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精選16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3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閲讀的力量讀後感(精選1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精選16篇)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 篇1

《閲讀的力量》,寫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孩子們明確有效提升閲讀興趣的因素,提倡“自由自主閲讀”,並且澄清了看漫畫書和言情小説其實與孩子的偏差行為沒明確的關聯,反而可以引導許多人養成閲讀習慣。

作為成年人,我們傾向於讀網絡上的快餐文字,加上圖片佐料更是美味。這種情況下,還有多少人在堅持不斷地讀紙質書呢?我們要是能瞭解這種閲讀的力量,對於語文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作為語文閲讀老師,我認同。

“睡前閲讀令人愉快。善於思考的人較愛閲讀。讀的越多的人越沒有“寫的恐懼”。閲讀能力好的人有更多的自由閲讀。閲讀能力跟不上的學生被要求寫更多的作業和練習,這些都只是更加深閲讀能力的鴻溝。有人唸書給他聽時,即使是大學生也會變得較愛看書,及讀較好的書。大聲朗讀對增進識字力有多重功效。在家中或在學校有人規律唸書給他聽的孩子,閲讀測驗和詞彙測驗的成績都會比較好。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人念故事書。越讀,會越愛讀。”——種種觀點讓人感歎啊!

他強調的並不是多寫,主要是要“善於觀察、善於積累、善於思考、善於反思、善於理解他人、善於表達自己……”,通過閲讀、研究、實踐,《閲讀的力量》——很好,很強大,值得老師和家長一讀,為了我們的孩子們。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 篇2

《閲讀的力量》這是一本由枯燥數據和生動結論相結合的書。作者極力想證明的是自由閲讀的重要性。FVR就是無壓力閲讀,為了興趣而閲讀,不需要寫讀書報告,不必回答每個章節後的問題,也不用為每個生字查字典。FVR不僅僅對學習母語有幫助,也是讓外語能力登峯造極的方法。與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相比,“閲讀是唯一的辦法,唯一能同時使人樂於閲讀,培養寫作風格,建立足夠詞彙,增進語法能力,以及正確拼寫的方法”。

《閲讀的力量》中提到,直接教學是兩種程序的組合:技能培養——刻意學習一種規則、詞義或拼寫,然後讓這個規則變成一種“自動化”的輸出過程;糾正錯誤——當錯誤被改正時,老師就希望學生能意識到自己對規則、詞義或拼寫的知識都應該被改正過來。這不正是我在過去詞語聽寫這一環節所採用的方法並期望得到的結果嗎?爾後,讀了克拉生例舉的許多反對直接教學的事例後,我才終於明白,學生在聽寫環節的“糟糕表現”是因為我的愚蠢,而非他們態度不認真。

“傳統的語文教學僅是測驗,而這種測驗方式只能讓在書香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順利通過,而那些不幸生長在圖書資源不足的環境中的孩子則會失敗。”細細一想,不就是這樣嗎?那些在聽寫中每次能拿全分的學生態度確實認真,然而他們花在記憶詞語的時間卻明顯比其他人少,而這部分學生在課外閲讀方面顯然比其他人多得多。曾記得我以往教過學生的一件事,班級里語文成績最好的一位同學,肯定不是學習最認真刻苦的,但卻一定是班裏閲讀最多的一位學生。

另有一名學生,曾經因為聽寫不出,單獨就一篇課文中的詞語準備了近二十分鐘,最後聽寫時也沒有全部正確。而他,平時是最討厭讀書的,每週兩次的讀後感,也總是想方設法與我討價還價,要換成寫隨筆。其實,他所謂的隨筆也就是生活流水賬。但我想,寫總比不寫好,因而也只能這麼為此了。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 篇3

開學初期,學校要求每人讀一本書。書名是《閲讀的力量》。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序言中王林寫到:自由閲讀就是無壓力閲讀,為了興趣而閲讀,不需要寫讀書報告、回答問題、為生字詞查字典。自由閲讀是放棄閲讀一本不喜歡的書,再另外找一本喜歡的書來讀,這種閲讀方式是所有具備高識字力的人經常使用的閲讀方式。簡而言之,自由閲讀即純為樂趣而閲讀。

當我打開《閲讀的力量》第一頁便看到了這樣殘酷的現實——直接教學對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沒有功效。教師的教學基本上是浪費時間,遠不如讓孩子自由閲讀成績更突出。當然,這句話有爭議。但由此可見,作為教師,為了孩子的發展,鼓勵自由閲讀那是何等的重要啊!

