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模擬課堂在大學俄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34W

隨着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不斷髮展,兩國在政治、外交、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與交流也不斷擴展和深化,近年來我國積極倡導文化產業及文化服務走出國門,建設文化大國的新戰略,特別是“一路一帶”戰略的提出和落實,需要大批各層次俄語翻譯人才和懂俄語的技術人才。所有這一切都迫切要求高校俄語專業教學解放思想,革新教法,拓寬思路,切實提高翻譯教學水平,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能夠服務國家戰略目標和社會現實需求的高水平翻譯人才。

模擬課堂在大學俄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然而,我國高校俄語專業長期以來對俄語語言、俄羅斯文學、俄羅斯問題、俄漢互譯等方向不加區分,籠統地放在俄語專業裏一起培養,只是在培養的過程中開設與這些方向相關的課程。就翻譯方向來説,學生只能憑個人的喜好在這個方向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靠自學去了解一些翻譯理論,靠自悟得出一些道理和技巧,靠自覺完成一定量的翻譯實踐。但在這種前提下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不成體系,翻譯實踐的量極為有限,加之無人校對和評點,翻譯水平很難得到有效提升。鑑於此,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於 2010 年在全國率先開設了本科翻譯(俄語)專業和開展了翻譯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俄語口筆譯)的招生和培養工作,把俄語翻譯人才的培養作為一項專門的任務來對待,按照翻譯人才培養的自身規律設置課程。

一、新的探索---模擬課堂

模擬課堂是俄語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中一項有益的嘗試。那麼什麼是模擬課堂呢?顧名思義,模擬課堂就是在翻譯課堂上模擬一些真實的生活或工作場景,由師生共同完成這種模擬交際任務,解決任務過程中隨時出現的具體現實疑難問題。

(一)開設模擬課堂的必要性

1.用人單位一般不會把較為重要的外事活動的翻譯任務交給在校大學生或研究生去做;2.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由於學力尚淺和缺乏經驗,沒有勇氣承接較為重大外事活動的翻譯任務。如此便形成一個真空地帶。模擬課堂填補的正是這樣一個真空地帶。實踐表明,在這個地帶學生擁有了模擬實戰演練的機會,心理素質得到鍛鍊,翻譯技巧和水平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提高了。

(二)開設模擬課堂的可能性

開設模擬課堂要求教師必須有豐富的翻譯實踐經驗,既可以駕馭生活工作場景中的雙語翻譯,還要處理執行翻譯任務中出現的無法預見的各種複雜問題。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在這方面具備以下條件。

1.擁有一支口譯經驗豐富的教師團隊。鄧軍、趙為教授均是全國知名的優秀口譯譯員,曾多次擔綱國家、省、市等各級部門重大對俄活動的主譯工作;吳迎春、於洪聲等一批中年教師有着長年在國外生活和工作的經歷;賈旭傑、白文昌等一批中青年教師多年從事翻譯實踐工作,一直活躍在黑龍江省對俄活動的翻譯舞台上,他們能很好地勝任模擬會議課堂所需要的訓練任務。特別可喜的是我們自己培養的韓博文、徐美玲、黃雅婷等一批高翻專業碩士畢業生(在讀博士)目前也走上了教學崗位。另外,還有徐睿、王驍騫等在俄羅斯長大的青年教師,假以時日,他們必將成為該專業教學的中堅力量。

2.廣泛的社會聯繫,大量的翻譯實踐。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 MTI 方向的師生曾為上海合作組織、大慶油田公司、國家檔案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許多單位翻譯過大量的材料,為上海合作組織、中俄立法會議、中俄博覽會、哈科會、中俄高層經貿論壇、城市建設規劃國際論壇、世界冰雪旅遊組織、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等國際、國家、省、市各級大型活動承擔口譯(含同聲傳譯)工作。通過這些活動,教師積累了大量的語言材料,也熟悉了組織這些會議的一般程序,為開設“模擬會議翻譯”課程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3.擁有精通漢語的俄羅斯籍外教。俄語學院的俄羅斯籍教師一直保持在 5-10 名,他們當中有 2 名在中國工作的時間已經超過 10 年,而且還攻讀了中國的法律和哲學專業博士學位,也是黑龍江省對俄活動翻譯舞台上的積極分子。這又為開設“模擬會議翻譯”課程提供了難得的優越條件。

4.大批通曉漢語的俄羅斯留學生。在黑龍江大學學習的俄羅斯籍留學生近 500 名,其中不乏漢語水平很高而且對翻譯,特別是口譯很感興趣的學生。他們的加盟增加了“模擬會議翻譯”課程的真實度。

5.有口譯工作經歷的學員。俄語學院的 MTI 研究生中有許多長期從事翻譯(含口譯)工作的學員,如省市外辦、各單位外事部門的譯員等。這些學員的參與既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課堂,也帶動了其他學生的積極性,使模擬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大量的“觀眾”出席。模擬課堂是一門開放的課程,除了本年級 MTI 口譯班的學生,還有不少其他方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甚至還有部分其他學校的學生和教師也以觀眾的身份列席模擬課堂。他們的列席增加了該課堂“模擬”的真實度,使學生真正感到了“大場面”的緊張度。

7.同聲傳譯實驗室。黑龍江大學擁有一間設備先進的同聲傳譯實驗室,該實驗室有正式席位 40 座、譯員間8 個和相應的軟硬件設施,完全可以滿足舉辦小型國際會議的需求。這是保障模擬課堂的物質條件。

