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精選16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03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讀書筆記(精選16篇),歡迎大家分享。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精選16篇)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1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才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

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古往今來,有多少愛的真情故事啊,可見,愛,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裏,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

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離開了愛的人,就等於沒有靈魂的人。愛能夠使人絕處逢生,愛能夠使浪子回頭,愛又能夠激發人無窮的力量。是愛,使我們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是愛,給予了我們內心的温暖。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偉大的,愛是寬恕的,愛又是包容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愛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

在今後的日子裏,讓我們共同沐浴在愛的海洋裏。相信,世界有了愛才會變得給加完美。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2

暑假裏,我讀完了《愛的教育》,書裏的故事生動有趣、非常感人,讓我喜歡上了安利柯的純真善良,學習勤奮,待人誠懇、友善,觀察生活敏鋭。也讓我喜歡上了殘疾人奈利憑着自己的毅力完成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事。

最讓我感動的是《陪護爸爸》這個故事,它講述了一個叫西西洛的小男孩,在得知自己出國回來途中的父親,因病住院的時候,急急忙忙趕到醫院看望父親,西西洛錯把一位臉上發丹青的病人當作父親悉心照顧了5天。但當他已經康復的爸爸突然出現在他身後時,西西洛愣了一下,撲在爸爸的懷裏,激動得一句也説不出來,開心地只是一個勁兒地流淚。父親正準備帶西西洛回家時,西西洛看到了病人期望和熱切的目光,最終選擇留下來繼續照顧“爸爸”,一直守護着“爸爸”,陪他走完生命的最後。

讀完這篇文章,我被西西洛的真情和善良深深地打動了,我的眼睛濕潤了。也讓我想到了我那和藹可親的外公,曾經多麼的身強力壯,卻被可惡地病魔折騰地骨瘦如柴、痛苦地躺在病牀上,我們卻無能為力。記得媽媽以前傷心的説過:“外公是得了一種很嚴重很嚴重地病,只有堅持每週3次去麗水醫院做治療才能維持生命……”

我愛我的外公!我多麼希望他還能堅強地站起來,陪我們一起長大,一起玩...現在只要我們一有空,爸爸媽媽就會帶我們去看望外公,虛弱的外公只要看到我們就會露出開心的笑容。

陪伴是最好的良藥,也是最真摯的愛!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3

《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們學校現在大部分學生都讀了,受學生的影響,我也讀了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埃德蒙多·德·亞米契斯,在這本書中,作者以一個小學生的名義,通過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後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用以培養年輕一代的思想情操。他所倡導的愛的教育,包括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於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人類美好的精神,在作者眼中通過一些小故事表現得親切感人,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這些日記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長,但都是有趣,有意義的事。小學生雖小,但卻能深刻感受到“愛的教育”,感受好與壞,感受愛與憎惡,這一切複雜的感受通過這一篇篇日記表達出來,傳達給讀者,引起讀者的一些思考,讓讀者能切身體會“愛的教育”,感受“童言無忌”。

愛的教育並非易事,當教師、父母能把握好這個度,那愛的教育則就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而不正當處理這愛的教育,這愛就有可能成為溺愛,盲目的愛,將會起到反作用。我想這是我們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所以,這些以日記形式的小故事我們大人可以看,以瞭解孩子的心靈,小孩也可以看,感受同齡人的身心狀態,一切都因它沒有複雜的語言,卻能帶來一些共鳴。

《愛的教育》是一部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強的作品,鼓舞孩子能接受挑戰,用愛心創造美好的世界,真是值得大家一看。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4

這些日子,我津津有味地看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

這本書是出於意大利的亞米契斯手筆,作者以四年級小朋友的口吻,描述了學校老師們如何啟發學生的心靈:描述了家中父母對子女心靈成長的影響;描述了一羣可愛的學生在相處中彼此照顧,彼此鼓舞,相互學習。對於教育,除了知識的傳授,書中更加強調了教育所具有的更大意義,是對心靈的啟發。像《盛氣凌人》這篇文章告訴我們無論是工人的孩子,還是紳士的孩子:是窮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的孩子,都要像親兄弟一樣和睦。相比之下,我們天天和同學吵架,沒有友好相處,今後,我一定要和同學和睦相處。

