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懺悔錄讀後感(通用14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2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懺悔錄讀後感(通用1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懺悔錄讀後感(通用14篇)

懺悔錄讀後感 篇1

盧梭的《懺悔錄》這本五十五萬字的自傳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盧梭想要通過對自己一生的回顧闡明一個事實,即他在自序中所説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偉大高尚,思想是否豐富敏捷而定。”在第一章的一開始,盧梭就大聲宣稱:“我深知自己的內心,也瞭解別人。我生來便和我所見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個生來像我這樣的人。雖然我不比別人好,至少和他們不一樣。”他對於自己“與眾不同”的認識是正確的。

通過上文對時間問題的討論,我們已經觸及奧古斯丁的思想和古典哲學的差異。這種差異的根源,正是在於雙發對真正的幸福持有不同的理解,而這又集中反映在雙方對“認識你自己”這個問題的不同迴應之中。我們發現,問題的關鍵在於理性的地位。古典思想發展到古代晚期,呈現出強烈的宗教化趨勢,這在普羅提諾和波菲利的思想中體現得極為明顯。然而,無論怎麼宗教化,古典思想仍然堅持理性至上的原則。從根本上講,普羅提諾的太一不過是對於最高的理性原則的宗教化表達而已;波菲利雖然訴諸各種巫術和魔法以求實現靈魂的解脱,但他從來沒有把這些非理性因素納入其哲學體系,而是承認沒有任何學説能夠解救人的靈魂。與此相反的是,奧古斯丁認為,在超越理性的上帝面前,理性的意義是相對的;而在墮落後的人類身上,理性的能力更是極其孱弱。要想獲得幸福,除非通過對上帝的記憶和期待。記憶和期待雖然屬於人的理性心靈,但是所記憶和期待的對象,卻是超越理性的上帝;此外,在奧古斯丁對人的三位一體的闡釋中,心靈中的理性對應於時間中的現在,與能夠記憶和期待上帝的其他兩個位格(記憶和愛)相比,它恰恰是最容易背離上帝,導致驕傲的原罪的。《上帝之城》對古典思想的全部批判,都可以看作是對這種背離上帝的驕傲理性的批判。奧古斯丁當然不是德爾圖良那樣的非理性主義者,然而理性在奧古斯丁的思想中確實不是最高的原則,它必須接受信仰的指引;正如生活在時間中的人,只有在回憶和期待着上帝的前提下,他的現在才可能是幸福的。

懺悔錄讀後感 篇2

《懺悔錄》是法國作家盧梭的個人傳記。作者傾其思想,坦露着一顆透明的靈魂來書寫他人生的點點滴滴與坎坎坷坷的。他的文字帶着一股巨大的熱忱引你進入他內心世界。他用自己的語言渲瀉出他的渴望,他的追求;也用常人不可及的大膽表白,剖析自我人性,自我情感。

盧梭的童年既是悲哀的,又是幸運的。他剛出生,母親便因難產而死亡,父親由此對他又憐又恨。他的父親伊薩克與他母親蘇薩娜自小青梅竹馬,感情篤深。父親自失去愛妻後,每每從他的身上找尋妻子的影子,常情不自禁地擁抱幼小的他而淚眼朦朧。父親幾乎把全部的愛給予了他。這位身為宮廷鐘錶匠的父親,不僅有英俊的外表和過人的手藝,還特別喜歡讀書。在盧梭五、六歲時,他把他妻子生前的藏書全部拿出,揀出書來一段段讀給盧梭聽,然後輪流閲讀,直到夜晚,通宵達旦的看書。父親用這種方式忘卻喪偶之痛,無意中給盧梭營造出一個讀書的環境,以至於童年的盧梭到了無書不能眠的地步。父親以讀書為遊戲打發時日的作法,給盧梭早期心靈注入了知識的芳香,這種無為而治也催發他心智過早的比別的小孩成熟。他的姑姑十分愛好音樂,這又讓他多了一種喜好。也許秉承了他母親的温柔與聰慧,加上他父親與姑姑的無比關愛,盧梭自小性情温和,很逗大人喜歡。

