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2016年電影《我的戰爭》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9W

《我的戰爭》於2016年9月15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講述了一羣平凡又偉大的年輕人為了保衞國家毅然決然遠赴他鄉,在殘酷的戰場上所發生的那些關於愛情、友情、親情的傳奇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電影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6年電影《我的戰爭》觀後感

《我的戰爭》觀後感1:

香港導演彭順以拍鬼片見長,去年他卻接受中影公司的邀請,首次執導主旋律戰爭大片《我的戰爭》,電影於9月15日中秋檔正式上映。香港類型片導演把主旋律電影拍出了商業片的味道,從頭到尾的槍林彈雨、狂轟濫炸讓觀眾無異於看一場視聽效果震撼的大片。但是,由於朝鮮戰爭是一場有爭議的戰爭,而不是通常意義上抵禦外敵的正義戰爭,歷史上有其尷尬性,所以導致這部電影的主旨不明,迴避了根本問題,也缺乏深度思考,只是把重點放在兩個小時集中的炮火上,小人物的犧牲也就難以從根本上感動人。

《我的戰爭》是紀念朝鮮戰爭65週年獻禮片,改編自巴金的小説《團圓》,由著名作家劉恆擔任編劇。劉燁扮演的孫北川是抗美援朝中國志願軍部隊鋼鐵先鋒連九連的連長,看上去是個糙老爺們,卻是鐵漢柔情。他喜歡自己的達縣老鄉、王珞丹扮演的文工團隊長孟三夏並大膽表白。楊佑寧扮演的孤兒張洛東是孫北川的手下,對孟三夏這位姐姐也是暗生情愫,和黃志忠扮演的爆破專家則情同父子。還有在戰爭中成長為真正男子漢的樂隊指揮劉詩文和他在戰爭中犧牲的戀人王文珺……電影塑造了以九連為主的一羣戰士和文工團隊員,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青春、愛情、熱血甚至生命

影片一開始,就是坐火車奔赴戰場的志願軍戰士途中遭遇美軍空襲,大批戰士犧牲,屍橫遍野。五義亭阻擊美軍、爆破石塊碾碎坦克、雪夜激戰、排除雷區、搶奪537高地等戰爭戲一場接一場。電影不用特效、以真槍實彈還原了當時的生死火線,呼嘯而過的子彈、血肉橫飛的軀體、觸目驚心的轟炸,由於採用貼身拍攝的方式,泥土飛濺,畫面粗糲,甚至戰士們的臉都有些變形,讓人身臨其境地體驗到戰爭的真實和殘酷。不過也有人指出,電影花太多時間在戰爭場面上,看久了容易引起審美疲勞。

當一批批可愛的戰士們倒下,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一場戰爭,究竟給平民帶來多少沉重的苦難和傷痕?這樣的勝利有意義嗎?片中劉燁表白的方式是請小神仙幫寫檢討書或是訣別書,“如果我回不來了,請把我攢下的這點津貼帶給我娘,你去看過了,就像我也去看過了……你要是能活着回去,幫我看眼我娘,告訴她兒子不孝,但兒子沒給她丟人……”雖然有不少觀眾淚灑影院,但我這個淚點很低的人除了在片尾為劉燁的去世流了點淚,大多數時候並沒有被感動到,原因是電影對這些戰士的塑造,依然過於英雄主義,缺乏人性的深度,特別是長官的口號更顯得假大空。照理來説國外大片也少不了英雄主義,為什麼這裏的英雄主義會讓人覺得尷尬呢?因為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打的是美國,那時我們稱他們為“美帝”。記得70年代末的樣子,我們70後的孩子還經常會念一首童謠“打倒美國獨隻手……”那時我們在歷史書上、在教科書上讀到的都是朝鮮戰爭的'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我們要支持社會主義國家的同盟國朝鮮,和美帝所支持的韓國勢不兩立。可以説,二戰後分別以蘇聯和美國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和資本主義國家陣營的利益爭戰,導致朝鮮半島分裂,朝鮮戰爭是兩大陣營的戰爭,中國的抗美援朝則讓朝鮮半島分裂更加固化,南北韓分裂其實是利益集團爭奪的犧牲品。歷時三年的抗美援朝,中國、美國、韓國、朝鮮都死傷無數,我們小時候學過的毛岸英、邱少雲、黃繼光都是志願軍犧牲者。幾十萬戰士獻出寶貴生命,卻是為了一場利益集團之間的戰爭,當然我們無可否認戰士們的犧牲和偉大,但是當一場戰爭的動機不純或者是以當權者的利益為出發時,這樣的犧牲也就變得無謂了。

《我的戰爭》的尷尬也正在於此,美國敵人的塑造是模糊的,畢竟他們現在和我們是友好國家;戰爭背景的交代也是含糊的,畢竟在歷史上我們其實是幫助朝鮮攻打韓國,這也是“扛着紅旗進漢城”的宣傳片惹人反感、觸發眾怒的原因所在。所以,雖然《我的戰爭》用了數字2D、數字3D、中國巨幕、IMAX3D、DBOX2D、DBOX3D等十個版本,其中D-BOX電動設備還可以結合劇情匹配相應的運動軌跡,讓觀影體驗更加有現場感,但是如果戰爭片只是拍成一部商業片,避重就輕,那麼無疑是不夠成功的。

《我的戰爭》觀後感2:

帶着家人,本着支持商業主旋律電影的打算去看的。然後,很失望,如果《集結號》是8分,這個頂天4分,3分給題材,1分給畫面和BGM。如果打着和我類似看法,想去電影院看的,慎重!