除了學校生活的描寫,作者更別出心裁的安排了“每月故事”,講述了感人肺腑的愛國少年的故事。例如《帕多瓦的愛國少年》,它描述了一個少年寧願捱苦受餓,也不讓外國人侮辱他的祖國!我一定要像那位少年學習,做一個愛國的好少年。

素質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它素質的基矗《愛的教育》這本書細膩生動地刻劃了各種高貴的品質──愛國﹑善良﹑俠義﹑英勇﹑寬大﹑無私,令人深受感動。啊!讀了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5

利用暑假時間,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通過一個小學生記日記的方式,記述了一個學生的所見所聞,反映了社會各個階層的狀況,以高尚的愛心情感聯繫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上懂得人生畫卷。

一篇篇日記,反映了一個少年的所見所聞,一篇篇日記,技術了各個階層的狀況,一篇篇日記,連接起來,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畫面。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爸爸的一封信——要懂得感恩。

這篇日記,主要講的是,一位父親給兒子寫的一封回信,希望他好好學習,感恩老師。

同學們,你們會覺得老師太兇而感到反感嗎?你們會仍為老師太過嚴肅而感到耐煩嗎?你們會在暗地裏講老是壞話嗎,或直接表示不滿嗎?

你們知道嗎,老師沒上一節課,都會熬夜備課。其實開上去輕鬆的一節課,背後有老師的萬分心血,所以,我們應當感恩老師,感恩老師把知識傳授於我們,感恩老師能把畢生精力都以教書為重,更感恩老師把青春當代價,讓代代少年從無知的稚童到指數大利的少年。有句俗話説得好——一日之師,終生為父。我們感恩老師就先感恩父母一般,“父恩比山高,母愛比海深。”師愛又何嘗不是?

人一生都在感恩中成長,有的恩情輕如川流不息的小河,纏繞在我們心頭,就像《愛的教育》中的《掃煙囱的孩子》陌生人之間的關愛。有的恩情重如泰山,壓在我心間。讓我們把感恩像擊鼓傳花版廣為流傳吧!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6

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對書表現出很大的興趣,爸爸媽媽感覺這是好事,就給我買了很多的書。其中有一本《愛的教育》給我很大的影響。

《愛的教育》原名《心》,後來改名為《愛的教育》。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父母的愛,朋友的情,師生的恩。這本書也讓我認識了很多很多的小朋友。其中代洛西、卡隆、安利柯、“小石匠”、安東尼奧、拉勃柯……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卡隆因生病上學晚,年齡要比其他孩子大一些。他不但樂於助人,還是個見義勇為的好孩子。他總是保護着“小石匠”和駝背的耐利。

代洛西就是一個完美的孩子。外貌好,學習好,性格好,有才華懂禮貌,他就是我學習的榜樣和楷模。

潑來可西我感覺是裏邊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孩子。雖然小小年紀,家境不好,爸爸嗜酒如命還打他,但是他努力勤奮好學,用自己的行動感化了自己周圍的人和他的爸爸。潑來可西好樣的。

這正應那句歌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啊,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愛,他就像空氣圍繞在我們身邊,沒有了他,我們將無法生存;他就像水一樣滋潤着我們的心田,沒有了他,我們就會枯萎而死。

《愛的教育》通過一個個小故事,一羣天真活潑的孩子,告訴我們愛是我們生命的源泉,是我們的指明燈,讓我們帶着愛去遠航吧。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7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世界各地的名著,它是以日記的方式來寫的,雖然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小故事。“愛”是多麼閃亮,多麼令人鍾愛的字。人們追求愛,也期望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好!我們要完全擁有它,務必去充實它,讓我們攜手,共創出人間最完美的愛。這本書裏也正是想表達這一點。

讀《愛的教育》,我走進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我覺得安利柯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潑、好動,我發此刻他生活的周圍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才能夠順利成長。

在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的是《賣炭者與紳士》這一節寫了一個父親對他兒子諾皮斯的愛。諾皮斯罵培諦的父親是個“叫花子”,諾皮斯的父親明白後,非要諾皮斯向培諦和他父親道歉,雖然培諦的父親一再拒絕,可諾皮斯的父親還是堅持要讓諾皮斯道歉。從那裏能夠明白,諾皮斯的父親是一個多麼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愛來薰陶他的兒子,讓他的兒子也變成一個關心別人、不取笑他人的人。

