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談建築節能發展趨勢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12W

2013年初,國家發改委出台《綠色建築行動方案》,明確提出開展綠色建築行動的重要性。未來,中國將開啟經濟與社會的雙重轉型,以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主線,經濟社會從外需向內需、從高碳向低碳、從強國向富民的發展。從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綠色化,走向中國特色“五位一體”。節能低碳促進經濟結構轉型的發展方向是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拐點。現如今科技飛速發展,呈現出“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的大規模社會化協同,信息化3.0大數據的深度挖掘與融合應用,實現全系統、全生命週期、全方位的互聯、互通、協同,資源能源的綜合利用與效率提升實現節能,以滿足社會需求市場需求,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經濟。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將迎來發展黃金期。數據顯示,我國既有建築面積約430億平方米,建築能耗的現狀:

淺談建築節能發展趨勢論文

(1)建築能耗佔社會總能耗比重大(約33%);

(2)高耗能建築比例大,加劇能源危機;

(3)既有建築能源利用效率低。伴隨城鎮化建設,我國建築能耗的總量繼續逐年上升,建築能耗約佔社會總能耗的1/3。因此建築節能是關係建築材料、建築設備等生產製造領域與工程建築領域多方面的建設低碳經濟、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

1建築現狀

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是指對建築中的圍護結構、空調、採暖、通風、照明、供配電以及熱水供應等能耗系統進行的節能綜合改造。針對南北方不同氣候特點及用能形式,國家分別出台了北方採暖地區和夏熱冬冷地區、夏熱冬暖區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的實施意見、技術導則和資金獎勵補貼辦法。無論是資源、環境的現實壓力,還是百姓對居住環境舒適度的迫切要求,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勢在必行。我國既有建築面積約430億平方米,大型公共建築面積近22億平方米,能源資源消耗佔社會總能耗約為1/3,其中缺乏有效管理的建築多於90%。我國正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每年新建房屋面積甚至超過所有發達國家每年建成建築面積的總和。建築能耗迅速增長,其中照明系統佔20%~30%,採暖、空調能耗約佔60%~70%。每年的新建建築中,已逐步開展“節能建築”的設計與施工。

2建築節能的發展趨勢

建築節能的話題常談常新,建築耗能總量在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的份額已逐漸接近30%,因此無論是資源、環境的現實壓力,還是羣眾對居住環境舒適度的迫切要求,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迫在眉睫、勢在必行。在科技飛速發展的大數據時代,建築節能今後將朝着綠色生態友好型建築的方向發展,其中涵蓋室內環境質量、節能與能源利用、節地與室外環境、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具體來説,節能改造可以通過能源管理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實現能源效率管理系統部署能源計量分析與管理;建築節能主要針對照明、中央冷熱源和能源站系統,能源設備更新和優化,針對不合理的用能設備進行更新替換等。

2.1主動式、被動式節能產品技術的廣泛應用———感知的可視性技術

我國綠色建築將朝着大量主動式、被動式節能產品應用的大眾化和普及化發展,例如:圍護結構保温材料、節能門窗系統、地源熱泵系統、光伏發電系統、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同層排水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智能遮陽系統、PM2.5空氣進化系統、室內新風系統、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等。主動節能也就是直接節能,比如大型公共建築的主動節能包括中央冷熱源系統、照明系統、動力等;而提高能效實現節能,同時離不開維護結構的保温等,即被動式節能技術和產品,也就是間接節能。綠色建築知識普及的創新辦法也有很多:開發推廣讓人民羣眾能夠認知、熟悉、監測、評價綠色建築的手機軟件;把宣傳推廣的着重點放在綠色建築給人民羣眾會帶來的實際利益方面上,比如節能減排的經濟性;綠色建築在設計中注重性能的可視性;綠色建築的可視化物業管理也將成為一個新興的龐大產業。

2.2綠色建築+互聯網

今後,建造房屋如同生產汽車一樣,全面實行工廠化預製生產,裝配式建築成為工程建設的主流方向。國務院近日發佈《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互聯網+”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綠色建築+互聯網的新模式將成為未來建築節能的發展趨勢。綠色建築+互聯網,在設計中注重性能的可視性。

(1)設計互聯網化;

(2)新部品、新部件、綠色建材、新型材料、新工藝互聯網化。

實現高強度、隔熱、保温、自動調節光線、冬季與夏季性能反差等等,甚至有些玻璃還可以產能、儲能。未來的綠色建築設計互聯網化,由用户與設計師合作來精心設計自己的家園,通過信息3.0時代的大數據深度挖掘各項科技軟件,實現對綠色建築的設計、施工、調試、運行全過程的監督和用户參與。

2.3生態友好、人性化的綠色建築

伴隨綠色建築+互聯網的發展,綠色建築設計將可視化與可比化,人們未來每天一打開手機,一起牀或者一出門就在社區一個小電子屏幕上看到自己生活或工作環境的綠色建築的節能、節水、雨水利用、空氣質量情況處在同類建築的對比現狀,有哪些改進餘地。研究表明,僅僅是由於節能、節水的可視性,就可以將節約程度提升5%~15%以上。綠色建築已經延伸出新的理念,在建築中利用建築的餘能、餘水,以及建築所產生的垃圾,可以做到與動植物共生,由此產生了一種新的模仿大自然的微循環。城市消耗了80%的能源,但是如果能夠通過綠色建築、物聯網、分佈式能源站智能電網,把一切可再生能源資源充分利用,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空間。未來的綠色建築將更多地利用互聯網,把最新的虛擬空間技術與精心設計的建築實體空間各項主動節能、被動節能技術的系統綜合性緊密地結合起來。同時,綠色建築要走出設計室,重視大眾創新。這樣就能夠全面實現節能、節水、節材,降低温室氣體排放,並全面地提升綠色建築的質量,實現全系統、全生命週期、全方位的互聯、互通、協同,資源能源的綜合利用與效率提升實現節能。由於在這個過程中增加了民眾參與、互動和可視化因素,也就使得綠色建築更加生態和人性化。

3結語

未來,建築節能這一課題將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而具體的節能工作應作為我國節能部署的重要方面,進一步落實綠色建築行動方案,出台更多利好政策,加強當局及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特別是針對能耗較大的項目。同時,還應進一步加強綠色建築技術的研發,包括建築規劃、建築設計、節能綠色建材、節能高效機電設備、污水處理利用、建築垃圾回收利用等,使建築節能變成更加宜居的綠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