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魯迅《吶喊》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3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魯迅《吶喊》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魯迅《吶喊》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魯迅《吶喊》讀後感1

放假的時候,我最喜愛的休閒方式,便是讀書了。所以,這幾個月,我讀完了魯迅所著的短篇小説集——《吶喊》。

《吶喊》是魯迅自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説的集結,共有《自序》《一件小事》等十五篇短文。這些作品從現實的角度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的民眾生活,也揭示了各種深層次上的社會矛盾。且表明了魯迅對中國舊有制度級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的深刻剖析好和徹底的否定。表現出了對民族生存的濃厚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願望。

在書中,我記憶最最深刻的便是《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不僅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説,且在文中借狂人之口説出了幾千年來“吃人”的封建禮教,它表明了魯迅徹底反對封建主義的立場。在文中,字裏行間透出了“我”對那些吃人的人的又怕又恨,以至於連吃人的人養的狗,育的孩,都心存三分顧忌。到後來,“我”才想到,自己的兄弟、親戚、朋友,都是“吃人的人”。再到結尾,“我”猜想自己也可能吃過人,無奈之中,發出了“救救孩子”的一聲吶喊。

我不敢相信,在那個時代,竟會到處都是“吃人的人”,再想到那時也有想我一樣的孩子,也在被訓練成“吃人的人”,不覺出了一身冷汗!

這本集大成之作真是令人受益匪淺!

魯迅《吶喊》讀後感2

讀了魯迅先生的作品大多心裏是沉重的,他在小説中塑造了一個個病態的靈魂,如被科舉制度毒害的孔乙已,愚昧麻木無助可憐的單四嫂子,愚昧殘忍的華老栓及其他看客們,愚昧麻木的中年閏土,當然還有永遠的阿q,然而正像魯迅先生自述的那樣:“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不管他是如何如何痛心疾首地説:“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的”,然而他所做的一切確實都是在“以巨大的愛,為被侮辱和被損害者悲哀,叫喊和戰鬥”着。所以他的作品才有着這樣的穿越時間的力量。

也許是因為接觸了先進的思想讓魯迅先生看出了世人的麻木,但是更重要的也許正如魯迅先生自己所説“有誰是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路途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是啊,他原本應是富貴人家卻因為父親的患病逐漸落寞了,看到自序中這樣一段描寫“我有四年多,曾經常常,——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裏,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櫃枱正和我一樣高,質鋪的是比我高一倍,我從一倍高的櫃枱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裏接了錢,再到一樣高的櫃枱上給我久病的父親去買藥。”這樣的經歷使少年魯迅體會到人情冷暖,並且逐漸在魯迅原本天真的心裏放大生根,讓他總能敏感的感觸到冰冷與火熱。

在《吶喊》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描寫,比如《自序》中“有一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示出麻木的神情。據解説,則綁着的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眾,而圍着的便是來賞鑑這示眾的盛舉的人們。”再如《藥》中“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可見魯迅先生對愚昧麻木的國人深深的悲哀,卻也堅定了他成為想“精神醫生”的決心。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應該就是《明天》裏單四嫂的兒子夭折之後,王九媽幫着做喪事“王九媽便發命令,燒了一串紙錢;又將兩條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單四嫂子借了兩塊洋錢,給幫忙的人備飯”,“王九媽又幫她煮了飯,凡是動過手開過口的人都吃了飯”,看到這裏頓時覺得心中一涼,單四嫂家裏已經沒有了可以依靠的丈夫又剛剛死了兒子,不知那些“動過手的人“是如何腆着臉將飯填進肚子裏的。

我記得很久之前小學學了小説《故鄉》,課本中只節選了那些温暖的美好童年,然而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卻是“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四角的天空”。當時只感覺是少年魯迅覺得院牆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又或者是思想,現在看來卻多了些悲哀與無奈。

魯迅先生在《幸福的家庭》裏這樣寫道“那作品像太陽的光一樣,從無限的光源中湧出來,不像石火,用鐵和石敲出來,這才是是真藝術。“也許這就是魯迅先生對自己作品的期望,他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喚醒世人麻木心靈深層的良知。

魯迅《吶喊》讀後感3

《吶喊》是魯迅的第一部小説集。作品真是的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前後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結識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封建制度及陳腐的傳統理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名族生存的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渴望。