讀到一些細膩而深刻的情節,感受他成長中的開心與苦惱,一個鮮活、豐滿的盧梭形象躍然出紙而呈現在你眼前,是那樣的真切、樸實而又厚深。談到盧梭不能不提到華倫夫人。如果沒有這個傑出的女性慷慨仁慈的培養和經濟支持,歷史上就不會有這位盧梭。他在與華倫夫人同居期間,生活才稍稍穩定,安心讀書、思考問題並寫作。年長盧梭11歲的華倫夫人出身於一個古老的貴族世家,她很年輕的時候就結了婚,婚姻並不美滿。風姿綽約的華倫夫人是一個有非凡智慧的女人,她成了盧梭的庇護人、老師、情人及知心的朋友。

《懺悔錄》是我接觸過的最勇敢、最真誠、最“暴露隱私”的書。盧梭的為人向來遭人垢病。他性格激烈、多變,熱情奔放而又極端敏感,大悲大喜旁若無人,缺乏自制力。正是這些相互衝突的個性讓他更像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他睿智但是也活得苟且,他驕傲但是也卑微,他坦誠但是也有掩飾。

懺悔錄讀後感 篇3

“我們生來本不是為了在世上享受幸福的;靈魂與肉體,如果不是二者同時在受苦,其中必有一個在受苦,這一個的良好狀態差不多總會對那一個有所不利。”——懺悔

盧梭在《懺悔錄》中僅以自己的名字為人所知,並不擔心自己會受到偉大思想家的影響。

這本自傳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在盧梭去巴黎謀生時結束,講述了他的童年和青春。盧梭誠實地敍述了他的小偷小摸惡習和他對華倫夫人的特殊感情。

盧梭的坦率之所以對我如此重要,是因為在很多令人尷尬的事情,甚至盜竊,他都可以毫無保留地寫出來給讀者看。作為一名讀者,我讀下去會覺得很尷尬的事情,但他還是把它寫了下來。

盧梭對華倫夫人的特殊情感,在我看來,始終是一種源自幼年喪母的而來的戀母情結。同樣令我驚訝的是,華倫夫人、阿奈和他的三人關係竟能保持如此和諧。

在後來與烏德托夫人和聖朗拜爾的三人關係中,烏德托夫人對他的冷漠,我覺得是比較正常的,但是誰能説他比當事人更瞭解他們的關係呢。

第一部分對風景的描寫是整個自傳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盧梭能把風景描寫得如此淋漓盡致。到了第二部分,他也描述了他周圍美麗的風景。無論是鄉村還是峽谷島,明亮清新的景色與之後的黑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遠離城市的生活更令人嚮往。

無論他受到怎樣的迫害,盧梭豐富的精神世界始終支撐着他。他的才華和思想令周圍人羨慕和妒忌,由於各種各樣的新思想,他被社會視為異端。

從盧梭的軟弱和優柔寡斷的性格來看,他的善良和不去看周圍的人最壞的一面一次又一次使他陷入困境。沒有人是完美的,這個性格給他帶來了災難,也給他帶來了站在他身邊的朋友和妻子。

如何判斷盧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對他的看法,但就從這樣一個自傳來看,一個人可以被稱為一個偉大的人,因為他堅持自己的信念,因為他的新想法,因為他有豐富的精神世界,他的生活有最美麗的有最黑暗的,

朋友的背叛,世人的唾棄,被驅逐通緝。雖然晚年是不愉快的,但這種磕磕絆絆的生活還是照樣下來了。正如他自己所説,我們生來就不是為了享受這個世界上幸福的。

懺悔錄讀後感 篇4

合上盧梭的《懺悔錄》,我不禁掩卷歎息。從日內瓦到聖彼得島,盧梭一生彷彿都在進行着一次死亡才能結束的旅行,傅塞城、昂西、都靈、里昂、尚貝里……他在二十五歲以前的經歷幾乎可以與平常人的一生相當。

肉體的流浪往往來源於精神的躁動,盧梭更是如此,這顆温柔、善良而又充滿熱情的心,幾乎無時不刻不向往着奇遇,也許讓他流浪,也有命運的安排,但真正最後促使他流浪而不是忍耐的,卻是因為他的精神對現實的叛逆〔畢竟,他的許多同伴在同樣的情況下選擇了繼續忍受〕,為了擺脱師傅的折磨,他義無返顧地選擇了逃跑,為了與巴克勒的友情,他拋棄了就在眼前的富貴前程,選擇了與好友一起流浪,直到與巴克勒告別,再次回到華倫夫人身邊,他才真正安定下來,因為他已經找到了一顆與自己同樣高貴的心,然而,在歷經波折之後,他發現自己在華倫夫人心中的地位已經被取代,在失望、憂慮和幻想的同時作用下,盧梭再一次地選擇了流浪……