光靠指令性地去完成是很難實現的。只有調動學生的閲讀熱情,激發其閲讀興趣,才能化被動的任務性閲讀為學生自主的閲讀行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在閲讀中我也遇到了問題,就是書中講到的自由閲讀,在教學實踐中,對於全體學生都可以實現嗎?有的學生自覺性很差,需要不時地提醒他讀書;甚至有個別學生連基本的字詞都認不好,那麼花那麼多時間給他閲讀他會吃得消嗎?結果是否會如我們所預想的那樣?這還需要我們一線教師去驗證,還需要教師探索出套路來,做到有效啟發和引導。

總之,父母、老師是孩子人生的引領者,請你們把最重要的閲讀帶到孩子們的靈魂裏,讓她生根、發芽、成長、茁壯。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 篇4

剛剛讀罷的《閲讀的力量》,是一部竭力推崇閲讀具有非凡力量,力求用事實説話的作品。作者斯蒂芬。克拉生本着科學的態度,客觀地進行了一系列的閲讀對比研究實驗,在多種多樣的對比實驗中展示了自由閲讀無與倫比的魅力。

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説,由於家庭成員喜歡讀書,他們的閲讀興趣能夠得到尊重。而且,他們的閲讀活動還經常受到父母的指導。父母還經常性地給他們傳授閲讀方法和技巧,讓他們受益匪淺。

五是缺乏有效的閲讀評價機制。由於許多中小學校沒有建立有效的閲讀評價體系,學生的閲讀活動一直處於自生自滅狀態。在閲讀方面,他們沒有受到過老師的表揚或批評。由於缺乏評價的積極引導,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中小學生的閲讀積極性很難被調動起來。

由於以上幾個方面原因的存在,造成了當前普遍存在的學生閲讀能力低下,學生語言能力較差的現狀。所以,我們必須儘快扭轉閲讀教學的這種“高耗低效”的被動局面,破除為閲讀教學所設臵的重重障礙,使其恢復閲讀的本色。

輕輕合上這本由枯燥數據和生動理論相結合《閲讀的力量》書的時候,我也就找到了當下工作的着力點和突破口,找到了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方向。若想改變目前青少年的閲讀能力低下的現狀,還需要我們花大力氣去打造閲讀環境和營造閲讀氛圍,開展實實在在的閲讀活動。只有通過我們的努力,才能讓更多的下一代被“閲讀的力量”改變;只有通過我們的努力,才能使更多的孩子因為具備閲讀能力而受益終生。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 篇5

《閲讀的力量》這本書,一個美國教授斯蒂芬·克拉生所寫,放在我們中國稱之為教育家。利用比較短的時間簡單粗略的看了一下,走馬觀花,我就文中所提的自由自主閲讀Free Voluntary Reading的説一下感想。

自由自主閲讀,是提高語言能力的有效手段,這一點母庸置疑。國外的閲讀資料我不是很熟悉,但是在我們的這個社會環境中,我想自由是指閲讀範圍的廣泛性。年前一天我帶子巖去金華書城買書看書,他在很多小孩的地方看了一下午,呆的地方也是小學生最多的地方,看的是少年兒童的書目,人集中,看的書也很集中。後來我就把他帶到文學書籍,中醫藥書籍,電子書籍,收藏書籍區,一樣也能走馬觀花看兩下。很感謝我們老師給子巖打下的良好的語文基礎,看這些多門類很廣泛的書籍完全不是問題,在這裏我也不要求他能看多少懂,能看,能發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再深入一點,在我們的眼裏就是收穫。

自主閲讀指的應該就是主動性目的性,沒有廣泛的閲讀這個也是無從説起的。廣泛閲讀的基礎之上,有更明確的指向性,而且往往是精讀,這個就和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關,沒有一點興趣,還真讀不下去。和老師要求的一樣進行邊讀邊注,更加是精細活。就目前看來子巖還沒有這個習慣,這個像我,看的快,記得少。希望他能做的更好的,先把一本書讀厚,再化繁為簡,把一本書讀薄,吸取書中的全部營養為己用。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老師引導之下,爭取在新的一年裏子巖能讀更多的書,收穫更多知識和能力。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 篇6

堅持閲讀,能夠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藴,增長見識,成為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

在支持自由自主閲讀的例證中,校內自由閲讀計劃若能持續一年,閲讀能力將顯著提升,相應的對詞彙、語法、寫作、口語、聽力也有一定的幫助;自由閲讀對不同種族、以及學習第二門語言也有顯著功效。我們需要時常鼓勵孩子因為樂趣而閲讀;校內廣泛閲讀對於大孩子學習外語也有幫助。總之,自由自主閲讀異於傳統閲讀。

在我們的學習經歷中,我們大多是傳統閲讀。不在於興趣,而是被動不情願的閲讀,閲讀內容即使苦澀難懂,也要痛苦讀完。當然,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去閲讀。大學時期,我經常去圖書館,我發現自己更加傾向於故事、散文、小説、歷史,而對於論文、理論則絲毫讀不下去,在語言表達上,我能感受到自己喜歡用感性的語言表達,寫故事的能力也大有提升。這便是自由自主閲讀的魅力。