我看完這本書體會到同學之間的關愛和照顧,我也從中明白老師對同學的關愛和教導。這讓我想起了我的老師們,他們對我很好,就像安利柯的班導師一樣慈祥、温柔、用心的在教導我們,關心我們!讀這些故事真是讓自己受益匪淺,我想我們也就應以身作則,在學校、家庭中學習這種關愛他人,用自己的愛來薰陶別人,讓愛在人們心中永駐。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8

一個人要是有了一顆無私的`愛心,就會是一個擁有一切高尚品質的人。《愛的教育》在這本感人的書中,處處都是這種擁有高尚品質的人。

小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生活相對富裕,家庭環境輕鬆、快樂、和諧。父親是位工程師,父母都是樂善好施的人,常常不但教導安利柯要幫助窮人和有困難的人,也常常以身作則。安利柯有一本與父母共享的日記,裏面記載了安利柯平時的所作所為、

所感所想、父母所寫的勸誡啟發信、老師在課堂上所宣讀的每月故事。它告訴我們的小讀者: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好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比這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對父母、對師長、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的愛與尊重。

我讀了這本書之後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篇日記是《我們的老師》。這篇日記裏寫了老師很親切,很温柔,不管學生做錯了什麼事都會原諒他,就像對待自己兒女一樣,總是不捨得批評他們。作者把老師和學生寫的非常親切、感人,把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寫的很具體,其中有一句我覺得很好,就是這句:老師親了他的額頭説:“快回去吧,孩子。”從中我知道了老師對學生的愛,就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命。

讀了《愛的教育》就是在愛的海洋裏暢遊,讓我們把《愛的教育》中的愛演繹到我們的生活中吧!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9

費魯喬站在不遠的地方,身子靠在廚櫃,沒有一叮點辯解。聽着奶奶説。

他就是這樣十分頑固的一個小男孩,即使心存多愧疚,“我錯了,原諒我吧。”像這樣的話,都很難從他嘴裏説出來。時常就是心軟,也不表露出來。

讀完了這篇之後,我感受到了他的內心愛。雖然平時費魯喬。從來都不在嘴上表達對家人的愛,但是到了關鍵時刻,他卻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曲愛的頌歌,英雄的讚歌。

此刻,我回想起自己的奶奶,使我更加想念和愛我奶奶。我奶奶在世的時候,對我十分的好。似乎覺得,從我剛生下來,奶奶就在我的身邊。我慢慢長大,奶奶從託兒所、幼兒園接送我。生活中照顧我、疼愛我、帶我去玩。因此,我個性喜歡奶奶、感激奶奶。我給奶奶捶背,奶奶高興地直説:“孩兒真孝順!”

奶奶很好滿足的。只要你説聲:“奶奶辛苦了”或“奶奶你真好”之類的話,再給她捶捶背、揉揉腿,她就會更心滿意足的。此刻我悲哀的是奶奶走了……

費魯喬走了……我們的小英雄走了……一顆美麗的童心走了……

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時間,努力為我們這個短暫的生命之旅,留下一些完美的難忘的記憶。“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英雄,不需要豪言壯語,不需要英勇無敵,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就是一個人的努力充分展示出了人性和愛的光輝。

鎮定地迎接死亡和威脅,展現崇高的愛,費魯喬就是一個值得讚美的英雄。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10

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深受教育。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什麼是“愛”,愛很簡單,可以是關愛,也可以是膩愛。但膩愛不能太過度。

這本書主要講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學習。讓我深受感動的是“愛國”,這篇文章講了安利柯對祖國的熱愛和關心,因為他有許多理由喜歡他的祖國;他的父母在意大利,他有許多朋友在意大利,他流着意大利人的血,他周圍美麗的環境和一切都屬於意大利,這些都是安利柯愛國的理由。愛國不一定要去犧牲,只要我們有顆愛國的心,為祖國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愛國,保護壞境也是愛國。綠化壞境和我們身邊的小花、小草、大樹也是愛國。我們每做一件好事就是在愛國。把一件小事一次又一次的去敵,也會成為一件大事。隨着我們的年齡不斷的增大,也就為祖國做的頁獻也就越來越大。但是為祖國想要做更大的貢獻就要有知識,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

我們身邊一定有很多這樣的故事,比如:我們院子裏有幾棵小樹,但小樹好久沒人澆水了,都快枯死了。我和我們院子裏的幾個好朋友拿了一桶水給小樹澆了水,過了幾天小樹就活了。

