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細米》讀後感(精選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06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細米》讀後感(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細米》讀後感(精選10篇)

《細米》讀後感1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做《細米》的書,書中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讓我感慨萬千。

書中的主人公名叫杜細米,他是一位校長的兒子,喜歡到處亂刻。有一天,一羣蘇州女知青來到了他的家鄉,其中一位女知青留在了細米家,這位女知青一直教育細米,教他雕刻,也教他要尊重別人。他便從一個喜歡到處亂刻、惹事的頑皮少年成長為一個關心別人,尊重別人,助人為樂的好少年,他經歷的種種磨難與考驗,都是常人難以忍受的。讀完這本書,想想自己的成長過程,與他相似的地方有很多。

在我五歲時,我還是一個不懂尊重別人,不懂關心別人,只知道玩的一個頑皮少年,甚至還會去貶低別人,好像整個地球都是我的一樣。但過了五年後,我已知道去尊重別人,關心別人,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了,已經成為了一個陽光少年。

這本書並沒有用城市做背景,也沒有用高貴的人做主角,而是用鄉村來做背景,用一個普普通通的鄉間少年,鄉土風情、鄉野本色,雖然沒有城市小説那麼有特點,但有一種獨特的鄉下味道,是一種獨特的寫作手法,我們應該學習。

《細米》讀後感2

《細米》是一本曹文軒的純美小説系列的書,我個人非常喜歡他的書,我看了他的許多作品,都被他豐富的語言和感人的情節迷住了,《細米》也是其中之一。

《細米》是曹文軒寫的長篇小説之一,主要講少年細米生來就是一個愛臉紅的男孩,而他與表妹紅藕兩個過着清單的日子,一同長大。

然而,有那麼一天,大河上飄一葉巨大的白帆,白帆下站着一羣彷彿來自天國的女孩。這些從蘇州城裏來的女孩其中一個叫梅紋的姑娘以他純淨而温柔的情感,使細米這個鄉野之子進入新的成長曆程。梅紋姑娘幫細米家幹活,教細米雕塑,改善細米的不良習慣與習性,寫了一段可以與日月同在的情感故事,也完成了少年細米的心靈雕塑。

讓我感到安寧的村落、寂靜的麥田、旋轉的風車、河裏的小船、各色的小鴿子、裊裊的炊煙,與四季優美的鄉村風景一道,參加了這個東方少年的成長加冕禮。

梅紋這個女孩雖然在最後走了,但也細米美好時光與陰影。

整篇文章,清新細膩的描寫了一個少年的成長,他們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也生動的描寫了他們的快樂童年,他們能在水塘裏捉魚,在地裏摘豆角,在蘆葦叢裏撿野鴨蛋,在河塘裏摘蓮蓬,挖蓮藕,我真的挺羨慕他們的生活,我也想過他們那樣的快樂童年,可是不可能,我們城市到處是高樓大廈,到處是汽車,從來不知道什麼叫裊裊的炊煙,也沒有他們那樣的新鮮空氣。

我的父母更加不會讓我去小河裏捉魚,去河塘挖蓮藕,怕有危險。

《細米》讀後感3

這個男孩叫細米,他的家住在油麻地的一個叫稻香渡的地方。這裏的人們都過着悠閒的生活。細米是一個愛臉紅的男孩,然而有那麼一天,在村莊的一條河裏,飄來了一隻大船,船上有很多女知青,聽村長説她們是從蘇州城來這插隊的,這些女知青給村子帶來了一股新鮮而迷人的氣息,而其中的梅紋姑娘以她的情感與精神力量踏入了細密的成長曆程。

在我的親戚朋友中也有一個開朗的男孩。我記得有一次,我從老師家回來,來到他家後,只見他愁眉苦臉,悶悶不樂的,我莫名其妙,問他為什麼這樣,他沒回我,倒是他媽媽開口了:“這孩子,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你看,這次考試有考不好了,我正在教訓他呢!”聽了這話,我也就不打擾他了。誰知,轉眼的工夫,他竟在那裏笑逐顏開了,那是我一點都不明白。以後的日子裏,我都在觀察他,原來他也是一個開朗的孩子,他以自己樂觀的精神克服了心裏的憂愁。

她們兩個都是開朗的人,所以每天都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而細米也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因為這一點,他交到了許多朋友。説以我們也要像他一樣,樂觀地面對生活,這樣你就會發現生活的美好,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你的世界就會因此變得快樂。樂觀可以改變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一點是它能讓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更加深厚,就像細米與梅紋一樣。

原來,一本書裏竟包含着這麼多的道理和知識,所以我們一定要多看課外書!

