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的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93W

論文摘要:職業素養與技能是職業人才培養不可分割與缺失的整體。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是彌補職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職業素養與技能割裂的重要方法之一。研探內容框架、研析應職應崗能力、研發教學內容、研建保障機制是實施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的關鍵。

關於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方法

一直以來,對於人才的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鑑於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的不同特徵,實踐中人們“重技能,輕素養”的一貫認識,以及對於課程與教學目標定位的認識不同(如專業課教師負責培養技能,公共課、第二課堂、素質拓展活動承擔職業素養培養的任務),導致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分裂培養的溝痕愈來愈深。事實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未來職業人才需要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的同步發展,不可偏廢。研究型教學以“幹中學”為基本路徑,通過“幹中學”培養學習者的素養、技能或能力。可以説,研究型教學為職業人才職業素養與技能同步提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應該受到職業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方面的關注。本文試圖從“為什麼提出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以下簡稱為什麼)、“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是什麼”(以下簡稱是什麼)、“職業學校如何實施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以下簡稱如何做)等三個方面闡述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的相關理念、內涵與操作。

一、為什麼

(一)職業教育理論方面的思考

1.從職業教育的根本目標上來説。任何教育都涉及到“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等兩個根本問題。高職教育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高素質是高端人才的關鍵特徵。所謂高素質,就是既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又具有良好的技能水平。因此,高職教育的人才規格從來都不是單純職業素養培養或單純技能培養的單一論,而是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的整體性、統一性的融合論。但是,當今的高職教育中,常常存在在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培養過程中的“單打一”問題。把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作為一個整體來作為高職人才規格的總體特徵,既是高職教育的使命,也是職業實踐一線的呼喚。

2.從職業人才規格與可持續發展方面來説。從“如何培養人”的角度來説,高職教育所培養的人具有很強的職業崗位針對性。職業崗位以職業實踐作為職業人素質的外顯載體。而職業實踐從來都是一個綜合體,既需要職業人具有很強的崗位適應能力,也需要職業人具有一定的責任意識、創新思維、崗位工作經驗等。高職教育作為高職生未來職場的準備教育及高職生終身學習的重要階段,需要為高職生未來就業提供必要的職業素養、職業技能儲備,還需要通過高職階段的實習實訓實踐活動為高職生提供經驗。要教給高職生什麼樣的內容,如何向高職生傳授這些內容,並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變革等方面予以策劃、設計、研發與實施,則成為高職教育及其承擔部門必須研究的問題。

3.從研究型教學的根本屬性上來説。研究型教學,以研究的滲透性、全程性特點為高職教育教學內容的釐定、教學該如何進行、教學的效果如何評價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論先導。因此,研究型教學涉及到高職教學的目標、內容、過程、結果等高職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與此同時,研究型教學通過教師、學生、企業行業人士等多元主體的合作、參與、協商共同實施,可以豐富教師實踐理論,增加學生就業經驗,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及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提高高職院校培養目標與企業行業用人需求之間的銜接度。

(二)解決高職教育現行問題的需要

1.職業素養與技能的分割。職業素養與技能是面向職業人崗位勝任與可持續發展所不可或缺的整體需要。在具體職業實踐中,職業人個體在工作過程中並不是單純的技能機器,也不能只講做人不能做事的人。職業活動實踐是一個既涉及到職業素養,又涉及到職業技能的綜合實踐能力外顯、反思、生成的過程。在當前的高職教育中,單一重視技能訓練,忽視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或把技能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分開實施的狀況多有存在。

