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摘抄

吶喊 魯迅讀書筆記摘抄

欄目: 摘抄 / 發佈於: / 人氣:1.12W

《吶喊》是魯迅先生寫的一本小説集。他為了喚醒愚昧無知的中國人,便棄醫從文,寫了許多著名小説,並收集在《吶喊》裏。接下來小編給你整理了魯迅吶喊讀書心得,歡迎大家的閲讀。

吶喊 魯迅讀書筆記摘抄

《吶喊》收入了魯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説。後來作者抽出去一部歷史小説《不周山》(後更名為《鑄劍》),遂成現在的14部。這些小説反映了五四前後中國社會被壓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以下介紹《吶喊》的內容。在《吶喊》自序中,作者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其中了反應了作者思想發展的過程和從事文藝活動的目的和態度。同時也説明了這些小説的由來和起名的原由。作者從學洋務、學醫、走科學救國之路,到推崇文藝,把文藝做為改變國民精神的武器,表現了他愛國主義思想的發展和求索救國救民道路的精神歷程。本篇對於瞭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説的內涵,及意藴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在寫作上,本篇自序文筆清新老到,周密流暢,震人心魄又引人入勝,讀之使人慾罷不能。其語言風格充溢着魯迅獨特的個性,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

在《吶喊》序中,魯迅談到他棄醫從文的經過和目的。他於1898年到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肄業,第二年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1902年畢業後即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學,1904年進仙台的醫學專門學校,1906年中止學醫,回東京準備從事文藝運動。是一次課堂上看畫片的經歷使他棄醫從文的。他回憶道:‘有一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

當陳獨秀等創辦《新青年》,鼓吹新文化運動,魯迅最初態度並不積極,是可以理解的。毫無疑問,這“絕無窗户而萬難破毀”的.絕望是屬於魯迅自己的。魯迅稱之為“確信”。“確信”這個詞兒可不是隨便用的。意思是説,魯迅對“鐵屋子萬難破毀”這一認識是從不懷疑,一以貫之的。1925年,他在《娜拉走後怎樣》裏還談到:“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

但魯迅又確實提起筆來,投入了新文化思想啟蒙運動,並且“一發而不可收”,成為主將之一,這是怎麼一回事?——促成魯迅做出與前述“絕望”思想不同的歷史性轉折的思想動因是什麼?

“雖然自有我的確信,然而説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因為希望是在於將來,決不能以我之必無的證明,來折服了他人所謂可有。”是什麼意思?

這裏存在一個雙重的否定(與懷疑):首先,是由經驗而產生的“確信”既對“啟蒙者”的絕望,對“希望”(以及“啟蒙本身”)的否定(與懷疑),然而,又由於對自我經驗的有限性的懷疑(如魯迅在《自選集自序》裏所説“我所見的人們、事件是有限得很的”),進而對自己的“絕望”(對“希望”的懷疑與否定)產生懷疑(與否定),進而產生(對“啟蒙”)的“希望”。這就是魯迅一再引述的裴多菲的詩句“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魯迅在與許廣平的信中也説過“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為我常覺得‘惟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但我終於不能證實‘惟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所以我想,在青年,該是有不平而不悲觀,常抗戰而不自衞。”

《野草過客》:有一天,遇見一位老人、一個女駭。他們之間發生了一場爭論。過客問:“前方是什麼?”小女駭回答説:“前面是花園”。老人回答説:“前面不過是墳”。過客則表示,儘管明知道前面是墳,奮鬥沒有好結果,但仍然要往前走,他覺得前面有一種“聲音”一直在呼喚着自己。魯迅就是這樣一個有着歷史使命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反抗絕望的戰士。

作者最終吶喊了,作者又究竟在為誰在吶喊?

為別人:麻木的眾人、在寂寞裏奔馳的猛士、正在作着好夢的青年

“還記得三四年前,有一個學生來買我的書,從衣袋裏掏出錢來,放在我手裏,那錢上還帶着體温。這便烙印了我的心,至今要寫文字時,還常使我怕毒害這類青年,遲疑不敢下筆。”“我還不明白應當怎麼走,至今有時還在尋求,在尋求中,我就怕我未熟的果實偏偏毒死了偏愛我的果實的人。”魯迅無論在用筆戰鬥還是在剖析自己時,眼前都浮動着革命下一代的形象,耳邊都響徹着被壓迫人民的呼聲。他從不把思想的改造和寫作看作是個人的事情,而是把它們與人民解放鬥爭事業緊緊連在一起。

這樣我們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魯迅為什麼要“聽將令”,又為什麼説“我的小説和藝術的距離之遠”。

魯迅認為“好的文藝作品,向來多時不受別人命令,不顧厲害,自然而然地從心中流露出來的東西”。這就是説,真正的藝術作品必須聽命(忠實)於自己的生活(生命)體驗與藝術感受,寫自然而然地從心中流露出來的東西,如前所分析。魯迅真實的生命體驗正是他心靈深出那些“太黑暗、太冷酷”的感受,但魯迅一則出於“替別人”着想,一則出於對自己的感受的懷疑。總是在作品裏有意“刪削些黑暗,裝點些光明”。一面要讓真正屬於自己的黑暗感受在作品中真實流露,一面又要加以限制、保留,甚至“不恤用了曲筆”。前者是“心”的自然非理性的流露,後者是“智”的理性的有意為之。

《孔乙己》塑造了一個封建社會中沒落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窮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摧殘下終被封建社會所吞噬。作者抨擊了國民精神的麻木和社會對苦難者的漠視,同時對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進行了尖鋭的譴責。本篇的藝術特色在於結構嚴謹,先是開端,交待了環境和氣氛;其次發展,介紹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説中心——提示了社會的冷酷無情。小説經營謀篇,工於匠心。特色之二在於以側面描寫來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稱“我”——酒店小夥計耳聞目睹的情況來寫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劃,對話,經歷,都通過“我”的概括敍述來表現,由此塑造的人物,顯得真實可信,從而把人物描繪的栩栩如生。小説的語言也極精煉簡潔。作者刻畫的酒店掌櫃,小夥計,短衣裳幫顧客,孩子們,眾多人物都是以簡練幾筆勾畫出來,惟妙惟肖。孔乙己結結吧吧地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辯解時,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竊書不能算偷”,將舊時代知識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畢現無餘,令人歎服!

《藥》是經過藝術加工和典型創造而寫成的。小説描寫了革命者流血犧牲而不被理解,他們的鮮血反被做成人血饅頭去醫治癆病這樣一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悲劇,發人深省的剖析了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歷史原因。本篇獨具匠心的採用了雙線結構。一條線索寫華老栓為兒子治病;華老栓買人血饅頭,華小栓吃人血饅頭,華大媽上墳;一條線索寫夏瑜的革命活動和犧牲。兩個悲劇交織起來,形成了一幅悲壯的圖景。作者精細的構思,突出體現在採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寫作手法。用“華”“夏”這兩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姓氏作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稱,其強烈深遠的意藴極為豐富深長。全篇其實只是寫一個革命者犧牲事件的反面,通過一羣不覺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來反射出革命者的慘烈。夏瑜被殺沒有明寫,而是從圍觀人的動作描寫中暗示出來;其被殺地點也分明點出為古軒亭口;其視死如歸的精神是通過牢卒和聽客們愚妄的反應反射出來的;其墳上的花圈則暗示:他們的同志們仍在堅持鬥爭。小説末尾以墳頭比喻闊人祝壽的饅頭,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遠令人警醒了。小説的全篇籠罩着濃重陰冷的氣氛,也是作者為突出人物和主題而成功營造出來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