《細米》讀後感4

細米?你們一定覺得這是種糧食,不對,這其實是一個人的名字,也是一本書的名字,這本書的名字就叫《細米》細米生在大麥地,父親是小學校長,日子風平浪靜的過着。有一天,從蘇州來了很多女知青,這些女知青是來大麥地幹活的,這些人中有草凝、梅紋等,她們都長在城市裏,很嬌氣,幹不了很多活,剛下地時,大家還能適應,但是,時間一長,那個叫梅紋的女知青就累得散架了,大鬍子隊長將梅紋安排在了細米父親的學校,就在細米家住。

細米漸漸的對梅紋這個女知青喜歡起來,因為細米喜歡雕刻,梅紋就去油麻地鎮上買了一套正規的雕刻刀,並一步一步教細米入門,細米也一天天認真的學着,但好景不長,梅紋的父母又回到了蘇州城,梅紋被父母接走了。細米回到家,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放聲大哭,哭過之後,失蹤了好一陣子才回到家,人們都説,他去找梅紋了。看了這部小説,我知道了五六十年代的鄉村生活,也知道了當時下鄉的知青很多很多,但他們的生活是美好的,人們的生活是不會改變以前的那種美好的境界,一碗小米粥,一盤鹹菜,一盤玉米糰子,是當時最美的享受了,細讀細米這本書,你會發現,裏面也有很多描寫水的細節,細米這個人物集合了所有的情感雜念,也讓我覺得,一個人可能有時候會不怎麼樣,可是隻要自己勤奮努力,就一定能追上來。

《細米》讀後感5

看了《細米》這本書,我喜歡上了細米和他的狗朋友翹翹,細米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雕刻藝術細胞,家裏的桌子、牀……凡是木頭的東西都被他刻過,刻刀無處不在,牀下、一塊鬆的磚頭裏……學校外邊竹林那邊的那堵巨大的牆留下了他成長的痕跡,甚至於最後刻到了祠堂的四根廊柱上。在小河那邊的瞭望塔,不同台階不同時刻不同景色,都被這麼細心的小男孩發現了。

細米話不多,調皮被叫做野孩子,誰都管不了他,他對城裏來得知青梅紋有種不是愛情的愛戀。父親是雕刻家母親是畫家的梅紋給他講起雕刻,細米會睜大他的眼睛,透出迷惑和光芒。

風雪夜,細米和梅紋睡一張牀,梅紋眼中細米還是孩子,可是細米會羞澀,他急急地想要抽出梅紋不自覺地抱住的他的雙腿。

不小心看到梅紋洗澡,他害怕地逃走,逃到了望塔,直到梅紋找到他,他哭着:我不是小七子,我不是小七子。

梅紋父母去世,梅紋病倒了。細米在大冬天去釣金鯉魚給梅紋吃,非常罕見的一種魚。八年前細米病了,媽媽給他吃過,之後他就好了。四十多天,每天去釣魚,終於給他釣上了。

他的翹翹,懂事的翹翹,忠誠的翹翹,傻傻的翹翹。

還有三鼻涕的那句“鞋子,鞋子,我的鞋子。”

細米,漂亮的男孩子,黑黝黝的皮膚,最惹人的是那雙黑的、亮的、靈動的大眼睛。這樣的一個成長中的鄉村男孩。

喜歡上細米,喜歡上細米的生活,喜歡上稻香渡,那種情調,那種感覺。

讀細米總覺得書中散發出一種感覺,開始時説不清那是什麼,現在我懂了,那種感覺原是作者對他所描述的形象的愛。是的,只有從骨子裏散發出的愛築成的文字才會讓人讀來也感受到饒指揉的愛意!

另外,我似乎嗅到一絲淡淡的憂傷,是作者的氣質使然還是我的狀態所致,只讀了一次,我不知道。

有好多地方我都忍不住笑出聲來,被那種真實的自然的孩子的世界動物的世界逗樂了。但是,還是覺得在這一切的底處有憂鬱的氣息擴散着,為什麼?

