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唐代詩人 > 張九齡

張九齡及其代表作介紹

欄目: 張九齡 / 發佈於: / 人氣:2.16W

張九齡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學家,政治家。就連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再去挑選宰相,總會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張九齡被後人流傳受人敬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張九齡及其代表作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張九齡及其代表作介紹

張九齡及其代表作介紹1

張九齡(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出身寒門庶族,武后(周)長安二年(702)擢進士。數年中官累遷,開元四年(716),因上書言事引起宰相姚崇不滿,遂告病歸鄉。請開大庾嶺路,是年冬,率眾修成。開元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733--736)以中書令入主相府。他有膽有識,剛直不阿,施政有方,舉賢任能,是著名的盛世賢相。後因李林甫與武妃詆譭而被罷相,貶為荊州長史。開元二十八年(740)五月,他卒於曲江私第,年六十三。今存《張曲江集》,有詩218首,文242篇,又《全唐文》、《唐大詔令集》、《文苑英華》載十篇,共252篇。

他是張説之後的文壇領袖,執政二十餘年中,獎掖、培養、提拔過一批文才俊士,如王維、盧象、皇甫冉、孟浩然、裴迪、王昌齡、錢起、綦毋潛、包融等。古體詩《感遇十二首》是其代表作。

感遇(其一)[1]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2]。

欣欣生此意,自爾為佳節[3]。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悦[4]。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5]。

①這是《感遇》十二首中的第一首。感遇即有感於身世際遇的意思。以“感遇”為詩題,是初盛唐之際興起的風氣,陳子昂、張九齡都寫了不少“感遇”詩。

②葳蕤:草木茂盛枝葉紛繁的樣子。桂華:即桂花。

③春有蘭花,秋有桂花,因而春天和秋天都自然而然地成為美好的季節。

④林棲者:棲居山林的隱士。因聞到風送花香而愉悦。坐:因為。

⑤此雙關語:草木有自然的品質,人有自己的情操志節。這些自然自在的美好品質並不是因別人的好惡而存在的。美人:屈原作品中常以美人喻君主。

此詩詠物言志,擬物為人,抒寫潔身自好,孤芳自賞的'情懷,直接繼承了屈原以香草美人喻君子的手法和忠君愛國、潔身守志的精神,只是他的悲憤情緒含而不露,因而詩歌顯得雅正沖淡,委婉藴藉。《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引周敬曰:“曲江公詩雅正沉鬱,言多造詣,體含風騷,五古直追漢魏深厚處”。《唐詩緒箋》:“此詩氣高而不怒”。《唐風定》:“透骨語出之和平。”《昭昧詹言》:“立物各有時,人能識此意,則安命樂天。興而比,收所謂‘運命唯所遇’”。

望月懷遠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②。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③。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④。

①懷遠:懷念遠方的親人。此句寫處身異地的親人在同樣的時間裏懷着同樣的情懷共看明月。

②情人:親人。怨遙夜:因離別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長。竟夕:一整夜。

③憐光滿:愛惜滿屋的月光。

④末兩句説:月光雖可愛,卻不能抓一把送給遠方的親人,只好回屋睡覺,希望得個好夢。陸機《擬明月何皎皎》:“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

這是月夜懷人之作,情深意永,細膩入微。起句高華渾融,歷來被人傳誦。望月念遠,相思難眠,夢中相逢,都是人世間常有的情景,詩人委委道來,親切感人。《增定評註唐詩正聲》引郭雲:“清渾不著,又不佻薄,較杜審言《望月》更有餘味”。”《唐詩刊選脈會通評林》雲:“通篇全以骨力勝,即‘滅燭’、‘光滿’四字,正是月之神。用一‘憐’字,便含下結意,可思不可言。

張九齡及其代表作介紹2

張九齡簡介

張九齡,是一個在政朝工作盡職盡責、為國家利益着想、受人愛戴的宰相,也是一個詩文俱佳、才華橫溢令人傾慕的文學家。

張九齡(678-740)也叫張子壽,張博物,是韶州曲江(今廣大韶關市)人。小小年紀,便才思敏捷,七歲那年春天,張九齡隨家人遊玩寶林寺。中間曾與太守作對聯,如“白面書生袖裏暗藏春色”,“黃堂太守胸中明察秋毫。”“一位童子,攀龍攀鳳攀丹桂,”“三尊大佛,坐獅坐象坐蓮花。”(“滿寺和尚,偷豬偷狗偷青菜。”)對答如流被人稱為神童,後來更是擅長寫作文章。

張説亦稱他“後出詞人之冠”。他作有詩詞《感遇》12首,併名列《唐詩三百首》第一首,其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聯,更是寫出他的高尚情操。《望月懷遠》中的千古絕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亦表現出了張九齡在五言律詩的深情婉轉。

除此之外,他在五言古詩的發展歷史上,常用素潔純樸的語言,清麗淡雅的風格,來寄託深遠的人生感慨和希望,還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做出巨大貢獻。他的詩詞更多地表現在窮達進退中保持高潔操守的人格理想。以興寄為主,顯得委婉藴藉。在他的《感遇》十二首,借用芳草美人的意象,來託物言志,以抒寫自己所信守的高尚品格。 張九齡喜歡山水,喜歡讓山河晏晏的景象與孤傲高潔的襟懷相契合。張九齡在詩歌上的造詣頗高,寫出了許多留存後世的名詩,因著有《曲江集》,被譽為“嶺南第一人”。並開創了嶺南詩派。張九齡的詩早年詩詞情致清麗婉轉,被張説讚賞。但在被貶後風格轉為樸素遒勁的風格。

下面這首詩詞是張九齡在洪州上任所寫

《在郡懷秋》其一

秋風入前林,蕭瑟鳴高枝。寂寞遊子思,寤歎何人知。

臣成名不立,志存歲已馳。五十而無聞,古人深所疵。

平生去外飾,直道如不羈。未得操割效,忽復寒暑移。

物情自古然,身退毀亦隨。悠悠滄江渚,望望白雲涯。

路下霜且降,澤中草離披。蘭艾若不分,安用馨香為。

該詩大略表達了胸有大志、無法施展、憂鬱思歸的心情。據當時背景,張九齡因張説一事,遭李林甫排擠罷相後,詩詞開始轉變風格。他既希望投入社會政治,為國做出一番事業,追求豐功偉績,又想保持清高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為官態度。這種不願為了功名而屈辱自身傲骨的生活追求在當時極具推崇。而偉大功名和個人自由也是盛唐詩的主要兩條途徑

張九齡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學家,政治家。就連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再去挑選宰相,總會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張九齡被後人流傳受人敬愛。

張九齡簡介

他的經典作品:《晚霽登王六東閣》、《感遇十二首》、《望月懷遠》、《湖口望廬山瀑布泉》、《詠燕》、《賦得自君之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