書中第一篇小説《狂人日記》,描寫一個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動,把他對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想雜糅一體,用人物自敍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狂人出身於封建士大夫家庭,深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束縛和壓迫,從而造成了狂人對社會的恐怖心理。他認定現實是個“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會。半夜察看歷史,看見“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他對吃人社會發出勇敢的挑戰,相信將來的社會“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小説揭露了封建禮教在仁義道德掩蓋下的“吃人”本質,被譽為“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

《孔乙己》是魯迅繼《狂人日記》之後第二篇抨擊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小説,講述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的悲慘遭遇。主人公孔乙己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但在科舉制度的毒害下,除了滿口“之乎者也”外,一無所能。他窮愁潦倒,成為他們取笑的對象。為生活所迫,他偶爾做些小偷小竊的事,終於被打斷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小説通過對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生動描寫,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鞭撻了封建教育知識分子心靈的毒害。

《藥》表現了現代史上重大而發人深省的主題。作品講述的是華老栓用傳統治者殺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鮮血蘸成“人血饅頭”為兒子治病的故事。一個革命者為民眾的解放慷慨犧牲,他的鮮血卻被民眾當做治病的靈藥,這種強烈的反差,有力的揭示了舊民主革命與民眾的嚴重隔膜,揭露了長期的封建統治給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魯迅激昂讚揚夏瑜的革命精神和氣節,卻也痛惜民眾的無知和落後。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寫這些文章其實也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能夠儘快清醒過來。魯迅用幽默而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所有炎黃子孫,用帶有指責和批判的語言,訴説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振我中華雄威!

中國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從頑劣的封建社會走向了平等的社會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邁進,這是經過我們許許多多的勞動人民、幾代英明果斷的國家領導的共同努力下,才慢慢形成的,我們應繼續堅持奮鬥,為共產主義而戰鬥!

魯迅《吶喊》讀後感4

魯迅是我最喜歡的文學家之一,相信大家對他都是熟悉的。他寫了很多的作品,例如《朝花夕拾》、《吶喊》、《彷徨》、《墳》等等。

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吶喊》因為它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願望。

我覺得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魯迅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反映當時社會對文化的輕視和一種可悲的社會現象,對舊時文人迂腐可悲以及自命清高的鄙視。從文章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魯迅對當時社會的'無耐與不滿,以及對當時社會的絕望。

讓我們一起吶喊吧,向社會吶喊,向生活吶喊,把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富強。

魯迅《吶喊》讀後感5

俗話説“醫者仁心”,醫生以高尚情操,行仁愛之術。身披白衣戰甲,救死扶傷,受到世人所尊敬,是一個光榮之職。但大文豪魯迅先生卻棄醫從文,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我讀了他寫的《吶喊》,才終於得到了答案。

魯迅先生的父親因為庸醫開出了無效的藥方而不幸去世,這讓魯迅先生在心裏暗暗立下了一個目標:一定要當一名醫生,去救治像父親這樣被庸醫所誤的百姓們。

於是,他到日本去學醫。但當他看到一張中國人被外國人欺負卻露出麻木神情的照片,頓時感悟到學醫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為醫生只能醫治人們的身體,而無法救治人們的心靈。所以魯迅先生棄醫從文,打造出了一個個“新的生命”,使中國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

魯迅先生拿起筆,寫出一篇又一篇的文章。為整個國家的雄起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的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挽救了一個又一個愚弱的國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字的魅力就是如此之神奇,魯迅先生的文章如點點火星,照亮了每一個人的心。

文字無聲且無形,但卻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心靈。所以,我們也要寫好文章。

魯迅《吶喊》讀後感6

我很少看短篇小説,也很少接觸它們。直到有一天,我無意間發現了《吶喊》。我不經意地隨便一翻,沒想到我一下子就被作者那愛國愛民的精神給迷住了。

這本書是著名作家魯迅寫的,裏面收納了十多部短篇小説,篇篇文字清新,耐人尋味,用了白描的手法刻畫出一位位個性鮮明的人物,通過細緻描寫他們的舉動,真切地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和無奈。文字表面看上去普普通通,其實含意深刻,非常具有斟酌的意義。

在這些小説中,我最有感慨的是《狂人日記》,這是一個略顯恐怖的故事。講的是魯迅發現他哥哥有一個驚人的祕密:在外面和一羣人殺人煎肉吃,我剛看到這兒,也嚇了一跳,覺得這是一篇貶義的小説,不算是好小説。可後來,書上説魯迅之前的一個失蹤的妹妹很可能是被哥哥吃了,而且自己的飯中也可能被哥哥放了幾塊,為之傷心和後悔。原來寫這樣一個缺德的故事是為了強烈地襯托社會制度的差勁。向人們嚴重又慎重地諷刺了矛盾和煩亂的社會。説了這麼多,重點都是在諷刺社會,可之前不是説表達了作者的愛國之情嗎?當然,這一點是深層次的,其實諷刺社會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盼望社會能早點煥然一新,讓大家都有民族憂患意識,讓祖國繁榮富強。本書的中心就在這裏。

好書就像一位形影不離的朋友,將陪伴你一生。啊,《吶喊》我要永遠珍藏你!