這真是一本好書。

《細米》讀後感6

裏,我讀了幾本書,其中令我感觸較深的一本書,是著名作家曹文軒寫的——《細米》。

這本書主要講了少年細米生來就是一個愛臉紅的男孩,他與紅藕兩小無猜,一同長大,日子如清水一般自然流淌。然而,有那麼一天,大河上飄來一葉巨大的白帆,白帆下飄來了一羣彷彿來自天國的女孩。

這些從蘇州城裏來這裏插隊的女知音,給安靜的帶來了一股新鮮而迷人的氣息,而其中梅紋姑娘以她純淨而温柔的情感與精神力量,使細米這個桀驁不馴的鄉野之子步入新的成長之路。

讀完了這本書,我學會了梅紋教育細米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品質。書中那個淘氣的孩子——細米,是個愛好雕刻的孩子,但從未學過。梅紋看見細米雕刻的作品,由衷地覺得細米在這方面很有天賦,於是就決定教細米雕刻。在學習雕刻期間,細米好多次想放棄,但次次都被梅紋給説服了。書中有些例子,我來舉給你們看看吧!

梅紋教細米雕塑時,細米是拒絕的,是因為當他走進梅紋教他雕塑的那間小屋時,就會感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是過去在亂刻時沒有的。梅紋對細米的心態瞭如指掌,所以她儘量使他感到輕鬆。比如説當天,那時已是下午四點鐘,她才出去尋找細米,讓他回到那間小屋——開始第一件作品。梅紋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我在生活中也學到了。

寒假開始的前幾天,就把佈置的作業寫完了。想,作業寫完了就讓他玩的話,他的心會玩野的。於是,在我和商討後決定——讓把下冊的語文書拿來看讀,再幫他買一些數學練習。如果有不懂的題目可以來問我。

説幹就幹,第二天,我們三人就去書店幫弟弟買練習。弟弟一進書店就被一些漫畫書迷住了,這讓我和媽媽十分“得意”。我們挑選了一些口算練習和應用題練習,弟弟回過神來看見我們在選書就朝我們走過來當他看見練習時並沒有驚訝,而是從我手中拿過練習看了起來,我和媽媽滿臉驚訝。

弟弟看了看,説:“這個口算還有除法,我們還沒有學過呢!”

我拿過練習説:“這個除法其實和乘法一樣的。你聽我和你説啊,比如這道題目,你看啊,15除以5等於幾,那你就想幾乘5等於15,不就行了嗎?”

媽媽在旁邊微笑着,悄悄對我説:“效果還不錯呦,加油!”“知道了,我會加油的。”我回頭得意地望了一眼媽媽道。

第二天大早,我看見弟弟在書桌前認真地寫着練習,我心想:這小子今天這麼認真,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邊想着邊向他的書桌旁走去。當我看見弟弟的確在書桌前寫着練習,我便回到自己的書桌前完成自己的“任務”。

大概過了十幾分鍾,我聽見弟弟房間傳出來的聲音:“,快過來一下,我有一道題目不會寫。”“噢,來了!”我應道。

我來到他的書桌前,看了看題目,便和他講解起來。但是我不管怎麼講,弟弟都理解不了,我剛想破口大罵,又想起書中梅紋的堅持不懈。於是,我又換了一種方式對他講,過了十幾分鍾,弟弟總算明白過來了,我把這件事告訴媽媽,媽媽對我説:“做的不錯!”

讀完這本書,發生這件事,我悟出一個道理: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堅持不懈,正像錢學森所説:“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

《細米》讀後感7

曹文軒先生用潺潺如水的詩意之筆觸描寫了生活中真實而哀傷的瞬間,那是愛與離別……

本書主人公細米,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稻香渡人,在一次偶遇下與梅紋結識了深厚的友情,後來又匆匆別離。故事告訴了我們,如果不珍惜當下,當離別時,就會泣不成聲,也會留下遺憾。

《細米》這本書深黯人情與人性的微妙,以優雅的筆調完成了一個少年的心靈成長,安寧的村落,競技的麥田,旋轉的風車,河裏的小船,各自的鴿子,雪白的蘆花,平靜如水的日子。

童年就如天邊的火燒雲一般短暫,就絢麗那麼一時,昨天終將會成為歷史,朋友、同學、兄弟、老師給予過的愛會隨着時間的沖刷漸漸消失。見過、聽過、做過的,以後不會再來,現在的朋友、老師,在以後可能連一面之緣的機會都沒有,一切將埋沒在回憶深處。