是不是所有的流浪都是為了尋覓一個歸宿?我只能説:“不知道,但盧梭的流浪——在我看來——是的。”他徘徊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甚至沉溺幻想。他説:“我始終是一個愛好孤獨的人,乍看起來,這種性格顯然是極端恨世的,十分陰鬱的,然而實際上,它是一顆充滿熱情的心、善良、温和親切的心產生出來的,而這顆心,由於找不到和它相似的心,就不得不耽於幻想了。”他的一生充滿苦難,他把自己的出生視為苦難的開端,他享受過的短暫幸福只給他留下了會令他淚流滿面的回憶。幻想與現實的差距越大,苦難越是刻骨銘心,正如《新愛洛伊絲》中聖普樂的自述:“多情的心,是上天賜予的危險的禮物,誰接受了這件禮物,誰就註定要在這世上遭受苦難和折磨。”

不如歸去,可是,歸去何方?華倫夫人拋棄了他,半個歐洲放逐了他,曾並肩作戰的百科全書派與他決裂。盧梭追求的,是至真至純的美,為此,他不願做任何妥協,這注定了他不斷地追尋,又不斷地被放逐。這種絕對純真的美,大概就是盧梭夢中的歸宿吧,而在今天,它又何嘗不是現代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夢?“信息社會不僅杜絕了肉體流浪的可能性,也日益消除着精神叛逆的可能性。”而盧梭,卻以他驚人的坦誠和細膩感性的筆調,將自己的一生娓娓道來,讓處在紛繁忙碌中的人彷彿在燈火闌珊處遇見了靜靜等候的知己,向自己講述着那些“多情卻被無情惱”的故事。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份“流浪情結”,即使在緊張忙碌的白天裏,疲倦讓我們暫時忘卻了它,但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時刻,我們那偶爾失眠的心靈難道不會泛起一絲一毫的惆悵與焦慮嗎?

可能只有在這時,我們才能想起讓—雅克·盧梭,與他一起開始一段心靈深處的流浪……

懺悔錄讀後感 篇5

先提前説一下,這還是一本相當不錯的書,免得看我後面寫的東西被誤導了。盧梭是個很感性的人,雖然他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這並不影響我們欣賞他的才華,也不影響我覺得這個人的可愛、感性、熱情、真誠還有可憐。我也並不想説如果他不怎樣就不會怎樣了,因為如果他沒有這些,他也就成不了這個為我們寫《懺悔錄》的盧梭了。

早在去年學《歐洲文化入門》時就對盧梭有了很深的印象,書上的名人很多,但我對盧梭及他的《社會契約論》印象最為深刻(可能部門原因是裏面有兩個人寫《社會契約論》同時他的名字發音和英國的羅素很像,為了把這些徹底區分開來,我多下了點功夫吧!嘿嘿)。最近看了盧梭的《懺悔錄》,也算是淺淺地知道了這個大文豪簡單而又平凡的一生吧!雖然事實上並不是那麼地簡單與平凡,但是作者本人卻有意將所有的事都清描淡寫!打個比方吧,法國國王的岳父荷蘭國王寫了篇文章,他覺得其中有不妥之處,就直接寫了封信給荷蘭國王為其指明瞭,雖然他反覆強調寫信的時候是如何惶恐,其措辭是如何委婉,生怕得罪國王云云,但是回頭想想單就他有這膽量寫信就已經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了,何況當時他還年輕並不是十分有名。