閲讀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培養閲讀習慣,堅持便是勝利。我希望我的學生能養成閲讀的好習慣。學習外語也是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每天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以自己目標語言編制的書籍,簡單易懂,循序漸進,堅持下去也能看到自己的進步。

在這裏,我也想反思自己,我看的英語書籍太少了,大多是應對考試而去閲讀,今後,我也要養成自主自由閲讀的好習慣!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 篇7

書能讓我們增長許多知識,所以我很喜歡書。

我家有很多書:有科普書,它帶我們領略大自然中許許多多的奧妙;有神話故事書,它能為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無邊無際的藍天中自由自在地翱翔;有作文書,它裏面豐富的內容,精彩的好詞好句,就像一位“小老師”,手把手教會你該怎樣把作文寫得更生動;有寓言故事書,它用一個個淺顯易懂的小故事為我們揭示了做人的道理,使我們的知識更加淵博,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看書是我最大的愛好。只要一捧起書,我就常常不知不覺地沉醉其中,把其它一切都忘記了。為此,我還鬧過不少笑話。有一天,我津津有味地看着媽媽給我買的《三國演義》,很快就到了中午。媽媽喊着:“吃飯了!吃飯了!”可是,我把媽媽的話當成了耳旁風,怎麼也捨不得把書放下,仍舊專心致志地看着。又過了一會兒,媽媽他們都吃完了,要收拾桌子了,我才趕緊跑過去吃。我嘴裏吃着飯,眼睛卻繼續“盯”着書,結果,一不小心,吃到了一個辣椒,辣得我滿臉通紅。我趕緊跑出去喝了五杯水才解辣。

學校附近有許多小吃店,每次經過的時候,那兒的小吃都用它們可口的味道、撲鼻的香氣誘惑着我。好幾次,我都快向它們“投降”了。可是,一想到書,我就忍住了:把零花錢攢下來,才可以買更多的書呀!因為愛看書,我改掉了亂花錢的壞毛病。

書,真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好夥伴。讓好書伴我成長!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 篇8

今天主要閲讀了chapter2提升閲讀興趣的方法。當我們得知自主自由閲讀是有利的,能很大限度提升語文水平,包括閲讀理解、詞彙、拼讀及表達。那麼提升閲讀興趣,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1、書。教室、圖書館、家裏當然是書越多越好,給孩子製造親近書的機會。2、閲讀環境。舒適安靜。3、圖書館。4。大聲朗讀。5、閲讀經驗。聽故事和講故事。6、充足的閲讀時間。7、直接的鼓勵。鼓勵孩子去讀讀得懂得書籍。

七個方面提升閲讀興趣。好的培訓機構正在往這方面發展,在教室放置許多書籍,供小朋友課餘時間挑選、翻看,也可以借閲。創造安靜舒適的學習閲讀環境,另一方面在家家長放錄音故事給孩子聽、鼓勵孩子閲讀等等。與我小時候相比,我們沒有多餘的書籍,老師不允許看一些與課堂教學無關的書籍。我們學習時候的物質條件相對滯後,語言聽力學習大多靠錄音帶,學習外語也沒有培養自己的閲讀興趣。對母語有無限的依賴性,所以即使看外文故事書,也多是關注譯文。而如今的英語閲讀,卻是要拜託依賴,全英文學習,在閲讀經驗不斷積累的情況下,自己的外語水平也會突飛猛進。

如果我是一名幼兒外語啟蒙老師,我要充分利用閲讀的偉大力量。讓我的學生在大量的“輸入”之後,鼓勵其大量輸出。和孩子家長一起鼓勵並創造良好的自主自由閲讀環境,並讓其試着講出來、大聲朗讀、寫出來。看、聽、説、讀、寫便樣樣具備了。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 篇9

今年寒假,閒暇之餘,拜讀了斯蒂芬丶克拉生的《閲讀的力量》。作為一位家長,真的不知道閲讀課外讀物是這麼有益的一件事。我很少去看書,雖然常常讓孩子看書,但是我卻很少自己完完整整的閲讀完一本書。我真的很羨慕那些看過很多書的人。因為他們不論是從説話、寫作還是成績方面都比我優秀。現在我才真正認識到閲讀的力量有多大。

《閲讀的力量》這本書是這個寒假老師佈置給家長閲讀的必讀書目之一。在這本書中讓我糾正了許多有關閲讀的錯誤看法。書中最重要的是提倡自由自主的閲讀。閲讀是因為想閲讀而閲讀,不是因為要回答問題、寫報告、被佈置閲讀而閲讀。只有因為興趣而閲讀的才能發揮閲讀的最大力量。

