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語文教學非言語行為與減負課堂學科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48W

摘 要:鑑於非言語行為有其不確定性、模糊性、隨意性、多樣性等特點,在語文教學中若能恰當地運用非言語行為,有助於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與形象性。因此,語文教師應重視教學中非言語行為的最優化,(非言語行為優化包括對不良非言語行為的糾正與對一般非言語行為的促進兩層含義)。本文在闡述語文教學非言語行為應用原理和語文教師不良行為糾正方法的同時,提出語文教學非言語行為優化的五個原則:善意尊重、適度恰當、協調一致、合理搭配、自我控制。

語文教學非言語行為與減負課堂學科論文

關鍵詞:語文教師 語文課堂教學 非言語行為 優化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自覺不自覺地藉助非言語行為與學生交往,培養學生的各種人文素質,非言語行為在語文教學中具有言語行為無法取代的作用。研究表明,非言語行為在人的交往中傳遞的信息佔總信息的65%-93%。教師在教學中以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往活動為主要活動形式,因此,非言語行為在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中,對語文課堂教學管理和教學效果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教學現狀是,許多教師注重於教學環節的設計、講求教學語言的選擇,往往忽視非語言行為對學生的影響,語文教學同樣存在着老師忽視非語言行為問題。

一、非言語行為與語文教學非言語行為

非言語行為是指藉助有聲言語以外的東西,如面部表情、身體姿勢、手勢、目光等無聲言語或語調、節奏等輔助言語來傳遞信息的行為。這些行為不僅能表露一個人的意志情感以及交往中的附加信息,而且有時能代替或加強言語行為,使表達更為明確有力。與言語行為一樣,非言語行為也具有自身的特點。

1、非言語行為的信息容量具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對於不同的接受者,同一種非言語行為包含的信息量也有所不同。例如,對教師皺眉歎息這一非言語行為,有的學生可能只從中看到教師對學生不良行為的惱恨;而有的學生卻不僅覺察到了教師的失望,而且也體會到了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怒其不爭”的思想感情。

2、非言語行為的含義具有模糊性和隨意性。例如,如果教師的目光經常集中在一位同學身上,卻並未用言語表明自己的目的,被注意的學生和其他學生就可以把這一行為化為某種具體的意思。當然,不同的人,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氣氛中,對同一非言語信息的理解和感受也會有所不同。上例中提到的被注意的學生可能會因為心情的好壞以及與教師關係的好壞,得出“教師是在故意出我的醜”或“教師在注意我的學習,關心我的課堂學習情況”等不同的結論。

3、非言語行為的表達形式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同一非言語行為可表達多種含義,同樣,同一含義也可以通過多種非言語行為表達出來。如:同一個拍肩動作,在學生精力不集中時,意味着教師對他的提醒和警告;在學生有獨特的見解或師生之間進行愉快的交流時,則意味着教師對他的鼓勵和讚揚。同是讚揚,可以通過點頭、微笑、等多種行為來完成。

非言語行為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它不能經常單獨使用,而必須配合言語行為才能獲得最佳效果。非言語行為表達的模糊性、隨意性特點,也使其不太適用於以明確的概念和抽象的邏輯推理為主要特點的理科教學,但是卻比較適用於語文等人文學科的教學。語文教學以人文教學和言語教學為主,漢民族言語的最大特點是表意的多元化和模糊性,而文學則注重表達上的概括性和內隱化。言語與文學的這些特點使漢語文教學不可能像數、理、化各科教學那樣單靠公式概念的講解,而必須在運用感性形象言語的同時,輔以大量生動傳神而又含義豐富的非言語行為。以此切合語文教學含蓄性、不確定性等特點,達到培養學生較高的言語駕馭能力、文學感悟能力及審美能力、交往能力等目的。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非言語行為多種多樣,幾乎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為了更好地理解並運用這些非言語行為,語文教學中的非言語行為可以從“身勢體語”、“輔助言語”、“類言語”中得到主要體現。

(1)身勢體語 這類非言語行為是課堂教學中非言語行為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指社會心理學中常説的“體語”,也就是體勢動作,是以身體動作來表達意義的信息符號系統,包括身體各部分的無聲動作,如體態、手勢、面部表情等。由於這些非言語行為既可以與言語行為同時使用,又可以單獨使用。

(2)輔助言語 輔助言語,指言語的非聲音方面,即聲音的音質、音量,説話的聲調、語速、節奏、停頓等。它屬於言語表達的部分。其功用在於輔助言語的表達,使情感充分表達出來。在語文課堂中,對相同的一段語詞,教師如果採用不同的語調、音量和節奏,就能表達不同的含義,取得不同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授柳宗元的《江雪》一詩時,如果教師用一種舒緩輕鬆的語調來讀,學生可能會把詩的基調定在淡泊寧靜這一層面上;如果教師用一種深沉凝重的語調講課,學生可能會從中體味到一種悽然之情,從而產生對詩的不同理解。

