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校學生積極心理素養的測度及其研究現狀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67W

摘要:隨着積極心理學浪潮席捲全球, 越來越多的學者對積極心理品質這一核心課題展開研究。文章通過對近年來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研究成果進行分析, 探討當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並做出展望, 以期為後來研究提供一定啟發。

高校學生積極心理素養的測度及其研究現狀論文

關鍵詞:大學生; 積極心理品質; 綜述;

Seligman在1997年第一次提出“積極心理學”的概念, 並隨後發起了一場積極心理學改革運動。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 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 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 使人類走向幸福[1,2]。

積極心理學傳入我國之後, 孟萬金教授針對我國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針對心理疾病和基本適應問題等弊端, 創立了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MHE) 。這種教育模式以培養積極心理品質為核心任務, 以積極預防和發展為取向, 有目的、有計劃地增進學生心理健康[3]。這一教育模式提出後立即引起學術界和教育界的廣泛興趣, 對積極心理品質的探究也成為一個熱點課題, 因此本文將對近年來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 以期為後來研究提供參考、為大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鑑。

一、積極心理品質的概念

1999年, Hillson和Made首次提出“Positive personality”的概念[4], 後來Seligman在其着作中分別使用了“Positive personal trait”、“Positive quality”、“Positive character”、“Character Strengths”來表示積極心理品質, 並指出美德和力量 (潛能) 是積極心理品質的核心, 具有緩衝器的作用, 能戰勝心理疾病[5,6]。在我國, “積極心理品質”這一術語由官羣和孟萬金首次引入國內, 他們認為積極心理品質指的是個體在先天潛能和環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礎上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正向心理特質, 這些心理特質影響或決定着個體思想、情感和行為方式的積極取向, 繼而為個體擁有幸福有成的人生奠定基礎[3]。這一概念得到學術界廣泛支持, 在積極心理品質研究中佔據着主流地位。國內學者還有從功能角度提出積極心理品質能促進提高工作績效、提升主觀幸福感並能預防疾病;從主觀體驗和現實結果指出積極心理品質是持久的、積極的情緒和體驗, 有助於樂觀主義態度和對生活忠誠度的培養, 增強內在資源[7]。

二、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結構與測量

(一) 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結構

Peterson和Seligman通過對涉及人類美德的大量文獻回顧, 發現了智慧、勇氣、人性、正義、節制和超越這六種核心美德, 這些美德在各種文化中 (包括東方的儒家思想、道教文化、佛教和印度教文化, 西方的希臘哲學、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是普遍存在並受到重視的;隨後通過測量發現了6種美德相對應的24種力量[8,9], 並且進一步構建了“價值-行為分類體系”來描述人類的性格優點 (VI-A-Classification of Strengths, VIA-CS) 。VIA-CS分類標準便是積極心理品質的理論結構。

2004年, Haslam等人[10]在VIA-CS分類的基礎上, 借鑑了大五因素模型進行積極心理品質的內隱結構研究。最終得到了與VIA-CS呈中等相關的積極心理品質內隱結構模型。

(二) 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測量

為了測量VIA-CS中的美德與性格品質, Seligman等人[11]編制了《價值-行為特徵量表》 (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 VIA-IS) 。該量表分為24個分量表對應24種力量, 每個分量表有10個題目。題目均採用李克特5點計分, 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該量表在世界範圍內應用最為廣泛。

國內對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測量的最有代表性是孟萬金和官羣等人蔘照VIA-IS編制的《中國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12]。該量表共62個題目, 包含智慧和知識、勇氣、人性、公正、節制、超越6個分量表, 測量20種積極品質, 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除此之外, 吳九君[13]與24個積極品質一一對應也編制了《中國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段文傑等人[14]開發出了《中華美德問卷》。

三、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研究現狀

(一) 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影響因素

1. 性別

我國學者陳志方、沐守寬調查發現, 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性別差異顯着, 男生的勇氣、正義維度顯着優於女生[15]。羅滌、李穎採用自編問卷對重慶4所高校800名留守大學生展開調研[16], 該研究結果發現, 女性留守大學生在處事品質、意志品質、奮進品質3項得分明顯高於男性留守大學生, 且差異及其顯着。馮維、張曉娜[17]研究了免費師範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發展現狀, 同樣發現積極心理品質的性別優勢:女生責任心顯着強於男生責任心。然而李林英等人對大學新生的調查表明, 男生和女生的積極心理品質整體水平差異並不顯着, 但男生在認知維度和公正維度、節制維度顯着高於女生, 女生在人際維度顯着高於男生。在積極心理品質性別差異研究中, 國外學者同樣未達成一致:Linley等人[18]在英國的調查發現, 男性和女性在報告的性格品質中心胸開闊、公平、好奇心、熱愛學習方面均不存在顯着差異, 但是女性在善良、愛以及感恩這三項性格品質上的得分顯着高於男性, 並且這一結果與Shimai等人[19]對美國和日本大學生的研究相一致。但是, Shimai等人的研究也發現, 男性在勇敢、毅力上的得分要顯着高於女性。