這本書裏提到有通過閲讀漫畫來引起孩子們的閲讀興趣,以激發孩子自由自主的閲讀讓我很感興趣。家長們本來就不贊成孩子們閲讀漫畫書。覺得漫畫書是無聊的讀物,不可以增長見識和增長學問,我在看這本書之前也不贊成孩子閲讀漫畫的,認為漫畫沒有一點可以學習的,而且一旦孩子“陷進去”就非常耽誤學習。在看完這本書後才知道漫畫書原來有很多優點:漫畫書有適宜的文字,而且圖畫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文中的意思;研究指出,漫畫對語言學習與學校表現都沒有負面的影響;看漫畫的人的閲讀量與不看漫畫的人的閲讀量相當。個案研究中有許多強有力的證據指出,看漫畫可以增進閲讀更多其他種類的書籍。

現在的我們應該好好把握住機會,不能讓錯誤的思想害了自己的孩子。我要積極倡導保護孩子們的自由自主的閲讀習慣。當然孩子們的自由自主的閲讀也要注意是在什麼時間什麼情況下進行的,比如課堂上孩子就應該認真聽課,而不是閲讀課外書。

創造孩子自由自在的閲讀空間,去掉對孩子閲讀書籍的條條框框,孩子就一定會大大提高閲讀的興趣。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 篇10

在我家裏的書櫃裏,整齊地擺放着許許多多的書,比如,有;《綠野仙蹤》、《資治通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昆蟲記》、《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論語》……它們並不是一頁頁無生命的白紙構成的書本,而是一股股清澈的溪流,從每一本書中滾滾而來,在每一本書裏發出他它的聲音。彷彿就像按下一個電唱機的按扭,便可以使房間裏充滿音樂一樣,一個人只要打開書本,就可以跨越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聆聽到智者的語言並和智者促漆談心。

在假期裏,我閲讀了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世界文學名著。它是一本鼓舞人的鬥志、激勵人們向上的好書本。這本書主要寫了一個名叫保爾·柯察金的人,他出身貧寒、自強不息、信念堅定、身殘志堅、勇鬥病殘、百折不撓、奮鬥到底、終獲成功,他以驚人的毅力奮鬥到生命的最後時刻,即使雙目失明、四肢癱瘓,保爾·柯察金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與追求。

閲讀完這本世界文學名著之後,它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而且時刻激勵着我。今年為了確保鋼琴八級能夠順利過關,所以,每天都要練習2—3小時的鋼琴。鋼琴這東西既枯燥又單調。在練習的過程中,只要彈錯一個音,就要從頭到尾重新來幾遍,真是相當的恐怖。我往往為了要練習這個讓我“垂死掙扎”的“恐怖”東西而磨磨蹭蹭、拖延時間。有時,我甚至不想練習,而且,我時刻感覺自己像一隻籠中小鳥一樣,不能玩耍,只能像一個機器人一樣彈鋼琴,為此,我對鋼琴失去了昔日的興趣,我和它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就好像是陌生人一樣,每次來到琴凳前,我就唉聲歎氣,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哇。但是,當我想到保爾·柯察金為了練習拳擊,不知摔了多少跤,但他依舊勁頭十足,堅持練習。一想到這兒,我就感到特別慚愧,對於一個四肢健全的人來説,居然連這點困難都不能克服,不能堅持下來,我還真得向保爾好好學習呢!學習他那以驚人的毅力奮鬥到生命的最後時刻,即使雙目失明、四肢癱瘓,保爾·柯察金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與追求。於是,我開始發奮圖強、堅持不懈的努力練琴。

真的:讀書,不僅能增長知識,還能改變生活。高爾基曾經説過:“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這表示高爾基把書當作麪包,來填充飢餓,表現的是對知識的一種急切渴求,對讀書的一種狂熱愛好和絕對需求。書將一步一步伴你走上成功的台階!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 篇11

閲讀是一個每個識字的人都能做到的一件事。

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語文的存在意義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

閲讀分兩個層次:質疑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

閲讀對寫作的作用:可積累寫作素材,可提高語言能力,可培養想象力。

著名教育學家葉聖陶説:“閲讀要達到真正理解的地步,是要經過練習的,這是一種技能。凡是技能,唯有在實踐中才能練就。所已閲讀的技能要在閲讀各種文件或書籍報刊中練習。”

我不得不承認,想要學習寫作。不會讀,你是寫不好的。因為閲讀是輸入,是積累。寫作是輸出,是表達。閲讀能力指的是通過閲讀獲得獨立獲取知識的技能。它包括理解能力和閲讀速度。

《閲讀的力量》這本書,系統地説明了閲讀能力的重要性。

它是獲得其他能力的基礎,是我們獲得實踐能力的重要源泉。

分享一段書裏關於閲讀的好句子。

閲讀的過程是對語言的認知過程,閲讀有助於鞏固和擴大詞彙、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閲讀可以訓練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

閲讀不是一種孤立的語言技能,它在掌握一定量的瞭解詞彙的基礎上還必須具備一定的語法。

提高語文閲讀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快速閲讀法。具體方法是拿到一本書,先看書的標題和副標題、作者和出版者、編者的話和關於作者的説明;然後瀏覽目錄,閲讀內容提要、前言或後記;最後,以跳讀的方式大體翻閲全書,並注意出現在章節始末的小標題。這樣,就能基本瞭解這本書的內容,然後再決定是否值得花時間去讀。

精讀法。具體方法可按“瀏覽、發問、閲讀、複述、複習”五個步驟進行。首先,看下書的目錄、前言和章節提要。這些內容是作者用來提綱擎領地點明主題、主旨、主要思路的。從中還可以發現作者論述、證明的縱橫脈絡。

其次,在正式閲讀之前還可以給自己提問:為什麼要讀這本書?這本書哪些觀點新穎?

