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千年一歎讀後感20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1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千年一歎讀後感2000字,歡迎閲讀與收藏。

千年一歎讀後感2000字

千年一歎讀後感2000字1

每每翻開餘秋雨先生的《千年一歎》,我的手就好像撫摸到了文明的碎片,歷史的車轍。歷史是沉重而滄桑的,每次回顧都會感到心靈深處傳來一聲聲歎息:“法老的陵墓,巴比倫的牆,希臘海濱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風涼,我是廢墟的淚,我是隔代的傷,恆河邊的梵鍾在何方?”

當曾經的輝煌逐漸走向淡漠,當原本宏偉的建築在時光的摧殘下變成一片殘垣斷壁,當人們開始不再問津不再關注,那聲聲歎息變成了無奈,文明在逐漸衰落,歷史在逐漸褪色,跟隨餘秋雨先生一起,沿着古代人類文明的路基前行,我們卻發現竟然有那麼多曾經顯赫一時的文明發源地如今卻戰壕密佈、荒草迷離、匪盜出沒。人類,原本是歷史文明的開創者,如今卻在親手毀掉自己的文明。

希臘,這裏曾是歐洲文明的發樣地,如今卻只有狹小、陳舊和閒散的人民。乾淨的痛苦一定會沉澱,沉澱成悠閒,悠閒是痛苦的補償,痛苦是悠閒的襯墊。然而希臘人的過分閒散的生活方式是整個社會失去了精氣神,有很大一部分閒散走向了疲憊、慵懶和木然。而希臘文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奧林匹克精神,也在這種閒散中逐漸衰亡。

埃及,開羅城的殘破使曾經的輝煌已蕩然無存,而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那段輝煌至今已無法解讀,只有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點文明古國的樣子。如同書中對金字塔的感慨: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卻不知道它如何構建;我只知道它如何離開,卻不知到它如何到來。當法老將自己的遺體做成木乃伊時,埃及的歷史也成了木乃伊,靜靜地矗立在廣闊的撒哈拉沙漠上,每當黃沙吹起時,更教人感慨萬千。

兩河,童年童話的產生地,曾幻想着灰姑娘與王子在巴比倫的空中花園裏相遇、相知、相愛;曾幻想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除暴安良;曾幻想與中華文明齊齡的它也有一段厚厚的歷史!但現實很殘酷,戰爭摧毀了它原本的高層文化,然後又剝奪了一個民族中最勇敢的、最健康的生命,讓一羣老弱婦孺去承受種種荒唐。更具諷刺意味的是,這片產生最早的以《漢莫拉比法典》為標誌的法律文明的地方,如今是法律最行不通的地方!

印度的人口數量已經遠遠超出了它所能承擔的負荷:人口中有三成擺攤、一成乞討、六成傻站着;似乎印度人更喜歡閒蕩在已經很擁擠的大街上。恆河永遠的失去了往日的聖潔與美麗。無數黑壓壓的人全都泡在恆河裏,以為這樣就可以將病痛治癒,還有長時間擁塞在河邊等死的人,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將自己的骨灰撒入恆河。在恆河邊,所能看到的是,人的骯髒,人的醜陋,人的死亡,就這樣誇張的裸露,都可以毫無節制地釋放給他人,釋放給自然。惡濁的煙塵全都融入了晨露,恆河彼岸上方,隱隱約約的紅日托出一輪旭日,沒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靜上升。

曾經輝煌一時的文明,如今卻以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中。然而究竟是人類創造了文明,還是文明孕育了人類?昔日的文明發源地現在卻在向世人展示着它的脆弱與無能為力。漫天飛揚的泥沙,赤腳如密林的失學兒童,眼神空洞的乞討者,這還是文明的產物麼?幾千年前文明從這裏開始,幾千年後文明從這裏已經走上了衰敗的道路。我們又用什麼去衡量所謂的文明程度呢?

文明是抽象的,面對金字塔,長城,我們可以説這是文明,面對《漢謨拉比法典》,我們可以説這是文明。但是,它們只能説是文明的產物,並不能代表文明。文明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的外延太大了,大到可以將宇宙淹沒。時間的洪荒中,流逝了太多,只留給我們一些銘記歷史的廢墟。餘秋雨先生曾經寫過: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廢墟的大地是擁擠的。廢墟是時間的見證,見證了文明的由盛到衰,彷彿生命的'輪迴。

踏破璀璨的歷史長空,瞭望星輝裏斑駁的流光閃爍,千年的風霜,凍結了多少英雄傳説,那古今橫貫的天地長線,串聯着生命最初的力量,帶給人驚奇,帶給人追憶,那歷史的浩繁畫卷,是永不老去的心靈天宇。幾千年的發展,幾千年的思索,幾千年的漫漫長路,文明一路走來,潤澤了我們,哺育了我們,我們卻眼睜睜地看着它一步步走向消亡,我們有理由如此漠視文明麼?

