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原則》讀後感(精選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27K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原則》讀後感(精選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原則》讀後感(精選10篇)

《原則》讀後感1

《原則》這本書讀完有一段時間了,一是自己有點懶,二是書的內容有點宏大,好像抓不到重點,所以拖了一週多的時間才寫一些讀書感受。

作者是瑞·達利歐(RayDalio),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他出生於紐約長島一個非常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26歲時在自己的兩居室公寓內創辦了橋水。經過42年的發展,橋水位列美國最重要的私營公司榜單第五位(《財富》雜誌)。他入選《時代週刊》世界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並躋身《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由於他獨到的投資準則改變了基金業,美國CIO經理人雜誌稱其為“投資界的史蒂夫·喬布斯”。

1、內容梗概

書的內容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講述自己的人生經歷,創業,創業失敗,人生低谷,然後再次創業,得到回報;第二部分講述生活中的原則;第三部分講述工作中的原則。如果讓我説整本書的最大收穫,我想結論是高效生活,高效工作,有效率、質量的過一生。

2、大體感受

對於生活,要獨立思考,自己想要什麼,現狀是什麼樣的,然後如何去做呢。在思考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想要做到高效,要學會做最優抉擇,評估和診斷現狀,頭腦開放的思考,在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困難,不要讓人腦情緒部分控制我們,讓我們有太多畏難情緒,進量去理性思考,理性看待困難,並且思考應對措施和改進。

對於工作,一是打造宗教般的文化,透明開放,並且讓員工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並且有意義的工作;二是工作流程化、機制化,並且在更高的層面去觀察思考流程、機制,不斷的反饋優化。

對於工作部分,再分享三個小點:

A.對於錯誤的態度。可以接受錯誤,不能接受一錯再錯,員工做一些事情,犯錯誤可以儘量避免,但總會發生的,如果不能容忍錯誤,會影響員工放開手腳、大膽嘗試,但是如果是一錯再錯,那態度和聰明度都有問題。

B.人各有所長,合理使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或者擅長的領域,要儘量標籤化員工的擅長點和性格點,匹配合適的工作,並且對於崗位,建立匹配模型,讓合適的人做最有效率;對於自己,也要認清自己不擅長的地方,遇到問題的時候,去請教那麼在該領域擅長的人,而不是自己聊得來的人。

C.建立反饋機制。反饋是最高效的進步方法。對於流程,要有反饋然後改進,反饋點可以來自於結果和目標的對比,深入分析,也可以看過程中的邏輯方法,修正;對於個人,要經常自我反思,沒有反饋、思考的做事情,進步很慢,就好比,有100個數字,從1—100,我需要猜出來你選了哪個數字,如果沒有反饋的化,可能是1次,也可能是100次,但是有反饋的話,2的7次方是128,那麼1—7次就可以猜對,大大提高效率。

《原則》讀後感2

在書寫本篇《原則》讀後感之前,不得不承認,我並沒有完整詳細的理解掌握全文。不知自何時起,內心已被這個喧囂噪雜的生活所淹沒,能讀的書都是一些碎片化、快餐式的所謂知識,以及各種雞湯、方法論、情商論,僅僅是選擇劃個重點還是截屏罷了,沁入骨髓的還是學生時代形成的記憶,通過眼觀、耳聽、手寫、心記再反覆考試行成條件反射式的學習方法,比如記憶作者名字,在這方面不是我的強項,運用那個時代的聯想方法,一個不忘本的美國老頭悠閒地吃着中國的達利園小麪包,一下子就記住了瑞達利歐這個名字。再讀《原則》似乎又找到學生時代那種對知識的感覺,謝過老劉推薦。

《原則》作者是美國人瑞達利歐,生於1949年長島一個富裕的中產家庭,與共和國同歲,同樣他的一生與中國交集甚多,第一部分通過作者樸實的文字梳理出他清晰的成長曆程,作者如此大費周章介紹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背景,我覺得更應該體會作者的良苦用心,用大量篇幅是為了更好的鋪墊,把後續從業,創辦橋水並實踐人生的第三階段做了一個良好的內在邏輯説明。