2.“別人指定的”與“自我發掘的”錯位。傳統的教學常常以固定的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教材為教學實施的藍本,通過對這些固化的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教材的演繹實施教學。教學成了一種“別人”指定的教學要求的傳授過程。因此,有教育學者驚呼“目中無人的教學”。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原有的國家教學大綱被教學標準所取代,原有的全國統編教材一統天下為一標多本所取代,同時課程開發和教學改革加入了本土化、校本化的諸多元素,促使教學改革的“人化”方向發展。反觀當前我國的高職教學改革進程,也存在“別人指定的”搶盡風頭的態勢,教師、學生、企業人員合作開發課程、實施教學的教學模式改革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學科體系的”與“實踐體系的”倒置。在當前的高職教育教學中,仍然存在以學科體系為教學內容,以學科知識邏輯為教學邏輯的現象。職業教育所面臨的是未來職業實踐體系。實踐體系遵循的是綜合、整體的.邏輯。以學科體系為主的高職教學很難適應實踐體系的邏輯需要。這就出現了高職教學中學科體系佔據主要位置,實踐體系不受重視的倒置現象。由學科體系向實踐體系轉化的教學模式改革,需要“研究”的力量加以推動。

正是基於以上理論思考及實踐反思,我們提出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應該以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為切入點進行實施。那麼高職院校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的內涵是什麼,則是必須交待的問題。

二、是什麼

從不同的維度審視,高職院校職業素養與技能型研究型教學具有不同的內涵。完整的高職院校職業素養與技能型研究型教學模式改革,應該兼顧不同維度的內涵關係。

(一)從縱向上看,高職院校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的內涵有宏觀、中觀與微觀上的層次之別。其中,其宏觀上的內涵是指研究高職教育系統與其他系統(如政治、經濟、科技發展、社會發展)的關係,以確定高職培養什麼人的問題,也就是高職人才培養規格的問題。中觀層次上高職院校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的內涵,其主要內容是根據高職人才培養標準和人才培養規格的需要,確定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內容—也就是確立課程標準,建立課程體系;微觀層次上的內涵主要是指“方式方法”的變革問題,即通過什麼樣的教學方式變革與教學手段支持,使高職學生的應職應崗能力得到培育和養成。高職院校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的完整涵義應該是指以上宏觀、中觀與微觀三個層次相互鏈接與互融。只強調其中一點或其中的某個層次的認識,都是片面的,不繫統的。

(二)從橫向上看,高職院校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的核心內涵有兩個方面。一是,要研究職業崗位所需通用能力、核心職業能力、職業支撐能力所內含的職業素養與技能,並把這些模塊化的職業素養與技能通過職業基礎課程、核心職業能力課程、職業能力支撐課程的開發、實施與評價,通過適當的項目載體開發、教學方式與手段變革、支撐條件建設,使得學生的職業能力得以養成。二是,高職院校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既有理論課的職業素養與技能的研究開發與實施,也有實踐課的職業素養與技能的研究開發與實施。所謂理論的職業素養與技能的研究開發與實施,就是指依據高職院校專科學歷資格與應職應崗的職業資格需求,通過理論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來達到高職學生的應知應會目標;所謂實踐課的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開發與實施,既是指通過實訓項目的研究開發與實施來達到學生職業崗位所需綜合實踐能力的形成,也是指通過第二課堂的創新創業項目的研究開發與實施來培養學生職業崗位所需職業素養與技能。 "

基於以上認識,我們認為,高職院校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就是指:以研究、分析、反思為主線,在橫向上,以職業標準、崗位標準中所藴含的職業素養與技能需求元素的研究分析為“內容維”,以如何把“內容維”轉化為高職教學所用的專業標準、課程標準為“方法維”,以通過何種途徑、方法及教學手段變革及支撐條件建設為“保障維”,最終形成關於“內容維”、“方法維”與“保障維”的系統性、綜合性體系框架;在縱向上,高職院校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核心內涵是指以職業崗位工作過程分析為切入點,通過職業流程中所需的應職應崗能力的分析,研究開發職業崗位所需職業素養與技能,通過這些職業素養與技能所對應的課程模塊(主要有職業基礎課程、核心職業能力課程、職業能力支撐課程)的開發與整合,形成利於學生應職應崗能力形成的教學綜合實踐項目(理論課項目、實踐課項目、第二課堂項目等等),並研究這些項目的方案設計、運作實施、如何評價等方面內容,最終通過項目凸顯職業素養與技能的內容要求,通過項目實施來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與技能。