2. 年齡

總體上來看, 國外研究相對一致表明年齡與積極心理品質發展呈正相關[20]。Linley等人還指出智慧和知識、正義、節制與年齡的相關最高, 這一結論與塗巍等人[7]研究一致:大一與大二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不存在明顯分化, 直到大三、大四, 智慧和知識、勇氣、人性、正義、節制維度均發展較好。然而塗巍等人還表示, 大學生的超越維度隨年級增長顯現出持續的降低趨勢。在陳志方、沐守寬的研究中同樣發現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隨着年級的增長而下降[15]。

3. 經濟狀況

陳磊等人[21]研究發現, 貧困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總體狀況良好;除認知維度差異不顯着外, 其他五個維度均顯着高於非貧困生對照組;認知維度、情感維度和節制維度高於全國常模, 人際維度顯着低於全國常模。郭玉芳等人[22]對不同生源地護生調查發現, 農村生源護生積極心理品質整體發展處於明顯劣勢, 農村生源護生在認知、人際、公正、超越4個維度得分均顯着低於城鎮生源護生, 僅在真誠品質得分顯着高於城鎮生源護生。林靜等人[23]和張小菊[24]的研究結果表明, 城鄉生涯差異對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影響並不顯着[23,24]。

4. 宗教信仰

關於宗教信仰與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關係的研究目前還很少見。一項關於美國穆斯林的宗教性與所擁有的積極心理品質之間關係的研究表明, 宗教性與善良、平等、領導力、自我管理、謹慎、感恩、希望、樂觀、精神性和原諒等品質密切相關[26]。

5. 社會環境

在社會環境因素中, 家庭環境與積極心理品質的相關研究比較多。段天宇研究表明[26], 父母教養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與積極心理品質呈正相關, 而過度干涉、過度保護、懲罰嚴厲、拒絕否認與積極的心理品質呈負相關。張小菊[24]的研究表明, 父母的情感温暖與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各個維度以及總體水平均正相關, 父母的積極教養方式如偏愛與人際和超越維度呈正相關, 父母的消極教養方式與積極心理品質的部分維度呈負相關;對積極心理品質水平影響最大的是母親情感温暖、理解。郭玉芳等人[22]表示, 除了父母的適當期許、關心之外, 教師的關注、和諧的同學關係都能促進積極心理品質的發展。

(二) 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與心理健康

吳九君等人[27]採用SCL-90和自編的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對海南17683名大學生調查發現, 積極心理品質與心理健康症狀自評量表各因子均呈顯着負相關, 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發現, 希望、寬容、自律、勇敢、熱情、審美、領導力等積極心理品質對心理健康症狀自評量表各因子有反向預測作用。國外研究也一致表明, 希望、寬容對心理健康具有積極意義[28,29]。黎嘉等人[30]研究表明, 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能夠顯着負向預測手機依賴。Nansook[31]研究表明某些積極心理品質與行為和情緒問題呈顯着負相關, 與學業上的成功、社會行為等積極的發展結果呈顯着正相關。

Shimai等人[19]對美國和日本青少年的研究表明熱情、希望、好奇心和感恩等積極心理品質與人們的幸福感呈顯着正相關。Kashdan[32]在對克羅地亞大學生的.研究也發現, 善良、幽默、領導力、團隊合作等積極心理品質與人際歸屬感這一心理需要的滿足以及大學生對有意義的生活的追尋呈現顯着的相關關係。

四、當前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雖然當前積極心理品質的研究取到了一系列豐碩成果, 但仍舊存在諸多不足。首先是積極心理品質的結構問題。積極心理品質以普遍重視的六種核心美德組成基本結構, 並且一直以來獲得學界廣泛認可, 但是在後來研究卻發現VIA-SC五因素結構和四因素結構[21]。所以有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進一步探究積極心理品質的結構。另外, 王登峯等人[33]指出:中西方文化中對人性看法、行為歸類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當前國內對積極心理品質測量工具多參考VIA-IS編制而成, 其實際預測效度是否會因文化差異而產生偏差。另外, Haslam等人借鑑了大五因素模型最終得到了與VIA-CS呈中等相關的積極心理品質內隱結構模型。而王登峯等人表示與西方大五人格相比大七人格對於中國人人格更具合理性。因此, VIA-IS量表與大七人格量表的關係如何, 參照VIA-IS所編制的中國版本積極心理品質量表與大七人格量表的關係又如何, 都需要進一步的探究。其次, 當前關於積極心理品質的研究取樣雖然覆蓋了普通大學生、大學新生、留守大學生、免費師範生、貧困大學生羣體, 但還是比較狹窄的。與健康常人相比, 積極心理品質對於心理障礙患者等人的價值可能更大, 未來可拓寬研究面。最後, 對於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 理論探討較多, 實證研究幾乎還是一片空白。未來可參考當前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 開展積極心理品質提升的有效干預方案, 讓積極心理品質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實際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金珍, 王文忠, 施建農.積極心理學:一種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學進展, 2003, 11 (03) :321-327.

