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名著的中學生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58W

《我很重要》讀書筆記1

名著的中學生讀書筆記

重要並不是偉大的同義詞,它是心靈對生命的允諾。

有多少次我們認為自己是茫茫人羣中最渺小的一筆,認為我們即使逝去,世界依然還是原樣。我們可能真的只是廣袤大地上平凡的一個人,肯能你消失掉,世界也不會改變。但如果是對於父母呢,我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經過放大鏡,進入他們的瞳孔,攝入他們的心底。假如我們先他們而去,他們的白髮會從日出垂到日暮,他們的淚水會使太平洋為之漲潮。面對這無法承載的親情,我們還敢説我不重要嗎?

是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一個個體形成了龐大的羣體,涓涓細流匯成江河,我們應該由不習慣説到大聲地説,從“我對自己小聲地説”到“響亮地對世界宣佈”,我們應該有這份勇氣,因為能大聲説出“我很重要”,就是心靈對生命的一種莊嚴地承諾。

其中在文章裏讀過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日本食品公司就快要倒閉,這家公司為了起死回生,決定裁員三分之一。有三種人在名單內,一種是清潔工,一種是司機,還有一種是倉庫保管,經理找他們談話,説明了裁員的意圖,可這三種人都説了同樣一句話“我們很重要”並説出了自己重要的理由,經理從他們的話中得到啟發,在企業門口掛了一塊大匾,上面寫着“我很重要”,結果公司的每個職員看到這四個字後,都認為領導很重視他們,因此工作也很賣命,結果這家公司迅速崛起,成了日本有名的大公司之一。

讀了這個故事後,我們難道不應該意識到,“我很重要”這句話對我們的重要性嗎?從今日起,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愛現在的我,也愛將來的我,我是偉大的。假如沒有了我,在湛藍的天空就少了一隻充滿美好遐想的鳥兒,假如沒有了我,在金燦燦的沙灘上就少了一顆明亮的珍珠······

泰戈爾寫小小流螢時説過,“你微小,但你並不渺小。”無論我們是誰從事着怎樣的職業只要我們付出着,那麼我想我們都是必不可少的是重要的。

簡愛讀書筆記2

她是一個命運波折、經歷坎坷的女性。她的故事並非僅僅是灰姑娘的翻版那樣簡單。她用她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思想鼓勵人們用自己的努力去創造幸福,追求美好。她是人們心中永不屈服、永不放棄的強者。她是一個雖然矮小但屹立在19世紀英國文壇,永遠光彩照人的藝術形象。她就是簡?愛。

《簡愛》這本小説是一部具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現實主義小説。主要描寫了簡·愛與羅切斯特的愛情。主人公簡·愛是一個心地純潔、善於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會底層,受盡磨難。但是她有倔強的性格與勇於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小説以濃郁抒情的筆法與深刻細膩的心理描寫,引人入勝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愛情經歷,歌頌了擺脱一切舊習俗與偏見。紮根於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的深摯愛情,具有強烈的震撼心靈的藝術力量。其最為成功之處在於塑造了一個敢於反抗,敢於爭取自由與平等地位的婦女形象。

簡·愛的結局是美好的,但放下書本後的我卻久久不能平靜。早已經習慣了男作家用粗獷理性的筆調寫出的一篇篇狂風驟雨的戰爭文章,我的心卻輕易的被這個女人的感性的細膩筆調折服了。夏洛蒂?勃朗特似乎就在為我們講述她自己的切身經歷一樣,講述着一位女性辛酸的心路歷程,我們為簡愛在裏蓋茨梅德的遭遇不滿,為她在寄宿學校的自強求知而感動,為她與羅切斯特的愛情祝福。

在簡愛的世界,有那麼多的美好,令我們無限幻想。在那個屬於愛的夏天,有愛情的浪漫,親情的温馨,友情的堅強。在那沒有一絲的黑暗,因為那裏不允許有任何邪惡。簡?愛是一個幸福的人,她懂得什麼是幸福,也知道如何讓自己幸福。