我還在其書上摘了一點內容下來,當然他的書能摘的東西是很多的,只是我懶嘛,也就僅摘了些特別能讓我引起共鳴的東西。

其開篇他就寫道“萬能的上帝啊!我揭去了我內心的一切偽飾,和你親眼看到的完全一樣。請你把無數的同類眾生召喚到我跟前來吧,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讓他們為我的種種墮落而歎息,讓他們為我的種種缺陷而羞慚。然後,讓他們每一個人在您的寶座前面,同樣真誠地袒露自己的心靈中的祕密,看誰有勇氣説:‘我比這個人好!’”我是很贊成他的這種超強的自信心啦,也看到了他書中所描述的自信心的來源,但是卻不能完全認同。因為這始終是他自己的主觀看法,我沒有聽到反方意見,而他又是那麼地敏感,擁有所有名作家所共有的特點:天賦過人、敏感、細膩而又容易受傷;另一原因就是這只是他那個時候的法國人,就我所知,咱們國家的古人要是寫出懺悔錄來,比他更好更高尚的人還是蠻多的,特別是一羣愛國之士如戚繼光、文天祥、岳飛、杜甫等,我就不多舉了,文學水平有限,怕説多錯多。當時的法國社交界還真是一個蠻奇怪的圈子,那時的名流貴婦們是流行情人的,而她們的丈夫們在多數情況下也是知情的,甚至以老婆情人的身份而自豪,這不光是這本書裏出現的,同期的其它法國作品裏也都有,我不得不説這感覺很奇怪,也很變態。可能我看的書不多,但同期的英美作品裏比較少看到這樣的,即使有寫也相對比較隱晦,所以這也總是讓我更認同英國的'文化一些。

懺悔錄讀後感 篇6

我順着書架,一格一格的搜索着,尋視着。最後,我拿起了它——盧梭的《懺悔錄》,哪樣的心靈,又是怎麼樣的人需要厚厚的一本書來寫自己的懺悔?這是一本寫有556000個的字的書,厚厚的一本。

每天看一點,中間又因為太宂長停了下來,幾度想放棄,卻在要歸還的時候囫圇吞棗的看了一遍。這本書可以説是懺悔又實在不是,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吶喊。

在這本書裏,盧梭説:“不管末日審判的號角什麼時候吹響,我都敢拿着這本書走到至高無上的審判者面前,果敢地大聲説:‘請看!這就是我所做過的,這就是我所想過的,我當時就是那樣的人……請你把無數的眾生叫到我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然後,讓他們每一個人在您的寶座前面,同樣真誠地披露自己的心靈,看看有誰敢於對您説:”我比這個人好!’”

這一個“好”字是如此震憾人的心靈,又是如此悲哀。這本是不得已之作,為了避免自己成為一個千古罪人,盧梭在晚年逃亡的路上斷斷續續的完成這本書,否則他不會寫這樣以懺悔為書名的自傳的。

盧梭就如同一個手術室裏持刀的醫生,先是細細的搜尋,搜尋帶有病症的毒瘤。再為了防止它擴散,連血帶肉的又挖又切,撕裂般的疼痛,再縫合,再切開再挖。最終卻沒有找到人們所説的毒瘤,只是尋找到一些發炎,或是紅腫的地方,實在不用如此動大手術。可是為了證明這件事,卻又必須冒着生命危險進行着一場手術。

盧梭事無鉅細的訴説着自己生活的每一件事,能想到的每一細節。從小到大,接觸的人;如何處的事,如何一點點的成長;詳細的寫他受到的恩惠,受到的陷害;寫他的思想,他的成就,他的做法,他的無奈;寫他一生坎坷的人生。

盧梭是瑞士裔的法國思想家、哲學家、作家、政治理論家和作曲家。是18世紀法國在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法國革命的政治,思想,教育,音樂中都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他從一個鐘錶匠的兒子取到如此成就,他完全可以自傲自大,可是他卻沒有。卻以極其自卑的語言來形容他的成績,講他的音樂,講他的文學,緩慢而又堅難的成績,他是如此的謙遜。

這是一本自我曝露的自傳,盧梭寫他的不光彩的經歷和一些骯髒的想法,勇敢而真實的評判了自己。

當今社會,你會遇到越來越多的人自戀,自萌,自我,自曝。可是同盧梭比起來就如同一粒塵土浮在空中,那麼渺小,風一吹來便消失的無影無蹤。而《懺悔錄》卻受到人們的長久景仰,流傳千史。

當你心有愧疚,心有疑惑,心有不安,心有祕密,去看一看《懺悔錄》,相信這本書總會給你的心靈一定的觸動。

懺悔錄讀後感 篇7

“上帝啊,把我的眾多同類召到我周圍來吧,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讓他們為我的醜惡歎息吧!”作者本人説“這是一件前無古人,後無仿者的工作”,又説“這是一幅絕無僅有的,也許是永遠不會再有的唯一的肖像”。近三百年後,坦率的世人,請問,你們的肖像,置身何處?一個世紀的懺悔者,盧梭。

