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電工職教模式研究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61W

一、《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電工職教模式研究論文

1、《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模式面臨嚴峻考驗。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以來,尤其是跨入新世紀後,生源數量減少,而普通大學連年擴招,進入職業教育的學生很多方面基礎下滑嚴重,而《電工技術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對數學基礎、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的要求較高,而這些恰恰是我們學生的薄弱環節,所以學生聽不懂課、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導致對課堂教學越來越沒有興趣、提不起精神,進而形成惡性循環,其結果是老師在上面講,除佔極少數的“好學生”努力堅持外,大部分學生睡覺、看課外書、甚至嬉鬧,這種局面我想用老師、學生“兩敗俱傷”來形容也不算過分。

2、社會需求驅使我們進行課程改革。根據多年來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反映實踐動手能力薄弱,而用人單位在專業方面往往首先要求的是畢業生的動手能力,其次才是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因為很多時候動手能力決定着是否滿足崗位要求,而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則可能更多的是影響將來的發展。近些年就業競爭很激烈,企業希望新員工不需要培訓或者更少的培訓就能上崗,也就是有人提出了職業教育與企業崗位零距離銜接的要求,儘管這種提法存在爭議,但是從企業追求效益的角度考慮也很自然,也就是説社會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路在何方

1、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將大學課程教學模式簡化並應用到中等職業教育中,這種現象有其歷史性,也與當時的經濟發展狀況相關。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領域的基層崗位工作需要大量既掌握專業技能又具備一定專業知識、而且還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中、高級勞動者。在這種形勢下,擔負着培養中高級技能勞動者的職業教育顯然不能繼續延用普通教育培養學術性和工程型人才的大學課程教學模式。對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關係已經有人做了很多研究工作,明確了職教與普教的培養目標有本質的區別:普教培養的'是學術性和工程型的人才,而職教培養的是技術性和技能型人才。不同的培養目標決定了二者課程教學模式、方法的不同,戴士弘教授在《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一書中將普教的大學階段課程教學歸納為以學科為導向、以知識為目標、以教師為主體、以應試為基礎、以邏輯為載體;而職業教育則必須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能力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以素質為基礎、以項目為載體。《教育部關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也明確指出:中等職業教育要轉變教育思想,樹立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新觀念……。這些都為我們指明瞭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

2、《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

首先,《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要打破知識體系的觀念。一直以來大家對教學不斷地進行各種嘗試,也有一些收穫,但是我認為這些嘗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我們可能會在教學計劃中增加實踐課時,簡化理論知識,但是這種改變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電工技術基礎》教學重理論(不等於輕實踐)的思想,我認為這將成為課程改革的瓶頸,理論知識的教學應該本着為後續課打基礎為目的,以夠用為原則。其次,要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極其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我們的學生不僅僅是數學基礎、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差,而且長期以來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老師講課沒有興趣、缺乏耐心、缺乏信心、厭學等等這樣一些特徵。經常跟學生接觸不難發現很多課堂上“不聽講、不聽話”的學生在課下有禮貌、懂規矩,簡直判若兩人,我想課上課下學生反差極大的表現反映出學生並非沒有積極向上的一面,課堂上表現差的原因很大程度是我們的教學方式對這些學生不適用,沒有激發這些學生們的興趣,因為我們明白:興趣是每個人最好的老師。另外《電工技術基礎》一般在一年級開設,學生在低年級階段不單單是學習專注度不夠、理解力較弱,還有逆反心理特徵,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地方。

三、《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探索

本人從事《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多年,教學過程中亦不斷地摸索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結合以上的分析對《電工技術基礎》課程從教學模式、方法和內容篩選、內容編排幾個方面進行總結和探索。

1、教學模式:以實驗實訓為主、理論知識學習為輔;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老師講解為輔。從根本上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抓住課程特點和學生特點,教學過程主要安排在實驗實訓室進行,訓練以項目的形式開展,不單獨講解理論知識,而是將其滲透在項目訓練中。比如萬用表使用項目,一方面訓練同學們正確使用萬用表,另一方面將歐姆定律、電阻串並聯等理論知識滲透到項目中。學生通過自主操作,在技能訓練的過程中思考、領悟出理論知識,老師的工作重點是設計課程內容,輔導學生操作,巧妙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學習理論知識並通過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教學方法:理論知識的教學避免抽象的講解,儘量投其所好。熟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投其所好是激發同學們對課程的興趣。《電工技術基礎》課程一般是低年級開設,我校五年制高職是在一年級開設本課程,前面已提到此階段學生的一些特徵,所以課程的趣味性對他們很重要。比如在學習電感元件特性時讓他們搭建電感與燈泡串聯電路,觀察電路接通時燈泡亮度變化學習電感電流不能突變的特性,同學們對燈泡亮度變化這種現象頗感興趣(發現有同學偷偷拿出手機拍攝此過程),再借助一些問題進行引導使同學們對這個抽象特性留下較具體、形象的理解。用比喻是將抽象內容形象化的又一方法,對電容元件的電容值C、極板上電量Q與電容兩端電壓U三者之間關係我是用容器充氣作為比喻進行的講解,將電容值C比喻成容器的容積,極板上電量Q比喻成容器中衝入的氣體量,電容兩端電壓U比喻成容器中的氣壓,雖然沒有藉助實踐手段但同學們還是很快理解了電容值C、極板上電量Q與電容兩端電壓U三者之間關係。再比如學習萬用表的使用時,同學們會用萬用表隨意測量身邊的物品,對此好奇心老師如果不是制止而是鼓勵、引導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我要求同學們按自己的喜好測量,只是要把測量情況填入表格,再通過設計問題引導同學們思考諸如被測物品導電性能、人體電阻與耐壓關係等常識性內容。這樣讓學生的興致帶領學生邁入課程的門檻並使學習變得比較輕鬆愉躍。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除非涉及安全問題儘量避免採取嚴令禁止的命令式教學,否則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能造成打擊,引導是非常好的選擇。

3、內容的篩選、編排。

1)打破知識體系的觀念。在過去的幾屆《電工技術基礎》教學中我們已經根據自動化技術和機電技術專業所開設課程的情況對本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將電機變壓器知識併入電機課中集中學習,本課程則定位成主要為後續課程打基礎。本學期對教學內容進一步調整,以夠用為原則,以指導實踐為目的,對電路部分理論知識進行簡化,磁路部分理論知識調整為學習電感、電容元件構造、原理、特性及應用等基礎知識。

2)步步為營。在內容編排時,難易程度值得仔細考慮,尤其是難度不能過大,否則學生學不會,老師也會很累,時間長了還會影響到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一般説來,我們可以將學生能力的訓練劃分等級,從易到難,逐漸增加訓練內容的複雜程度。一、二年級還處於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階段,訓練方式以模仿、在老師指導下完成和分組協作完成為主。訓練內容則從基礎開始,比如檢查電路是否形成通路剛開始只是檢查一根導線或者是一個元件,再慢慢增加線路的組成;再如,訓練同學們讀圖的能力,先是按圖連接非常基本的電路,再加大電路圖的複雜程度,還可以反向訓練,即先按老師的要求連接好電路,再繪製電路圖,經過長期訓練,教學效果還是比較明顯。

結束語

以上所述《電工技術基礎》的教學模式是根據職業院校學生特點,在長期教學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之談,雖然並不系統,但是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反響來看確實合理有效,今後對《電工技術基礎》的教學探索我認為從學習興趣方面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都可以更多借助多媒體手段,從應用角度一方面可以對畢業生做一些跟蹤調查,另一方面走訪企業明確社會需求,為內容編排尋求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