複述法。複述絕不是逐字逐句的硬背,而是回想所看內容的提要,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

讀書筆記法。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以後,把體會最深刻、最有意義的部分寫成心得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讀書筆記,是一種好的讀書方法。

《閲讀的力量》這本書其實是寫給中小學的閲讀工具書,不僅對他們有指導性意見,更是對我們步入社會的工作者有借鑑意義。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 篇12

早間起牀,讀齋藤孝《閲讀的力量》,該書雖然是暢銷書的筆法,但催人深省之處亦復不少。齋藤強調:讀書須多種多樣,恰如食物的選擇,不能挑食。讀書的種類須儘量廣泛,同時亦必須達到一定的量,才能起到變化身心氣質的作用。齋藤推薦的是“文庫本100冊”(類似於文學經典)和“知識新書50冊”(由各科之名家大家所寫之門徑書,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淺説》之類)。又,讀書須著力於概括,將書中精義鈎玄提要,方能運用裕如。齋藤特別反對那種膚泛淺薄的閲讀,認為閲讀需要有一種緊張感,豎起脊梁,打起精神。

總括齋藤在書中所言的讀書經驗,可以總結為如下幾條:

1. 隨時隨地閲讀,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勿以為閲讀只是書齋裏的事情,其實只要將書放在口袋裏,到哪裏都可以讀(讓人想起了八十年代的那些讀書人)。

2. 讀書要善於歸納要點,善於運用。這樣,就需要在閲讀之時,精力與思想高度集中。

3. 書籍要多樣,要有一定的深度,總結起來,則可分為三點

(1)種類多——思想即可趨於健全,避免絕對化。

(2)內容深——多讀有深度的名家名著,思想即不至於淺薄,且能不斷得到鍛鍊與充實,與社會精英的對話,可以極大地提升個人的層次。

(3)冊數足——讀書要讀到一定的冊數,才能形成習慣。作者的估計,為4年之內讀完150冊以上(大學生的四年極為寶貴,現在的大學生誰能如此讀書,將來必能成就完善之人格)。

凡此種種皆特為“時代病”而發,日本曾被稱之為“以讀書立國的國家”,從德川至明治時期幾乎人人讀書,即使挑夫走卒、青樓女子也手不釋卷,歌德、尼采、莎翁、托爾斯泰是每個大學生的“熟人”。但自從七八十年代流行文化大行其道,明治大正時期的“教養主義”如流水落花而不復現,流行的漫畫音樂取代了嚴肅讀物的位置,普通日本人不以學問譾陋為恥,反以孜孜讀書為怪。日本的經濟頹靡雖不能歸因於此,但這種人不向學的氛圍,恐怕是其復甦無力的一個助因。齋藤教授此書,蓋為喚起日本民眾讀書熱情而發,然而我作為讀書人,亦從中受教不少,寬博的眼光,娓娓道來的筆調,讓人不由自主地翻下去,“時光就像流沙,會消失得無影無蹤,然而這些時光都被高度凝縮在書裏並留存了下來,這種充實的安詳感令人喜悦。”凡讀書人,對此都會“心有慼慼焉”的。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 篇13

本書在chapter1裏面用正反兩個方面論述了自由自主閲讀的優勢。正面論述了自由自主閲讀能夠有效瞭解生詞,對拼寫也有幫助。反面,則抨擊直接教學的對於提升語文水平,是很少甚至沒有幫助的。語法教學、被動教學在閲讀理解、語言表達、詞彙、拼寫上面都是徒勞。

那我就想説我們小時候的語文就是這樣教來的,沒有過多的語法,只是從文章中學習詞彙、背誦,小時候我可能會背一篇課文,卻不理解課文的意思。而提升理解能力,則依靠日積月累的閲讀以及年齡經驗的累積。

將自由自主閲讀引入到幼兒英語啟蒙學習中,會是一個不錯的idea,閲讀源自興趣,小朋友能夠專注而開心的投入到自己挑選的讀本中,從而達到一個滿足的心理狀態。久而久之,閲讀理解、詞彙、表達、拼寫能力也會隨即提升。堅持就是勝利。不僅是在學校,提供大量圖書閲覽,在小朋友的家中,也要儲備一個豐富多彩的圖書館,小朋友的父母拿出榜樣或者適當引導,陪伴孩子閲讀。只有主動接觸這些書本語言,不斷閲讀,才會讓小朋友輕鬆駕馭文字。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 篇14

