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故事

鑿壁借光的道理故事

欄目: 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18W

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已經發生事。或者想象故事。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係,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於是便以自身為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像人一樣,有着生命和意志。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鑿壁借光的道理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鑿壁借光的道理故事

鑿壁借光的道理故事1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裏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裏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着急,心裏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裏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牀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着揹着,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裏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着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鑿壁借光的道理故事2

漢朝時,有一人叫匡衡,勤奮好學。家裏很窮,白天必須幹活,晚上他才能讀書。但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他的鄰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對鄰居説:“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

鄰居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説:“既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燭光透過來了。藉着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附近有個大户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着鋪蓋出現在大户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説:“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裏白乾活不用報酬。只是讓我閲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鑿壁借光的道理故事3

從前,有一個人,叫匡衡。每一次,他在地主的盤裏放養、砍柴的時候,他都會想起自己沒有錢,家裏很窮,還很想讀書。

他向鄰居程不識借書,可是,程不識不但沒有借匡衡書,還説:“你看看你自己,還是把自己養活了再説吧!”

一位好心人知道了,第二天早晨,好心人給了他一本書,匡衡很高興。於是,早上他打工,只有晚上,夜深了,他才能看書,但光很暗,他根本看不見字。這時,一絲微弱的光線照了進來,匡衡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去街上撿了幾根樹枝。回家後,他翻來覆去睡不着,他等鄰居睡覺了,他就要用樹枝磨出一個大洞,突然,他發現鄰居家一些動靜,立馬停了下來,直到動靜沒了,他才動手接着挖。每挖動一點,他都要把書拿到洞口來看一下,字都很模糊。當他最後一次把書放在洞口時,字變得清晰了。匡衡十分開心。

這本書很快就看完了,他沒書看。匡衡向地主提出了一個條件:“只要我幫你打工,你就用付我工錢,只要給我一本書就行了。”地主連連同意。

每當匡衡獲取一本書時,他都會津津有味地看。他讀遍了所有的書。

最後,他成為了一名著名的宰相文學家。

Tags:鑿壁 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