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褚時健傳》讀後感(精選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5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褚時健傳》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褚時健傳》讀後感(精選15篇)

《褚時健傳》讀後感 篇1

從聽聞褚老離世的消息後,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各式文稿對褚老的一生爭議不斷,才找來這本傳記看一看,感謝作者客觀公允的記錄了褚老的日常生活和對世哲學,讓我們有幸瞭解和學習。

從釀酒到煙廠,無一不體現着褚老精益求精的態度,對每一個環節的細緻追求,每一道工序的嚴格把關,使得無論是酒還是煙草,最終產品的品質都是有口皆碑的。

在那個嚴肅而瘋狂的時代下,一個人想不受周遭環境影響,一心埋頭技術抓生產,是多麼難得的事情,而褚老做到了。他堅信不管時代怎麼變化,抓生產有效益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因如此,也減少面對很多人為的困難。

即使遭遇了牢獄之災後,也打不倒褚老身上對工作的熱愛,包山種橙,對於一個古稀老人來説,農業一定是對體力有高要求的事業,然而只要是褚老一心想要做好的事,便是全力以赴。

褚老也並不是一個善於交際的人,正如他喜歡在土地山的勞作和鑽研一樣,他喜愛着土地的直接和實際,你怎樣對待土地它也會與之一樣的回報。所以即便不善言辭,多年以來的專心工作,和提高勞動者收益,不讓別人吃虧的人生哲學,讓褚老收穫了大批的知己和跟隨者,無論身陷囹圄還是80歲再次創業,都有一眾好友的支持。

《褚時健傳》讀後感 篇2

我臨近大學畢業,因為所學農業類園藝專業和身受吳曉波小説《激盪三十年》的影響,獨自一人去到了雲南玉溪新平縣。

在褚時健的褚橙基地,待了一個星期後離開了新平,本想在他的果園裏能展現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可是基地的無聊、荒涼與炎熱,卻徹底澆透了我的滿腔熱血。

如今再讀《褚時健傳》,心裏又是另一種感慨。

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在他的身上一定有你費勁一生,也永遠無法抵達的人生高度。

01、投筆從戎,打入“右派”步入糖廠

在中國現有的企業裏,能有參與解放戰爭經驗的人,也許僅有褚時健了!

對於我們90後一代來説,沒有什麼磨難比戰爭更值得相提並論了。

生活在改革開放後的新一代,永遠無法體會什麼叫打入“右派”、文革等等,老一輩人所經歷的社會磨難,可這一切都已深深地沉寂在褚時健的崢嶸歲月裏。

新平縣前往褚時健褚橙基地,一路除了茂密的森林便是綿連成片的甘蔗地,陡峭的山地裏,三月勤勞的傣族人家,已經在僅有的田間裏種上了秧苗。

而那些綿連成片的甘蔗地裏,在褚時健被打入“右派”進入農場改造,再到嘎灑糖廠裏,他一干就是14年。

從一棵棵新鮮的甘蔗轉換為一斤又一斤的蔗糖,這個工作褚時健度過了他青年時代的所有美好時光,在那裏他看到中國從1958年時期再到文革等,一次又一次的社會不安的變化,直至改革開放的到來。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很多的磨難,那些看是不經意的挫折,也許正是上天在考驗和鍛鍊你的意志及毅力

折戟沉沙褚老的一生,便是這種充滿着輝煌和磨礪的一生,有着老一輩人經歷磨難,也享受着改革開放社會福利帶來的人生光輝。

沒有誰的一生,註定只是只有磨難,也沒有誰註定一生輝煌。

敢於堅持自己,敢於執政為民的人,一定才會贏得別人的敬畏,贏得別人的尊重。

02、光輝歲月,創建亞洲第一的玉溪捲煙廠

那一年我第一次去到玉溪市,第一次爬上了紅塔山。

夜色瀟瀟,紅塔山之下,中國曾經盛名一時的紅塔山集團,五彩斑斕地依舊閃爍着它的光芒,香煙的味道瀰漫在紅塔山的周圍。

沒有褚時健,也就沒有今天光芒閃爍的紅塔山集團。

人生幾何,誰也不會知道,那個曾經在新平的糖廠待了14年的褚時健,會在花甲之年,創造了亞洲第一的玉溪捲煙廠。

人生六十方開始,1978年,甩脱了“右派”帽子的褚時健,接手了瀕臨倒閉的玉溪捲煙廠。

如果説改革開放前新平縣裏數不盡的甘蔗,是褚時健黯然的前半生;那麼改革開放後玉溪捲煙廠,就是褚老光輝歲月的後半生。

在瀕臨倒閉的玉溪捲煙廠裏,褚時健充分地發揮了他的才華和智慧,大刀闊斧地企業進行了一次次地改革,使瀕臨倒閉的企業成功地扭虧為盈。

1992—1993年,多位多家領導視察玉溪捲煙廠,聽取了褚時健的工作彙報,並對企業的發展模式大為讚賞。

1994—1997年,平均每年玉溪捲煙廠國家上交利税約為170億元。

1994年,褚時健被評為全國十位改革風雲人物,同時使“紅塔山”成為中國名牌香煙,使玉溪捲煙廠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現代化大型煙草企業。

1994年中國現在著名的企業華為集團,剛剛突破銷售額達10億元;1994年,馬雲還未創建現在中國第一的阿里巴巴集團;1994年,聯想才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1994年,那時中國的很多現在著名的企業,甚至還沒有開始創建,但是紅塔山集團已經創建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

褚時健正是在他有限的歲月裏,創建了中國企業史上,無限的歷史長河。

活着就意味着人生便可以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03、折戟沉沙,鋃鐺入獄從高出跌落

那年,我在玉溪,在前往褚時健褚橙基地的路上。

遇見了前來接待我的黃總,在公司閒談的旅途中,黃總給我品嚐了放置三個月還未腐爛的褚橙,同時平淡地説到了褚時健:“老人家,之前,犯了一些錯誤!”

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曾這樣寫道:“‘褚時健現象是一面鏡子,照出了轉型時期的中國商界在法制觀念和價值評判上的模糊、矛盾和迷茫。”

90年代,中國的無數企業進行轉型,其中很多的企業老闆通過股份改制,把屬於國家的企業,轉為了自己的股份企業。

因病離去的浙江萬向集團創始人魯冠球,就曾在1992年與政府明晰產權,併成功把政府產權轉為了1/3,此時的萬向集團實質地成為了魯冠球的私人集團。

1997年褚時健不僅沒有把紅塔山集團,沒有通過產前改制變成了自己的企業,還因為貪污鋃鐺入獄。

那個在中國創造了無數神話的人,就這樣瞬間滑入深淵,在監獄裏他最疼愛的女兒,畏罪而自殺。

那年我同褚時健的外甥女婿,一起從玉溪前往新平褚橙種植基地。

褚時健年輕的外甥女婿,從加拿大留學歸來,與老人共同管理紅紅火火的雲冠臍橙。

4個小時的路途中,我們聊了很多的話題,聊到了新平,聊到了加拿大留學生活,但是均避忌談起老人家的過去。

誰沒有犯過錯呢?