初讀本書給我的印象更多像本哲學與方法論的結合體。開篇直指原則的本質是根本性的真理,是行動的基礎,與《道德經》開篇之作有異曲同工之妙,結合我們如今所處的環境,錯綜複雜、處處喧囂,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何能夠妥善安排,離不開一個行事原則,實事求是抓住事物本質,起身追馬,不如退而種草。

生活充滿重複,工作熟能生巧,相似的事情也是不斷出現,前人們總結的各項風俗習慣,道德法令,以至於器物製作,工程繁浩,簡而化之都是總結原則的體現,不斷整理形成路徑,隨着積累發展,逐漸辯證優化原則,使之與所處的生產力水平所匹配,後來者居上就由此而來,不可想象一個沒有原則,沒有積累的蠻荒會是什麼樣子。

由於本書更像是一部生活工作使用手冊,凝聚了作者一生的閲歷與工作經驗,有作者所處環境,人生階段的獨特性,死記硬背不是我的真實意圖,對於書中所提的工作方法,防範措施,在到達那個人生階段前夕來體會遵守可能效果更佳,在此我更願意分享一些具體理念,更適應現階段發展的觀點:

1、極度求真,極度透明。一個小孩子如果在他的成長環境裏爺爺奶奶講中文,爸爸講英語,媽媽講西班牙語,只要多交流,用不着刻意教,他就能自然而然掌握這些語言表達方式,這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講,幾乎不可能,難道是成年人智力不如一個小孩子嗎?當然不是,因為小孩能更加真實,更加透明,敢於張口,不怕出醜,認認真真表達自己的需求,一個極度求真,極度透明的環境更能提高學習效率,讓人極度舒適。

2、創意擇優,對可信度加權。在一個彼此信賴,實事求是的環境裏,基本要求就是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由於每個人所處環境,性格的不同,觀點必然有異,這就要求對各種創意進行選擇決策,尋找那個最適合的創意。可以根據以往成績對本事項的決策人進行權重分配,選出最優方案,最大可能避免不利影響。如騰訊公司最初在廣州成都等地設立了三個微信開發團隊,做同樣的事情,最終廣州團隊勝出,在市場上獲得了巨大成功,形成神一樣的壟斷,助力公司二次騰飛,就是典型的創意擇優。

3、奉行頭腦極度開放,在進行決策過程中,自我意識和思維盲點是兩個最大的障礙,一個有邏輯有意識的自己與一個情緒化混亂的自己不斷爭奪大腦的控制權,這個如同視覺障礙一樣是與生俱來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個頭腦封閉的人,有太多先入之見,固執較真喜歡鑽牛角尖,俗話説就是油鹽不進,樂於在自己的小天地裏,反之一個頭腦極度開放的人,更願意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樂於探索,善於聽從別人的觀點,敢於承認自己不會一直正確,我杭州有一個朋友,交往多年了,他就有一個習慣,凡事自己總是對的,好在比較謹慎,可依然受困於此、圈子很小,合得來的都是比較看的開的,沒有利益交集很有限幾個人。做一個頭腦開放的人對於個人團隊的發展至關重要。

4、設計機器化的模型,根據各項數據變化,通過內在邏輯進行迴歸分析,把決策過程做成一個美麗機器,通過此消彼長的關係嵌入模型進行決策。

5、有效決策,先了解事情本質,剔除主觀情緒,綜合分析眼下的形勢,找到一個可信,懂行的人討論,做農產品就不能去問一個只做國債的,做礦產的也不能請教一個做外匯的,老話叫牛頭不對馬嘴,想創業請教行業成功者,他告訴你的是方法,問失敗者他對你講的可能是,這個不行,不可能賺錢。

初讀此書,常常流露出作者細緻、謙虛、謹慎的優異品質,總是擔心你讀者不能完全體會他的用意,又恐怕過猶不及,處處講究辯證法,凡事不講絕對,不能生搬硬套,各種方法要適時、適地、適度,再次感謝作者達利歐先生,及譯者,還有深圳金海龜團隊,期望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不斷閲讀,實踐《原則》通向人生的自由王國。

《原則》讀後感3

《原則》一書內容十分豐富,作者Dalio將自己超過四十年的人生經歷和創業經驗和盤托出,向讀者娓娓道來,我想,無論讀者是誰,無論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大概都會從此書中受益。也正是因為如此,每位讀者閲讀後的體會和收穫也將很不相同。我在這裏談談令我感受最深的幾點。

首先,要多做有意義的思考。本書一開始,就開明宗義地提出了三個問題:

(1)你想要什麼?