冠以天才、名流以後,又踏上尋求人性的道路,向世界宣言,“為我的可恥而慚愧吧”,盤上征服靈魂的頂峯。充滿自信的坦白,驚人的誠實,毫無顧慮,將內心碾壓成一張紙的厚度,供世人同情也好,糟踐也罷,只顧直言我可恥、下流、卑鄙的行徑,將心撕碎了教人看。人性最深處的醜陋淋漓盡致地展現:捱打獲得欲的快感、心安理得的偷盜和謊言、被逼絕境時的反誣、違背倫理的“戀母”、淫慾充斥的內心世界、背棄朋友的不義之舉。盧梭,人性的真誠戰勝一切羞恥,,赤條條地盡顯世人眼底。集文采、哲思、音樂天賦於一身的全才,滄桑過後,終歸探索人生的奧義,而且探的如此之深,如此之徹,深到人之心性,徹到解剖靈魂。人生探索的盡頭,便是靈魂。千百年來,無數流傳的佳作,無數使人銘記的名字,無不體現着對人生的探索,而這探索的共同點,皆是人性。

人性最深處,便是靈魂。維特般少年迷茫的人性,浮士德般妄想的人性,祥子般墮落的人性,皆是如此,充滿着對人性和靈魂的探索。凡是偉大的作家,所著之作中,無不反映人性的醜與惡,美與好。每一部偉大的作品,必定有着探索人性的足跡和解剖靈魂的深度,《戰爭與和平》《罪與罰》《巴黎聖母院》等等傳世名著,哪一部沒有呢?探索人性,剖析靈魂的道路從未終止,不計其數的人為之傾盡一生。然而,又有誰堪與盧梭相比,誰能超越他的直率與坦誠?又有多少人的小説中直接道白那罪惡的主人公是自己呢?世界三大懺悔錄,又有哪部超越得盧梭所作。於我所識,真正的懺悔應該是人性的懺悔。奧古斯丁的《懺悔錄》多傾向於宗教,托爾斯泰的《懺悔錄》則多趨於政治,而盧梭的《懺悔錄》則更重於人性的罪惡。

因而,盧梭的《懺悔錄》是真正的懺悔,獨一無二的懺悔,正如他所言“前無古人,後無仿者”。自傳的懺悔,又有多少人有如此直白的勇氣,用筆墨在歷史的長卷中留下無法抹去的重重罪惡,長垂青史,萬古遺臭。人性的自私,促使人們想方設法塗抹過去和篡改歷史,只為“清清白白”,而又有多少人把真實的自己流傳史冊呢?盧梭這般直白的人性,赤裸的靈魂,怎不讓人敬佩。赤裸的靈魂,不僅需要大無畏的勇氣,更需要空前的真誠。盧梭做到了,他將靈魂赤裸裸展現給世人,為人生的探索畫上了句號。人生漫漫探索,終至內心深處,靈魂何去何存,唯有赤裸於世間。

懺悔錄讀後感 篇8

這幾天一向在讀盧梭的《懺悔錄》,它被歸結為一種經典名著,但是我讀過後感覺收穫不大。我不知道為什麼為翻譯成“懺悔錄”,盧梭好象也沒有什麼值得懺悔的吧。從它的英語名稱“TheConfessions”來説,翻譯為“坦白性傳記”也許更恰當。

讀這本書時,能支撐我一向讀下去,並直到讀完的是他與瓦朗夫人的關聯進展。

盧梭從小失去母親,父親也因打傷一貴族而逃亡他鄉,他從小不得不四處流浪,食不果腹,甚至沾染了諸多流氓無賴習氣的浪子,在他16歲生活無着、走投無路的時候,神甫蓬韋爾先生推薦他去投靠瓦朗夫人。他説:“她是一位十分仁慈的好夫人,她能把別人的靈魂從她本人已擺脱了的錯誤中拯救出來。”那時瓦朗夫人已經28歲,他稱他為“母親”,其實他們的關聯是情人關聯。

在盧梭成長的過程中,瓦朗夫人無私地利用自我的人脈資源、錢財無怨無悔地支持着盧梭,即使盧梭最不可思議的舉動,瓦朗夫人給予的都是寬容。瓦朗夫人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她利用一切關聯幫忙身份卑微的盧梭,在日常生活中給予他無微不至的關懷,正是瓦朗夫人無私的愛成就了盧梭。