正如財經作家吳曉波所寫到的一樣,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呢?

這一切只有歷史,只有後人去評價了。

04、從頭再來,創建中國第一的冰糖橙——褚橙種植基地

在中國有兩個知名的企業家,他們之所以出名,不是因為企業曾經做得有多大,而是他們都曾經歷失敗跌入谷底,最後又成功地翻身再來。

一是史玉柱,二是褚時健。

也許你一定知道史玉柱,那句家喻户曉的廣告: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還收腦白金。

當年史玉柱在經營巨人大廈失敗之後,通過腦白金成功翻身再來的經典台詞。

2002年因為患有嚴重的糖尿病,鋃鐺入獄的褚時健75歲獲批保外就醫,保外就醫後,與妻子承包荒山開始種植褚橙。

2014年雲冠橙子,成功地實現了“一萬畝”的目標,最重要的是每年10月,雲冠橙子通過電商等平台,便能輕鬆地全部銷售。

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説,還未品嚐到褚橙,卻早已銷售一空。

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曾多次前往基地拜訪,這個他崇拜的中國企業家褚時健。

人生最怕的不是失敗,而是失敗之後不敢從頭再來。

褚時健通過種植橙子,又一次達到了人生的巔峯,贏得了世人的崇拜。

我在褚橙基地的時間裏,因為機緣不巧,沒有遇見那個讓人膜拜的老人褚時健。

一生波折起伏的褚時健,享受過無數的榮譽,也經歷了無數的磨難,無論世事變化,他依舊保持着那個低調、謙虛、優雅的性格。

不願意接受採訪,不願意接受獎項,也不願意接受別人給他寫傳記。

我想這種偉人,見到挺好,見到不到也罷,讓他的這種偉大的品性,保留在自己的心中就好。

偉人永遠成為偉人,你做好自己就好。

《褚時健傳》讀後感 篇3

我與《褚時健傳》的緣分,源自圖書館的一次偶遇,這也開啟了我對褚老的瞭解和迷戀之路。我羨慕他,因為他的故事緊貼着共和國一個甲子的時代變遷;我敬佩他,因為他在與時代和命運的碰撞中書寫出了自己的傳奇。《褚時健傳》讀畢,感慨萬千,有人震驚於他在歷史洪流中的智慧和勇氣,有人臣服於他跌落低谷時的沉着和豁達,而我,震撼於他臨近退休卻折戟沉沙的毅力和勇氣。

一帆風順的人生,如同童話故事,玄妙美好卻不可得。曾多少次,我在困難面前萌生出了“得過且過”的念頭,在磨難面前產生的“畏縮不前”的心理,褚老的現實經歷,給了我一記響亮的耳光,這讓我汗顏。一支煙、一個褚橙、一本書,就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與褚老的故事交匯,這是我們的幸運。這個在中國煙草史上舉足輕重的名字,這位將地方工廠發展成世界級行業巨頭的能人,這位臨近退休卻折戟沉沙的強人,通過自身經歷向我們展示:風雨後的彩虹更加美好,風雨中亦有柔情。

風雨前的預防是智慧。“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是身處於世、為人事故的準則。縱觀褚老一生的跌宕起伏程度,絕非常人所能及,他曾歷人生之巔,俯瞰事態萬千;也曾嘗人間至苦,歷經牢獄之災。而他卻在歷經風雨後,依舊看到生活的美好;幾經波折後,仍然心懷坦蕩、拓步向前。“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是褚老人生的寫照,也正是因此,足夠的知識儲備讓他在人生旅途中心懷智慧、腳踏擔當,於人生旅途中闊步向前。人人歡喜於一帆風順的人生,然而,命運之於你我每一個人,似乎都是殘忍有餘、温柔不足。於人生旅途中徜徉,做好風雨前的預防,之於工作、之於生活,均百利而無一害。市場之於每個人,都是在些許的規律中變幻莫測。而褚老可以緊緊抓住這些許的規律,縱觀全局,瞭解市場,改進技術,這就是他未雨綢繆的智慧。於你我而言,能力有限,雖不能有縱觀全局、造福萬民之才,但在人生道路上,做好計劃、做到預防,走好自我人生之路,也不失為社會功德一件。

風雨中的應對是能力。當一馬平川的希望落空時,當崢嶸險峻的困難來臨時,強者披荊斬棘,而弱者止步於此,於人生百態的磨難中,褚老屬於前者,這才有了我們津津樂道的人生勵志故事。很多人感慨於人生在世的不易,既要面對繁忙複雜的工作,又要過好看似“一地雞毛”的生活,人人想尋求工作中的歡樂、生活中的愜意,然而,暴風雨的來臨往往非你我可左右。褚老是這樣一個老人,在滿腔傲骨中受牢獄之災,在舐犢情深中忍骨肉分離之痛,他有着超人的智慧、縝密的思維,在人生的暴風雨中他始終站立,凸顯一代人的擔當和智慧。在風雨中,若有廣廈千萬間為你建立温馨一隅,這是你的幸運;若有一把油紙傘為你遮風擋雨,這是你的福氣,若兩者均沒有,那麼你需鍛造你的能力。事態萬千,風雲變化,於人生之旅中所遇、所感、所想不可測、不可知,唯有能力是你永久的保護傘,可以讓你在坎坷道路中乘風破浪,一路前行。為此,你需“知不足,然後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風雨變幻不可測,若能在風雨之後依然坦蕩,那這就是一個人的胸懷,這正是褚老的人生寫照。因為有他得胸懷,才有了“褚橙”的勵志故事,才讓我們後輩有了得以效仿的對象。願你我在工作、生活中,如褚老一般,縝密細緻、胸懷坦蕩,歷經風雨後仍能發現生活中的柔情。

《褚時健傳》讀後感 篇4

在擔任主任工作期間,時常聽人説起一個傳奇人物——褚時健,昔日紅塔集團掌門人和“褚橙”創始人,聽大家津津樂道他富於傳奇色彩、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儘管跌落谷底,卻從不氣餒、積蓄力量谷底反彈。從那時起就想要了解他,瞭解他背後的故事。

工作之餘,用了兩晚的時間讀完了《褚時健傳》,細細讀着,發自內心的敬佩油然而生!貧苦出生的他對知識的渴望和改變命運的自強不息、不向困難低頭追根究底的探索與鑽研精神、非凡的膽識和能力、戰略性的眼光與商業智慧、以及他對國家、家鄉、土地和農民的廣博情懷、甚至到了73歲古稀之年,在墜入人生低谷之時,再次進入全新的領域開啟他的第二次事業,在貧瘠的荒山上興致盎然地規劃他那宏偉的至少需要花費近十年心血才會有所成果的創業計劃的那種堅持與執着、樂觀與豁達,至今80多歲還在為如何進一步提高褚橙的品質問題絞盡腦汁,這種窮盡一生去直面和迎接各種問題與挑戰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並打動了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褚時健為自己取名的來由,也正是憑着這樣一股自強不息的堅持與執着,褚時健的創業故事成為一代神話。為什麼別人看來棘手而他經手的事,都能成功順利的解決呢?

