我的觀影決心,也不會因爭議紛亂影響我的觀影心情。

《我的戰爭》和以往的戰爭片一樣,戰爭場面拍的氣勢恢宏巨大,但我覺得現在的戰爭片畫面音效更加逼真,戰爭場面更加震撼、慘烈,可見如今的電影拍攝技術藉助於電腦特技已經日新月異了。

影片從志願軍九連和文工隊入朝參戰前的火車站相遇拉開序幕,先後設置了江面大橋遇襲、五義亭阻擊攻堅戰、小鎮排雷突圍戰、537高地爭奪戰等劇情,通過一批血性軍人,熱血青年入朝參戰,在一場場槍林彈雨戰鬥中生死與共的經歷,演繹了戰火紛飛中的兄弟情、父子情、父女情、戀人情,謳歌了人生角色的昇華和生命在殘酷戰爭中的蜕變,演繹了一個又一個戰地英雄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

影片中的每一場戰鬥中,都有志願軍戰士前仆後繼壯烈犧牲:五義亭峽谷為炸燬美軍坦克犧牲的大斧子、小鎮突圍中掩護戰友犧牲的老爹和王文珺、537高地爭奪戰犧牲的老梆子、連長孫北川,還有在江面大橋遇襲、小鎮突圍、537高地爭奪戰中倒下去的沒有名字的志願軍戰士。還有那些在戰鬥中血肉模糊的戰士,那些在戰地救護中疼痛無比的傷員,那些雖傷殘但活着回來的勇士,哪一個不是最可愛的人,哪一個不是共和國的英雄!

戰爭是殘酷無情的,為正義而戰是神聖的,國家的英雄是可敬的。全世界各國都以不同的藝術形式歌頌為國家為民族或獻身或活着的英雄,每個國家都有或活着或犧牲的英雄受到人們的崇敬和愛戴。美國大片中更是不斷向全世界推崇他們在二戰、朝鮮戰爭、越戰中的英雄,不斷推崇在災難來臨之時充滿人性光輝的英雄,不斷推銷輸出他們的價值觀,我們的電影觀眾並沒有感到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也沒有感到奇怪和詫異。因為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有他們國家的榮譽和驕傲,他們民族的尊嚴和自豪,他們崇拜英雄情結。縱觀各國數不清的無名烈士紀念碑,無名英雄墓,無不彰顯崇尚英雄的國家意志和人民意志,這些國家的人們並沒有過多議論所在國家參與或發動戰爭的正義與否。新中國成立之初,共和國的締造者在北京建造了雄偉高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碑是共產黨執政後奠基的,但看看紀念碑後面的碑文就知道紀念碑不只是紀念緬懷共產黨的英雄。

我一直覺得不可理解的是,各國都在歌頌自己國家和民族的英雄,也沒有人過多追問英雄產生的那場戰爭正義與否,不知道《我的戰爭》與別的戰爭有多大區別,為什麼對《我的戰爭》這麼敏感。

説實在,只有經過戰爭才知道戰爭的殘酷,只有經過戰爭才知道生命的脆弱,只有經過戰爭才知道和平的寶貴,只有經過戰爭才會厭惡戰爭。全世界各國都不想捲入戰爭,各國人民都不願意置身戰爭,但發動戰爭是國家行為,是統治者的意志,人民只能被迫參與戰爭,所以,正義和非正義戰爭不是哪個人書寫的,而是由歷史定論的,看待戰爭的正義和非正義,必須用歷史的眼光看待歷史,不能割裂,也不能偷樑換柱,不能把戰爭和戰爭中的英雄等同而論。記得當年有句經典的話説過,什麼階級説什麼話。因此,我認為評論戰爭所持的立場決定了對戰爭歷史的態度和戰爭背景的審視。

《我的戰爭》這部影片和眾多的以戰爭為題材的中外影片並無多少不同,之所以引發爭議不是戰爭片本身出了什麼問題,而是影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放在當今信仰的缺失,精神支柱的垮塌,各種思潮氾濫,意識形態領域依然尖鋭的鬥爭,改變中國顏色的暗流湧動,推波助瀾的背景下,這樣理解這場因影片和宣傳片引發的爭議我認為就不奇怪了。