在盧梭眼裏,瓦朗夫人是一位温柔的母親、一位親愛的姐姐、一個迷人的女友,他始終如一地這麼看待她,在他的心裏也只有她。就像書中所説:“所有別的女生受到我的鐘愛皆因姿色使然,一旦沒有了姿色,我的愛也隨之消失;但母親卻不然,儘管她會變得又老又醜,可我的愛卻不會減退。”

之後盧梭厭倦了城市生活,同時他的健康狀況頗令人擔憂,瓦朗夫人同意與盧梭一齊去偏僻的郊區生活,在瓦朗夫人的悉心照料下,盧梭的健康得到了恢復,在尚貝里郊外的沙爾麥特,盧梭度過了他性命中最為愉悦的自由時光。但是由於身份地位的懸殊,雖然他們倆在一齊生活了很多年,也沒有走到一齊。

可最後,瓦朗夫人正因交男友不慎,沒有聽從盧梭的勸阻,離開盧梭後生活很悽慘,所有的財產都被人騙走了,丈夫對她很粗暴,最終鬱鬱而終。

盧梭聽説了她的處境,好象只是只是給她經濟上一點資助,也沒有去看她。但是,盧梭倒是去了好幾次他們初次相遇的地方。

1928年,人們甚至按照盧梭的意願,在她和盧梭相遇的地方豎起了黃金的欄杆,以紀念盧梭與瓦朗夫人相遇200週年,供後人瞻仰憑弔。

瓦朗夫人是幸運的,作為一個女生,作為一個恩人,作為一個人。

看完這本書後,眼前便揮不去黃金的欄杆,想像周圍的景物就應是什麼樣貌的。我不知有一天,我會不會在心中為別人樹起一個欄杆?知與遇,很難,很難!在當前已經不再蔚藍、不再純潔的感情天空下,如果還有一雙眼睛與我一同哭泣與拼搏,那麼淚水與汗水的倒影中必會映出絲縷金黃,那麼生活就值得我為之拼搏吧。

懺悔錄讀後感 篇9

認識讓。雅克。盧梭,源於“人生而自由,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這句曠世名言,這句話是《社會契約論》的開篇句。一直心心念念閲讀《社會契約論》,但又覺得牟然閲讀如此一部大著,總好像缺了一點什麼。最後,還是選擇先閲讀盧梭的自傳《懺悔錄》,看看他所處的時代,聽聽他的人生,品品他的思想。

以懺悔為書名,可以感受到盧梭先生是用自省的態度真誠地回望自己的一生,書中毫無掩飾地把真實的自己呈現給讀者,包括所有美好的、醜陋的。

盧梭的前半生是窮苦的、無助的,但我卻在他潦倒的生活中聞到一絲絲“小確幸”的味道,雖然在物質上困苦,但愛情、友情卻是真摯而真實的。

後半生,盧梭功成名就,但光環的背後卻是更多的利用和欺騙,最終使他走向滅亡之路。

縱觀盧梭的一生,造成他最後的苦難,可能有時代、觀念、宗教、利益、權勢這些外部因素。也可能是他的真誠、坦白、善良,對朋友信任不疑的性格特點。但我覺得,導致悲劇的根源是他一生都不同程度地在物質上依賴、依靠別人。少年和成年的盧梭一直依靠別人保護而生存,物質上的依靠和依賴使他失去了自主獨立選擇的能力。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盧梭先生在其作品中不斷髮出為己為人的吶喊—自由!

讀《懺悔錄》,就如觀賞一幅盧梭的畫像,每一個故事就像在盧梭身上扣一個枷鎖,直到不可承受的沉重。慶幸自己活在當代,相比盧梭的時代,即使如此有思想的盧梭,也不能逃脱被別人扣上各式各樣枷鎖的命運。而當代,個人可以自主選擇的空間更大,現代人的枷鎖更多是自己給自己扣上的。如果把期望降低一檔,慾望減少一分,心靈強大一點,內心堅定一些,其實,追求個人的自由真的並不太難。

懺悔錄讀後感 篇10

《懺悔錄》在“書頁上還散發着油墨味道的時候就震驚了全人類——因為它的思考、真誠和那些不加掩飾的人類的缺點”。——馬克思(德)