在工作中,他有着一種決不向困難低頭,遇到問題潛心鑽研的創新突破精神。無論是做糖、做煙還是做橙,他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最初在技術上都是門外漢,但事實證明,不管他做的哪一行,最終他都成為了技術上的行家,進而成為管理上的行家,而這背後是因為他有着一種強烈的順藤摸瓜的問題意識和應然性的思維方式,付出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艱辛努力,他所追求的是“沾着手的事情就要幹好,大事小事都一樣”,所以他不怕問題,積極尋找問題的突破口,最後跨越重重問題,成為了技術和管理的領先者。而我們在工作中又有多少人還在按部就班、墨守成規,遇到問題退而卻步、甚至埋怨推諉,找出一大堆失敗或不可行的理由,如果我們都有這種強烈的問題意識,沉下心來潛心鑽研,不斷突破,像他一樣身體力行的去摸索和解決工作中的問題,我們的工作局面是否會有更大的改觀,人生價值是否會有更充分地體現呢?

在生活中,面臨挫折他有一種永不言棄、主動尋求機會的堅持與執着。他的人生中有過兩次大的低谷,1959年被莫名其妙當成右派,下放農場21年之久,但絲毫沒有磨滅他的信念與意志,反而在這裏他個人的能力與才華得到了練就與施展,將糖廠扭虧為盈提高職工待遇,傳為一代佳話;1999年,因分配與經濟問題從亞洲煙王神壇跌入谷底,被叛無期徒刑,同年,女兒獄中自殺,承受老年喪女的悲慟。然而種種的不幸並沒有阻止他奮鬥前進的腳步,讓我印象深刻也不得不折服的是,在獄中偶然的一次品嚐冰橙竟能啟發他的二次創業方向,在服刑期間便開始用腳步在無盡的荒山上丈量果樹種植尺寸,身患多種疾病保外就醫的他有着與妻子承包2000畝荒山的雄心壯志,開始人生第二次創業,最終,褚橙風靡全國,成為“雲南最好吃的橙子”“中國最勵志的橙子”,他本人一舉成為億萬富翁。從“煙王”變身“橙王”,是自我價值的證明,更是對人生的重新洗牌。他在面臨巨大挫折時,總保持一種樂觀豁達的心態,把跌倒當成爬起,面對重重困難,一次次通過自己的努力點燃希望之火,誰也無法想象76歲的褚老與人談論六年後橙子掛果的景象。一個已然80多歲的老人,還在為自己的事業興致勃勃的在山間奔走,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在經歷生活中的小小挫折就怨天尤人、甚至放棄呢?

合上書本,褚時健常説的一句話依然縈繞耳邊,他説“經歷對每個人都是一筆財富。但一個被經歷的苦難壓倒的人,是無法得到這筆財富的。任何時候,我都想幹事情,成績算誰的我不在乎。我覺得,人在任何時候精神都不能跨,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有所作為,這是對自己負責任。人不光要承受苦難,還要有戰勝苦難的能力。”

感悟一:活在當下、生命不息、奮鬥不止。褚時健在遭受重重打擊後,還能以耄耋之軀創造個人品牌“褚橙”。而我們卻總是為自己貼上“90後”“奔三”等等的標籤,自困於生活的棋局中瞻前顧後、舉步維艱,想要“破局”而出,卻缺乏“破局”的勇氣,為自己的怯懦和不作為找各種各樣的藉口。從褚時健的身上,我們發現原來奮鬥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從現在開始努力,一切都不算晚,忘記昨天和曾經如何,把自己的人生價值體現在當下。

感悟二:褚時健的“應然性思維”——應該怎麼做。其特點是無論遇到多大的阻力,只要事情是有價值的、合邏輯的,他就會一定要想辦法尋找突破口,正如他自己所説,追求完美、追求卓越,不是目標、不是理想,只是一種性格。正是這種性格讓他在任何工作環境中,都能找到突破口,扭轉乾坤。

感悟三:工匠精神。從糖廠牛刀小試到鑄造紅塔奇蹟再到打造“褚橙”神話,褚時健成功的祕訣的是什麼?我想應該是十六個字: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無論是企業發展還是人的發展,貪多求快都是大忌。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純粹;少一些投機取巧,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專注持久;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與提升,量的積累終能達到質的飛越。

人生總有起伏,於高峯時光榮綻放,在低谷時沉潛內修。今天的寵辱與得失,放長眼光看,都可能是笑談或是成長的台階。山高人為峯,浮躁的社會環境中,一位紮實沉穩,不停向前的老人,讓我們體會到的是一份為人處世的智慧與勇氣——堅持、努力、能力。

《褚時健傳》讀後感 篇5

褚時健,這是一個在中國煙草史上舉足輕重的名字,這是一位將地方工廠發展成世界級行業巨頭的能人,臨近退休卻折戟沉沙。當他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時,已成橙王。88年豐富、起伏的人生經歷,他的命運和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體制過招不斷,碰撞不斷;他的個人故事緊貼着共和國一個甲子的時代變遷。

一週利用碎片化時間斷斷續續讀完了《褚時健傳》,內心久久無法平靜,總像有種東西在心裏拽着一樣。

褚老的一生是伴隨着新中國大半個世紀一路走來的一生,跌宕起伏,波瀾壯闊,但他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能守住初心,堅持自己的信仰,留住自己的尊嚴,難能可貴,教人仰視。

我一直在思考,他為什麼做什麼成什麼,各種苦難都壓不倒他。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在支撐着他,是先天的多,還是後天的多,亦或是時代的因素?

通過閲讀,對標褚老的精神光芒、行事辦法、還有背後底層的人格特質,以及決定一個人成事的底層操作系統,談4點感悟:

1.強烈的企圖心

這也是少年時期為生活所迫而形成的,最開始是:給家裏人掙錢的,不能隨便搞,為了生活而生活。但是除此之外原生家庭勤勞的品質也是給這一企圖心打下了正向的本質,

“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好”!