影片《我的戰爭》最後,在537高地爭奪戰中身負重傷的孫北川和張洛東躺在陣地上有句經典台詞對話:張洛東問連長孫北川“我們現在所做的事,以後的人是不是還會記得”,孫北川回答道:“會記得的'”。聽了這樣的話,我感動的眼淚流了下來,時隔數十年,我們身處和平年代,我們能忘記這些用血肉之軀換來幾十年和平的英雄嗎?我們還記得這些英雄嗎?我們還在喋喋不休的為影片名稱爭論嗎?

影片《我的戰爭》和影片《英雄兒女》都取材於巴金先生的作品《團圓》,都是以戰爭為大背景的英雄頌歌。我覺得,有民族尊嚴和民族精神的人,有英雄情結的人,不要再分“左粉”“右粉”了。讓我們在尊敬各國英雄的同時,首先尊敬自己國家的英雄!不要忘記“我的戰爭”中我們的英雄!

向為國家和民族尊嚴而戰的英雄致敬!

觀看我的戰爭有感二

在網上看了一個由著名老演員拍的《我的戰爭》的廣告片,説的是他們去過韓國,那是在65年前就去過了。懂歷史的人一看便知《我的戰爭》是指抗美援朝。9月14日,我們在紅歌會網看到了司馬平邦的文章《我的戰爭》:抗美援朝影視劇將由孫北川形象開始重寫。我們輕易地相信了這些,見了年輕人就告有時間看看《我的戰爭》,網上介紹拍的不錯。

9月18日這一天,是日本發動“九·一八”85週年的日子,回想“九·一八”,不忘恥辱;回想雪我恥辱的,抗美援朝便是一例。我們來到電影院,看《我的戰爭》,想讓壓抑的這一天,放鬆一下。萬萬沒有想到,本是放鬆心情的,卻更讓堵得慌。我們大上其當,深受其害,後悔莫及的是誤導了年輕人。《我的戰爭》虛無歷史,顛倒是非,請問司馬平邦,以後抗美援朝影視劇以孫北川這樣寫,用意何在?

這個電影演了點什麼呢?

1、志願軍的編制。九連,就一個連長,沒有指導員,沒有排長,沒有班長,其餘就更沒有了。歷史是什麼呢?我們就志願軍編制詢問過一個轉業軍人,他在部隊時曾參加過本軍軍史寫作,他採訪過志願軍參戰人員。他説,在朝鮮戰場,一個連的編制是滿員編制,即:連長,副連長,指導員,副指導員,排長,副排長,班長,副班長。那會兒,一個連最少有3個排,每個排至少有3個班,《我的戰爭》中的九連,是不是虛無歷史?

2、志願軍的性質。九連,沒有黨的領導,沒有同志,沒有戰友。有的是“弟兄們”、“父子”、“父女”、“姐弟”、“情侶”、“戀人”,在戰場上唱的歌也是“穆桂英掛帥”,將一場愛國的、正義的、反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演變成了封建王朝爭地盤的拼殺。《我的戰爭》中的九連,是不是拋棄黨的領導?

3、志願軍的靈魂。九連,連長孫北川就是靈魂,連長的靈魂就是想孟三夏。一個連長,在激烈的戰場上,談情説愛寫情書,在排雷的關鍵時刻,談情,在朝鮮戰場還能喝醉酒?表現了對戰爭的鬱悶,像一個土匪痞子一樣,調戲婦女,要和孟三夏親嘴,並隱含着三角戀,這哪有一個革命軍人的情懷和時代的印記?到電影的最後,孫北川犧牲,孟三夏和他親了嘴,真是傷風敗俗,就這樣形容志願軍幹部的?孫北川的英勇動力就是為了親嘴而沒有其他。小神仙,一個孤兒,被收留,在戰場上也是談着如何娶媳婦,好像參加革命的目的,就是為了娶媳婦。《我的戰爭》以個人的名義來形容,其實形容毛主席最恰當,然而整個影片沒有一句毛主席的教導,沒有一點毛澤東思想的指導。