我總認為偉大藝術家們的心是真摯、透明的,是能夠和普通老百姓的心彼此相通的。我不是藝術家,可我有一顆很藝術的心。讀偉大作家的書,我感到自己的靈魂和作家的靈魂是如此的和諧。時間算什麼,它終究無法隔斷通過書籍傳遞着的心與心的交流。讓雅克盧梭距離現在有兩百多年了,我剛剛讀完他的《懺悔錄》,心卻還沒有從他的靈魂深處走出來。我一邊獨自散步在喧譁的大街上,一邊思索着盧梭,感知着盧梭。

作者所描繪的是自己“獨一無二的肖像”,“是依照人物的真實形象及全部真實情況一絲不苟地描繪而成的。”看過不少的自傳性質的書,但都覺得很私人,即使很真誠地披露了自己的某些缺點,但引不起我的共鳴、也就是説他(她)的缺點不具有共性;或者書中的真誠是變相的炫耀,令人不舒服;或者根本就沒有勇氣去真誠,思考也沒有深度,只在譁眾取寵;或者就是鑽進個人的狹小的天地,不注意讀者的感受,等等。

反正,很難有哪一部作品能如此打動我的心,引起我的共鳴,每每有感同身受之感。他所披露的缺點我也大多數是有的,也許他的經歷和我不同,這都沒關係,只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所碰到的各種人生問題是大同小異的。

或許通過再讀《懺悔錄》能幫助我,更好地認識自己,擴大視野等意想不到的好處。

因為從某種程度來説,讀他就是讀我自己,雖然我不具有他的才華,但我有他的缺點,這無疑對我更具有意義。

懺悔錄讀後感 篇11

一本好書,會讓你感動,會讓你有空靈飄逸感,會讓你百看不厭,會讓你捧腹大笑閲讀作為人類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自有書籍文字伊始,人類就在閲讀中傳承着文化,開啟心智。而一些經典名著的閲讀,更是人類思想文明的精華,值得後人去研究,發現。

在《懺悔錄》中,奧古斯丁描述了自己真實的生平。尤其是書中對耶和華的信仰,是那麼的執着。對於我這種無神論者而言,真的十分佩服,不知他們是怎麼從無信仰到執着信仰的。在《懺悔錄》中提到“天主是主宰自然的,破會了自然的規律,就破壞了我們和自然之間應有的關係。”這裏提及到要遵循自然的規律,不能破壞自然的意志,要尊重自然。其實這也暗示我們,孩子出生到社會上,就是大自然孕育的產物,作為成年人,我們要尊重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強迫他改變他自身帶出來的本性。

這對於幼師的我,真的有很大的提示,在幼兒園,總是擔心幼兒不聽話,調皮,導致安全出現問題,於是作為老師的我們總是不允許他們做這個,不允許他們玩那個,其實他們只所以調皮,那是因為他們好奇心的本性而導致的,我們一致的壓迫會不會改變孩子們原本的天性呢?而且他很注重在書中,他沒有隱瞞也沒有誇耀,沒有焦躁也沒有自卑。我們常説世上沒有後悔藥,我們也常常受人告誡和告誡人:後果自負。也許自己的人生路途是一錯再錯過來的。

懺悔錄讀後感 篇12

為什麼要註明是列夫。托爾斯泰的《懺悔錄》,因為還有另外兩部《懺悔錄》,分別是盧梭和奧古斯丁所著。在我看來,本書內容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描寫19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劇烈的社會變革衝擊下,托爾斯泰的內心矛盾更趨尖鋭。這是他一生最艱苦的精神探索階段,正如他自己在書中所説,生命是毫無意義的,生命原本是徹底虛無,生命的真相是死亡。為了找到出路和答案,他廣泛接觸、考察現實生活,閲讀了大量有關社會、哲學、道德和宗教方面的書籍,經過緊張激烈的思想鬥爭,他的世界觀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第二部分是説當他最後發現信仰才是生命的力量,一個人活着就必須有所信,如果他不相信有什麼讓他必須活着,他就不會繼續活着了。人生的目的在於拯救自己的靈魂,為了拯救自己的靈魂,人必須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他的艦載宗教道德基礎上的為上帝、為靈魂而活着,愛一切人,“無以暴力抗惡”,通過“道德自我完善”擺脱罪惡。