可以從褚老各個時期中看到,每做一件事情,都盡力做到最好。

2.“治大國若烹小鮮”

治大國若烹小鮮:字面意思是“治理國家就像烹調美味的小菜一樣”。

“小鮮”像是小魚,或一塊小肉之類的。意為治理大國要像煮小魚一樣。煮小魚,不能多加攪動,多攪則易爛,比喻治大國應當無為。後常用來比喻輕而易舉。

褚老説,小事料理的好,大事才有本事料理。

烹小鮮每個人都會,每個人都能做到,但這件小事又人人都做不好。而褚時健會像每個普通人一樣,去烹小鮮,認認真真,而有了大成就。實際是我們凡人沒有做好看似平凡的事。

3.認真踏實

用褚老自己的話説,我這個人,有事情就有幹勁的很,不要讓我閒着,閒着我就要生病。而且如果事情在眼前,要麼徹底不做,要麼就做到最好。沾了自己手的事情,做不好不好意思,我想好多人看到這段話,可能和我一樣都要汗顏了。

4.活在當下,大氣包容的胸懷

每個時代的企業家,都有自己身上獨有的特徵,褚老的一生命運與新中國緊密聯繫,一生跌宕起伏,然而最後他釋然地説:

“改革嘛,總是要付出代價”。

我們探究褚老身上這種生命力量,其實從他的為人處事,非常的大氣從容,包羅萬象,心中能包容一切難言之事,所以面對種種不公時,會有那樣的平靜,淡然以及活在當下的力量。

 3點收穫與反思

讀別人的故事,是為了走好自己的路,改自己的命!

總結的落腳點還是要回到我們每個人自己這裏,我提煉了3點收穫:

①學習褚老的關鍵品質

熱愛生命,對生命的珍惜,踏實認真,敢於擔當,工匠精神,極致的長期思想,樸素的利他精神,持續地為社會創造價值。

②我們無法再像褚老那樣處於一個動盪不堪的時代,但是,我們可以刻意訓練和發展出一份對生命的熱愛,只爭朝夕,為他人為社會創造價值。

③對標閲讀後,也在同時反思自己。有了榜樣的力量,有了更高的標準,也有了看問題的深度。更寶貴的是,讀書也是幫助我們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一份份精神、意志力、認知力……才是人生寶貴的財富。

總結: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

“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看這個人站在頂峯的時候,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峯上跌落低谷之後的反彈力”。

向褚老致敬!

所以無論你現在正經受何種挫折與磨難,你一定要記住:

人要對自己負責任,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別人是無法讓你趴下的。

雖然我們都是普通人,盡一生之力,也未必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但人活着,就得為自己生命的圓滿呈現付出100%的熱情。特別是當人生遇到困難時,更是要善待自己的精神,光明自己的意念。

對待逆境的態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回望人生這本書,最閃亮的那部分不是你春風得意、順風順水時,而一定是產生於你深陷低谷而仰起看天的那一刻!

《褚時健傳》讀後感 篇6

一生都是個傳奇,不論做什麼都體現了自己獨特的精神與極強的意志力,將工匠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創造了一生的奇蹟。

少年喪父,作為長子,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為母分憂,照顧弟妹,從小就體現了異於常人對品質的追求,對釀酒的反覆研究,能通過觀察比較,創造出高於平常的出酒率,賽過了多年的老師傅,並且在賣酒上也體現了自己的商業頭腦,光憑敲幾下就能判斷酒的度數,進而根據度數來調整價格,創造出了最大價值。

為家庭分憂幾年之後,經過堂兄的一席話,喚醒了心中一直的想法,重新進入學堂,並且在戰火紛飛的時期,逐漸走向了共產黨,一步步的成長,將自己的所有心思都投入到了工作中,並且出色的完成了每一次交付的任務,在工作中體現了自己獨到的處事方式,換位思考,以理服人,不強制。

人生的第一次坎坷也從這裏開始,被劃為右派,與妻兒分離,被派往農場工作,險些喪命,而能挽救性命也正是因為以前積累的關係,才能在最危險的時刻,得到別人盡心的救治。在農場工作的這段時間,平和的心態幫他度過了這段難熬的歲月,等到了熬出頭的那天。

平反以後被派往糖廠工作,開始了其對企業管理的歷程,充分將自己的匠心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從一窮二白,人心渙散,通過自己的鐵腕,通過自己的不斷研究,不斷改進,創新管理,起死回生,創造了一個個的奇蹟,也為後來在煙草界的傳奇奠定了基礎。打鐵仍需自身硬,始終將技術擺在第一位,如果自己都不懂,就無法去管理別人,這是一直堅守的一個信念。

進入捲煙廠,面對與糖廠同樣的'條件,甚至更為惡劣,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能力與高超的自學水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將事業推向了頂峯,將自己的匠心精神與對品質的追求發揮到了極致,為了目標的實現,用盡一切可行的辦法,未曾為自己考慮過,選擇退休的時候,得不到批准,不能急流勇退,也為自己的第二次坎坷埋下了隱患。

花甲之年,鋃鐺入獄,女兒自殺,妻子坐牢,兒子不能回家,孫子無人照顧,對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來説,沒有什麼比這個是更嚴重的打擊了。

但是傳奇也未因此而終斷,假釋出獄與妻子團聚,開始了新的人生追求,迴歸自己最愛的農業,繼續發揮着自己的匠心精神,從門外漢到比幾十年經驗的人還要有對問題的敏鋭度,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創新管理方式,耕作方式,這是一個七十幾歲老人做到的,到現在能做到年產上萬噸的橙子,人生與事業在八十多歲的時候,又再次在最低谷,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不得不歎服其傳奇的一生,起起落落,不斷的追求卓越,在最嚴重的打擊之下,依然從未放棄自己內心的追求,創造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傳奇。

真正體現了新時代要求的匠心精神,將事情做到了真正的小而精,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達到了巔峯。

對於做人方面,其為人處事,待人接物,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也給自己積累下了無數的人脈,在最困難的時候最能體現身邊人的價值,最能體現是否是真交情,正因為自己的付出,誠懇的待人,才能在自己最難的時候依然有無數的人來幫助自己,沒有因為自己的苦難而被拋棄,有了重新創業的資本,人脈與資金。

看待變故的平常心使他自己在最難的時候,依然能直視苦難,不放棄,有了創造新輝煌的機會。

《褚時健傳》讀後感 篇7

一直都知道褚時健被譽為中國煙草大王、中國橙王,創造了眾多的商業奇蹟。作為經濟管理專業的老師,我在讀完傳記之後,不禁開始思考:褚時健無論在釀酒、產糖、造紙、制煙、投資,還是後來種橙,竟樣樣出色。這到底是為什麼?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

