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中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探討教育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65W

摘要:中學語文教學除教學內容以外,更重要的是語言表達,這樣既可以拉近師生距離,又能使課堂富有交流性和情感性。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學語言中還存在着許多不自然的現象。要改變這種現狀,就需要教師在上課時調整心理情緒,把握教學對象的年齡特點,努力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從而達到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

中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探討教育論文

關鍵詞: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方法

關於教師教學語言的論文數量很多,內容也非常豐富、細緻、深刻,這對提高教師對教學語言的認識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有一種不好的教學語言現象還時有發生,即語言不自然、裝腔作勢、拉腔拉調,有的小學老師甚至整堂課都用朗誦或演講的語氣來給孩子上課,尤其是在一些公開課、觀摩課、示範課中經常聽到。而這種不良現象很少有文章指出,以至於有“以樣學樣”之嫌。筆者認為,儘管教學語言可以有多種多樣的個人風格,可以有多種多樣的表達方式和方法,但追求語言的樸素美、自然美,應該是教學語言的本色調。

一、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現狀

我們發現,有些老師在平時説話、上課時語言都很親切自然,但一到公開課、示範課或説課比賽,語言就馬上變得拉腔拉調,嗲聲嗲氣,表演味十足。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心理情緒有變化

公開課、説課比賽和平時上課不同,課前經過精心準備和一定的演練,有老師們的建議、領導的厚望和自己的期望。怎樣消化、操作公開課?課堂上學生能配合好嗎?一連串問題在教師的腦海中閃現。加上有很多同行、專家在現場聽課,往日熟悉的學生也變得緊張起來了,這種特定情景的變化,角色、身份的微調,使得有些老師馬上變得既興奮又緊張。許多教師總是太想更好地表現自己,想着如何美一點,如何在大家面前表現得好一點,但另一方面又怕出問題,心理壓力大,自然就產生了膽怯感和恐懼感,總是感到不自在。在這種心理狀態下,一開口腔調就容易變形走樣,容易被備課時想好的那些語言束縛住。有的教師因為怕亂套,也不敢臨場發揮,下意識地就會把每句話的聲調提高,語氣加重,來給自己壯膽;甚至有些就用帶有半背誦的形式來將備課的內容“誦”出來,因為這樣起碼可以防止出錯。這樣一來,其語言當然就會不自然。

(二)忽略了對象的特殊性

作為教師,應時刻記住,你的對象是學生,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其相應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習慣。但在特定場合,教師往往由於心理緊張,容易忽略學生的特點,習慣於以老師的身份進入角色,駕輕就熟地用自己習慣的、早已準備好的書面語言來教學。比如,在講《生命》一課時,肯定要涉及到對生命的.感悟,對人生的理解,有的老師滿堂都在講有關生命的大道理。當然,道理本身是沒錯的,但學生能理解嗎?其實,教師應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與他們所關心的人和事相聯繫,然後再進行講解,這樣學生才會感到親切自然。因為學生總是對離自己近的事物較熟悉,感興趣,易理解。我們平時用多媒體、出示實物的方法也都是為了縮短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距離,這兩者的道理有相通之處。

(三)教師集體效應的誤導

什麼樣的教學語言才是美的語言,雖然有許多文章論及過,但是,理論與實踐畢竟是有距離的。因此教師從日常實踐中獲得的信息更具有直觀性和仿效性。當看到別的老師也是用這種略帶誇張且有點變形的語言來教學(當然還有許多別的優點),並且還受到評論者的讚賞時,便在潛意識裏認為這種語言是美的。從理論上來説,教師集體效應是教師羣體互動的產物,而這種在實踐情境中形成的認識更具開放性,更易取得認同,更有利於儲存。其實,從本質上來説,問題還在於對什麼樣的教學語言具有自然美認識不清。

(四)教師本身的語言修煉不夠

所謂語言的修煉,首先是一個文化內涵問題。一般來説,對教學內容有什麼樣的理解,就應該用與之相應的語言來表達。如果理解膚淺、有偏差,甚至有錯誤,其語言當然就談不上美。但是,如果理解正確了,而語言不精當和確切,甚至詞不達意,或者用詞生僻、費解、空洞,其語言也談不上美。其次才是語言表達技巧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需要細心體悟和長期訓練才能解決的問題,它包括對作品基調的把握,語言節奏的處理,語氣的選擇等等。而節奏的形成又涉及對語速、音長、音頓、音強等技巧的處理。此外,語氣也集中體現了對錶達技巧中各種要素的要求,比如,節奏的快慢,語言的長短、剛柔、抑揚、強弱、輕重、緩急,還要結合重音的選擇和處理,停連位置的選擇,音強、音色、音長等技巧的恰當。很多老師由於上述問題沒有很好地協調、解決好,所以影響到語言自然美的形成。

二、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方法

(一)聲氣運用問題

訓練語言的自然美,涉及到許多方面,如前述的文化內涵、人的精神氣質、情感情緒的變化等等,這裏重點談一些基本的技巧問題。我們在説話中,如果是短句子就容易説,如果是長句子就會有氣不夠用需要中途換氣的感覺,很難做到一氣呵成,所以我們常説的聲斷氣不斷,在這裏就顯得尤為重要。要做到聲斷氣不斷,就要求我們平時多做一些聲氣的訓練。

(二)理解作品,確定表達基調

正確理解作品,確定準確的表達基調,這是對一部作品把握到位的基本要求。對作品的處理,要做到恰到好處,就需要我們平時加強閲讀,提高自己對作品的鑑賞和感悟能力,做到準確把握作品所要表達的意思。

(三)多學習名家對作品的表達處理

許多名家對作品的處理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著名語言藝術家姚錫娟老師,在朗讀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她戴着墨鏡,閉着雙眼,去真正體會一個盲人在黑暗中的感覺,當她摘掉眼鏡,眼前看到光明時,那種由衷的發自內心的對光明的讚揚,就特別真實、自然、感人。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