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行政部門的預算會計的弊端及建議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72W

隨着經濟市場的不斷髮展,公共事業單位、行政部門的會計部門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國預算會計體系常常會涉及一些問題:比如核算基礎存在某些問題,按規定預撥給用款單位的待結算資金即預撥款項,因為對財政預算的錯誤評估而失導致我國行政部門的財政虧損,最終導致財政信息的失真;當會計信息在收付實現制下不能滿足決策的需要時候,也會導致我國事業單位以及行政單位在運營方面的效益。預算會計的侷限性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斷的體現出來,故對於加強會計體系改革的設想,在未來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行政部門的預算會計的弊端及建議論文

在我國,會計可以分為企業會計和預算會計,其中企業會計又分為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而預算會計,即非營利組織,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預算會計是適用於各級政府部門、行政單位和各類非營利組織的會計體系。這些組織是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提供便捷條件。政府會計的建立,是一場關乎政府的公開透明、管理方式、行政職能轉變和預算管理制度的變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既有理論層面的問題需要研究,也有技術層面的難題需要解決。基於目前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現狀,以及滿足廣大信息使用者瞭解政府受託責任的情況,必須對政府會計行為進行規範。

1 預算會計的簡介

1.1 我國財政總預算會計的發展歷程

財政總預算會計(Public Finance Budgetary Accounting)有時又稱總會計、總預算會計,指各級政府的財政部門核算、反映、監督政府預算執行和各項財政性資金活動的專業會計。

自我國成立以來,我國的預算會計體系一共有三個發展階段:

(1)總預算會計的創立是在1949年間,它不僅涉入財務會計的基本要素,還以“資產=負債”作為基本會計等式,資產負債表的由來也是這一期間。

(2)總預算會計是在1966年創立,資金的'來源已經改變,同時基本的會計等式也做以調整。

(3)而在1998年,我國財政總預算會計進行了重大改革,會計要素、會計等式等會計基本理論也做出相應改變。

1.2 財政總預算的特點

根據最新《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我們可以瞭解到,預算會計在我國非營利組織中早已將我國政策性體現得淋漓盡致。其具體包括:政策性和計劃性、統一性和廣泛性、宏觀性和社會性。然而,在前幾年的報道中曾提及過,只有將社會發展計劃與國家財政預算相結合,使其相適應,才會充分的將國家財政部門的核算、反應和監督的只能體現出來,才會使國家的財政預算與收支相平衡。而只有依靠計劃經營管理某些非營利組織,社會的收益才會達到最大化。

我國預算會計幾十年來一直實行的是收付實現制。收付實現制對我國預算會計的發展起很大作用,而且今後可能在一段時間內的某個層面仍將繼續發揮作用。但隨着政府職能的轉換、新公共管理的引入,政府會計對象逐漸由預算資金運動擴展為價值運動,為了更完整地反映政府受託管理國家事務活動和履行受託責任的連續性和全面性,同時也為了能夠進一步分清各屆政府任期內受託責任的履行情況,以及對下屆政府造成的財務影響,防止本屆政府為表現政績而大量舉債,債務則由下屆政府償還的短期行為,政府會計確認基礎有必要由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轉換。

2 預算會計在行政事業單位中所體現出的問題

在我國預算會計體系中,常常會涉及一下問題:

2.1 比核算基礎存在某些問題,按規定預撥給用款單位的待結算資金即預撥款項,因為對財政預算的錯誤評估而失導致我國行政部門的財政虧損,最終導致財政信息的失真;當會計信息在收付實現制下不能滿足決策的需要時候,也會導致我國事業單位以及行政單位在運營方面的效益。

2.2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現狀是對於財政部門的工作不夠重視,在某些經費支出方面,由於非營利組織政策的非營利性,導致在財政部門充當付款人的角色,使收支的不平衡,使其單位內部的財會工作不能完整的運行,導致輔助決策與監控功能喪失,最終使財務預算某些信息失真。

2.3 對於非營利組織而言,財政部門的財會人員的安排上一直存在某些弊端,預算編制方法不盡科學,由於我國預算編制方法採用“基數法”(或稱基數加增長法),這種方法雖然簡便易行,但存在很多弊端缺乏科學依據收支不平衡導致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滯後發展。而財會人員的分工不明確、很多職位存在兼崗現象、會計檔案保密性不好、以及一些會計憑證過於簡單導致財務報表並不完善,同時,這種事後被迫調整收支預算的現象,使收支預算失去原有的真實性。

2.3 對於企業領導,很多人並未意識到擁有健全的會計體制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對於會計的基本職能並未真正的瞭解,他們只是單單的以為會計是記賬、錄賬,而對真正意義上的財政、審計等內在監督並未重視。