[2]Sheldon K M, King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 (3) :216.

[3]孟萬金.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 2008, 5:41-45.

[4]Hillson J M investigation of positive individualism and 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Dimensions of positive personality[J].1999.

[5]Seligman M E P, Steen T A, Park N, et tive psychology progress:empirical validation of interventions[J]ican psychologist, 2005, 60 (5) :410.

[6]Seligman M E P, Ernst R M, Gillham J, et tive education:Positive psychology and classroom interventions[J]rd review of education, 2009, 35 (3) :293-311.

[7]塗巍, 林靜.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回顧與展望[J].校園心理, 2015 (06) :391-393.

[8]Park N, Peterson C, Seligman M E ngths of character and well-being[J]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4, 23 (5) :603-619.

[9]Peterson C, Seligman M E 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M]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0]Haslam N, Bain P, Neal implicit structure of positive characteristics[J]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4, 30 (4) :529-541.

[11]Park N, Peterson C, Seligman M E ngths of character and well-being:A closer look at hope and modesty[J].2004.

[12]孟萬金, 官羣.中國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編制報告[J].中國特殊教育, 2009, 8:71-77.

[13]吳九君.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的編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2014, 22 (11) :1693-1695.

[14]Duan W J, Bai Y, Tang X Q, et ues and positive mental health[J]al Health, 2012, 38 (2) :1-8.

[15]陳志方, 沐守寬.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狀況調查與分析[J].黃岡師範學院學報, 2012, 32 (2) :43-44.

[16]羅滌, 李穎.高校留守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 2012 (8) :83-87.

[17]張曉娜, 馮維.免費師範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現狀與特點研究[J].山東省團校學報:青少年研究, 2010 (6) :40-43.

[18]Linley P A, Maltby J, Wood A M, et acter strengths in the United Kingdom:The VIA inventory of strengths[J]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7, 43 (2) :341-351.

[19]Shimai S, Otake K, Park N, et ergence of character strengths in American and Japanese young adults[J]nal of Ha ppiness Studies, 2006, 7 (3) :311-322.

[20]張寧, 張雨青.性格優點:創造美好生活的心理資本[J].心理科學進展, 2010, 18 (07) :1161-1167.

[21]陳磊, 何雲鳳, 夏星星.高校貧困生積極心理品質發展現狀及教育對策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 2011, 10:87-91.

[22]郭玉芳, 張娜, 張靜平.農村與城鎮生源護生積極心理品質及影響因素比較[J].中國公共衞生, 2013, 29 (7) :1041-1045.

[23]林靜, 塗巍.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與應對方式, 領悟社會支持的關係[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2015, 23 (2) :225-228.

[24]張小菊, 趙敬.大學新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積極心理品質關係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 2013 (1) :92-96.

[25]Ahmed giosity and presence of character strengths in American Muslim youth[J]nal of Muslim Mental Health, 2009, 4 (2) :104-123.

[26]段天宇.大學生性格優勢與父母教養方式的關係研究[D].西南大學, 2011.

[27]吳九君, 温小平, 何莉.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對心理健康的多元迴歸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2015, 23 (12) :1885-1888.

[28]Denton R T, Martin M ning forgiveness:An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process and role[J]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1998, 26 (4) :281-292.

[29]Valle M F, Huebner E S, Suldo S analysis of hope as a psychological strength[J]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2006, 44 (5) :393-406.

[30]黎嘉, 葉婷婷, 黃靖海, 等.大學生學業情緒對“手機依賴”的影響:積極心理品質的中介作用[J].肇慶學院學報, 2016, 37 (3) :86-91.

[31]Nansook acter strengths and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J]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2004, 591:40-54.

[32]Kashdan T B, Julian T, Merritt K, et al anxiety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in combat veterans:Relations to well-being and character strengths[J]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06, 44 (4) :561-583.

[33]王登峯, 崔紅.人格結構的中西方差異與中國人的人格特點[J].心理科學進展, 2007, 15 (02) :19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