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風味人間》觀後感範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2W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風味人間》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風味人間》觀後感範文

《風味人間》觀後感 篇1

這是陳曉卿舌尖1之後新的一部美食紀錄片,今天有幸提前看完了第一集,覺得很值得一看,所以想推薦一下。

我本人算是陳曉卿的半個粉絲,特別是看完圓桌派他做嘉賓那幾期之後,果然是熱愛生活的人才能拍出打動人的美食紀錄片。

第一集從北到南,從東到西,貫穿了整個亞歐大陸,尋找陸地兩頭的人所共有的飲食時才和習慣,以及各自的特色。

當然如果這只是講吃的,就很普通了,和舌尖三並無差別;最打動人的地方,在於人們對一口美食的堅持,每一種食材,都不是輕易得來,每一種味道,都有對應的時節,需要經歷等待。

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有兩個,一個是鏢魚小哥,在東北風與浪潮之中,捕捉自己等待已久的獵物;另一個是爺孫倆,坐在土階上,面前是一片麥田,爺爺給孫女帶上了一頂草帽。

食物本來就是隨着人產生的,所以紀錄片本身的關注點還是在人身上;夫妻、祖孫,父子、家庭、家族、朋友之間,每一桌簡單的飯菜或一場豪華的盛宴,都建立在這樣的關係上。

多的就不再説了,我相信每個人看完都有不同的體驗;唯一遺憾的是每個故事之間的轉接稍顯強硬,以及這種片子還是不適合用IMAX看,因為熒幕太大有點來不及看完每一個畫面。

《風味人間》觀後感 篇2

如果你還記得《舌尖上的中國》這檔綜藝大秀,那麼你就一定會記得舌尖上的傳奇人物——陳曉卿,如果你真的瞭解風華絕代的陳曉卿,那麼你就一定會關注到他大刀闊斧推出的新作——《風味人間》,如果你有幸觀看了《風味人間》這檔節目,那麼你就一定會為中華的美食佳釀所傾倒,為中華的佳餚文化所感染,為中華的吃食情懷所感動。

“在全球視野裏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在歷史演化過程中探究中國美食的流變,深度討論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這是一段關於《風味人間》的介紹,從這些字裏行間我們不難感受到這是一個意義非凡節目,它用一個全球化的視角去探究中華風味,這就意味着這個節目充滿了全球性,獨特性,多元性,歷史性和情感性。

其實對我這個俗人而言,我並沒有那麼大的情懷,也沒有那麼多的學識,更沒有那麼專業的技能去評述《風味人間》這個節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每次看陳曉卿的節目,我都會被那些美食,那些工藝,那些故事,那些傳承,那些情感深深的吸引住。

在我眼中,這些美食的`締造者們除了手藝精湛得驚人之外,他們似乎都是一些天然的美食家,還都是一羣喜歡享用美食的吃貨,因此,每次看着他們虔誠的製作食物,開心的創造食物,我就會不由自主跟隨他們去感受那些食材,品味那些調味,去感懷那些手藝,去享受那個過程,去感受那個氛圍,這讓我覺得很幸福,也很滿足。

尤其是當我看到一批批新老顧客圍着滿滿一桌饕餮盛宴大快朵頤時,我總是忍不住垂涎三尺,恨不得自己可以穿透屏幕,衝到餐桌邊去和他們一起享用那些美食,品味那些佳釀。尤其是在深夜時分的時候,如果一不小心點開了關於《風味人間》的小視頻,那我就一定會淪陷在其中,一邊看着視頻,一邊頻頻的流口水,實在是忍也忍不住自己想要做美食,想要吃美食,想要評美食的慾望。因此,對我來説,有時候看這個節目,尤其是在夜晚看這個節目,那還真是一種自虐式的行為。

總之,《風味人間》在我眼中不僅僅是一個消遣時光的電視節目,它更多的是一個解讀歷史,繼承傳統,領會生命,感悟生活的平台,所以我説,這個節目可以取得成功是必然的。當然,我也祝願這個節目可以繼續延續下去,可以繼續創新下去,可以繼續帶給人們更多的享受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