我有時侯還不能夠平等待人;還不能夠面對各種挫折;還不能夠在學習、生活上完全自立。記得有一次,我數學題目做不出來,我也沒有認真地思考一下,就讓爸爸幫忙,但爸爸説他沒有空,叫我自己思考去解決問題。可我卻偷懶,吵着讓父親教我。爸爸就讓我反覆看書上的例題,讓我真正看懂了,再讓我做作業題,我一下子全懂了!我終於明白了,我們遇到困難時要有信心、要敢於面對困難、學會自力更生。當今生活中,在物質日益豐富的今天人們都瘋狂地為了金錢與地位而淹沒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愛這樣為愛情為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簡·愛》所展現給我們的正是一種返樸歸真,是一種追求全心付出的愛情,還有作為一個人應有的尊嚴。它猶如一杯冰水,淨化每一個人的.心靈,讓人感受到快樂。

無數人在追尋她們的足跡,追求着幸福人生……

名人傳讀書筆記3

在讀完《名人傳》之後,我深切的感受到名人是怎樣煉成的鮮活的人物,生動的語言把三位名人詮釋的栩栩如生。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位名人在作者羅曼羅蘭動人心魄的筆尖下譜寫了一首華美的“英雄交響曲”。

三位名人中,最熟悉的莫過於音樂天才貝多芬了。我們都知道在他耀眼的光華下,隱藏着的是他的不幸與努力。《名人傳》讓我對貝多芬有了更深更新的認識。他有着悲慘的童年,從小便被父親用暴力逼迫着學習各種各樣的樂器,他的童年沒有快樂。但是他的悲慘並沒有隨着他的長大而結束,母親的去世給貝多芬巨大的打擊。悲痛欲絕的貝多芬沒有放棄,與命運的鬥爭才剛剛開始。

與貝多芬靈敏而活躍的音樂細胞相比,他的身體卻是不堪一擊。也許,是命運的捉弄,是上天的不公,貝貝多芬被病魔纏身,身體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聽力的下降對貝多芬來説是一個致命的打擊。他執着追求音樂的腳步並沒有因此而停下。就算當自己的聽力完全失去的時候,還是沒能撲滅他對音樂如火的熱情。除了貝多芬在音樂方面驚人的天賦外,他留給我們的,更多的是對人生的思考。

我國先哲孟子説過:“天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確,貝多芬是在經歷了超越常人的磨難之後才成為偉人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就是成為天才的根本。

“人生是艱苦的,再不甘於平庸的人,那是一場無休止的戰鬥,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靜寂中展開的鬥爭。”這是名人傳中我最喜歡的句子。做一個人,就要學會在痛苦中尋找快樂,尋找生活的希望。即使是不幸、悲慘的人生,只要敢於去與命運作鬥爭,它也是充滿光華的。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記得,要敢於從上帝手中搶奪自己人生的方向盤。

鴻門宴的讀書筆記4

《鴻門宴》讓人想到的是刀光劍影,險象環生,我們着實為劉邦捏了一把汗,同時又為項羽這西楚霸王着急。最終形勢峯迴路轉,劉邦化險為夷。我們或許會認為,決定劉邦存活的是多人的保護,但我認為劉邦活命是必然,他不在項伯的維護,不在張良與樊噲的對策,不在項王與范增意識上的衝突,而在於項王對劉邦力量作出的判斷。“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力量對比之懸殊,一目瞭然,劉邦對項羽完全構不成威脅。他們之間的問題是:劉邦是否能放棄先攻入關中的大功。若能,則萬事大吉,項羽高枕無憂;否則劉邦性命凶多吉少。而劉邦去鴻門赴宴謝罪,清楚無誤地表明瞭他的觀點,由於劉邦選擇了前者,項羽也就沒有殺掉劉邦的理由與必要。雖然范增的存在也為情節提供了一定的變數,但劉邦的存活這是必然的。

在鴻門宴上,“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樣,怎麼能被項王視為勁敵?“項王項伯東鄉坐,亞父東南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鄉坐,張良西鄉侍。”這樣的排座,尊卑很清楚,項羽並沒有把劉邦當成對手,而是當作一個有自知之明來投降的小角色。宴後,劉邦的不辭而別,他的懦弱讓項羽更加看不起他了。項羽的種種表現無不體現着他對劉邦的輕視,而令項羽起這種情感的原因,歸根結底,就是他們之間力量的懸殊。當然,日後劉邦的稱王與項羽的失敗就該另當別論了。

力量的懸殊並沒有使項羽起防人之心,過於自負讓項羽失去了天下。追溯到根本,自負究竟能讓人喪失什麼,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該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