魯迅《吶喊》讀後感7

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

《孔乙己》中那個因為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為職業,在最後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説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説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魯迅《吶喊》讀後感8

《吶喊》小説小説集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魯迅先生的作品。讀過那麼多的文學作品,《吶喊》小説文集卻讓人讀過後蕩氣迴腸,久久不能忘懷。

《狂人日記》,瘋言瘋語可所説的卻未必不是真話。那本寫滿吃人的日記,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恐怖的封建壓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條條靈魂;在仁義道德的面具下掩蓋的是吃人的本質。狂人説: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在那樣的吃人社會裏,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當一個吃人者,在哪裏還有純白的靈魂?那是發自內心的狂呼。任一個被壓迫,被禮教呀得喘不過氣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發出這樣的吶喊。可是,最為可悲的是,在封建禮教的壓迫與束縛下,人們卻沒有勇氣發出這樣的吶喊!狂人是幸福的,因為他的瘋,使他擺脱了封建禮教的對心靈的摧殘和壓迫,也只有瘋子才有權利擁有純淨的靈魂,希望這社會都是瘋子!

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幾千年來抹殺了多少有識之士,磨去多少個性的稜角,它所塑造的是無數條沒有思想的,滿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為了那四書五經竭盡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傑為了功名盡折腰。《孔乙己》是繼《狂入日記》後第二篇評擊封建禮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靈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窮因潦倒,被人們作為笑料;滿口仁義道德,卻為生活所迫也當起樑上君子,最終,死是對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壓迫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社會,只有死人和瘋子倖免於難,這是多麼諷刺!

《阿Q正傳》是《吶減》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曉,因為它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魯迅《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即表現國民性的弱點。阿Q性格極其複雜,充滿矛盾。他質樸而又愚蠢,受盡剝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視現實,妄自尊大;對權勢者有着本能的不滿,表現出某種自發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傳統觀念和正統思想的嚴重影響。但作為他的主要性格特徵的是他的精神勝利法(通稱阿Q精神),即在接連不斷的失效中隨時幻想自己是勝利者,用以自寬自解,自欺欺人。這種精神勝利法使阿Q不能正視自己的悲慘地位並沉溺到更為屈辱的奴隸生活中去。

沒有華麗的語言,故事也並不引入入勝,在魯迅的作品裏,表現的是他那憂國憂民的民族責任感,是他對中華民族的深深熱愛。他的作品尖鋭有力評擊地評擊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譽為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他的言語犀利,像尖刀一樣直刺敵人的心臟。同時,魯迅先生也對生活在這樣社會的人們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希望通過《吶喊》小説小説集的吶喊,喚醒麻木的靈魂,被壓迫的人們,都來吶喊吧!都來反抗吧!

魯迅《吶喊》讀後感9

所謂回憶者,雖説可以使人歡憂,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着已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而我偏苦於不能完全忘卻,這不能完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這部小説的來由。”

——《吶喊》

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心中無由的產生的一種陌生,那種陌生感是寒冷的。帶着這樣的感覺,我開啟了品讀《吶喊》這部小説的征程。

從《一件小事》、《狂人日記》、《故鄉》這些文章中,我感到了迷茫,我真正的不能理解,不能感受出文章中的韻味,相反我對要讀懂這本書的意念越發強。在《孔乙己》中,我看到了悲慘的人生,同時也看到了造成這悲慘人生背後那黑暗的社會,我開始慢慢懂得魯迅先生為什麼要棄醫從文,能夠治好國民的皮肉之傷是完全不足夠的,只有填滿了那內心的空白,人們才會覺醒,才會懂得拿起武器反抗那扭曲的黑暗。