我們還有多少次與同窗歡聲笑語的機會,我們還有多少個被同學恥笑、老師批評的日子?長大後,才知道大人的苦衷,人心的險惡。回憶童年,淚水湧出,眼前是一片純淨。

在童年那些難忘的日子裏,總有一個人為你赴湯蹈火,總有一個人在你身後默默地支持你;總有那麼一個人,他不是學習最好的,但絕對是最欣賞你的。童年只有一次,我們要經歷數不清的離別,數不清的快樂,數不清的愛,還有用黃金都換不來兄弟情義。長大後再回憶,視野裏就是一片純潔的白色,最純潔的白色,它比以往任何時刻都聖潔。細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還沒好好愛過,就已經消失在視野之中。離別,是我們控制不了的,我們能控制的是離別之前的那段情義,我們只能做到珍惜當下,離別時才可能不會留下遺憾吧!

時間如流水,從來只會匆匆流走,不會逆流而上,人生則如一場戰役,贏了,安享晚年,輸了,平庸一世,別再追究往事,過去的終將會過去的,是你永遠都彌補不了的。

網絡上非常火的一首歌,歌詞大致是這麼寫的"時光一直倒數着,我們剩下的温熱"歌詞句句深入人心,"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只有珍惜當下,才不會留下遺憾。

淚水,將化為紅塵,被往事淹沒。活在當下,我們是彼此眼中最純潔的夥伴,我們擁有世間最真摯的愛。離別,是世間最考驗人性的東西。什麼愛恨糾纏,兄弟情義,最好的閨蜜,終將如流水一般,向無邊大海流去。珍惜當下,就是這本書對我們最好的饋贈了。

所以,《細米》的故事啟迪我們:人不珍惜當下,就會遺憾一生;人不轟轟烈烈一場,則會平平庸庸一世!

《細米》讀後感8

在書海中,忘卻不了那汗濕的背影;在陽光中,難以忘懷那甜甜的笑容;在變幻中,印在心中的是那淳樸的陽光。《細米》向我們鋪開一卷濃濃的鄉村風情。

這本書刻畫了一個天真頑皮的'鄉村孩童,展現了一套城市中所沒有的灑脱與自由,把人間真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一個名叫細米的男孩迎來了一名女知青——梅紋。在與她相處中,細米感受到了那顆來自大城市的天真懂事的心。而梅紋教會了細米雕塑、認真懂事地做人。梅紋還有一個表哥,常常來滔香渡吹口琴……漸漸地,細米成長了,懂事了。他明白了許多,也迷惘了許久,可他就是長大了,長成了一個正義、純真的男孩……

真是一個淳樸的孩子!真是一則跌宕起伏的故事!

讀了書,我感觸頗深。細米的種種動作,種種神情已印在了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我看見,他在夕陽下用小小的刻刀在各處刻下希望的畫作;我看見,梅紋坐在椅子上教細米作下夢想;我看見,細米在野風車下為了自由而拼搏;我看見,日光照耀,溢滿了希望……他笑着,哭着,和夥伴們奔跑,在考場上奮鬥着,他害羞,他喜悦,他倚在草堆邊暢想着,在球場上揮灑着……我看見他的身影正越來越高大,他正成長着,懂事着。

嗯,誰能想象一個頑皮到自己父母都為之放棄的孩子竟然會被一個女孩子改變!這是温暖與和諧交融在一起,遞進所成的一個奇妙效果。這就是友善,友善可治癒一切。

我陷入了沉思,記得有一次搬書,我身邊有一個同學重心不穩,“嘩啦……”書本落得遍地都是,我想都沒想就上前幫忙,把書一本本摞好,放齊,交至他手中時不忘一笑,只見她也是朝我笑笑,便匆忙離去。或許,這就是友善。

在生活中,為什麼我們不能少一點歧視,多一點友善與幫助呢?或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除仇恨至友好。只要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友善,多一縷陽光,世界將成為美好的天堂!