(2)現實是什麼?

(3)你打算怎麼做?

如果不打算稀裏糊塗地過一輩子,這幾個問題都是我們需要想清楚的。一開始的時候,或者在很長時間內,我們也許對這幾個問題都沒有清晰的答案;甚至,隨着我們的閲歷增長,人生目標也在不斷變化。但我們必須經常思考這幾個問題。

根據我的經驗,人生中的很多不快和痛苦,都是由於自己的期望和現實之間的不匹配造成的。期望和現實之間有差距,這很正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有兩個選擇。第一是選擇接受現實,因此拉低自己的期望。第二是不打算接受現實,那就需要制定出一個行動的計劃,讓現實逐漸向期望靠攏。我們可以短時間生活在期望和現實的巨大差距之中,但時間長了肯定行不通。

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期望和現實往往也都在不斷變化,因此這是個動態調整的過程。最理想的狀態是,我的期望總是設定得比現實高那麼一點,這樣我既有動力去努力工作,也不至於因目標定的太高而氣餒沮喪。

其次,是要極端誠實、正確面對自己的弱點。這裏説的誠實,不是説不能欺騙別人,因為那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之一,根本就不在討論範圍內。這裏的意思是説,要極端誠實地面對自己。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們的性格如何,我們的強項和弱點是什麼,我們自己最清楚,

如果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可以找別人幫助。我們可以嘗試,可以提高,可以失敗,但不能偽裝。如果不能對自己誠實,不能正視自己的弱點,那我們就很難進步,就無法擁有更加有意義和成功的人生和職業。

和多數人的觀點不同,Dalio告訴我們有弱點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在他看來,他沒有遇見過完美而成功的人士。即使他眼中的英雄,在一生的經歷當中也會不斷遇到各種挫敗,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的弱點所導致的。但這些英雄式的人物能夠正視自己,能夠克服弱點,並不會讓自我感覺阻礙自己的進步。這一點對我們來説尤其重要。我們是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我們的弱點會被立刻且毫不留情地放映在業績上。在市場面前,我們的自我感覺或者面子毫無價值。比如,我們做錯了方向,難道市場會顧及我們的面子問題而改變其運行方向嗎?當然不會。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做的只有收起面子、認識錯誤、糾正錯誤,沒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

第三,和上面那點相關聯的是,我們如何面對失敗。我們不是不可以失敗,而是該如何去面對失敗,是被失敗打倒,還是把失敗當作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從中汲取經驗而完善自己。個人如此,機構也是如此。比如很多公司在挫折面前就一蹶不振,甚至退出歷史舞台。Dalio舉了一個例子,就是幾十年前道瓊斯指數中的成分股,只有很少數目前還在指數當中,就是這個原因。尼采説過,"凡是殺不死我的都會讓我更強大"。沒錯,但前提是我們要從錯誤中學習。

在如何面對失敗的態度上,古往今來人們的分歧其實還是挺大的。我有種感覺就是我們的文化似乎對失敗非常不寬容。比如,在歷史上,如果是武將戰敗了,那麼等待他們的結果就比較悲慘,一般是要被軍法處置的,比如被斬首。如果是文臣失敗了,比如推行某種變法失敗,那麼等待他們的常常是身敗名裂,甚至在道德上被譴責。這些情況在我們的歷史上一再重演。但反觀西方,對失敗就寬容很多。比如在古羅馬,戰敗的將軍一般不會受到嚴厲的懲罰,除非有通敵賣國的嫌疑;相反,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會被重新啟用,繼續在戰場上馳騁。古羅馬人認為,敗軍之將從失敗中學到勝利所不能帶來的寶貴經驗,而且軍人的榮譽感會驅使他們今後去追逐輝煌的勝利。