可以使人歡,可以使人憂,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

與家人團聚必然是歡,妻離子散可以使憂,但是我覺得用“苦”或者是“悲”字來形容就更加好了。當時的社會是黑暗的,造就了這樣淒涼的文章理所當然,祥林嫂的慘死街頭,孔乙己的悲慘,外加國民的愚昧無知,營造了這樣淒涼的氛圍,從而產生了《吶喊》這部小説。

有時,面對生活的不如意,我也想吶喊,將這種不滿發泄出來,寫到書本中,但是這畢竟只是內心的暗示。有人説,時間可以使人忘卻那內心的傷痛,開始的強烈感覺會隨着時間的遷移而變得淡了,最後淡的讓你已經忘卻了曾經有過這樣的傷痛。然而,我覺得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樣的感覺就如同魯迅先生書中説描述的那樣“所謂回憶者,雖説可以使人歡憂,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着已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而我偏苦於不能完全忘卻。”回憶就是這麼強烈,因為內心深處的強烈呼喚,所以造就了今日的吶喊。

今日的吶喊與昨日的《吶喊》這部小説唯一的區別就是,面對的人,所處的社會,表露的情感的不同,而這些不同並不能阻隔兩者的聯繫,這便讓我想到了一首詩《如果》,可是生命中並沒有如果,有的只有無盡的吶喊與彷徨。

魯迅《吶喊》讀後感10

小説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來表達作者自己的觀點。《吶喊》塑造了大量性格鮮明、個性突出的人物形象。下面按不同類型介紹:第一種:壓迫者。《阿q正傳》裏的舉人老爺、趙太爺,《風波》裏的趙七爺等。有趣的是,這些人大多姓“趙”,因此分辨起來非常容易。他們識字,有財產,地位高,説話牛,一般老百姓見到了都覺得氣短。《阿q正傳》裏的趙太爺説話兇猛:趙太爺愈看愈生氣了,搶進幾步説:“你敢胡説!我怎麼會有你這樣的本家?你姓趙麼?”阿不開口,想往後退了;趙太爺跳過去,給了他一個嘴巴:“你怎麼會姓趙!你那裏配姓趙!”《風波》裏的趙七爺無知且蠻橫:“皇恩大赦?一一大赦是慢慢的總要大赦罷。”七爺説到這裏,聲色忽然嚴厲起來:“但是你家七斤的辮子呢,辮子?這倒是要緊的事。你們知道:長毛時候,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總之這些人既佔有話語權力,又擁有相當大的財力,在村裏、鎮裏都是説一不二的人物。他們對於舊時代的各種禮儀、陋習都非常習慣,對任何不符合這種惡習的行為,都特別憎恨。如果有什麼以下犯上的事情出現,他們不是暴跳如雷、痛心疾首就是唉聲歎氣。

魯迅對於這類人物的鄙視和憎惡是顯而易見的。他們的“權威”和他們代表的舊時代、舊文化,一直是魯迅不遺餘力鞭抽的對象。

第二種:革命者。《藥》裏的夏瑜最為典型。他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者,表現出了革命者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夏瑜的革命鬥爭,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代表了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因此魯迅先生熱情讚揚了他為革命獻身的精神,但同時也描寫了他的鬥爭的悲劇性。夏瑜的死是寂寞的、悲涼的。但是夏瑜的犧牲,也並非毫無影響,第二年清明時節墳頭出現的花環,正是對這位“寂寞奔馳的猛士”的慰藉,説明革命者仍在懷念他,革命火種還沒有一也不會被撲滅。

第三種:幫閒者的形象。在魯迅的小説裏,幫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羣體,他們無處不在。《藥》裏的“駝背五少爺”“花白鬍子”,《阿q正傳》裏“未莊的閒人們”,《明天》裏的“紅鼻子老拱”和“藍皮阿五”等,都是閒人。幫閒既可以是幫兇,也可以是庸眾,反正他們是沒有什麼大的主見的,永遠都是應聲蟲,隨大流,有他們不多沒他們不少。正是這樣的一些幫閒,構成了“壓迫者”的隨從眾多的表象。

第四種:受苦受難兼愚昧無知者的形象。《藥》裏的華老栓,《明天》裏的單四嫂子。他們的命運非常悽苦,逆來順受,從來不會想到怎麼樣去改變它。華老栓是求助人血饅頭,單四嫂子是盼望明天。他們構成了社會中最大的底層,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一類人物。

第五種:舊知識分子形象。《孔乙己》裏的“孔乙己”,《白光》裏的“陳士成”,《端午節》裏的“方玄綽”,都是一些因循守舊,看不慣新事物,總是喜歡在過去的世界裏思考問題的人物代表。

