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應急預案

建設項目工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精選5篇)

欄目: 應急預案 / 發佈於: / 人氣:1.8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有時會突發一些難以預料的事件,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編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該怎麼編制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建設項目工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精選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建設項目工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精選5篇)

建設項目工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1

為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建設工程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組織事故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結合我區建築工程施工的實際,特制定《臨川區建設工程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

一、適用範圍

本預案所稱的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指在臨川區域內建築工程施工現場可能發生的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一次死亡重傷合計10人及以上的事故,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及以上的事故。

事故類別包括:

(一)建築物倒塌及深基坑坍塌;

(二)塔式起重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倒塌;

(三)整體模板支撐體系坍塌;

(四)多、高層建築外腳手架倒塌;

(五)房屋拆除事故;

(六)其它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應急處理

(一)特大事故應急處理工作在區政府統一領導下,由區建設局負責,相關部門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的開展。(二)成立臨川區建設工程重大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以下簡稱區指揮部)。總指揮由區建設局局長擔任;副總指揮由區建設局分管安全的副局長擔任;成員由區建設局相關科室、單位負責人組成。

區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指揮部設在區建設局,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區建設局工程綜合管理站,負責落實值班和應急處理具體工作。

三、應急處理指揮部職責

(一)組織有關部門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開展搶救工作,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力爭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根據事故發生狀態,統一佈置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並對應急處理工作中發生的爭議採取緊急處理措施;

(三)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問題,及時對預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四)緊急調用各類物資、人員、設備和佔用場地。事故搶救處理工作結束後應及時歸還或給予補償;

(五)當事故有危及周邊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組織人員和物資疏散工作;

(六)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七)做好穩定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後及安撫工作;

(八)適時將事故的原因、責任及處理意見向社會公佈。

四、重特大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一)重特大事故發生後,事故單位必須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將所發生的重特大事故情況及時、如實地的報區指揮部辦公室,並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送區政府。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發生事故的單位名稱、企業規模;

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3、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和初步估計;

4、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5、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採取的措施;

6、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部門事宜。

7、事故的'報告單位、簽發人和時間。

(二)指揮部接到重特大事故報告後,立即報告區政府並通知相關單位,同時派人迅速趕赴現場,進行事故現場的保護和證據收集工作。必要時可將事故情況通報給區公安局或駐軍及武警部隊,請求給予支援。

(三)重特大事故發生後,事故發生地的有關部門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並迅速採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誌、拍照、詳細記錄和繪製事故現場圖,並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

(四)區建築工程重大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電話:

報警電話:110或119。

醫療救護報警電話:120。

五、應急處理方案

(一)接報事故後5分鐘內必須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報告區建設局主要領導,並迅速上報區政府。

(2)指揮部根據事故或險情情況,立即組織或指令事故發生地建設開發單位組織調集應急搶救人員、車輛、機械設備。組織搶救力量,迅速趕赴現場。

(3)立即組織或通知就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調集應急搶救人員、車輛、機械設備。組織搶救力量,做好增援準備。

(二)應急處理措施:

(1)搶救方案根據現場實際發生事故情況,最大可能迅速調集需要的機械設備及人員、車輛迅速投入開展搶救及突擊搶救行動,調查現場情況,如有人員失蹤,立即判明方位,緊急安排技術專家根據工程特點、事故類別,制定搶救方案,同時安排受災羣眾的生活問題,必要時請求武警、消防部門協助搶險,請公安部門配合,疏散人羣,維持現場秩序。

(2)傷員搶救立即與急救中心和醫院聯繫,請求出動急救車輛並做好急救準備,確保傷員得到及時醫治。

(3)事故現場取證救助行動中,安排人員同時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以利於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

(4)自我保護

在救助行動中,搶救機械設備和救助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搶救行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六、其它事項

(一)區建設局針對有可能發生的重特大事故,組織實施緊急救援工作並協助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的指導性意見,在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情況隨機進行處理。

(二)各建築開發單位要根據條件和環境的變化及時修改和完善預案的內容,並組織人員認真學習,掌握預案的內容和相關措施。定期組織演練,確保在緊急情況下按照預案的要求,有條不紊地開展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三)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後,事故單位應立即報告,各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到事故發生信息後必須在最短時間內進入各自崗位,迅速開展工作。對任何失職、瀆職行為都要依法追究責任。

(四)本預案自公佈之日起實施。

建設項目工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2

為維護學校師生人身安全,有效處理學校突發安全事故,使學校突發安全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預案。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學校成立突發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和組織學校突發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

組長:江廷明

成員:張付顯、邵子順

根據安全事故應急的要求,領導小組可以隨時調集人員,調用物資及交通工具,教師必須全力支持和配合。

二、學校突發安全事故種類

學校突發安全事故包括學校重大火災安全事故,學校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學校重大危險藥品安全檢查事故,學校工程建設、危房安全事故,學校重大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學校外出大型活動事故、學校外來暴力侵害事故、學校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學校流行傳染疾病安全事故等。安全事故造成1人以上死亡的,屬重大安全事故。