只允許勝利而不能容忍失敗還將引發更多的問題,比如不敢嘗試,比如當事人想盡辦法掩蓋失敗。這方面,已經有很多智者做過很多的論述。對於我們來説,這問題非常關鍵。在金融市場上,失敗是常態,有個説法是:長期來看,如果你"只有"50%的成功率,那就已經很好了;能有60%的成功率,你就是傳奇;如果你的成功率能達到70%,你就是上帝。

最直接的感受先寫這麼多。此書無疑值得每隔一段時間——比如兩年左右——拿出來重讀一遍,每次都應該有不一樣的收穫。

《原則》讀後感4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由於生長環境的不同,我們的性格也不一樣,原則也更不一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本《原則》呢?作者在書中講述了一些在生活和管理中比較重要的原則。網友是如何評價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這是一本離我很有距離的書,或者説是一本讓我有些蒙圈的書。

讀完之後,我竟很長時間不能get作者想表達的點,其中印象比較深的是:反饋環,創意擇優,極度透明,極度真實,可信度加權,工具量表等。

為什麼説這本書讓我感覺沒什麼收穫?

因為書中大量的、不管是生活原則還是工作原則,好像都不能直接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只能説通過這本書,我看到了最頂級的金融公司裏的頂尖精英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往好的方向想,也是一種啟蒙吧。

最後,我想説的是我特別喜歡這本書的書名——《原則》。

這也讓我一直在反思到底什麼是“原則”?

我想:“原則”意味着絕對的理性,用理性的眼光去認識世界,通過將感性的、直接的經驗變成一條條理性的,甚至冰冷的戒條來指導,規範我們的行為。

特別是犯錯之後的反思,不要畏懼犯錯,沒有錯誤你就沒有機會認識自己的不足,而更重要的是別忘了犯錯之後的反省,沒有反省你就不可能吸取教訓從而繼續成長,而最終把一條條反省之後寫出來的規則就成了你為人處世的原則。

而這“原則”的價值高低取決於你反省的質量,從而決定了你今後的成就。所以,從現在開始,把建立自己的“原則”看成一項特別重要的事兒,在不斷建立、更新自我原則的過程中不斷成長。

《原則》讀後感5

説來有點慚愧~去年的熱銷書我今年才看完。

這本書適合處於各個階段的人去閲讀,不管你是學生黨還是上班族亦或者是企業家。

這本書其實就講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的一個投資生涯歷程的回顧,第二部分講的是生活原則,第三部分講的是工作原則。

這些生活原則與工作原則,其實都是來自於作者的生活,條例非常的清晰,覆蓋到了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又非常的簡明扼要!

現在腦中還一直記得作者一直在文中提到的一條生活原則:一定要做到頭腦極度開放。作者似乎把這一條視為生活原則中最重要的一條!

作者在書中也給出了很多做到頭腦極度開放的方法。但是我覺得做到頭腦開放真難啊!

然後就是工作原則中,作者視為最重要的一條:極度透明,極度求真!

説來還是有些慚愧,這部分我讀的懵懵懂懂……很多地方理解不是很深刻,可能是我沒有全身心投入到書中吧~

但是這本書真的很不錯,我覺得我十年之後再來看,一定會有不一樣的味道!

雖然這本書的翻譯有些生硬,讀起來有些拗口,也不想小説那樣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的,所以讀起來有些枯燥,但用心去讀,不理解的句子多看幾遍,再不理解就返回上一頁再看一遍!所以這本書又打破了我的記錄,以前看劉欣慈的《三體》看了十多個小時哈哈!然而這本書《原則》我看了38個小時多,包括我一開始聽了一些部分,願意花這麼多時間是因為學到了很多,看的同時也在不斷做筆記,所以這本書《原則》推薦給正在努力中的你?