第六種:善良人的形象。《一件小事》裏的“車伕”,《故鄉》裏的“閏土”。《社戲》裏的“六一公公”和“雙喜”“阿發”。在這些人物裏,“車伕”的人物形象最高大,“雙喜”“阿發”“閏土”則是一羣可愛少年的形象。

第七種:阿們的形象。在魯迅略帶嘲諷的語調中,阿q的身上可以説是沒有一點可親的特質。他的自欺欺人、“精神勝利法”,他的欺軟怕硬、自我作踐,都具有相當大的普遍性。

魯迅的小説具有自己鮮明的風格和特徵,他的創作證明了他是一位成熟的藝術大師,他熟練地駕馭着獨特的藝術方法和技巧,來展開生活的描寫和形象的創造。

首先是關於人物的塑造。魯迅在描繪人物時,都使用了典型化的方法。他的典型塑造方法帶有自己的特點。魯迅認為,有兩種典型化的方法,“一是專用一個人,言談舉動,不必説了,連微細的癖性,衣服的式樣,也不加改變……二是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我是一向取後一法的”。魯迅所以自覺運用這種方法,是為改造社會、改造人們的靈魂服務的。這裏所謂“雜取種種人”,不能理解成互不聯繫的人物性格的雜湊。相反地,作者對於所寫的人物,都是經過長期的靜觀默察而爛熟於心的,他洞悉人物特定的社會屬性及其複雜的內容,而專用一個人的方法,對於魯迅來説,是不足以表現他所洞悉了的全部內容的,也不足以實現他的創作目的。因此他須要根據人物特定的社會屬性及其複雜性的要求,去“雜取種種人”,雜取那些足以充分地、真實地揭示人物性格的細節。

魯迅善於運用白描的手法和“畫眼睛”的手法來塑造典型形象。白描手法的特點就是真實、樸素、不假虛飾。魯迅小説的形象很少有宂長的描寫和辭藻的堆砌,也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他總是以平易近人的生活描寫來展現人物的性格。例如二十多年後的閏土,作者只寫了他叫“我”做“老爺”,讓兒子水生給老爺磕頭,要香爐、燭台和普通應對等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就把他的落後麻木的精神狀態,十分真實地揭示出來。與白描手法相聯繫,魯迅最能抓取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十分簡練的筆墨來刻畫人物的靈魂,這就是“畫眼睛”也即傳神的手法。他説:“忘記是誰説的了……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我以為這話是極對的。倘若畫了全副的頭髮,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思。”魯迅的創作,有着明確的戰鬥目的,在廣泛的生活經驗和深刻的社會歷史理解的基礎上,產生了他的主題和人物。人物內涵的社會內容和思想意義,在下筆之前,魯迅是深切地瞭解的,這就使他有可能精選那些最富有特徵、最能揭示人物精神面貌的細節,摒棄那些偶然的、表面的東西,從而鮮明地突現人物的性格。

魯迅小説的結構,很少運用複合交錯的手法,大都是單線發展的;在單線發展中,也不是以曲折的故事情節,而是以日常生活的斷片、場景和插曲相互連接起來的。這種結構手法主要是服從人物性格的要求,而不是根據一個完整的故事來佈局,它缺乏強烈的故事性,但寫到作品裏的任一斷片、場景和插曲,卻有力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語言的精練,是魯迅小説的一個重要特徵。這跟描寫人物的傳神手法是分不開的。由於作者對人物的性格瞭解得十分深刻,在描寫時緊緊抓住性格特徵,沒有繁宂的筆墨,所以就能寫得精練。魯迅的小説很少景物的描寫,在僅有的一些寫景的例子裏,都是十分節省筆墨的。他經常把寫景和敍事揉合在一起,使人們分不清是寫景還是敍事;而且這些描寫,往往是通過作家心靈的體驗和感情的渲染來着筆,所以它又富有抒情色彩。例如《祝福》收尾處對魯鎮祝福的景物描寫,不僅活描出魯鎮過年的環境氣氛,而且有力地對照了祥林嫂的悲劇,表達出作者對於吃飽喝足的天地聖眾的無比的憤懣,對於剝奪別人幸福而永不厭足的祝福者一魯四老爺之流的強烈的憎恨。

魯迅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達到了相當高度的統一,它具,有難於摹擬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他的作品不僅屬於中國,而且是屬於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