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加強體育課安全教育與管理的相應對策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12W

一些學校管理環境鬆懈或者忽視體育教師的勞動成果,極大傷害體育教師的工作熱情,造成一部分體育教師工作鬆鬆垮垮,如不願帶運動隊,不願組織校內學生比賽,不主動協助學校做相關體育安全方面的工作。

加強體育課安全教育與管理的相應對策論文

1體育教師自身的原因

1.1教學觀念陳舊大多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過於強調服從命令,強調行動的一體化。這樣的教學觀念,長期以往只能將師生關係“演變”成了對立、統治、失衡的關係。教學變成了缺乏實效的機械操演,不但使原有的體育教學本色喪失殆盡,而且極易造成運動損傷的出現。

1.2教學基本功的落後有些教師教學能力不強,且不求上進,勢必誤人子弟,這對神聖的教師職業來説,也是不道德的。一些教學基本功落後的教師在現實的教學中,存在示範不到位、講解不透徹的現象,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對動作技術、技能錯誤的概念。最終學生常因沒有掌握動作要領,而造成運動損傷。

1.3缺乏教學藝術和技巧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通過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以及恰當的組織教學來提高學生在整堂課中練習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練。但是我們有些教師只注重動作技術、技能傳播,忽視觀察學生的本位思維,不能根據教學內容、進度、場地器材的情況恰當地進行示範,講解,更不能活躍學生情緒,使整堂課處於緊張狀態,學生漸漸失去積極的心理狀態,最終懶散地應付練習,因而導致出現運動損傷。

1.4教學無針對性由於生理和社會的影響,男女生之間存在着心理和行為上的差異,相同年齡或性別之間表現出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性別以及運動能力上的差異,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着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如果盲目地無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則會使學生對體育運動失去穩定的積極性。特別是那些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完成難度較大的或強度大的動作時,就容易出現損傷。

1.5部分體育教師責任心不強在體育課教學進行過程中,有時學生會出現一些違反紀律的現象,如果體育教師的責任心不強,不及時制止,往往會出現傷害事故。再如,教學的場地不平整,風沙大,或下雨,場地器材佈局不合理等,有的體育教師依然盲目進行體育課,在那樣的環境下進行教學,嚴重威脅着學生的人身安全。有的體育教師更是進行放羊式教學,擅自離開教學崗位,根本沒有在乎學生的人身安全。所以如果教師的責任心不強,是很容易導致體育課安全事故的出現。

2加強體育課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隱患的對策

2.1校長重視,加強體育設施資金投入,加強師資培訓,建立健全教育管理體系一個學校搞得好不好,關鍵在校長。一個校長的水平,就是學校的水平,對於體育課安全教育管理也是如此。校長認識到了它的重要性,就會積極爭取資金定期對體育設施進行養護、對體育器材進行更新,隨時清除跑道、沙坑內的磚瓦、玻璃和金屬碎片。同時,加大對體育教師的管理、培訓力度,促進他們的專業成長,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加強體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引領他們關心、愛護和尊重學生,並定期組織學生召開《加強體育課運動安全》的會議,使學生們瞭解運動安全知識、運動安全技巧,明確安全運動的重要性,要求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教會學生測量心率,把運動時的心率始終控制在100—150次/分鐘的範圍內,並能根據心率及自己的實際情況掌握運動的尺度進行適當運動,以防止因為體育課中的劇烈運動而產生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2.2體育教師應牢固確立安全第一的意識,把學生上課及活動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積極創新教學途徑,打造安全、高效的課堂

2.2.1分析瞭解學情,規範服裝,體育老師要結合《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會同班主任一同排摸學生體質健康情況,掌握全校患有心源性、腦源性等疾病學生情況,對自己所教班級的這類學生情況瞭如指掌,建立特殊學生檔案。同時上課前先要了解學生的病史和當天的身體狀況。一些體質不好的學生單獨安排活動,適當控制運動量,避免學生帶病運動,要確保學生的身體不存在安全隱患,以免造成學生嚴重的傷害事故。保證學生在着裝上沒有安全隱患,做好上課準備。告誡學生上課時應穿運動服和輕便、寬鬆的服裝,禁止穿涼鞋、皮鞋等。學生的上衣、褲子口袋裏不要裝鑰匙、小刀等堅硬、尖鋭、鋒利的或有礙活動和安全的物品,不要佩帶各種金屬飾品和掛件,儘量不要戴眼鏡,女生頭上不要戴各種髮夾。

2.2.2加強課堂常規教育,確保體育課堂有紀律、有步驟、有組織,要嚴格要求學生,組織得當,使學生養成服從指揮、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課上嚴禁學生有嬉戲打鬧、任性蠻幹、動作粗野、違反運動規則的行為舉動。另外,準備活動要充分,易傷部位多活動,做到事先早預防。再有就是擴大安全監督的.範圍,給安全意識強的學生設崗,幫助老師預防、監督,科學地有步驟地組織教學。體育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充分估計哪些動作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做到心中有數,有相應的預防措施。特別是對抗性項目,學生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動作。主要隱患在遊戲、球類、集體性項目,人員多,對抗激烈,場面熱烈,學生積極性高,易激動,學生往往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動作自控力差,碰撞時互相保護能力差,都可造成損傷。

2.3確保場地器材的安全

2.3.1場地器材的準備是最基本的安全預防,也是引發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課前,體育教師必須仔細做好場地和器材的安全檢查,併合理佈置和正確使用器材。如有安全隱患應及時排除,再進行組織教學。例如,在教學和組織比賽時要特別注意場地是否平整,及時清除障礙(石子、樹枝等),防止引起不必要傷害事故的發生。又如,跳遠時沙坑是否平整、沙子的多少、沙坑中有無磚頭和石塊等異物都是可能造成損傷的隱患,教師都應課前排除。

2.3.2器材要定期檢查、養護。學校室外的固定器材設施如單槓、雙槓、爬竿等,受日曬雨淋,天長日久就會生鏽、腐爛,應及時保養、修理和更換;再有就是學生在活動時造成器材的磨損、損壞,導致意外發生。所以教師要定期細心檢查,特別是在使用前,檢查器械要更仔細,排除安全隱患,器材的擺放要科學合理,跑的項目中最好不用球作標誌物,尤其往返跑和蛇形跑等,若用球作標誌物一旦學生無意觸及它,它容易滾動而離開原有位置,可能使學生絆腳、腳踩球造成嚴重的傷害事故的發生。

2.3.3防範器材搬運過程中的傷害事故。學生搬運器材過程中嬉戲、打鬧,致使器材不慎跌落,搬運不當導致意外傷害。這需要課前專門培訓學生正確搬運並養成良好的搬用習慣,有專門負責的學生進行管理。

2.3.4體育教師還應該加強教育職業法律知識的修養,學習和掌握必要的教育法規知識,形成教育守法意識和教育守法的習慣。只有高度的意識才會有高度的責任,不僅教師要注意安全,也要教會學生具有體育運動安全知識,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是對人最大的關愛,也是體育課堂安全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