語文能力是教出來的,還是讀出來的?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似乎為“語文能力是讀出來的”增添了一個有力的佐證。小學畢業的作家,獲得如此成就,當然不是教出來的。可是此言一出,立即會招致反駁——莫言畢業於北師大學魯迅文學院創作研究生班,並獲文藝學碩士學位呢!但是,莫言似乎一點也不給教育界留“面子”,公然承認自己36歲就讀北師大,純粹是“混文憑”,根本沒好好上過課。

那麼,語文能力是不是不可教呢?當然不是,語文能力可教,也不容忽視,但是真正起決定作用的不是教,而是大量的閲讀。這就是《閲讀的力量》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作者斯蒂芬·克拉生是世界著名語言學家,他通過大量研究資料,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殘酷的事實——大部分老師花了大量時間,在課堂上教字詞句、語法規則、語文知識、閲讀方法、寫作風格,基本上是浪費時間,遠不如讓孩子“自由自主閲讀”成績更突出。

“自由自主閲讀”又稱FVR,是指純粹為了閲讀而閲讀,不需寫讀書報告,也不用回答章節後的問題。若是不喜歡這本書了,也不必勉強讀完它。相對於直接教學而言,FVR是非常重要的語言教育方式。若是少了FVR,學生則很難獲得高階段的語言能力。

書中,學者Hermann的研究頗耐人尋味。他以《動物莊園》中的生詞為例,測驗兩組學生。第一組受試者以背誦方式來記憶這些單詞,第二組則是閲讀《動物莊園》這本書。事前兩組受試者都不知道要接受單詞測驗。背完單詞與讀完書一週後的測驗結果是背誦組的表現較佳,但是三週後再測,兩組受試者的表現已無分別。在前後兩次測驗時間內,背誦組的人忘掉了許多單詞,但是閲讀組的人分數反而增加了。由此可見,詞彙可以通過閲讀積累,不必專門記憶。同樣,語法知識、拼寫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可以通過自由閲讀完成,不是非教不可的。

也有人認為,只有寫才會寫,寫作能力是從實際寫作過程中培養的。克拉生則認為,寫作風格並非是從寫作經驗中產生的,而是通過閲讀產生的。如果你每天寫一頁東西,你的寫作風格或是駕駛文字的能力並不會進步。相反,人在閲讀中遇到的語言歷練遠比寫作中要多。所以,要想形成良好的寫作風格,必須通過大量的自由閲讀,並從不同風格的語言文字中去品味和模仿。

書中引用了大量的研究來證明,FVR幾乎永遠優於直接教學,不經過正式教育,僅僅依靠FVR便足夠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那麼,是不是學生的學習就不需要教師呢?當然不是,作者並不是完全排斥教師的作用,而是認為教師的力氣沒有用對地方。教師的主要作用不是花大把時間掰開了揉碎了地去講,而是應該想盡一切辦法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給學生提供一個無壓力閲讀的環境。當孩子因樂趣而閲讀,當他們“上了書本的鈎”時,便會不自主地、不費力地掌握大量的詞彙,提升理解能力和拼寫能力,使用複雜的語法結構,建立良好的寫作風格。

傳統的直接教學認為,學生必須先熟習語文的技能,然後才能將這些技能應用到閲讀與寫作中,但這並不是人類大腦運作的方式。正確的方式應該是為了閲讀有意義的東西,然後在閲讀中發展語文能力。我們一直弄混了因與果的關係,不是先“會讀”才會“想讀”,而是先“想讀”才能“會讀”。

討論至此,可能還會有人提出質疑:既然閲讀的力量如此強大,那為什麼有人讀了大量的書,可謂學富五車,卻仍然寫不出一篇像樣的文章呢?

是的,這種現象十分普遍,原因可能是他們的閲讀一直是功利的。對他們而言,閲讀只是為了獲得信息、提取知識、應付考試,沒有真正體會到自由自主閲讀的樂趣。

同時,該書也就如何提升孩子的閲讀興趣,給出了很好的建議以及方法上的指導,值得教師和家長們借鑑。

“幼年與青少年時期無所不讀的經歷,與這個人此生最後的成就有正向的關係。”由此可見,大量的自由閲讀對於學生成長的重要性。教師與其花費時間去講,不如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閲讀機會。於學生而言,能夠沉浸在文字與思想的趣味中,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幸福。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 篇15