二、模擬課堂的實際操作

(一)本科“經貿俄語”之“索賠”

教師提前 7 天指定三名學生作為買方代表充分論證索賠依據,另外指定三名學生作為賣方代表與之合作,就買方所提索賠要求一一表態:駁回或認可;雙方就索賠問題達成共識,形成決議。在課堂上由教師隨機為買賣雙方各指定一名翻譯。談判開始後,教師和其餘學生以旁觀者身份跟進談判過程。在此過程,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適時暫停談判:指出譯員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也可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還要掌握時機,在恰當的時候指定新一輪譯員,使更多的人得到實際操作的機會。談判結束後,教師和學生們一起總結課堂過程,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徵求意見,為上好下一堂課做好準備。

(二) MTI 研究生之“會議翻譯”

教師提前一週告知會議題目,如“中俄教育改革的成績與問題”;指定兩名會議組織者:一名主持人、一名譯員。要求每位學生設定自己的身份,如俄遠東大學校長、黑龍江省教育廳副廳長、大學教師、學生家長等等,並以該身份撰寫發言稿。學生應在課前將自己的身份和發言題目報給主持人。在課堂上,主持人按照一般會議的程序主持會議進程,教師隨機為每個發言人指定翻譯。每位發言人結束髮言,也就是每個譯員結束翻譯後,教師請學生們評價該學生的翻譯質量,最後進行點評和總結,肯定成績,指出不足,並佈置下一課內容。

本課堂模式可以推廣到各種類型的會議口譯活動中:如領導會談會晤、學術研討、項目推介和論證、成立國際組織、商貿談判、大型會展和慶典等活動。課堂教學的幾個關鍵環節都是按照實戰要求設定的。 (1)課前準備。提前一週佈置會議主題,讓學生自行分配角色,準備會談(演講、報告、發言、推介)內容。提前佈置主題符合實際舉辦會議(會晤)時譯員事先知曉會議主題的.事實,學生準備發言也使他們可以提前瞭解相關主題的知識和詞彙,類似於實際翻譯的準備工作。(2)隨機組合。在模擬課堂上,由學生扮演不同身份的參會者進行發言,由教師隨機為發言者指定譯員為其翻譯。發言者和譯員的隨機組合模擬了實際開會時發言人臨時調整講話、即興發揮等常見場景;角色分配使得每個人都有機會以主持人、領導、組織者、專家、貴賓等身份參會,這就為他們嘗試各種風格的發言和翻譯提供了機會。(3)討論評點。教師密切關注課堂訓練過程中的每個細節,在每兩位學生髮言 / 翻譯之後引導全體學生討論。此時的討論,特別是中俄師生一起參與的討論針對性極強,既能及時解決很多翻譯問題,又能擴展每位學生的思路,效果極佳。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主導討論的方向和用時多少,並在討論後及時進行評點和總結。(4)專家評點。模擬會議可以根據實際條件不定期邀請資深專家和有經驗的譯員參與教學,由這些專家對學生的翻譯質量、心理狀況、疑難處理等情況進行評點,也可請專家現場示範。(5)實戰演練。在開設模擬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條件帶領學生參與一些真正的大型國際會議翻譯活動,讓學生觀摩真實的會議翻譯過程,也可以創造條件讓個別優秀的學生進行適當的實戰演練。(6)課程考核。“模擬會議翻譯”課程結束後,要舉辦一次比較正式的模擬國際會議,由學生現場翻譯,採取評委打分的形式進行考核。

經過六年的探索和實踐,模擬課堂教學模式在翻譯人才培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學生在接受了模擬課堂訓練後,自信心大大提高;(2)一部分學生在模擬課堂之後,承接了部分重要外事活動的同傳工作;(3)黃長梅、劉丹慧兩位學生的同傳質量得到我國前駐俄羅斯大使李鳳林、商務參贊孫敏教授的讚許。趙鵬翔學生的翻譯得到教育部國際合作司於繼海副司長的好評;(4)黑龍江大學“模擬會議”翻譯課受到俄羅斯學生的歡迎,還吸引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等外校中俄學生的參與。

三、“模擬課堂”的發展前景

我國的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從誕生到現在僅僅走過八個春秋,特別是俄語 MTI 教育更為年輕,從 2010年才開始第一屆招生培養,很多事情都需要從頭做起。與其他語種相比,我們面臨着更多的困難和問題,俄語MTI 教育需要全國各高校俄語教師和全社會俄語翻譯從業人員的共同關注、探索和實踐。

2013 年 5 月 3-4 日,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年會在河南開封召開。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長仲偉合寄望“MTI 培養院校着力解決目前面臨的七大共性問題:人才培養理念不清、人才培養方案不妥、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不強、教學方式方法不新、實踐教學基地不用、教學管理方法不變、職業資格證書不接”.模擬課堂就是為解決“教學方式方法不新、實踐教學基地不用”這些問題而開設的。這是我們在探索 MTI 教學法道路上邁出的一步,還有很多細節和技術需要不斷完善和改進。為此我們在該課堂一輪結束後設計了問卷調查環節。問卷調查的對象分三類:MTI 學生、旁聽生(見證了全過程但未參與課堂活動)和專家(點評專家和考試專家) .調查內容包括模擬課堂的仿真度、會議主題的時效性、學生的心理變化、信息傳達的準確度和完整度等等。通過問卷調查,及時修正、調整模擬課堂的操作細節,提高模擬課堂設計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及時總結經驗,在有條件的其他高校推廣,為提高我國俄語翻譯人才的培養水平增磚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