《原則》讀後感6

《原則》這本書在年初很火,一直打算看一下,最近終於將本書提上了閲讀日程。説實話,看完後並沒有醍醐灌頂的感覺,有收穫但與之前的期待是不符的,原因應該是目前的我還沒有親身的實踐體驗,而且也不會立馬去用到書中的原則。

這是一本手冊,作者瑞?達利歐作為全球知名對衝基金的創始人,將一生中生活和工作中的原則進行了記錄和總結,橋水公司以這些原則為基石,參考、學習、執行和監督。作者在人生的晚年階段將這些原則公開,希望能給世界帶來幫助。

隨思

這本我讀起來還是有點無聊乏味的,就像在讀一大堆的公式定理,這很大一個原因是不太適合現階段的我。因此不能一味追那些經典好評的書籍,適合現在的自己的書就是好書,能有收穫的書就是好書。

作者如此強調原則,與作者的「把做事和投資決策的方法轉化成計算機算法」強烈信念有密不可分的聯繫。極度透明和極度公開也是希望增強公司成員的確定性,減少不確定因素,畢竟是做對衝基金,一點差錯就可能導致傾家蕩產。相比當下重視相關性而忽視因果關係的機器智能,作者偏愛強調強因果關係的專家系統,這也是其經歷和行業所決定的。

結合自己的情況,説一些自己的感觸。

當你開始建立自己的原則,並在人生歷程中不斷調整、加固,慢慢你就會塑造出你自己,你自己和他人都能更好地認識你,幫助你更好的做出決策。

以前面對質疑和批評,總會本能地抗拒和拒絕,希望以後以更開放和謙遜的態度去對待,不要過分在意所謂的.面子和自我虛榮。

建立一種坦誠的文化,出問題時及時找到錯誤去修補,並找出如何避免再次重犯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去隱藏問題。

《原則》讀後感7

初識《原則》這本書,在京東管理類熱銷榜上。翻一遍目錄,深知有用、大有所用。

後來一次忘帶紙質版,上微信讀書搜尋,名為《原則(羅振宇跨年演講推薦)》。故又特意去看羅振宇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20xx》,這是第二次認識《原則》。不能不説,羅振宇的演講帶些許喧譁取寵,但不妨礙帶來一波嶄新的思維。

羅振宇道:《原則》呈現了一個用“人生算法”驅動的生存方式,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複動作的平方。説得更簡單一點,人生算法就是你面對世界不斷重複的最基本的套路,找到它,重複它,強化它。

“人生算法”,我更樂意直白稱為套路。這是人生的“公式”,不假思索做出更高概率的正確決斷。我們有經驗了,沒有總結,沒有套路。我們有經驗了,有總結,有點套路。但記得一句話“你現在所經歷以為跨不過的檻,之前或者已經有千千萬萬人經歷過”,看瑞·達利歐跨過的經驗,去總結,大有套路。

這不是對普通人虛無的成功學或雞湯,畢竟瑞·達利歐和史蒂夫·喬布斯一樣,沒有比爾蓋茨的IBM高管媽媽、馬化騰的國企總經理爸爸、馬雲政商關係濃厚的藝術家族背景。他們都是真正白手起家,而區別在於瑞·達利歐把經驗總結出來給世人,史蒂夫·喬布斯只留下了曾經極致的蘋果。

因此,這部書對我來説是一個現實導師。記得好幾次遇到困難解決不了,翻一翻,豁然開朗。“相信極度求真和極度透明”、“做到頭腦極度開放”、“打造允許犯錯,但不容忍罔顧教訓、一錯再錯的文化”。。。

我不相信努力越大就收穫越大,那樣的話我去搬磚能搬出世界首富。當然如果不努力,連搬磚的機會都沒。而我堅信正確的方向、適合的套路是成長關鍵。方向錯了,越努力離目標越遠。有了套路,相當於有了減少跌撞的“捷徑”。

一生碌碌無為可怕嗎?那一生都在努力仍碌碌無為呢?