在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時,就深刻意識到閲讀對教師個人和學生髮展的重要性。在實驗班開展“每生每日在家閲讀”課題實驗,鼓勵學生在家閲讀,同時也嘗試在班級帶學生一起閲讀。可是,總是覺得受英語學科限制,學生沒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或者家長沒有一定的英語水平,學生英語閲讀很難開展。自己在班裏帶學生講了幾次英語故事後,覺得效果不好,就放棄了。在每次開家長會時,總是一味強調閲讀的重要性,再給家長一些雙語或原版的推薦書目,鼓勵家長和學生一起閲讀,其他就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了。那閲讀的效果可想而知,在家能進行英語閲讀的學生可以説是少之又少。學生和家長都反映看不懂,不知道怎麼看,怎麼教。我也很無奈,不知英語閲讀從何抓起,有何方法。

在本學期開學時,學校就推薦老師閲讀《閲讀的力量》一書。看到書名,第一反映就是説閲讀的重要性。心想,這誰不知道。就把它擱在一旁了。學期快要結束了,説是要上交《閲讀的力量》讀後感。迫於無奈,我翻開了這本快被我遺忘的書。沒有想到,書的序言就深深地吸引了我。翻開目錄,裏面充滿了方法、數據、案例、結論。從各方面有效地實踐證實了閲讀的力量。更有對第二語言學習者的建議,我真是後悔把它擱置。

書中介紹了一種閲讀方式------自由閲讀(FVR),又叫無壓力閲讀。即為了興趣而閲讀,而不是為了做任務。該方法不僅對學習母語有幫助,也是讓外語能力登峯造極的方法。那該如何去做呢?書中給校內的自由閲讀計劃分為三種方式:持續默讀、自主選擇閲讀、廣泛閲讀。建議教師及學生每天都自由閲讀一小段時間;以座談會的方式和學生討論讀了些什麼;為自己讀的東西負點責,例如做一小段總結。

可這和英語水平的提高又有多少關係呢?書中説到:學習以第一語言閲讀是培養以第二語言閲讀的快捷方式;培養母語的語文能力對增進英語語文能力很有幫助。我恍然大悟。一直以來,為了推進“每生每日在家閲讀”課題,給學生買了很多雙語書目和原版書目。明知道學生英語詞彙有限,但還是要求學生多看英文,看到學生只看中文,我還非常嚴厲的批評,導致學生對英語閲讀有畏懼心理。我很慚愧。

我仔細思考了很久。覺得以後再做英語閲讀,還是應該買雙語繪本。簡單的原版繪本只有單詞,沒有情景。有故事性的原版繪本需要大量的語境詞語,沒有中文釋義,支撐情境的單詞學生僅靠猜不夠準確,學不到東西,不懂意思後更容易讓學生失去英語閲讀興趣。雙語繪本有中文,哪怕學生在前幾次都在看中文也沒有關係,多看幾次,中英文對照,再看英文單詞總會有印象,對意思也會有了解。當然這需要長時間的堅持、督促和鼓勵。

在學生長時間的英語雙語繪本自由閲讀後可以組織班級故事交流會,交流自己都看了哪些書,學到了哪些英文單詞,哪怕只有學到幾個單詞,都可以請學生做小老師來教一教。讓他們獲得閲讀後的成就感,也讓其他同學看到閲讀的好處。

到了高年級,有了英語寫作,更可以看出閲讀的力量。現在,高年級的學生基本寫不出什麼,往往都是往課本中硬套。除了教材裏的句子,再也寫不出其它。在經過大量的閲讀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有所提高,再加上閲讀中所獲得的單詞,就可以寫出內容豐富的短文。當然,我説的僅僅是內容豐富,而不一定是完全正確沒有語法錯誤。所以還要由教師進行相應的語法指導。將閲讀和教學結合在一起才會使學生完美。

我只是從書中對第二語言的學習方面進行了反思。書中還提到了很多我們應該去糾正的觀點、值得我們去實施的方法、結論。這本書真的是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為我們指明瞭方向。

賞識教育要深入教學,學會用放大鏡觀察孩子的優點,同時我們一定要充滿愛心,要懂得原諒,要學會用發現的眼光看待學生,儘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古語道:“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內心是極其敏感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從本質出發,相信他們。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教育和引導。

生本教育體系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相信“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兒童人人可以創新”“兒童潛能無限”,相信“兒童的獨立性”。這些最基本的理念平時不以為然,然而今天在書中讀來竟藴含着深厚的內涵,當然,更深刻的理解還需要自己在教學中深刻體會。期盼着在自己今後的課堂中,自己的學生也能如此的成長、如此的學習,期盼着“在美麗的教育世界裏,兩個生命——兒童的生命體和知識的生命體在嬉戲遊蕩,構成了整體領悟的教育樂章。”

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終身學習,不斷提升個人素質,提高個人魅力。每一個學生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天地、成長於不同的環境,擁有不同的個性,這就要求教師全面瞭解學生,永遠不要看到一個側面就覺得了解一個人的全部,而對學生做出不客觀的評價。我們應儘量多關心他們,從而達到進一步的瞭解,從生活、學習、家庭不同的方面瞭解他們,形成既是師生又是朋友的關係。

我們還必須時刻跟隨時代的腳步,堅持生本教育理念,給學生充足的發展空間,讓其能自由的成長,在不斷學習的道路上,我一定嚴於律己,不斷進步,做新時代教育理念下的優秀教師!

