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洞山指月南懷瑾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5W

《指月錄》是禪宗中曹洞宗的語錄集,洞山和曹山師徒二人並稱曹洞。

讀洞山指月南懷瑾有感

關於中國的禪宗我簡單和大家介紹下,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自南北朝開始,跟中國的諸子百家結合,產生了禪宗。自達摩祖師以降,衣缽傳至六祖慧能。

慧能之後,禪宗開枝散葉,形成了五宗七派。其中一支傳給南嶽懷讓禪師,再傳馬祖道一,再傳百丈懷海。今天的叢林制度就是在百丈師徒手裏建立的,奠定了佛教長久流佈的基礎,對中國社會,政治體制等都影響深遠。

另一隻傳給青原行思禪師,再傳石頭希遷,再傳藥山,雲巖,洞山,曹山,最後形成了曹洞宗。

以上是禪宗傳承的路線,但何為禪呢?為何叫禪宗?禪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如何呢?按照南師的開示,禪宗剝掉了一切宗教的外衣,赤裸裸地用中國文化來表達,儒釋道三家合一都歸到禪。禪宗不講功夫,只講見地(見地裏包含了功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何找出自己生命未生之前的本來功能,直接走這個路線就是禪。

同是禪宗,但教育法卻是各不相同。六祖慧能走的是頓悟路線,他的師兄神秀走的是漸修路線,慧能在南方傳法,神秀在北方佈教,所以素有"北漸南頓"之説。此後希遷禪師寫《參同契》(刻意借用魏伯陽《參同契》的書名),乃至雲巖、洞山《寶鏡三昧》這一路修持的.方法都是以《易經》為依據下來的。雖説六祖大字不識,但希遷、藥山都是經教皆通,文采斐然。尤其到了曹洞宗,文學功底都相當深厚,教法融於詩詞,佛啊道啊提都不提。只是後來人都被美妙的詩詞章句吸引了,其背後的禪法反而忽略了,搞到今天就剩下口頭禪了,甚是可惜。

曹洞宗最有名的教法是《五位君臣頌》,節選之‘君為正位,臣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視臣是正中偏,羣臣道合是兼帶語。這些講的是實證的境界,而在禪定功夫方面走的不是四禪八定,而是儒家的《大學》路線,"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總而言之,講到中國文化,禪是核心,曹洞宗是禪宗的代表之一,非常值得我們深入學習,通過修證提升自身的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