挑幾個感受特別明顯的説一下吧:

1)電影開頭,上來火車被轟炸掃射的場景一下把人拉進戰場,BGM和畫面效果還是可以的,看得出用心了。

2)中間“泡妞”、“炸山石”、文工團眾巾幗“撒手榴彈”,總體感覺凌亂、不合理、沒有主題、不知所謂;從BGM我似乎聽到導演在耳邊説:此處是大場景、此處應有強烈的情緒表達 -_-!可是,實在沒感受到啊!

3)最後一個戰爭場景,實在是沒法吐槽,差點提前離場,最後是忍着噁心看下來的:

- 那麼多戰士,人擠人衝鋒,是在強調抗美援朝志願軍就是人海戰術,所以才贏的嘛?(今天九一八:1937年7.7盧溝橋,華北日軍一共8400人,中國軍隊光29軍就不下10萬人;1931年九一八東北日軍1萬餘,張學良東北軍19萬;)

-連長被炮彈震的耳鳴,一陣恍惚,很好很真實。但是小神仙連着在距離炸彈幾米處救下連長,沒受傷,好吧……2人瞬間能自如對話,好吧劇情需要,耳鳴啥的就當沒有了。

-可是,當連長受傷到都不能走了,健康的小神仙居然高喊着“我們要一起戰鬥”,然後就揹着連長衝鋒了,衝鋒了,衝鋒了!(我下巴當時就掉了……)。連長手槍biubiu打死好幾個機槍手,接着連中數彈,最後犧牲。這是抗美神劇嘛……

-最不能容忍的是,連長在犧牲前,居然説了一句“以後會有人記得我們今天做了什麼嘛?”。崩塌了!電影準備拍給不會記住他們的人來看的?導演是想説,主角連長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犧牲是否有意義,是否會被子孫後代記住,他入朝抗美只是因為遵守命令沒有信念支撐(或許惦記着女主角可以算是信念),just a killing machine?還是想表達對觀影人的不屑——就你們這些人才會記得他們?!

4)最後的火車站,各種元素大集合,鐵路、毛彭頭像、美女、鮮花,歌頌和平,很美。可卻讓人有種吃了蒼蠅,卻説不出來的噁心的感覺——主角犧牲了,美女最後被滿口港台腔、從頭到尾拉人出鏡的小神仙帶走了(主角你為了啥啊~)

總體感覺:

1)電影打着致敬志願軍的旗號,抹黑志願軍。通過觀影,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他們是一羣遵循命令,為了勝利不惜犧牲、一身匪氣的兵。

2)導演或者製片方,想兩邊討好,打着致敬的旗幟,卻對自己想要致敬什麼不清楚,或者説是不想清晰的表達。最後的戰爭場景更是用一種“敬而遠之”的視角,用旁觀者的心態,略帶憐憫的看着他們,毫無代入感(他們是我們的先輩嘛?!)。在最後的戰爭場景中,用固定在槍械的鏡頭對主人公進行拍攝,更是遊戲感十足。

也許港台導演永遠無法體會百年抗爭的絕大艱辛;無法體會到抗美援朝戰爭那種“背後是家鄉”的感覺,無法理解抗美援朝勝利後,那種一朝啼鳴、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驕傲(意圖侵略我們,美帝我也能拉下馬!)。

最後,期望出現真正向“最可愛的人”致敬的電影。志願軍英烈們的出發點簡單明瞭:“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剛剛經歷百年反帝反封建、以絕大的犧牲,無數志士探索、建立起來的屬於自己的國家,不能再被打碎,我們要和平!誰不給,跟誰玩命!

《我的戰爭》觀後感3:

各位都清楚,人的知識是經過不斷的累積而形成的,人在進行實踐活動時,其積累的知識會影響其實踐活動。正如同豆腐腦有甜鹹之爭一樣,電影的拍攝手法也是因地域、因時代,在不同導演手中有着不同的表述方式。那麼,當我們對香港導演對動作電影(貌似香港導演沒拍過真正的戰爭電影)的主題及拍攝的手法進行總結是,我們可以發現如下特點:1.一元化,非黑即白的世界觀。及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兄弟,不是為了女人就是為了出口氣。極少有站在宏觀的立場上,對事物進行客觀冷靜的分析。人物動機單純線性,缺乏家國情懷。這一點無論是在現在的香港社會中還是在這部《我的戰爭》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體現(畢竟被殖民了那麼久,可能連國家是什麼都忘了吧)。2.對客觀規律的不尊重。這一點相比大家都領教過,什麼飛來飛去的黃飛鴻,子彈無限的M16,身中數槍在背景音樂中活蹦亂跳的周潤發。這一點,在娛樂電影中無可厚非,但是在一個向來以還原真實為第一要務的戰爭片中,往往會引起讓人噗嗤的尷尬。3.對於複雜情感缺乏深度的表達。香港社會由於長期的殖民統治,對自身定位無法把握。在殖民時期,忠於自身的祖籍身份,就意味着在經濟上的收打壓和在政治上的被壓制。背叛自身的身份,就意味着在名利雙收的同時,與自己的出身即根源斷絕關係。所以香港社會中人們可以把握一個讓他們得到名利或者內心安定的信念、信仰,但是無法面對一個讓他們即愛又恨的存在物--國家。第3點具體到這部電影裏,就是電影對於國家的熱愛,完全通過單純的喊口號這鐘假大空的形式表現了出來,這可能就是導演心中的愛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