褚時健給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每當他遇到問題的時候,都能夠想出辦法來解決。為什麼很多的問題別人解決不了,褚時健卻有辦法解決呢?最主要的就是他有着做事認真的態度,養成了凡事都要做好的習慣,也就是做一件事情,不管有多小,都要把它做好。在褚時健年少烤酒時,由於是用柴火烤,所以隨時都要加柴,不能熄火,同時鍋裏放置的玉米也要每隔一段時間攪拌一次,通過這樣的方式烤酒才不會烤糊,出酒率才高。其他人都因為怠惰或是分心的緣故不能及時加柴火,出酒率都不是很高,褚時健卻能日日夜夜守在烤酒的地方。可以説褚時健對於商業的敏感性,在烤酒這件事上已經逐步鍛煉出來了。他總結出了自己的經驗:“搞物質生產,成本核算和產品質量都非常重要。不管做什麼事,你要先搞懂再做,不懂的事,先向別人學習,不然虧本了都不知道為什麼。”這也為他未來的創業鋪了路。褚時健還善於觀察細節,總結經驗,有一套自己做事的方式方法。在他就任於糖廠期間,糖廠扭虧為盈,對於當時雲南的小縣城而言,可以算得上是經濟奇蹟。為了提高糖廠的效益,要改造鍋爐煙囱。褚時健叫廠裏的人去買耐火磚,但每次都是空手而歸。於是褚時健自己親力親為,坐了三天的車去到昆明耐火材料廠。到的時候工作人員告訴他沒有,褚時健自己圍着廠走了一圈,發現一堆磚擺在那裏。工作人員看他還比較懂行,跟他説了實話,原來這些報廢磚拿去做煙囱是達不到要求的。褚時健看了這些磚,仔細比劃了幾下,當機立斷的告訴工作人員自己全要了。褚時健其實自己計算過,正常鍋爐煙囱的磚縫是兩毫米,這種形狀不正的磚縫會到三毫米,如果在砌磚的時候用心一些,這一毫米之差是不會影響效果的。後來這個煙囱一直沿用到了九十年代。面對當時的經濟態勢,褚時健對成本意識和產品質量有着匠人般的堅持,將工作做到了極致。

企業管理中不僅要求做事完美,而且還需具備善於創新的品質。在種植橙子的時候,褚時健不斷學習農業種植知識,幾十本專業書都寫滿了密密麻麻的筆記。他建立了實驗室,通過實驗的方式調整肥料配比,提高蔬果品質。原來種果樹大家用的有機肥都是雞糞,褚時健通過研究,加入了煙梗,使土壤有機質含量大大提升。這也成為了褚時健的獨創。他還不斷改進施肥過程,為褚橙的品質和口感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褚時健之所以能夠想到用煙梗,也得益於他在煙廠工作期間對業務的不斷鑽研,發現了煙梗中含有豐富的鉀。善於動腦、敢於實踐、勇於創新,讓“褚橙”成為中國“互聯網+高原特色農業”的代表案例。

每個人都是在苦難中前行,不同的只是面對困難的態度。今天褚老先生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但他曾説過的話還時時縈繞在耳邊:“人要對自己負責,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別人是無法讓你趴下的。過去的就過去了,過好今後的日子,做好最後的事情。”我們要將他的堅韌、勇氣、力量、認真傳承下去,作為生活的態度,也作為當下應該要做的事情。

《褚時健傳》讀後感 篇8

自傳,尤其是主角口述而成,難免偏頗;加上褚老先生非普通商人,註定會有太多不可描述的經歷不在其中,其餘的只能留給讀者自己思考。於我而言,它最大的價值不是“勵志書”,而是更瞭解近代史的一些大事件,包括雲南的鐵路背景,包括新中國右派、、大革命的節點與背景,以及當時眾人的心態等等。

書中的褚時健,有頭腦有執行力,善於總結又敢打敢拼,情商也隨着年齡一起提高,這樣的人再有三分運氣,有這樣的成就是理所當然的,也是不可複製的。

少年褚時健,應該是幸福的,雖是亂世,但好在長輩打下一些家底,又遠離核心戰場;

青年褚時健,應該是富有激情的,畢竟大亂意味着大治,説他平步青雲也不為過;

中年褚時健,應該是痛苦的,一個右派的帽子,讓一切努力付之東流,完全看不到未來;

暮年褚時健,應該是成熟的,過去的人生經歷帶給他太多的教訓,此時的他,已非他;

老年褚時健,應該是豁達的,也許有很多放不下但又無可奈何的事,在時間面前,都不重要了。種橙除了因為閒不下來,可能也想證明點什麼吧,此時的他,逐漸期待並享受家庭温暖。

給自己的一些反省:業務要熟練,做一行就要愛一行、懂一行,不要做半桶水。

《褚時健傳》讀後感 篇9

書中褚時健關於企業經營方面的話雖然不多,但都很樸實,直白,很容易看懂,比如關於品牌,他説“要説對品牌的認識,最早還是來自於和我母親去集市上賣酒的經歷。賣酒的人不止一家,同是自家烤的酒,買的人是有選擇的,要聞,要嘗,好的酒才賣得上價。就是這種經歷,讓我認識到品牌的價值。”褚時健這種化繁為簡的解釋,即便是對於商業一無所知的人,聽完也能懂個大概。而這種能力是建立在對企業經營的深刻理解基礎之上的。與之相反,一知半解的人恐怕無法用寥寥數語講透一個道理,只能靠一些晦澀的名詞來裝點門面。

記得有一次聽一位投資經理講一家公司,大體是説了如下這段話:“我很看好這家公司,它所在的賽道非常好,它屬於新物種。我們覆盤了它的成長路徑,基本上是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認知。投資人要理解它的底層邏輯,首先要重裝自己的思維繫統,更新思維模型”一句話聽完讓人摸不着頭腦。

褚時健看很多書,但看完後總能夠與自身實際情況結合起來,理論聯繫實際,從表象中找到根本的原因。比如,為了存放橙子,果園裏面建了一個冷庫,技術人員按照説明書進行操作,結果入庫的水果大量腐爛。後來請來了專家,專家也只是按照説明書的操作步驟檢查一遍,也沒解決問題。褚時健找來了與水果儲藏和冷庫相關的書籍資料,自己閲讀鑽研,並結合當地的氣候和温度進行重新設定,最終調節出來的冷藏温度和濕度很好的解決了橙子的存放問題。

創業的時候雖然已經一大把年紀(七十多歲),但褚時健仍保持持續學習,更新知識,不迷信老經驗,堅持用科學的方法來搞種植。比如行業傳統經驗認為一顆橙子樹到了10年,就該換掉了,因為之後橙子的產量就會下滑,品質也會下降。但褚時健不迷信,他通過鑽研發現,只要讓老的樹根上長出新的根,肥料吸收好了,同時也剪掉一些老枝長出新芽,產量和品質就不會下降,那麼果樹也就不用10年就換一次。所以果園的老師傅感歎説老褚幹了幾年總結的東西,比他們幹了二三十年的人還多。後者雖然有二三十年的工作經驗,但可能只是拿一兩年的工作經驗重複幹二三十年而已,根本上來講是沒有持續的學習,更新知識。

行行出狀元,優秀的企業並非一定出自所謂的“好行業”。時不時的能聽到“投資就是要選好賽道”這樣的話。或許當有些人提到“賽道”的時候,他們可能指的是某一個細分行業或者某一個細分領域吧。那我就暫且把這話翻譯為“投資就是要選好的細分行業”吧。如果説煙草行業因為一定壟斷,算是個“好行業”的話,那麼種植橙子絕對算不上是個“好行業”,看上去也不像是門“好生意”。種植橙子幾乎沒有門檻,從種植到產出橙子之間有很多變數,橙子作為新鮮水果,存放週期比較短,很難作出穩定的差異化。儘管看上去困難重重,褚時健卻把企業做起來了,而且做的還挺好。如果説玉溪煙廠的成功還算是靠了一點所謂的壟斷,那麼褚橙的成功則完全是靠褚時健的經營能力,以科學的管理工業品生產的流程來管理農產品生產,是企業家精神的很好體現。