假如別的國家來侮辱我們國家,我一定會努火中燒。

這本書中全都是愛,這本書中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豪言壯語,只有平凡的日常生活,但這裏充滿了對國家、社會、民族的愛,充滿了對父母、老師、朋友的愛。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11

我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其中《一個不幸事件》這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的大概意思是:在新學年開始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不幸事件——一個二年級男孩名叫羅貝蒂,他在放學時看到一個小男孩避開他的母親,跌倒在馬路上。不遠處,一輛馬車正在駛來,於是羅貝蒂勇敢地救下了孩子,但被車軋了腳。校長把羅貝蒂高高舉起,讓大家把他當做英雄。這時一位婦女跑進大廳,她是羅貝蒂的母親,又有一位女子跑了進來,她是被救孩子的母親,兩個人將羅貝蒂安放在馬車上,一起駕着馬車走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我們應該尊老愛幼,應該學習羅貝蒂樂於助人,捨己為人和奉獻的精神。當別人有危險時,我們不應該袖手旁觀。當遇到有困難的人時,我們應該予以幫助。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臉色發白的校長停了一會兒,然後用兩隻臂膀舉高一個孩子讓人們看到他”。人們覺得這孩子是個英雄。他救下了小男孩,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校長是為了讓人能看見他,同時也十分欣賞他。

我記得在我們小區一個男孩從台階上滾了下來,滾了一段距離以後,被我給攔住了。我算了一下距離,再往下的台階又高又陡,而且全是稜角,以這個角度滾下去,很可能會磕破頭的。

這篇文章用肖像描寫,神態描寫和動作描寫,形象地描寫了羅貝蒂、校長和兩位母親。讓我們一讀就能想象出他們的樣子,彷彿身臨其境。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12

愛就像一葉小舟,載着我駛向夢想的彼岸……

每當我重讀一遍《愛的教育》,我對愛都會有更深的理解。

《愛的教育》全書一百篇,其中最讓我浮想連翩的是《小抄寫員》。

從前,有一個貧窮的家庭,父親的工資很少,還要扶養多個孩子,小敍利奧十分懂事,想幫爸爸抄寫,可被爸爸拒絕了。於是,他只好在晚上偷偷地幫爸爸抄寫,有了他的幫忙,隨之時間的消逝,家裏的情景好了許多。可小敍利奧卻因嚴重缺乏睡眠而導致上課無法認真聽講,回家也無精打采的,所以,爸爸經常責罵他。直到有一天,爸爸發現了一件事,原先小敍利奧偷偷地幫他抄了許多文件,此時的爸爸愧疚萬分,後悔自我錯怪孩子。

俗話説:“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敍利奧就是這樣從小就揹負起增加家庭收入的重擔,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事,況且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還忍受着父親的責罵,仍堅持每晚幫着抄寫文件,就只為看見父親舒展的笑容。他的所作所為,他的家庭職責感,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在我七歲時,我看見一則新聞:一個四歲的小孩為了照顧受傷的爸爸,所有的家務勞動,都由他一個人承擔,當時,看到那個場景後,我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難道他的家庭職責感是天生的嗎?我們為什麼沒有?

愛,就像蜂蜜,蜜蜂不能缺少它,正如我們每個人不能缺少愛一樣。

愛,有時就是職責,每年個家庭不能缺少它,正如小敍利奧一樣,他從小學會了擔當,學會了分擔,學會了付出。請問:你我有嗎?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13

寒假裏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內容是以一個四年級孩子的口吻和眼光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小故事。

故事裏有正直善良的卡隆、品學兼優的德羅西、勤奮好學的斯代地、舍已救人的羅伯特、勤勞刻苦的可萊諦、有着堅韌性格的耐利、還有孝順的朱利奧和波列科西等等人物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我的眼前。在這些故事裏我看到了積極、樂觀、光明和愛。

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印象比較深的很多,其中有一篇是《玩具火車》,它講的是卡隆和波列科西到安利柯家玩,波列科西很喜歡安利柯的小火車,那是安利柯的父親送給安利柯的禮物,但是他看到波列科西那麼喜歡他的小火車,他最終決定了把小火車送給了波列科西。

這是一個小故事,但是讓小朋友能把自己喜歡的玩具送給別人卻並不那麼容易,明理就沒有這樣的習慣,現在的都只有一個孩子,在一般情況下孩子要的都會給,但是卻極少讓孩子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送給別人,孩子就沒有這樣的習慣,反倒是他不想吃了,不想要了就會遞給我,最近跟他説“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目前還沒看到效果,不過習慣的養成是個長期的過程,要改掉這個習慣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努力。