3 就預算會計在行政部門出現的問題的意見

結合以上幾點,我們知道當一個會計體系不能完整的反映、核算相關的會計業務,當一個會計的監督體系並不完善,當一個會計體系內部的成員並不瞭解自身的專業工作,當一個財政報表缺乏太多數據,那麼從小部分説起,這個財政部門的財政收支會嚴重失衡,而對於一個國家而講,更會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雖然非行政部門的會計很簡單,但是對於會計的專業技能要求必須得以提高,從基本的會計活動和程序上做以調整,制定合理的會計監督體系,對於會計人員的分工要為以明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為財政機構提供準確信息。對於以上問題,在此本人提出幾點建議:

3.1 對預算會計制度改革的協調

我們都知道,我國的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就是税收,商品課税一旦提高,導致商品價格提高,一旦商品價格提高,人們對於某種物品的重視程度也相應提高。從某種意義上講,財政部門的某些經濟費用與營利性組織的經濟費用具有相同意義,因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類企業經營模式都在發生改變,個人認為,由於我國非税收行為基數太大,管理範圍很大,而預算會計所有問題的矛頭均指向我國政治以及經濟體制,在非税收嚴重膨脹的時期,我們只有對於某些行業做以改革,即對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建立一個健全會計監督體制的國家,實行實名責任制,加強財政部門的信息系統運作能力,以此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成本和運行成本將收支平衡作為我們財政部門的根本,最終儘可能的將收支做到平衡。

3.2 完善預算編制法律法規

為使政府預算真正具有法律效力,必須適時修改和補充預算編制法律法規,必須修訂和增補預算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條款只有明晰預算支出的安排序列;合理劃分地方上下級政府和上下級財政部門之間的預算管理權限,才能推進人大對財政預算審計由程序性向實質性轉變。

3.3 要全面建立部門預算的審核機制

只有根據部門預算編制依據的各項規定和費用定額,制定當年預算審核的各項審核標準。成立由計劃、財務、人事、生產技術等部門組成的預算審核小組,採取集中開會集體討論的方式,由審核小組逐一對預算進行審核把關,以提高預算的質量。同時,在部門預算的編制上在收入預算編制方面,應運用“標準收入測算法”以及細化對各單位經費的核定方式。

3.4 對於行政部門的領導的建議

誠然,我們每個人都不否認,政府會計信息是全面反映政府受託責任履行情況的重要途徑,是提高信息透明度、建設陽光政府的重要途徑。只有定期通報進度,加強對部門預算執行的督導。不斷注重座談溝通,提高部門對加強預算執行的重視程度,讓行政部門的領導自身在預算執行中的主體責任,讓部門財務分管領導進一步明白“預算支出進度不只是花錢的進度,更是落實各政府工作部署的進度,代表着事業發展目標的完成情況。”最終是社會的收益達到最大化。例如:應繳預算款項應按規定及時足額上繳國庫。對於不足繳款起點或需要定期清繳的,應及時存入銀行存款賬户。行政單位的應繳預算款項應當按照同級財政部門規定的繳款方式、繳款期限及其他繳款要求及時辦理繳庫。每月月末不論是否達到繳庫額度,均應清理結繳。任何單位不得緩繳、截留、挪用或自行坐支應繳預算款項、年終必須將當年的應繳預算收入全部清繳入庫。各種應繳款及暫存款應及時清理並按規定辦理結算,不得長期掛帳。

4 深化預算會計改革今後主要任務

深化部門預算改革研究。重點包括深化基本支出預算改革,進一步完善定員定額管理辦法;完善項目預算編制方法,實現項目預算滾動管理;逐步建立績效評價體系,提高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率;大力推進綜合預算;進一步規範預算管理程序,強化預算約束和預算監督等。深化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研究。繼續完善國庫集中收付的收繳、支付、監控機制,加強賬户管理。同時,通過研究制定財政資金支付條例,以及修訂預算法、國家金庫管理條例等措施,確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法律地位。深化政府採購制度改革研究。繼續完善政府採購制度體系、運行機制和監督機制,規範政府採購方式,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子化採購平台,並繼續做好政府採購政策的國際協調與合作。深化政府收支分類的改革研究。下一步,在科目平穩轉換後,政府收支分類的改革還面臨不斷完善科目體系、改進分類方式等問題。深化“收支兩條線”改革研究。如將政府非税收入全部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並實行國庫集中收繳改革,規範收支收繳程序;繼續擴大“收支脱鈎”管理範圍,強化綜合財政預算管理等。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