《原則》提供了一套邏輯嚴密的、可執行的套路,瑞·達利歐希望大家要麼不努力碌碌無為,要麼努力並可以實現一點人生價值。

“時間就像一條河流,載着我們順流而下,遇到需要做出決策的現實。我們停不下來,也無法避免與之相遇。我們只能以最好的方式應對。”

《原則》讀後感8

任何組織或機構若想正常運轉,其工作原則必須與該機構成員的生活原則相契合。——瑞·達利歐

一個機構就像一部機器,主要由兩組部件構成:文化和員工。二者之間相互產生影響,因為機構的員工塑造了機構的文化,而機構的文化決定了選用什麼樣的員工。優秀的機構擁有優秀的員工和優秀的文化。優秀的員工具備高尚的品格和出色的能力。優秀的文化不掩蓋問題和分歧,而是公開妥善解決,喜歡讓想象力馳騁且願意開創先河。

首要原則是打造良好的文化。

要營造一種允許犯錯,但不容忍罔顧教訓一錯再錯的文化。意識到錯誤是事物演化過程中的自然連帶部分。不要糾結於一時的成敗,要放眼於達到目標。要觀察錯誤模式,判斷是否因缺點而引起。記住在經歷痛苦後要反躬自省。知道哪些錯誤可以接受,哪些錯誤無法容忍,不要讓你的下屬犯不可接受的錯誤。

第二大原則是用對人。

之所以要用對人,是因為用人不當的代價高昂。要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要記住人與人存在差異,認識不同、思維不同使不同的人適合不同工作。對待你的團隊要像體育界管理者那樣:沒人能靠一己之力單獨取勝,但每個人都必須戰勝對手。

出色的人不容易找,所以要想着怎樣留住人。找人不僅是幹份具體工作,你還要願意與其分享你的生活。考慮薪酬時,要提供穩定性也要讓人看到機會。要記住維繫偉大的合作關係,比金錢更重要的是體貼和寬厚。

為了恰當地用對人,還要持續培訓、測試、評估和調配員工。要懂得你和你的下屬將經歷個人成長。要準確地評價人,不做“好好先生”。嚴厲的愛既是最難給的,也是最重要的愛(因為它很不受歡迎)。要知道了解人們怎樣處事和判斷這種處事方式能否取得好結果,這比了解他們做了什麼更重要。

瑞·達利歐將做好橋水基金的方法總結為《原則》,涵蓋生活、工作、管理等方面,林林總總,你總以為成功有祕密,讀完你可能發現成功道理大致相似,其中不少你也聽過,覺得不過如此——但説到,並且做到,這才是成就瑞·達利歐的祕密,這才叫原則。

《原則》讀後感9

前段時間讀書,偶然接觸到這樣一個觀點,我們讀書都是一個信息獲取的過程,我們從書中理解作者的觀點,有觸動之後就會深思,進而吸收,然而這只是初級的閲讀,而更高一層的閲讀則是從作者的角度出發,思考如果是同樣的話題,假設讓我們自己寫,應該怎麼構思全文,然後對比自己的思路與作者的思路,這樣的閲讀則更能夠收穫別樣的智慧。

創新的原則,是選自德魯克《創新與企業家》中的一篇文章,既然是談原則,必然需要考慮一些邊際條件,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而這個正是整篇文章的關鍵所在。現在看來,基於自己目前對創新原則的認識,與德老先生相比,是斷不能思考如此全面。所以當我試着構思自己關於創新原則的文章時候,估計觀點也都是普通大眾都能夠想到的層面,沒有更深刻的見解。

既然現在有機會接觸到德魯克《創新的原則》這一篇文章,自當全力思考其中的邏輯,將知識信息轉化為個人智慧。德老在開篇就告訴我們他所分析的創新不是靈光乍現,不是繆斯垂青,是可以系統化研究、發現的創新一般原則。簡單總結為“五個要做”、“三個不要做”和“三個條件”。其中五個要做:徹底分析機遇、走出去、簡單、細微、領導地位;三個不要做:不要太複雜,不要多樣化,不要對未來;三個條件:工作、長處、市場。具體瞭解,可以閲讀原文,這裏不再贅述。

創新的原則等同於飛機的航道,飛機如果安全的從出發地到目的地,就不能夠隨意的飛行。同樣,當我們在系統化實踐創新的過程中,創新從創意到成果,必須有原則的規範。其實對於創新,很多人都普遍認為只有專業化的人才才能夠勝任,以致於很多人在創新面前都望而卻步。但當我們認真分析創新的原則之後,反而突然發現創新與普通工作無異,很多原則並不是創新獨有的,也可以適應普通工作。換過來想,凡是能做好普通工作的人,也一定能夠勝任創新工作。