我想讓他多看這本《愛的教育》,希望他能從這些小朋友身上看到自己的缺點,並且能學習別人的優點,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換位思考做起,學會理解,諒解和寬容。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14

在寒假中,我讀完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這篇長篇日記體小説寫的是一個叫恩里科的小男孩,在學校一學年中發生的100個小故事。

《愛的教育》這本書裏面,包含着很多老師給學生講述的故事;還有主人公恩里科的父母對他的勸誡啟發性的話;寫的最多的是他學校裏發生的事情。我最喜歡書中恩里科的同學——加羅內,因為他是非分明,敢於和邪惡抗爭,經常保護弱小的同學,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在最後的兩個故事中,恩里科就要和他的同學們説再見了,同學情深使我讀的時候感動得熱淚盈眶。

讀完這本書,我被主人公恩里科和他的同學們的那種默默為他人付出的精神所感動,聯想到我們身邊不是有很多這樣默默付出的人嗎?就像雷鋒,他的一生都在為老百姓做好事,老百姓至今都吟誦他、紀念他!還有我們的父母,他們每天起早貪黑,只為給我們更好的生活,自已卻絲毫不求回報。更有我們社會上許多善良的人們,看見弱者伸出援手,一方有難,就八方支援,正是有了無數人的默默奉獻,我們才會有如此美麗和諧的生活環境。

《愛的教育》這本書,以娓娓動聽的小故事教會我如何去愛;如何以感恩之心對待我們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如何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如何默默付出,為他人的生活送去花香……因為人類一切溝通信任的橋樑,就是真誠的愛!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15

今年暑假,我懷着一顆很好奇的心讀完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愛的教育》”。從這本書中,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那無私,博大的愛,它讓我十分感動。

這本書是以日記形式編寫的小説,書裏的故事雖然每篇都很短,但是每篇內容都非常好,也告訴了我們許許多多的道理。

書中提到的一件事讓我非常感動:敍利亞為了替父親分憂,所以沒晚12:00起牀幫父親抄寫東西,他因為疲倦不堪,所以學習的時候總是睡着,他父親就打他,罵他。但是敍利亞還是一直堅持着。終於,在一個晚上,父親發現了真相,從此以後,父親更加愛他了。

讀完這本書以後,我非常感動,我不禁想到了我地媽媽,她白天忙着做家務,做完之後,還要監督我和哥哥學習,幫我們檢查作業,複習課文等等,就像保姆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着我和哥哥,毫無怨言。

以前我看到父母那麼操勞,並沒有體會到他們地辛苦,當我讀完了這本書時,我就能體會到了。以後我一定要多幫助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地事,多多理解他們,不再惹父母生氣。

讀完這本書,我非常的受感動。讀這些故事真是讓自己受益匪淺,以後我一定要在學校,在社會學習這種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精神,多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性活動,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羣,用自己的愛心來薰陶別人,讓愛在人們心中永駐!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16

《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令我收益匪淺。

我覺得安利科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潑、好動,在他生活中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才能夠順利成長,也能夠從中獲取經驗。

給我記憶最深的是二年級的學生羅貝蒂,他為了保護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朱利奧不被馬車撞到,自我卻來不及躲開,被馬車把腳骨壓碎了,經後只能靠枴杖行走了。在我們的生活中,幫忙別人的同學是有的,但像他這樣了為保護別人而犧牲自我的同學,我們就不必須有幸遇到了。看到這一個故事,令我想到了報紙上的一則報道: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太太倒在人行道上。20分鐘裏,竟沒有一個路人上前攙扶。等到120急救車趕到時,老太太已經去世約20分鐘了。同樣是兩個值得幫忙的人,可是遇到的結果卻完全不一樣,一個得到了別人捨命相救,一個去世了很久才被人發現。這些行人跟捨身救人的羅貝蒂簡直是差之千里。

正是因為安利科身邊有這麼多善良的夥伴,他才能夠明白這個世界處處充滿愛。這讓我覺得這本書很有意義,讓我體會到什麼是同學之間無法摧毀的友誼,什麼是師生之間無微不至的關懷,什麼是父母永無止境的愛!我相信如果有了這些品質,明白了什麼是真、善、美的人,必須是世界上生活的最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