(3)類言語 類言語是指無固定語義的發音,如:笑、哭、歎息、呻吟、口頭語及各種叫聲等。類言語雖然沒有固定的意義,但它與輔助言語一起使言語更為生動、活潑、含義豐富,使雙方的交流和溝通更為深入。因此,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不同的輔助言語伴隨下,同一句話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正是這兩種非言語行為使語文教學中的言事更為鮮活生動,洋溢着勃勃生機。

二、語文教學非言語行為發生作用的原理

非言語行為在信息溝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赫拉別思經實驗得出結論:信息的總效果=7%的文字+38%的語調+55%的面部表情。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動作、表情等非言語行為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多種功能,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並且有一定的哲學、心理學基礎。

從哲學上來看,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任何事物都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在教學活動中,正確的思想和科學的內容,如果沒有好的表現形式,即使它再好也難以得到完美的體現。這裏所説的表現形式,既指教師的言語行為,也包括教師的非言語行為。

語文教學作為一種特有的民族文化傳承過程,其特有的人文性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運用美的言語,還要藉助美的非言語行為,把語文教學的內在美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使學生在美的享受中獲得知識、淨化心靈,提升人生境界。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恰當地運用語調、節奏等輔助言語及各種動作,以配合言語表達把教學內容生動地傳遞給學生。由此可見,語文教學要達到內容與形式的完美和諧,就不能忽視非言語行為。

在語文活動過程中,非言語行為的輔助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解釋某種意思。如當教師講解文言文中的“顧”字時,可做出“回頭看”的樣子,不必多費口舌,學生便會理解這一個詞的含義。

(2)配合言語行為描述事物的特徵、人物的動作和神態等。如教師在講解孔乙己這個人物時,可模仿他的迂腐窮酸,表演他在“排出九文大錢”、“吃茴香豆”等情景中的神態,也可以讓學生結合影視媒體中接觸到的封建文人形象,揣摩表演這一人物的動作,以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把握其性格特徵。

(3)加強感情分量。人的情感是含蓄內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情感並不都是通過言語直抒胸臆地表達出來,它更多的是藉助各種外在的因素和非言語行為間接表現出來的。如輕快的語調,使人興奮激動;緩慢低沉的語調、緊鎖不展的眉頭,瀰漫出一種悲痛沉重之情;……這些非言語行為,不僅使教學內容更為形象直觀,而且有助於學生深入地體會文章的情感基調,使之受到心靈觸動。

(4)補充文字表達的未盡之意。語文教學中常常會遇到文字表達“言不盡意”,或作者故意留下“空白”讓讀者去填充等情況,對此,教師不能把這些“未盡之意”一股腦兒灌輸給學生,而應讓學生感受到“空白”的存在,主動去思考、填充和建構,從而,在體驗的高度上閲讀文章,提升人生境界。讓學生感受到“空白”的存在。如教師可利用朗讀中語調的變換和停頓時間的長短,把學生帶入一種意味悠長的境界中;也可以在課堂時間安排上下功夫,在關鍵之處戛然而止,或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或使教學在學生心中餘音縈繞。

正是由於非言語行為具有替代和輔助言語行為的功能,它總是積極地參與到語文教學過程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有效地獲得並鞏固知識。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記憶信息時,並不是按語詞一個個記憶的,而是把它們組織成一個個事件、形象、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去的。語文教學更要注意這一學習原理,因為語文教學的目的不是讓學生記住多少詞語,而是為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及對語言的感悟能力。非言語行為的參與,使信息通過兩個信號系統形象地傳遞給學生,這樣不僅使學生大腦兩半球都活躍起來,有效地接收信息並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還能使學生的大腦皮層不易疲勞。

三、語文教學非言語行為的優化

良好的言語行為對整個語文教學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因此,語文教師要重視教學中非言語行為的最優化,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是對不良非言語行為的糾正,其二是對一般非言語行為的促進。糾偏與促優相結合,能夠促使語文教師的非言語行為不斷優化,有效地促進語文教育的發展,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語文教學中不良非言語行為的糾正

非言語行為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雖然重要,但因為它是潛在地發生作用的,其效果不像言語行為那樣直接、明顯,所以它的重要作用還沒有引起廣大教師的普遍重視。許多教師在運用非言語行為時,普遍存在着隨意、自然、憑個人愛好等出現了一些不良的非言語行為。這些不良非言語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對非言語行為的選擇不加限制,無意義非言語行為過多過濫。語文教學活動是在師生之間的交往中展開的,要求師生雙方的行為都要自然、大方、真實,但這並不意味着語文教師可以只顧言語行為,而在非言語行為上馬馬虎虎。因為語文教學是“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普遍存在着對非言語行為不加選擇、盲目隨意運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經常出現的一些對習慣性動作不僅無助於言語信息的傳遞,反而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阻礙知識的傳授。

2、非言語行為的運用,缺乏藝術性,把握不好“度”。有的教師已經開始有意識地運用非言語行為,但是在運用中把握不好,沒有達到最佳藝術效果。這種情況表現在各類非言語行為中,如語調、音量等輔助言語的運用,或是過於平板無吸引力,或是過於慷慨激昂,使人難以接受;衣着服飾,或是過於講究,給人以輕浮之感;身勢動作,或是幅度過大,頻率過高,給人以誇張滑稽的感覺,或是幅度頻率過小,造成拘謹、呆板、僵化的印象。以上各種不良非言語行為,不管是“過”,還是“不及”,都難以有效地發揮作用,無助於甚至有礙於語文教學任務的完成。