企業要走的遠,離不開一個眼光長遠的企業家。褚時健從73歲再次創業開始,用了近10年時間專注橙子本身的品質,靠橙子穩定的美味度來建立品牌,10年磨一劍,而不是着急的去打廣告。在立足長遠的基礎上“把每一天過好,把每一件事做好”,踏踏實實的把手頭的活幹完,把活幹好,那麼結果自然就不會有太大的偏差。比如,褚時健把一年到頭要乾的農活細化到日曆上的每一天,什麼時候該施肥,什麼時候該修剪枝條,什麼時候該採摘等,都有嚴格的規定,果農們只要嚴格按要求去做好,就會獲得不錯的收成,最終獲得不錯的家庭收入。如此一來,企業的長遠目標與員工(果農)的個人目標相一致,果農在日復一日的勞動中也不需要太多的督促,極大的調動了果農把種植工作按要求做好的積極性。

褚時健一生歷經坎坷,也經歷了多次把企業(農場)從破產倒閉邊緣拯救回來,並發展至經營非常好的局面。不論是為公家幹活,還是離開體制在外自己創業,他每次都做的很成功。這一切離不開他的責任感和不懼困難的精神(我覺得不妨把褚時健身上這種優秀的品格統稱為“褚時健精神”)。正如褚時健説的:“我這一生就只講一點,要負責任。任何情況下,我都要有所作為。只要活着,就要幹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價值。不管情況如何變化,對自己,對事業,對家人,對社會的責任心不變”

褚時健走了,但“褚時健精神”卻不會過時,它值得新一代的企業家們去學習。

《褚時健傳》讀後感 篇10

為褚時健晚年再次書寫傳奇感到高興,就像樂見天各一方的情侶終成眷屬,流離失散的家人最終團聚一樣,圓滿一點兒的結局畢竟能夠帶來更多憧憬。儘管悲劇顯得更加深刻,可要是沒有這樣一個最終傳奇,他的晚年該是多麼落寞。

76歲種橙,其中藴藏的意義無須用結果證明,甫一動手就開始自動顯現了。它比關於種樹的“兩個最佳時節”來得更有説服力。聽慣了“努力永遠都不嫌晚”的説辭,但像褚時健這樣晚到古稀之年仍然努力,現實生活中確實少見。通常,30歲即可讓人迷茫,40歲即可讓人焦慮,50歲即可讓人忘掉一切曾經的夢想。而有的人,以76歲高齡還能重新着手構建一個開始。僅此一點,就可以説,76歲種橙才是他一生最了不起的決定和最值得誇耀的手筆。

種橙的4年,展現的又是另外一種精神。在生命的刻度尺上,“10+4”“20+4”與“50+4”“60+4”截然不同。對於前者,我們確信大概率上能夠見到那個結果,這也間接説明了“76+4”為什麼足夠勵志。進一步想,“76+4”甚至比“4+76”更難能可貴。“4+76”可以代表一生堅持,如錘鍊一項技藝,投身一種信仰,那76年儘管漫長,卻不見得非要全部挨完才能受益。與之相對,別説“76+4”,就是“76+2”“76+3”都極有可能成為虧本的買賣,沒有足夠的自信真是做不來。

還注意到,褚時健最後一役沒有選擇東山再起,沒有選擇西山再起,而是選擇南山再起。“東山”,已經不再屬於他,可回而不可起。“西山”,他豈肯,難免不做宋江,人家豈敢,哪裏甘當王倫。“南山”,唯有“南山”才是新的合適的用武之地,一者不拉仇恨,二者可得支援,小則小矣,用心經營亦可成就事業。

才出谷底,又攀高峯,充分説明他身上反映出來的成功的因素信度強、效度高,值得深入學習、思考、借鑑。同時,也不能忽略傳記作者的提醒:當我們探尋一個強人之所以強大時,總是容易把他典型化、獨特化,最後得出遙不可及的答案。不錯,我們是常常覺得成功路上的荊棘對某些人來説只是裝點,毫無兇險,因為強人看起來總是那麼的攻無不克、所向披靡,從而忘記他們在大浪淘沙中既是弄潮兒,也是幸運兒。

早年烤酒貼補家用時,他就是個愛觀察、愛琢磨的人。這樣的人哪裏都能找到幾個,只不過少有人把天分栽種下去好好培養,用到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上。褚時健的過人之處,在於從烤酒這個偶然的成功案例中,憑藉着對事物細節的天生敏感,自發地認識到成本核算、產品質量與物質生產活動的關係,並在後來的具體工作中舉一反三、推及其他,不但成功地運用了規律,還形成了獨特的思維方式與性格氣質。至此,彷彿少年的心裏已經無意間種下魔豆,只消順着巨大的藤蔓抓上去,就能到達巨人國。然而不是,儘管有徵糧、土改的成績,還是敵不過特殊的年代與叵測的人心。

當能力被捆在後台無處伸展時,意志品質就會趕出來救場。被命運一路推搡着走進破敗的糖廠,褚時健依然選擇認真踏實地做事。他順命,相信樸素的道理,聽從內心的聲音,因此在機會第一次敲門時,就能將其擁進懷裏,得以走上與眾不同的路。

也許逝去的青春讓他加倍珍惜難得的舞台,也許刺破烏雲的金光讓他一時忽略了風暴可能依然存在,長袖善舞中連下三城,一手建立紅塔帝國後,他仍然盤踞其中遲遲不肯退去。上有挽留、下無接替,仔細追究其實都是站不住腳的理由。不論選儲棄儲,還是中紀委進駐次日才趕到,種種細微之處已見兇險預兆。很難想像他這樣的人意識不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可反過來想,古往今來懂得功成身退的能有幾人?沒有永不停息的精神,又哪來後面的褚橙?

