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城市社區討論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28W

[論文摘要]隨着經濟的發展,人類對其起居的主要場所社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僅能提供居住的場所,而且能夠提供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希望建立生態社區和尋求社區的可持續發展。介紹我國生態城市社區的研究現狀,以及生態城市社區的設計規劃。

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城市社區討論論文

[論文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生態社區規劃

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城市社區是一個以居民全面發展為主體,以資源可持續利用為基礎,以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保障,以技術變革和制度創新為手段,以生產充分滿足社區人口所需要的社會產品為目標,實現社區複合系統良性循環的過程。社區可持續發展與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最大不同在於,前者更關注人們的生活狀態、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其對象是當地居民和他們的意願;後者的內容更為廣泛,覆蓋了社會、經濟、環境等各個領域。社區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要求是:舒適、健康、文明、高效益、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和諧共處,其最終目標是建設生態型社區。這裏的生態社區的“生態”不是簡單的生態學含義而是廣義的概念,包含“環境生態化,社會生態化,經濟生態化”,生態社區是“具有適當的地域範圍與人口規模,具備共同的生態文化意識,是環境宜人、社會和諧和經濟高效的可持續發展的居住區”。

一、我國城市生態社區研究現狀

進人21世紀,我國的人類居住地與生態社區建設有了較大的發展,如1994年通過的《中國21世紀議程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提出:人類社區發展的目標是促進其可持續發展,並動員全體民眾參加,建成規劃佈局合理和環境清潔、優美、安靜及居住條件舒適的'人類住區;目前,對於生態社區建設,國家主管當局已提出“應把注重高質量的生態環境和住宅的質量放到(社區)規劃的首位”的要求,表明了對社區生態質量的重視。我國學者近年來也開始注重生態社區的研究,重點集中在生態社區的功能、建設內容以及指標體系、標準的研究。國家有關部門和機構也相應出台了一些規範和標準,用以指導生態社區的建設。

二、生態社區建設的理論支持

西方對生態系統的研究已發展出了許多分支,如景觀生態學、應用生態學、人類生態學、城市生態學、生態倫理學等,而其中每一方面的成果都補充以至改變着生態社區的理論,可歸結如下:

(1)景觀生態學是生態社區最表相的基礎,為生態社區建設提出最為基本的外在要求。

(2)人類生態學和應用生態學是生態社區的核心,前者為生態社區的發展進行定位,後者則為之提供建設方法和準則。

(3)生態倫理學從本質上闡明瞭“生態”的內涵,從人的道德層面上明確了生態社區的必要性,並且強調了它的價值,以至當生態與經濟發生衝突時,成為衡量生態與經濟之間衝突的尺度和揚棄標準。

以上生態學的各分支學科,成為支持生態社區建設的理論依據。它要求不能把生態社區建設片面地理解為“美觀社區建設”或“綠化社區建設”等。生態社區的建設需要建立系統而全面、合理的標準和指標體系,使社區的建設在各方面充分體現其基本內涵以及優越性。

三、生態社區的設計規劃

(一)綠地系統的設計

綠地系統是社區內唯一具有負反饋功能的生態系統,綠化的功能在生態社區的建設中是極其重要的。目前對社區綠地系統的建設往往偏重於景觀上的美化,而忽略了綠地系統調節小氣候、淨化空氣、減少噪音、調節社區佈局的生態作用。同時在綠地系統建設中只滿足於追求綠化覆蓋率,綠化質量不高,採用的植被往往過於單一。研究表明複合的綠地生態系統其生態效益遠高於一個單一的草坪。一個生態穩定的綠地系統,其結構和功能要高度統一和諧,不僅外部形式符合美學規律,內部和整體結構更應符合生態學原理和生物學特性。因此生態社區應採用“喬、灌、花、草”相結合的多層次的複合綠地系統,充分發揮生態功能。

(二)環境生態系統設計

生態城市社區要求增加輔助能源系統,對於安裝太陽能集熱系統要求與建築設計相協調,管道安裝與給水系統配套,同時做好防雷與防雨處理;利用太陽能發電、風能發電技術等要與地區電網併網;將地熱用於户室中央空調系統的冷熱源。生態城市社區要求水環境系統中使用節水器具,全部污水處理率和排放率達標,建立中水處理系統和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生態城市社區要求室外氣環境質量達到一級標準;禁止使用破壞臭氧層產品,室內具有自然通風和機械換氣設備;室內的聲環境小於35~40dB。生態城市社區要求室外公共照明採用綠色照明,使用發光指示牌和立體照明設備;室內採用自然採光和節能光源;採用採暖、空調和生活熱水三聯供的熱環境技術。生態城市社區室外綠地採用具有光合作用的綠色再生機制,實現節約用地、節約資源綜合環境保護。廢棄物處理按照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原則分類處理。

(三)節約能源的設計

節能設計已開始普遍應用,儘管節能設計和節能設施可能是要多花錢,增加投資,但從長效來看,還是比較可取的。綠色住宅注重使用保温材料與構造,提高建築熱環境性能,如在建築物的內表面採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高效節能玻璃等新型節能建材,從而對建築物起保温隔熱作用;採用外牆遮陰和屋頂隔熱措施,控制建築對熱量的吸收,與自然通風降温手段配合,減少空調費用;採用能源及資源的分户計量收費體制,減少能源使用中的大鍋飯現象。

(四)廢物處理設計

生態社區應具備內部廢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生活廢水)的基本處理措施,或是能夠將廢物在就近進行處理,以達到廢物在社區內部或最小範圍內的轉移和消化。例如可以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和加強污水處理,就地回用。

參考文獻:

[1]高吉喜、田美榮,城市社區可持續發展模式“生態社區”探討[J],中國發展,2007,12.

[2]謝守紅,楊紅霞城市社區可持續發展探討,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J],2004,04.

[3]王新軍、鄭曉興,生態杜區的規劃建設理念,上海建設科技[J],2005,5期.

[4]謝遊,城市生態社區規劃設計理念探討,建築科學[J],2008,03.

[5]楊芸,祝龍彪,建設生態社區的若干思考,重慶環境科學,1999,10.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