閲讀的力量讀後感 篇16

捧着這本書,讀着書名——《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感覺書名很調侃,不走尋常路線。翻開扉頁,居然有人能1年閲讀365本書,真是不可思議。心想:這本書我最快能多長時間讀完呢?

那天晚飯後,拿起書來進行速讀,目的是知道這本書最快多長時間讀完。這本書的大致內容像是一個人從不會讀書到讀書高手的讀書發展史,也像一個職場失意者蜕變為成功人士的自我奮鬥史。對於描述性的語言,我採用速讀法;對於自認為有價值的內容,則放慢閲讀的速度。粗略算了一下,用了兩個晚上,大概兩個小時,這本書就讀完了,我也不相信自己的驚人速讀。可能是作者寫得深入淺出,讀起來很輕鬆;或者是因為自己的目標太明確,動機較高,效率才會大大提高。在讀書過程中,不但挑戰了自己的閲讀速度,還從書中瞭解到了T.H.X讀書方法和如何處理讀書倦怠期,但是留下更多的是滿腹疑問。

問題一:難道只有讀書才能使人成功嗎?這話説的是不是太絕對?畢竟影響成功的因素很多。如果讀書能使人成功這句話成立的話,究竟讀書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麼?

問題二:為什麼要規定100天讀33本書,1年讀100本書,甚至瘋狂到1年讀365本書的地步,這種魔鬼般的閲讀真的有意義嗎?會不會因為讀的過於倉促,囫圇吞棗,造成只有數量沒有質量呢?每天堅持不就可以嗎?為什麼會有明確的數量限制呢?

這兩天這幾個問題不時地縈繞在腦海,我也曾靜下心來反覆細細品味書中的文字……

作者將讀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基礎定向閲讀、加強定向閲讀、深層定向閲讀。基礎定向閲讀,是通過閲讀100本以上和自己業務領域有關的書,打下堅實的閲讀基礎。加強定向閲讀,是用一年時間閲讀365本自我啟迪的圖書,以擁有成功者的思維方式。深層定向閲讀,是通過閲讀人文古典書籍使自己成為領軍人物。這就不能解釋為什麼硬性規定“1年讀100本書,1年讀365本書”的緣由了,因為我們“跑得不夠快,就無法前進”——這是有名的“紅皇后效應”。前提條件是這個人必須愛讀書、會讀書,已經形成了良好的閲讀習慣。如果不然,就要事前通過100天閲讀33本書的經歷,培養讀書的習慣。

起初,100天讀33本書,可能會有囫圇吞棗的現象,當達到一定程度,自己的讀書速度和在讀書過程中思維的反應會大幅提高。因為我們的大腦能在五百分之一秒鐘識別文字,然而遺憾的是我們卻還在用四分之一秒來識別每一個字。我們在大量閲讀的時候,即使是走馬觀花,思維也在毫無察覺中高速運轉。當達到一定量時必然會引起質的飛躍。就像作者所説“讀書和往缸裏灌水是一個道理。我們在往缸裏灌水時,開始一兩滴水是很不顯眼的,水到了一半的時候,再倒一兩滴還是看不出什麼差異,從這個角度看無論如何缸也是灌不滿的。不過千萬不要半途而廢,試想一滴一滴地堅持灌到最後,那將會是怎樣的結果呢?”這也完全符合《10000小時天才理論》,它為我們破解了才能密碼——髓鞘質,一種神經絕緣體,被神經學家們稱為學習技能的聖環。當人們激活了某種神經機能,進入精深練習時,就搭建了正確的神經迴路,這時髓鞘質就給神經迴路包裹上絕緣體,髓鞘質越厚,絕緣性就越強,我們的動作和思維就越加精確和敏捷。如果人們能堅持精深練習一萬小時,就能練就世界級的技能,成為人們眼中的天才。由此可見,大量閲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知識本身,更是一種能力——閲讀的能力。這種能力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看問題的能力,從而改變的我們的人生。因為每一本書都是智慧的結晶,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問題的,所以站得高,看得遠。

合上書,感觸頗多,這好像是自己第一本認真思考的書籍了,這也許是好的開始。

還想和大家分享幾句書上經典語句。

一、讀書就像一天三頓飯

二、種子不生長,不會有鮮花;人不滿足,才能有成長

三、讀書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希望自己也能做到這遙不可及的夢想。

總之,讀書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應該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只有目標明確了,才會有強大的動力推動自己前進,克服重重困難,戰勝自己,成為生活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