托爾斯泰在書中所體現出來的思想矛盾,也是當時社會錯綜複雜矛盾的反映。他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貴族知識分子,他試圖毀滅自己,但都未成功。當他脱離思想的桎梏時,他決定徹底同貴族階級決裂,而站在了農民一方。宗教和信仰賦予了他新的生命,讓他找到了生活意義的答案。

懺悔錄讀後感 篇13

我從不打算也不願意看一本很厚的書,即便這個作者或者主人公多麼吸引我興趣。我買了很多書,一直都堆在書架上,有很長一段時間,它們就被我棄置一旁,獨自安靜的呼吸着,並且不斷被新的塵埃或陽光覆蓋。然而某天週末,一個陰雨綿綿的下午,我閒着無事,重新站在書架前,迫於一些奇怪的念頭,我拿出了一些很小的就喜歡的書,這其中就有一本盧梭的《懺悔錄》。

我最喜歡盧梭的原因,莫過於他敢用坦率的風格寫自傳,從不刻意隱瞞或迴避自己身上的惡跟缺點。在他的思想裏,人都是具有自己本性的,他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對自由的嚮往、對異性的追求、對精美物品的愛好。他顯然並不把坦露自己的缺點過錯視為折磨,他深信這一個創舉將會把人的思想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讓我們從新審視自己,敢於承認自己的缺點從而改變自己,是自己更加優秀。

讀完這本書,感動之餘,我想如果我們不結合自己的那些不敢外泄的祕密來理解盧梭那種敢於承認的勇氣,是決不會看懂的。有人批評盧梭是一個極其神經質的人,是一個大男子主義者,是一個思想不切實際的、糊塗的思想家。但就是這樣一個神經質的人創造的財富和所閃現思想火花,卻不斷地影響着我們。它讓我想起了許多過去已經忘卻的人和事,正如此文中的一句話:可能當時我們並不會為了自己做下的卑鄙之事而感到痛苦,我們會説服自己的良知,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們終將會讓我們的內心飽受煎熬。也許我們不敢承認自己的罪惡,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的心中擁有一片光明,用善和愛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心靈去給予別人更多的温暖,我想這個世界就會充滿陽光。

你如果想了解他那些不幸的歲月中最為重要的東西是什麼,那就從這本摻合着心酸的書開始吧。

懺悔錄讀後感 篇14

剛看完《懺悔錄》時,我想的是一個人怎能用如此歡快的心情來敍述自己生命中悲慘的事情,怎能把平淡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都寫成精彩有意思的故事。不懂。

昨天老師出了個關於自傳事實、傳記事實和歷史事實之間的關係的題目,我突然想到,其實所謂的“敢於批評自己、揭露自己”、“最真實”的《懺悔錄》,很有可能也有很大程度的藝術創造的成分。所有,我們還是要有所保留地看此書,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對不對?

儘管如此,我們仍能從他筆下看到一個近似真實的世界——貧民、富人共存卻涇渭分明的世界。不論是樸實的農民、熱心的小店主、出色的阿奈、善良的麥特爾等平民,還是猥瑣的神父、彭維爾、西蒙等人,好好壞壞,都是很真實很鮮活的人物。社會的這一面,或許也只有盧梭這般閲歷豐富、感情細膩的人能寫出來了。

當然,我們還能看到一個近似真實的盧梭——回首往事、不甚感慨、懺悔、抗議、極想為自己辯解的盧梭。很多地方,甚至直白、深刻得讓我一時不能接受。就像他關於自己風流韻事的描寫,或許代表了一個典型的男性的心理?我不敢確定。

開篇時盧梭就説:“我現在要做一項既無先例、將來也不會有人仿效的艱鉅工作。我要把一個人的真實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這個人就是我。”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他的勇敢、坦誠都很讓我敬佩,可我還是有時會覺得,他晚年寫這《懺悔錄》時或許也一定程度上被他的記憶欺騙了,他的記憶展現給他的、通過他的著作展現給我們的,或許也有很多滲透了他本人意願的經歷和事實,所以才會如此生動、鮮活、震撼。

我知道,盧梭是偉大的、《懺悔錄》是偉大的,而我只是茫茫時間長河中一粒微不足道的比微塵還小的粉末,所以我不敢對巨人、鉅著妄作評論,我只是因為要交作業寫一些自己的真實想法。請見諒。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