有效地糾正不良非言語行為,要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加強廣大語文教學對非言語行為重要性的認識,使廣大語文教師普遍認識到非言語行為的眾多功能及其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而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自覺主動地運用和改進自己的非言語行為。

其次,提高教師的內在修養和道德素質。“誠於中必形於外”,外在的風度行為來源於內在的修養,語文教師只有具備深厚的素質和對教育事業深深的熱愛,才可能處處表現出美的行為舉止,展示出人格魅力,為學生所接受、所愛戴。

再其次,加強與非言語行為有關的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包括兩方面內容:其一,語文教師要主動學習一些與非言語行為有關的知識,如體語學、距離學、目光學、觸摸學、副言語學等,以便正確把握語文教學中各種非言語行為所表示的涵義,從而正確運用。其二,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自覺進行非言語行為訓練,培養運用非言語行為的能力。

四、語文教學非言語行為優化的原則

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非言語行為的作用,僅僅糾正不良的非言語行為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使各種非言語行為符合語文教學的具體需要,以達到最優化。因此,語文教師在運用非言語行為時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善意尊重原則

語文教學中,教師運用非言語行為的目的,不僅在於形象地傳遞知識,而且要有效地調控學生的行為,肯定激勵正面表現,否定抑制負面表現,最終使其以最佳狀態接受種種信息。而且語文教學特有的人文內涵,規定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不是絕對的二元對立關係,而是包含了一種平等的人際交往關係,在這種關係中,教師只是作為經驗豐富的長者與學生進行對話,給他們以啟示。因此,教師在運用非言語行為時,也要從思想上真正把學生作為平等的人來看待,尊重其人格。否則,不僅不利於教學的順利進行,反而會影響師生之間的關係,阻礙教學的進展。

2、適度恰當原則

教師在運用非言語行為時,要講究一定的“度”,不能過於誇張,也不能過於拘謹。教師在教學中運用非言語行為時,要藝術地把握非言語行為,特別是在多種非言語行為同時或交替使用時,更要注意種種行為之間的變換,考慮到它們產生的綜合效應,使其適度恰當。

3、協調一致原則

教師的非言語行為必須與課堂教學氣氛、具體的教學情景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相一致。即要求教師充分考慮到具體的環境,運用相應的非言語行為。如當學生們安靜地看書時,不要隨意地指指點點;當學生注視着黑板思考問題或做題時,不要在黑板前來回走動;在很融洽的討論中,不要突然以嚴厲的目光注視某個學生……否則,這些原本沒有什麼不妥的非言語行為會因為與環境的不諧調而產生負面效應。與學生的具體情況相一致,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運用非言語行為時,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性格類型、平時表現不同的學生以及性別不同的學生,教師必須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適宜的非言語行為,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學生之間的差異,不僅包括個體之間的差異,也包括不同班級之間的集體差異。所以在一個班級適用的非言語行為,在另一個班級不一定能夠產生好的效果,教師必須及時加以調整。

4、合理搭配原則

教師在非言語行為與言語行為、各種非言語行為之間要做到合理搭配,形成最佳組合。這就要求教師對言語表達和非言語表達之間的關係進行深入的研究,並準確地把握具體的教學情景,作出適當有效的決策。例如,當教師對學生提出口頭表揚時,要輔以親切讚許的目光和微笑,否則,會給學生以虛假的感覺;當教師以嚴厲的目光警告某個違紀學生時,可配以適當的走動,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加威懾力。

5、自我控制原則

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教師身份,學會控制無益的非言語行為。有時教師可能會產生對教學無益的情緒和思想,教師應學會自我控制,並採取適當的非言語行為進行掩蓋。如當教師對學生的紀律問題束手無策時,不能把這種焦慮表現出來,否則更不利於教學管理;當教師心情惡劣時,要學會自我調節,不要把這種壞情緒傳遞給學生,影響其學習。當然,對無益的非言語行為進行控制,並不意味着要求教師戴上假面具演戲,有時,教師需要敞開心扉真誠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了解自己,但是這需要保持一定的分寸,不能把無益於教學的不良非言語行為不假思索地展示在學生面前。

以上各項原則,是對語文教學中非言語行為運用的具體規範,是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側面進行的具體規定,具有內在聯繫,在教學實踐中要把它們聯繫起來,進行具體的分析。

語文教育從其表層的意義而言,是要教導學生準確和熟練地使用自己祖國的言語和文字,而歸根結底地説,語文教育的任務是要從事於人性的昇華與完美,因此語文老師在給予學生言語行為的同時,應給予學生非言語行為的默化。

參考書目

1、鍾啟泉編譯,現代教學論發展,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2

2、程江平,試論非言語行為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浙江師範大學學報,1993(2)

3、劉鍵,龔少英,非言語行為與課堂教學,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