三、安全事故報告及處理程序

1、突發安全事故實行學校“一把手”負責制(校長負責制)。

2、突發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實行以第一當事人負責制,並作為第一報告人在最短的時間內向領導小組成員報告。

3、學校發生或接到師生員工突發安全事故報告後,根據事故情況及時向上級或相關部門報案請求援助。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事故現場,組織搶救和善後處理工作。事發當場的教師員工要本着“先控制、後處理,救人第一、減少損失”為原則,果斷處理、積極搶救,指導現場師生離開危險區域,保衞好學校貴重物品,維護現場秩序,做好事故現場保護工作。

4、上交學校突發事故有關材料,做好善後處理工作。對緩報、瞞報、延誤有效搶救時間造成嚴重後果的將予以處分。

四、工程建設安全事故預案

1、學校在建、改建和維修的建築物要樹立警示牌,設有隔離欄。

2、學校、教師發現危房立即停止使用,並樹警示牌,設隔離欄。

3、學校發生建築物、危房安全事故,迅速組織師生疏散至安全地段及時將事故信息報告區教育局,及時報告110、119、120等相關部門請求援助,。

4、對受傷師生組織搶救,封閉事故現場。

5、採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後處理工作。

建設項目工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3

一、編制依據

《工程施工圖紙》、《施工現場文明達標管理規定

二、工程概況

本工程建築面積135328㎡,地下室五層,最底層為人防,其餘四層為汽車庫房和設備用房;本工程基礎為CFG複合地基。主體結構型式為鋼結構,工程設防烈度:8度;抗震設防類別:丙類。

三、防汛施工的準備工作

3.1防汛信息:

項目經理部夜間設值班人員並做好值班記錄,同時,注意收聽天氣預報,隨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如遇高温、大風、暴雨天氣時,及時通知有關部門施工人員進行雨前防護措施。據此信息調整安排施工計劃並做好雨季施工各種材料準備,防止暴風雨突然襲擊,給施工造成影響。

3.2場地排水:

雨季到來之前,將施工現場的排水溝清理通暢,雨季施工,應經常疏通排水溝,保證及時將地面雨水排走,防止雨水流進基坑;基坑內加強降排水,防止浸泡基底土壤,影響基底土承載力和基坑護壁穩定;塔基四周加強排水設施,防止因積水造成塔基下沉。重點防範後澆帶、各種予留洞,防止雨水流入地下室。對地下室窗井及洞口,在雨季期間加以遮蓋或封閉,防止雨水灌入。

3.3材料及半成品的保護

所有堆放材料、構件的場地均要硬化,並且做好排水措施,使材料場地的排水系統排水性能良好,以及時排除雨水,防止對材料造成侵蝕、鏽蝕。鋼筋堆放應墊起,嚴禁放在泥地上。架料堆放應搭設架子。

(1)機械設備的電閘箱下部要砌500mm以上高台或支架,上部搭設防護棚,以防雨防潮。並應安裝接地保護裝置。

(2)塔式起重機的接地裝置要按塔吊施工方案進行設置,雨季之前進行全面檢查,其接地電阻不大於4歐姆,為此應進行搖測。

(3)施工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應設置在地勢較高、防潮、避雷的地方,並要搭設防雨棚,機械設備的電源線路要絕緣良好,要有完善的保護按零,機動電閘箱必須使用統一規定的標準防水電閘箱以保證漏電保護裝置的可靠。

(4)大雨後應對塔基、道路、施工電梯基礎和外架子等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安全可靠後方可使用。腳手架等重要構造要經常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或更換加固。

(5)對施工現場的供電線路、電閘箱及漏電保護裝備和施工機械應按安全標準做全面檢查,及時休整,對施工避雷裝置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檢查和測試,達不到要求者應立即整改。

(6)對現場臨時設施,如工人宿舍、辦公室、食堂、倉庫等要進行全面檢修,達到防漏、防塌、防漏電、防火的功能。對危險建築物應進行全面翻修加固或拆除。

(7)雨季施工主要以預防為主,採用防雨措施及加強排水手段,確保雨季施工正常進行,不受季節性氣候的影響。成立防汛領導小組,負責雨季施工方案的落實和檢查,結合生產例會佈置雨季施工任務。

四、防汛主要技術管理措施

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防汛重點為基坑支付穩定性和垂直運輸機械安全性。

4.1.基坑支護工程:本基坑支付屬柱列式排樁擋牆,加土層錨杆相結合複合支護結構,面層加鋼絲網及噴射混凝土,其主要技術措施如下:

(1)加強對邊坡和支撐的監測檢查,特別是汛期更應增加監測次數,監測內容主要為:基坑周邊土體變量測量、圍護結構變護測量及內力測量、土壓力測量、地下水位及孔隙水壓力測量等。