淳樸的陽光,即是友善;積極的力量,便是《細米》。

《細米》讀後感9

風,輕輕的吹過,我手中捧着那本書,陷入遐思,那個畫面在腦海中揮之不去。那個年輕女子坐在那個那個男孩身邊,拿着刻刀在耐心的教導他的畫面……

故事的主人公叫梅紋。她從蘇州來到農村,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在這裏,她與細米一家相識,漸漸的融入這個家庭,她手把手去教那個喜歡亂塗亂畫的孩子細米雕刻。

梅紋為了細米竟不顧一切。細米犯了大錯,在祠堂的柱子上刻下一個個人物,被爸爸知道後,爸爸一氣之下,竟把他關在門外。當天晚上,下起了瓢潑大雨,水淹到了膝蓋。而細米就站在門外。梅紋知道後,不顧其他人的阻攔,衝到外面陪着細米。雨,嘩嘩地下。她全身上下都濕透了,腳上也沾滿了泥土,頭上的水珠一顆顆往下滴落,她雖然已經凍得直哆嗦,卻還不離不棄地陪伴着他。為了細米,她竟然不顧自己嬌弱的身體……有誰能像梅紋這樣,能陪伴着一個與自己無任何血緣關係的人,在這傾盆大雨中站到半夜呢!沒有!梅紋為了細米能赴湯蹈火,她是那麼地令人感動啊!

當她開始教細米雕刻時,細米的心也總是不在雕刻上。他想捉魚、打鳥,在田埂上快樂地玩……他總是走神,總是幹錯事。可梅紋並不生氣,她用親切的微笑,和藹的目光,純潔的心靈,一點一點地感化着他,温暖着他,把他的心從田野上一點一點拉回來。同時,細米也在她的關愛照顧中逐漸成長。梅紋,你是一個好老師,是老師們的榜樣!如果沒有你,也就沒有細米的今天!

當細米受挫時,梅紋更是個知心朋友,是很好的傾聽者。當細米的作品被文化館的人草率處置時,她氣憤極了。此時的她,更像是一個替他打抱不平的朋友,和那些人爭得面紅耳赤。她還想盡一切辦法,讓細米從失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當細米傷心時,她給他安慰;當細米失望時,她給他希望;當細米快樂時,她與他一起分享……

梅紋用一把刻刀,給了細米無限的愛與希望。

《細米》讀後感10

這段時間,我看了曹文軒的《細米》,看了一半後,我沉浸在稻香渡那安寧的村落、寂靜的麥田、旋轉的風車、合理的小船、各色的鴿子、雪白的蘆花和裊裊的吹煙裏。

有一天,蘇州城派來一批女知青,其中,有一個叫梅紋的被分到細米家,梅紋是一位雕刻家的女兒,而細米是一個頑皮的鄉野男孩,細米的媽媽總是報怨説:“這孩子,總是東刻刻西刻刻,家裏已經被他刻得沒一處好地方!”,並且也經常因此捱打,梅紋卻不這麼想,她看了細米刻的東西,覺得細米天生就有雕刻的天賦,就送了一盒雕刻工具給細米,然後教細米正確的刀法,什麼時候用哪一個刀,怎樣選擇雕刻用的木料,教他觀察身邊事物細微的變化,使細米的雕刻越來越栩栩如生。後來,梅紋當了稻香渡中學初二的班主任,還擔任初一、初二、初三的美術老師,梅紋帶的班考試考得很差,但梅紋並沒有放棄,每天晚上去學生家輔導功課,經過她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她帶領的班級一下子升到了全校正數第二名,和我們班很像呢!

從這本書中我體會到,如果你學習很差的話,就要像梅紋那樣不懈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看完這本書,我不由的想起我自己,從三年級開始,我的數學成績經常考70—80分,有時還有60分,每次一拿到試卷,我就會心跳加速,而且,很害怕聽到媽媽説我考試這麼差,然後,又這個題不應該錯,那個題不應該錯,越是這樣,我對數學的興趣越提不起來,但是,媽媽並沒有放棄,為了激發我對數學的興趣,媽媽找來一些數學遊戲和我玩,慢慢地我的數學成績有所提高,四年級上學期的期末考試超過了90分,當時,我心裏很美!這時,媽媽的嘮叨神功又來了,“我都説了只要你努力,成績肯定會上去的嘛!”我和細米一樣幸福,我有一個瞭解並肯定我的好媽媽,細米也有一個時時刻刻鼓勵他的好姐姐,好老師。

《細米》這本書我很喜歡,不僅內容很貼近我們的生活,而且,詞語也用得惟妙惟肖,把一幅幅美麗的田園風景呈現在我們面前,令人神往,讓我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