三、如何做

(一) 研探“三標一系”內容框架

“三標一系”的內容框架由“職業標準、崗位標準、課程標準”與“課程體系”等部分整合而成。一般來講,職業標準、崗位標準、課程標準並不是實體的現成存在,需要教育者依據專業教學需要而進行研發,形成專業人才培養實施綱要。在此,“研究”、“探究”具有了重要意義。職業教育者如何通過分析職業標準、典型崗位職業工作項目與任務,結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學歷要求,使得“職業標準、崗位標準”經過研發後成為“課程標準”,為高職人才培養提供總體內容框架與指導性綱要。同樣,研發出課程標準後,如何研發與設計課程與課程體系,也成為高職人才培養的重要一環。

課程標準的實施需要合理安排與崗位羣應職應崗能力需求的課程類型、課程結構與課程模塊來支撐。這就凸顯了課程體系內容建設的重要性。一般來説,與應職應崗能力生成相匹配的課程類型有職業基礎課、核心職業能力課、職業能力支撐課等。其中,職業基礎課是指以職業領域職業素養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基礎課;職業能力支撐課是指在職業領域以技術需求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專業基礎課;職業核心能力課指的是以職業崗位的工作過程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專業課;職業綜合性核心能力課(畢業綜合實踐)指的是以職業崗位綜合能力的形成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綜合實踐課,如畢業設計與論文等。

(二)研析應職應崗能力內涵

崗位標準、職業標準開發的關鍵是基於典型工作流程中應職應崗能力的需求分析。任何一種職業崗位,總是要求不斷地解決與本職業崗位職責相關的現實問題,從而體現該崗位承擔者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因此,應職應崗能力,是職業人才培養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在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實施過程中,需要教學人員依據崗位標準、職業標準、專業標準的宏觀指導,在行業、企業一線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廣泛收集企業工作崗位項目與任務,經過歸納、總結、分析、整合等思維運作,離析出適應相關企業工作崗位所需的能力種類、特徵、內涵、屬性等,形成學生能力生成目標。

(三)研發教學內容

研發教學內容,是指教學人員要在“三標一系”的內容框架指導下,結合應職應崗能力分析,進行包括教學實施綱要開發、能力本位教材(含指導書)編制、教學輔助資源庫(參考資料)建設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其中,教學實施綱要又叫教學大綱,是教學實施的總體規劃設計;能力本位教材是依據應職應崗理論、實踐、知識、技術等方面的能力分析,結合學校專業、學生、師資、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實際狀況,編制出適合學生未來職場需要的“校本教材”,它包括課本教材、實習實訓指導綱要,也包括應用於職業崗位的具體方法與手段指導;教學輔助資源庫(參考資料)建設是指為了實現學生應崗能力的多方面需求,在內涵上拓展更多教學所需技術信息、經濟信息、政策法規等多方面的相關材料,以供學生形成職業能力與崗位能力時獲取足夠信息,滿足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開發更多的技術(知識)應用方法手段需求。

(四)研建保障機制

如前文所述,高職院校職業素養與技能研究型教學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課外與課內的協同,也需要研究與教學的互動,不僅需要面向企業需求,也需兼顧學校實際,不僅需要高職專業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也需要需要高職院校教學、行政、思政等各方面的協作配合。這就需要從“內外一體、多方聯動”上下功夫。所謂“內外一體”,包括“學校內外”與“教學內外”兩層含義。“學校內外”,指的是學校要通過研究企業的典型工作項目與任務,分析企業工作崗位中藴含的技能與技術“硬要求”,還要分析企業工作崗位所需的“敬業、樂崗、忠誠、創新品質”等職業素養“軟要素”,並把二者滲入到“課程標準”中,指導人才培養;“教學內外”指的是學校教學、行政、思政等多方力量,要以“課程標準”為指導,在專業教學中滲入“人文”,在素質拓展中注重技能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