(2)基坑四周應修築擋水牆,其高度不小於200MM,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沖刷護壁;四周路面均需硬化,做好排水溝,及時排走地面積水,不能讓水侵入坑壁土層,破壞土壤內部結構,增大壓力。

(3)在基坑內做好排水溝、集水井,組織充足的排水工具,防止基坑浸泡,並加強做好降水井點降、排水工作,保持基坑不積水。

(4)隨時觀察基坑周圍情況,發現周圍路面有沉陷、坑壁支護有位移及表面有裂紋等情況,及時上報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

(5)對基坑倍受雨水沖刷的部位和路面裂縫處要及時覆蓋,並處理。

4.2.垂直運輸機械:

(1)塔吊和物料提升機應嚴格按規範和圖紙要求進行基礎處理,保證地基土層耐力達到設計要求。

(2)隨時檢查塔吊基礎沉降情況,特別是雨後,掌握其沉降量,如果沉降超過規範規定,應及時停止作業進行處理。

(3)塔吊基礎四周做好排水溝,防止基礎長期浸泡在積水中。

(4)塔身上電氣設備應防雨防雷良好,有漏電保護設施,塔身應做好防雷措施,防止雷擊。

(5)雨期可能影響操作人員視線,加上吊裝繩索被淋濕,導致繩索與吊裝件之間摩擦係數降低,可能發生構件滑落等質量安全事故,必須採取可靠措施,否則停止作業。

五、防汛施工安全措施

5.1.加強雨期、暑天安全生產教育使施工人員在思想上明確安全生產在雨期、暑期情況下的特殊性、重要性,克服麻痺大意思想,做好充分準備。

5.2.通過調整作息時間,儘量避開高温時間的露天作業,加強食堂、宿舍、廁所等的衞生管理,要防止食物中毒,保證施工人員的飲水衞生和供應。

5.3.充分發揮工地專、兼職安全人員的作用,除常規性的檢查外,在風雨天氣後要及時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向單位工程負責人報告,單位工程負責人必須及時解決,方可繼續施工。

5.4.使用中的塔機、外架在大風雨前後要進行檢查附牆、地錨是否牢固,地基是否下沉,發現問題應及時採取加固措施方可施工,塔機及外架應檢查避雷措施,防止雷擊事故。

5.5.消防工作:

消防器材防雨、防曬,要防止儲料倉庫燃燒起火等現象發生。

(1)消防器材有防雨、防曬措施。

(2)對防水塗料及其它化學品、油類、易燃品應設專人妥善保管,防止受潮變質及起火。

建設項目工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4

安全施工預防最重要,不幸發生了安全事故,及時有效地現場救護也同樣重要。對降低傷殘程度,提高生存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為減少生命損失,我處制定上述安全事故預防、監控措施的同時,又制定如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建立安全事故救援領導組織

組長:馬向軍(水利水電工程處處長)

副組長:孫宗國(水利水電工程處分管安全副處長)

成員:孫大鵬(安全科科長)魏文廣、陳吉雲、孫宗國

(二)、安全事故救援物資準備

1、救援用汽車兩部:轎車一部、皮卡一部,適合於傷者坐卧、躺和擔架、牀板及傷者需人護理的情況送往醫院。

2、救援設備:擔架、牀用木板。

3、醫用物品:繃帶、體温計、血壓計、聽診器、注射器、輸液裝置、氧氣袋、75%酒精、2%碘酒、雙氧水等各種消毒液,1%新潔爾滅,0.9%鹽水、1%龍膽紫液、汞液、20%甘露醉注射液等部分搶救藥品。

(三)、人員培訓

為了使參加救援的人員見到傷殘事故不至驚慌無措,而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使事故由大變小,使損失降到最小程度。我處選擇了部分大膽細心的人員進行救援知識和救援方法的培訓。這些人大部分是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這些人員有知識有能力採取各種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不幸萬一發生了安全事故又有知識有方法處理事故。

培訓的內容也包括救援程序和救援知識、救援方法。

聘請內外科醫生對救援人員針對施工中可能出現的開放性創傷、閉合性內臟損傷、擠壓傷、骨折、顱腦損傷、胸部損傷、腹部損傷、觸電、淹溺救護知識進行講解。救護方法進行演練。

經過培訓十餘人掌握了事故救援程序和人工呼吸、肌肉注射、扭傷復位制動、清創術,能對傷口消毒及臨時處理進行操作。

聯繫電話:xxxxxxxx

建設項目工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5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項目部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組員:生產負責人安全員各專業工長技術員質檢員值勤人員

值班電話:

(2)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機械傷害事故的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機關每年進行一次按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後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跌達損傷藥品、包紮紗布。

(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並加強日常管理。

二、應急響應

1、防機械傷害事故事故發生,項目部成立義務小組,由項目經理擔任組長生產負責人及安全員,各專業正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有理的進行搶救或處理,外包隊管理人員及後勤人員,協助上任工程師做相關輔助工作。

2、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後,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生產負責人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紮、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山水、電工長協助立外搶救工作,門衞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3、事故後處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髮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6)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