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翻轉課堂在內科學實訓課中的應用構想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1W

近幾年,教育界掀起了翻轉課堂中國熱[1],其應用了現代化計算機網絡技術,對學生進行課前傳授加課上內化,將上課的有限時間轉移。翻轉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但是反轉課堂這種教學方法是否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任何學科都可以,還是隻適用於某種學科[2]。各個學科對翻轉課堂是形式主義的機械模仿,還是使學生真正學有所得學以致用。在內科學中應用起來又如何。

翻轉課堂在內科學實訓課中的應用構想論文

首先,讓我們分析一下內科學實訓課的特點,它包括呼吸、循環、消化等系統疾病的病史採集、病歷分析、診斷、鑑別診斷、治療,其實踐性均較強,處理方法多樣,注重應用,體現了理論聯繫實際。其所涉及的內容繁多且複雜多變,教師教起來和學生學起來都有一定的難度,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臨牀思維。將翻轉課堂應用到內科實訓課教學當中。

第一步,建立翻轉課堂所需視頻,既製作微課。翻轉課堂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而微課則是這種創新模式的教學載體。內科包含系統較多,每個系統的疾病又包含病因,發病機制,臨牀表現,診斷,治療,微課的製作其時間限制再8到10分鐘,內容限制3到5個知識點。按病因,發病機制,臨牀表現,診斷,治療來分知識點,內科學的微課製作起來,數量龐大。微視頻的形式多種多樣,有PPT錄屏,訪談,講課實錄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是,微視頻一旦建成,將會是一勞永逸,只需要小部分的更新。微視頻製成之後,添加相應的試題,配音,課件,每個學生的瀏覽學習,及教師的發帖夠成了微課。經過學習視頻製作方法,將做好的視頻傳到相應的網絡平台,夠建類似“可汗學院[3]”的網絡平台。關注孩子每一個微變化,從小處着手,創建一個真正屬於學生自己的課堂。微課有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過不斷的微知識、微學習,從而達到系統化學習。

第二步,平台建立之後,讓學生在上課前進行學習。課前先把視頻網絡平台告知學生,讓學生登錄平台,對與課堂相關的微視頻進行學習,例如腦出血的臨牀表現,配合文稿和PPT,進行學習,並留言討論,進行測試。教師隨時查看學生的留言討論,對學生感興趣的,疑惑的問題及時回答。並對測試成績進行統計。學生要了解教師安排的任務,總結自己學到的知識以及存在的問題,並將問題反饋給小組長,由小組長將問題彙總後反饋給教師。

第三步,在課堂上,教師解決課前提出的問題,將學習的知識點再度總結,使知識點得到

進一步強化,使知識在課堂上達到內化。例如:腦出血的病因、臨牀表現、實驗室檢查,和治療一系列的臨牀思維,學生能否串聯到一起,從而達到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探究與小組協作交流來促進認知與情感的內化。在課堂教學進程中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形成性評價,在課堂上引導學習活動的方向,將學生即將出現的錯誤“消滅在萌芽階段”。

第四步,進行評價,對學生階段考試,彙總成績平均分,收集學習數據,評估領悟程度,識記,理解,應用,分析能力,與未進行翻轉課堂時進行比較。製作評價表格,分別測試學生學習興趣,是否提高人文素質、臨牀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是基礎理論與臨牀實踐相結合,學習效果如何,從而進行總結性評價。例如,可以直接將懷疑是各種疾病的病例打亂,讓學生自己診斷出來,並説出鑑別診斷和治療方案

討論:

翻轉課堂可使學生根據各自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獨立學習,它的應用既有優勢,又有劣勢。

其優點是應用區域和受影響人羣的擴大,學生學習可以個性化學習時間,地點不受限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可以得到擴展。發揮教師啟發、引導、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符合學習規律,視頻生動活潑。學會了微課製作,也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其缺點是:教師製作教學視頻負擔過重。對學生通知不到位,不知道資源的具體位置,自制力較弱,上網玩遊戲而影響了看微視頻,沒有課下學習,課堂上不能主動發言。摧毀課堂教學的經驗基礎。

總的來説,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習慣和風格不同,除要求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重要內容,還要注意分享學習樂趣,合作意識,並因材施教。翻轉課堂在應用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如果學生能看懂紙質材料,不必看視頻[4]。翻轉課堂是否會增加學業負擔,它的實施在擴展到內科實訓課後,由於學科特點不同,在實施內容、實施方式上會有一些差異,有沒有原則性的障礙,還要進一步探究。

參考文獻

[1]仲春雷,翻轉課堂中國熱的思考[J],農業網絡信息,2015,11:126-129.

[2]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嫻,翻轉課堂國內應用實踐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5,6,(12):66-72.

[3]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 ,7,(255):5-16.

[4]劉曉慧,高天明,翻轉課堂: 教學改革新範式的探索[J],課程教學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