跌宕起伏的人生,旁人看得或羣情激憤,或歡欣鼓舞,箇中滋味,唯有自知。人上了年紀,就真的能把一切看淡嗎?“對得起做過的事,對得起相處過的人”。他不遺憾,我空感歎。原本想從傳奇人物身上一窺成功的奧祕,卻望見了高閣晚景中的老人。

《褚時健傳》讀後感 篇11

兒時,常常聽家裏人説起一個傳奇人物——褚時健,他是昔日紅塔集團的掌門人和“褚橙”的創始人。聽着大家津津樂道地説起,他的人生經歷大起大落,即使跌落谷底,但是從不氣餒,積蓄力量谷底反彈。從兒時起就想要了解他和他背後的故事。

利用課餘時間,細細品讀《褚時健傳》,讀完後發自內心的敬佩油然而生。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上,褚時健都有一種堅持不懈,逆流而上的精神。他無論是做酒、做糖、還是做煙,在技術上都是一個門外漢,甚至人到花甲之年,墜至人生低谷時,再度創業做橙,都是一個毫無基礎的外行人,但事實證明,不管他做哪一行,他最終都會成為技術上的行家,而這背後是因為有種探索根源的思維方式,和付出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辛勞。他所追求的就是“手裏的事要幹好,無論大事小事都一樣”,所以他不怕遇到問題,積極主動地尋找破解問題的方法,跨過重重問題,成為在技術領域和管理領域的佼佼者。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心生敬佩。他經歷兩次人生低谷,第一次被當成“右派”打擊,下放農場二十年之久;第二次是女兒在獄中自殺,後從亞洲煙王的神壇跌落至谷底,老年承受喪女的悲痛,即使經歷大起大落,他也毫不氣餒,逆流而上,與妻子承包起兩千畝荒山種橙子,最終變身“橙王”。我無法想象,一個花甲之年的老人,面對如此大的打擊和挫折,靠着自己那股不服輸的勁兒,再度創造傳奇,成功從“煙王”到“橙王”的巨大轉變。這種逆流而上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一位老人這股不服輸的勁兒。

我也擁有褚時健那種堅持不懈,逆流而上的精神,甚至我心裏那股不服輸的勁更勝褚時健。在學習上,我不甘於人後,正是這種不甘於人後的心理讓我一直充滿對學習的熱愛,別人總説:“學海無涯苦作舟”,在我看來並不是,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只有把自己在做的事情培養成一種愛好,就算過程再累再苦都不是事兒。學政治更利於自己瞭解國家政策,學數學可以培養自己理性的思考問題,學歷史可以以史為鑑……學習是自己的,但是你對知識的運用和理解,還有將來用知識所做的事都是為了祖國的未來。就像錢學森一樣,歷經萬難學成回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國家的科研事業做貢獻;像詹天佑一樣,設計出橫貫世界屋脊的鐵路。學習的過程固然枯燥乏味,甚至一度有放棄的念頭,不過這種念頭,只有自己能闖過去,只有自己闖過了,這才真的不是事兒。在生活中的我們很難以做到像褚時健這樣,遇到任何困難都不放棄,反而越來越勇往直前地衝破阻礙。的確,能在生活中做到這樣的人為數不多,甚至可以説是屈指可數。世界上多少上市公司、成功企業,無一不經歷千辛萬苦、千難萬險才有如此光彩耀人的成就,我們又怎能被一些小的困難給攔住呢?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那一種堅持的精神,有不服輸的韌勁,才能使自己走的更高,飛得更遠。

閲讀《褚時健傳》讓我認識到,一位不服輸老人。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做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堅持,一定要有自己所努力的一個大的方向,有一個目標,不能盲目的向前,一定要認準一條路,堅持走下去,哪怕遇到困難也要逆流而上,因為在這條路上所經歷的榮辱得失,都是成長的台階,都是經驗。

《褚時健傳》讀後感 篇12

大約四年前,我第一次吃到“褚橙”,果肉入口即化,汁多味甜皮薄,確有驚豔之感。這大概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個人姓氏命名的水果品牌。“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橙)”的Slogan,淺吟低唱着褚時健跌宕起伏的一生。而他書寫了88年的傳奇人生,一直踐行着自己對“企業家精神”的詮釋。

天性迷戀技術

年少的褚時健,為了提高單位重量苞谷的出酒量,他主動琢磨發酵温度的問題,出酒量立馬得到提升;經營玉溪捲煙廠時,他又親自帶隊維修鍋爐,原來需要48天才能完成的任務,不到4天就完成了;晚年,他在荒山開墾種橙,為了改善橙子口感,他創造性地在有機肥中加入煙梗,彌補了之前肥料中缺失的鉀元素。

褚時健認為,一個工廠領導,如果不懂技術,能力再強也只會盲目指揮。對於技術的鑽研,一方面來自於他的天性,更來自於他深知產品質量的重要性。他始終站在生產第一線,重視技術,重視專業技術人員。每一次攻堅克難的重要時期,都是技術改革為他打開了突破口,迎來了命運的轉折。

敢為天下先

為了將工廠扭虧為盈,褚時健嚴格把控質量,不惜重金引進德國先進的生產設備,而當時的外匯指標都是政府嚴格控制的,褚時健便以利税遊説政府,並輔以和廣東串貨的方式,實現改善生產設備的目的。當時,全國的煙葉種植和銷售都是國家煙草部門控制並分配的,因此褚時健想要染指煙草種植,其阻力可想而知。他能在大鍋飯的環境下衝破制度的藩籬,堅持改革創新,玉溪捲煙廠的利潤自然逐年遞增。

與褚時健每一段輝煌相得益彰的是他的改革魄力,他不會人云亦云、固步自封,不會囿於制度的阻礙,更不會懼怕困難。他敢於直面政治、挑戰權威,甚至是他開啟了許多中國重要的制度改革。每一次挑戰對於他而言,都是一個跨越式進步的階梯。他的膽識與謀略,成就了許多不可能變為可能。這是一種高瞻遠矚的境界,也是心繫家國的情懷。

觸底反彈絕地重生

褚時健顛沛流離的一生有太多標籤:“幼年喪父”、“右派”、“亞洲煙王”、“貪污犯”、“痛失愛女”、“橙王”……當這些故事串聯成一個人的一生,他的內心世界該歷經多少波瀾壯闊?恰恰相反,褚時健異常平靜地看待這一切。

“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峯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這是對於褚時健最為廣泛的評價。的確,成功登頂的人很多,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絕地重生,卻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每一次反彈,都是他對人生更高維度的昇華,是對生命再度拓展的凝結。而褚時健只把這種精神樸素地定義為,想做事,做好事。也許,最為樸素的初心,才是陪伴他看雲捲雲舒的動力之源,更為重要的是,他不僅自生這種獨特的內在爆發力,甚至影響着自己的家人、朋友、夥伴。這是一種高山仰止的影響力。

褚時健,他是中國企業家光榮榜上無法超越的旗幟,是率先垂範“工匠精神”的實幹家,是會一邊批評工人“雜”、一邊關心他們生活的性情中人,是疼愛孫輩、可親可敬的普通老人。他還會繼續奔跑,會帶着赤子的驕傲,繼續縱情燃燒,去看繁花綻放、星河閃耀!