在看過了那麼多文明的隕落,我們不禁思索我們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的風風雨雨但生生不息的緣由。每一個歷史文明消亡的原因,中華民族都或多或少經歷過。但在歷經歷史的風霜後它依然頑強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展示着它博大的精深的文化。這同每一代炎黃子孫對民族精神的傳承密不可分,而在型時代的浪潮中,我們作為華夏的血脈更應當把我們五千的文明延續下去,讓它在歷史的海洋永遠閃爍着耀目的光芒。

千年一歎讀後感2000字2

一次認識餘秋雨先生,是在高一的時候。我記得那是一個慵懶的下午,本該昏昏沉沉的語文課上。我的語文老師舉着一本破舊的散文集給我們念着一篇篇質樸又優美的散文。老師具體念得內容如今我已記不清了,但腦海中記得最清楚的是那篇散文給當時被苦悶的課業折磨的又累又乏的我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安慰和激勵。我尤記得,那本一看就知道被我的語文老師翻過一遍又一遍的書,有着一個引人入勝的名字——《文化苦旅》。而這本書的作者也有着一個同樣詩意的名字——餘秋雨。

直到上了大學,渾渾噩噩忙東忙西的度過了大一之後。大二的某一個無所事事的晚上我回憶着高中,突然想起了那天下午的語文課。抱着回憶青春的想法,我立馬買了一本《文化苦旅》,想要重新回味當初對散文的痴迷。沒想到,自此,一發不可收拾。看完文化苦旅我又立馬買了《千年一歎》和《行者無疆》。而今天,我便想談談我在閲讀《千年一歎》時的心路歷程。

不出我預料,餘先生的文字實在很能引人入勝,從自序開始,我就被餘先生所塑造的氛圍深深帶入:“……我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思考,稍稍彌補了每天一邊趕路一邊寫作的匆促。讀者既然陪我走了驚心動魄的這一路,那麼,最後也不妨在那個安靜的地方一起坐下來,聽我聊一會兒。世界屋脊下的爐火、燭光,實在太迷人了。”

自此,我便跟着餘秋雨一路“遊歷”了中國以外的人類主要古文明。最先抵達的希臘文明遺址,它從一開始就展現了人類古代文明的至全至美,幾乎到了無可企及的高度。巴特農神廟下,我不熟悉的古希臘悲劇、亞里士多德、維納斯,再加上遠處的奧林匹亞,似乎把人類最健全的生命方式鑄造完滿。最令我感到詫異的,是比這一切更早一千多年的克里特島上的米諾斯王朝和荷馬史詩中的邁錫尼。早到什麼程度呢,如果説古希臘悲劇與中國的老子、孔子同齡,那麼克里特和邁錫尼就與炎帝、黃帝、堯、舜、禹的傳説時代連在一起。而不同的是,他們的傳説竟然有那麼完整的實證。同樣讓我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克里特島上的生活。平等、通透、舒適、神奇,處處顯得相當現代。其中,排水系統、衞浴系統的先進和時尚,使人覺得時間停滯了。但是它們居然已經毀滅了幾千年了。

中東,從約旦河兩岸到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再從伊朗高原延伸到南亞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邊界地區。正是這個麻煩不斷的地區,擁擠着人類幾個特別輝煌的古文明。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

其實粗略瞭解了這麼多,我腦子混亂的很,畢竟這本書對我來説信息量太大,我對這些文明歷史的瞭解又知之甚少。但書中描述的唯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場景是:“去巴比倫故地,在那些丘壑草澤邊站一站,看着悽豔的夕陽又一次在自己眼前沉入無言的沙漠,再在底格里斯河邊想一想《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體會文明枯榮的玄機……”

神祕的東方文明,原來有這麼多苦難掙扎與無奈。所以,我不得不感到慶幸,中華文明是所有的古文明中至今唯一沒有中斷和湮滅的。

其實,當我第一遍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很難受,是如鯁在喉的那種難受。雖然我看的很仔細,但對孤陋寡聞的我來説,我的閲讀還是囫圇吞棗。因此之後,利用了一個寒假的閒餘時間我又看了一系列關於人類起源文明的央視紀錄片。由此才開始深感餘先生知識內涵的深厚,以及他從未停止探索打的腳步。這位學者,他一直在路上,真真正正的路上。從最開始尋訪中國文化的遺址,到尋訪除中國的其他人類文明,北非、中東、南亞、歐洲……他克服路上重重險境,不懼生死不懼艱難。只為探尋、只為見識。而此刻的我們呢?是躺在牀上玩着手機呢還是坐在電腦前打着遊戲?

看吧,其實這根本不是我們無所事事的理由。霍金一生被囚禁在輪椅上,但他的思想卻能飄到幾萬千米外的太空裏。要想實現人生的意義,要想讓自己不像螻蟻一樣蝸居在自以為是的天地裏,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不再虛度光陰、浪費青春。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懶散的習慣、鍛鍊自己早已漸漸“生鏽”的大腦,去思考、去想象。而這一切最基本的途徑就是閲讀。閲讀書籍、閲讀歷史、閲讀文化、閲讀人性、閲讀生活。因此,我很感謝餘秋雨先生。可以説,是他點亮了我求知的慾望,讓我停止墮落停止平凡,讓我開始思考開始真正的“行走”,去摸索我的人生的意義。

總而言之,《千年一歎》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再讀再讀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