4、志願軍的紀律。沒有絲毫的組織紀律性。在影片剛剛開始,就是撒尿,説什麼“騸了”,真是下流無恥到極點,有半點我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光榮傳統嗎?小神仙,在未得到叔叔允許的情況下,自己逃跑追火車,跳到火車上摔傷大腿而落到女文工團堆裏,孟三夏給他撕開褲子;而他的叔叔,歪戴個帽子,走來走去;在部隊吃飯時,一羣人圍着饅頭亂搶,好似丐幫;在戰場中,沒有戰略戰術,沒有章法,只有個人主義的拼命。把一個打敗以美國為首的17國聯軍的世界上最偉大的軍隊,被描寫的如此不堪入目。

5、志願軍的基礎。反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就是人民戰爭,人民的軍隊是以人民羣眾為基礎的,部隊離不開人民羣眾的支持,在抗美援朝中,中朝人民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但《我的戰爭》脱離人民,脱離基礎,沒有一句朝鮮人民和朝鮮人民軍,沒有一句中朝友誼,根本看不出這是抗美援朝,就好像一場平白無故的戰爭。

6、志願軍的勝利。影片中沒有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正義和壯舉,好像中國軍隊沒事幹非要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飛機坦克大炮在那裏拼命。美國軍隊有現代化的飛機、大炮、坦克、機關槍、指揮系統,而中國軍隊,只是步槍、炸藥包、少量的機關槍,只有捱打的份。在影片剛開始進入朝鮮的火車上就受到美國飛機的狂轟亂炸,火車上的中國軍隊四散而去。在攻打537高地時,也是如此,被包圍了,又被美國的飛機大炮狂轟亂炸,大批的中國軍人被打的一敗塗地,如果真是這樣,美國軍隊會坐在談判桌前嗎?

這樣的電影,從哪裏能看出我軍正義之師、威武之師、勝利之師的風采?從哪裏能看出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愛國主義情懷?從哪裏能看出戰爭的正義性和非正義性?

這部電影從政治、思想、文化、道德、精神、理念來講,是低級趣味的,對人們沒有什麼激勵鞭策的教育意義,更沒有引領人們為了正義為了國家而去英勇戰鬥的豪情。整個影片是隱晦的、悲觀的。按這部電影的邏輯,沒有愛情,就沒有動力了,那麼愛情非要到戰場上去尋找嗎?

9月18日,看《我的戰爭》,真是悲哀!想不到中國電影人墮落的如此之快!《我的戰爭》看似愛國影片,和《英雄兒女》相比,實則是賣國影片!

在“九·一八”85年之際,這樣一部歷史虛無主義大片能成功上映,説明了什麼?!是市場決定了意識,還是共產黨缺乏了領導?在中國的大地上,就讓這種反動的、反中國文化的東西自由氾濫地去毒害下一代嗎?

觀看我的戰爭有感三

説實話,我本人對戰爭題材的電影一點也不感冒。槍林彈雨、打打殺殺,確實不能讓我這種女生愛得起來。但是,看了《我的戰爭》後,我對戰爭片有了新的感覺,因為我被《我的戰爭》中那些細緻入微、扣人心絃的文戲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我不太理解那些僅看過一個宣傳片就來評論這部電影的所謂影評人是怎麼想的。常言道:沒有看過,就沒有發言權。我承認那個宣傳片傻逼了,但是那個宣傳片的內容跟電影的質量沒有半毛錢關係啊!!!因為一個宣傳片打死一部電影,而且是N年不見的戰爭片,是多麼搞笑的事情啊~我抗議!!!那些口口聲聲説為了中國電影市場的人,請你們告訴我,你們是想逼着中國所有的導演都只拍能賺錢的商業大片嗎?那些大張旗鼓説宣傳片侮辱中國軍人的所謂正義者,你們抵制大家去看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蹟,是不是更加地不愛國?

我就不明白了,你們到底是水軍還是間諜了!!!

《我的戰爭》有不足,但是還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戰爭片~希望明智的人不要被那該死的宣傳片誤了一部好片子。年輕人,快帶着你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進電影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