德魯克先生説:成功的創新者都是相當保守的,他們不得不如此。他們不是“專注於冒險”,而是“專注於機會”。企業家創新精神不是冒險性格的體現,然而卻有一個前提,就是遵從於創新原則。如果企業家希望創新可以一夜暴富,那就是冒險,但如果希望成為行業領導者,那就是專注機會;如果企業家希望創新可以在辦公室苦思冥想就可以成功,那就是冒險,但如果企業家走出去,多看、多問、多聽,那就是感受創新可生長土壤;如果企業家希望的創新產品要非常複雜,以展現其超前性,那麼就是忽略消費者接受能力的冒險,但如果基於簡單思路,那就是可實踐的創新。

《原則》讀後感10

我想要什麼?事實是什麼?如何實現?

首先感謝推薦我讀這本書的Tony老大,雖然只讀了7天,卻讓我受益良多。此書開頭就引起了我深度的思考。1,我想要什麼?其實做萌煮之前,我就做了手工輔食,初心就是為了讓我的寶寶吃的安全健康,這正是這份初心,讓我和萌煮的理念不謀而合。如果説我現在短期想要什麼,就是讓我的寶寶吃的健康安全,與此同時又能讓我有點額外的收入,這就是額外的饋贈。2,事實是什麼?從做萌煮到現在,已經4個月了,我的寶寶不僅吃的有保障,我也有幸認識了一羣有能力,有內涵,又温暖的姐妹。我們每天一起共事,一起樂此不疲的為孩子付出。互相幫助,一起進步,每天都充實富有意義3,面對事實如何實現我的願望?我想讓美好的東西傳遞下去,我就需要不斷的去努力,但是不是盲目的努力,要有目標有計劃的努力。4個月,我開始感覺到自己到了瓶頸期,浮躁,沒有頭緒,有一腔熱血,卻感覺自己無處拋灑,感恩此刻可以有幸看到這本書,讓自己沉澱下來,希望看完之後,我會得到這個答案!

真誠,要謙遜,要心胸開闊

記得剛開始看這本書,我就把一段文字複製給我的姐妹看,這段話就是擁有共同價值觀的人才能相處的融洽!但是,相處的過程,切記要真誠,要謙遜,要心胸開闊。這個也是我做人的原則。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我是一個普通的人,所以面對誰都要謙遜,保持尊敬,因為,我不見得比其他人優秀,就算比我差的人身上,也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然而我又是一個不普通的人,我生活樂觀積極,敢於嘗試敢於挑戰,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併為之努力奮鬥。想來,這就是我為人處事的原則吧。環顧於我相處的十分要好的朋友,他們的身上也的確有很多和我一樣的特質。

我喜歡這個真實坦蕩認真用心做事的團隊

説了些額外的事情,繼續説回我和萌煮之間的羈絆。我的朋友有問過我説,做這個副業之後你每天忙忙碌碌的,收入一定很好吧?當我告訴她,我每個月的收益她有點不相信。是的,萌煮也許現階段給予我的價值回報或許不如我的預期,甚至説賺錢的副業有更多的選擇,但是我還是樂此不疲的輸出,並不是説我人格多麼高尚,真正的原因是萌煮帶給我的感受,我喜歡這個真實坦蕩認真用心做事的團隊,也深深的認同這個團隊的價值文化,這些都讓我和萌煮精神上有了共鳴。當你為你發自內心喜歡做的事去努力的時候,沒有把賺錢作為你唯一的目標的時候,這個過程確實是輕鬆的是愉快的。但是當你全心全意去投入,努力工作之後,我想回報給你的,肯定不止是金錢,肯定還有一羣天南海北和你有共同價值觀的朋友,你自身能力的提高,甚至説你思考問題高度的提高,這些可能真的是金錢換不來的。以上是我這一週的讀後感。期待下週這本書會帶給我更多的驚喜和收穫。

Tags:讀後感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