《褚時健傳》讀後感 篇13

在讀《褚橙你也學不會》這本書之前,褚橙的故事給我最大的震撼是一位75歲的老人敢於重頭開始的勇氣,而讀完這本書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褚時健的四段創業經歷。

他14歲那年成為村裏最好的釀酒師傅,他的出酒率比別人高15%~20%,釀出的酒口感更清冽。他只不過是在苞米恆温發酵過程中,採用了從老師傅那聽來的用木炭和炭灰保温的做法,可至始至終老師傅也從沒有這麼做過,因為每隔兩個小時就得倒騰一次爐火,晚上幾乎睡不踏實,沒人願意這麼麻煩,除了14歲的褚時健。

文革時,他負責縣裏的製糖廠,在他經營期間,這家糖廠從每年虧損30萬變成每年盈利30萬。聽起來很傳奇,可是當追蹤到他的經營細節時,發現褚時健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神力,只是因為他能把認真做到極致。擔任廠長後,他很快發現榨出的甘蔗渣很甜,這説明壓榨不充分,於是他把壓榨機中3個滾筒改成9個。出糖率提升了,但甘蔗渣還是很甜,他又申請去廣州糖廠學習,用新技術把甘蔗渣在40°的温水中再次壓榨,終於把糖分全部榨乾。又發現太耗燃料,性價比不高,他又去廣州把人家廢棄的真空蒸發設備拿回來實驗,通過抽真空,降低水的沸點,利用水蒸氣循環加熱,大大提升了熱能利用率。最終使得能耗降低到原來的15%,出糖率提升30%!省裏30幾家糖廠都來跟褚時健學習過,卻沒有一家能做到這一點,因為太麻煩了。

後來褚時健出任紅塔山煙廠廠長期間,雲南省的財政收入由全國倒數第七,變成全國正數第三,紅塔山煙廠給雲南省税收的貢獻幾乎50%!

瞭解了這些背景之後,再來看褚橙的成功就順理成章了,上天更願意把成功託付給靠譜的人來成就!當然創業成功有很多偶然因素,尤其是褚橙,比如獨特的地理優勢,比如褚時健的人脈積累為他帶來充足的創業資金,比如獨特的故事引爆了網絡營銷,這些都是一般的創業者無法複製的。這也正是《褚橙你也學不會》這本書的意義所在,黃鐵鷹老師將這些偶然因素剝離開,把必然因素呈現給我們,這些才是創業者應該學習以及傳承的精神。

我認為褚橙的成功主要有三點:數字化分析、可量化指標和標準化操作,而支撐這三點的就是一個精神——認真!

褚橙建立了自己的化驗室——這在全國冰糖橙種植基地中絕無僅有。為了找到最適合的土壤、肥料結構,褚時健對不同的生產技術同時進行對比試驗,然後對結果進行觀察、記錄和分析,進而找出最優的解決方案。褚橙果園有自己的肥料廠,並且做到對肥料結構、用量、施肥時間和頻率的精細化管理。

褚橙一改我國傳統農業靠感覺、靠經驗種田的做法,儘量為每一步操作建立可量化的指標,比如施肥時距離果樹的位置、溝渠的長寬和深度;間伐時每畝的植株數量;控梢時的具體枝長……這些在國內同行中大都沒有標準可依,而在褚時健那裏都一一摸索出了最佳數值。

有了可量化指標,果農的操作就可以做到標準化,果農的工作也更容易評估。這才使得在兩千多畝地,兩百多户果農種出的褚橙口味近乎一致,這在國內也是絕無僅有的。

支撐起數字化分析、可量化指標和標準化操作的是褚時健的極度認真的精神。這也使得他在十年間從一個冰糖橙的外行變成頂尖專家,他沒有停留在感性經驗的層面,而是深究每一個問題最底層的原因,讓科學的方法在果樹種植中得到落實,這使得他超越了很多有二三十年冰糖橙種植經驗的老師傅。

最有震撼力的一句話:什麼是生命的質量?生命的質量就是一個75歲的人,同一個25歲的人,在同一個起跑線起跑;10年後,85歲的人把那個35歲的競爭者遠遠拋到了身後!

《褚時健傳》讀後感 篇14

——做任何事做到極致

《褚橙你也學不會》主要講的是褚時健75歲從零開始種冰糖橙,12年後又傲視同行,昔日的煙草大王,在85歲時又成為了中國冰糖橙大王的案例。案例中的細節讓我們不得不加倍敬佩這個認真的老人。褚時健的兒子褚一斌説:“他是在這十二年的時間裏,一年一年蹲在地頭,看着自己的樹,吃着自己的果子,每年解決幾個問題,一步一步做到今天的”。土地如何平整;肥料如何配比;剪枝控梢如何作業;病蟲害如何防治;水利工程如何修建;和農户如何溝通??。褚橙成功的案例我們不能複製,但褚時健做任何事情都能做到極致的這個工作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海爾集團CEO張瑞敏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什麼是不簡單?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什麼是不容易?把每一件容易的事情都認真的做好就是不容易。”小學課文中賣油翁的故事,我們仍然記得,一個極簡單的動作,只要你練到了極致,也能達到歎為觀止的地步。

當今社會,身處高節奏的工作和生活狀態中,人們的心態很容易變得浮躁,許多人都不願做簡單的事,認為那些事情過於簡單、沒有技術含量,既不能體現自身價值,又無法給自己帶來成功的喜悦。殊不知:“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樣,不能因為覺得複雜就產生畏難情緒,從而望而卻步,長此以往會一事無成;反之,也不能因為事情簡單就不認真對待,要知道,一切偉大的事情往往就孕育在簡單之中。只有善於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才是最大的不簡單,也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作為鴻盛鴻公司的一名員工,我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公司的最小組成細胞,每個人的日常工作,都是公司運轉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個人的工作質量會間接的影響到整個企業的正常運轉。只有每個人都始終如一的堅持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盡職盡責的完成好自己份內的每一項工作任務,公司的整體目標才能得以實現,個人也會因此獲得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需要大智若愚的大智慧;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則需要堅持不懈的大毅力。相信只要能杜絕“大事幹不了,小事不願幹,簡單工作不願做”的浮躁心態,把簡單的日常工作做到極致,我們都能做最好的自己,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

《褚時健傳》讀後感 篇15

晚上喝了瓶可樂,結果失眠了,趁着失眠,把這本書讀完。

在未讀這本書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褚時健這個人,我一直以為他是個日本企業家來着。但在app上看到過好幾次,終於決定在搜索引擎上搜了一下這個人,呀,竟然是中國人,還是煙草界的,於是決定看一下。

這本書讀起來頗為舒服,讓我第一次有這種感覺:之前完全不知道一個人,但又突然對這個人又有如此詳細的瞭解。

僅憑一本書對一個人的瞭解有限,比如我很難想象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會在這個年齡二次創業,從哪裏來的勁頭?

我這輩子都不是一個勤快人,也許身體上看起來並不懶惰,每天上着班,但事實上,我是個懶人。一個懶人很難想象一個閒不下來的人的生活方式吧。

褚老嚴謹的工作作風值得學習,尤其是把看似簡單的事情通過深入琢磨,加以改進;不盲目服從權威,一定要自己鑽研,做一個內行人。

其實還有做多地方,我認為都不錯,可惜我缺乏實踐,無法證實,僅僅是自己感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