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岳陽樓記

八年級語文教案《岳陽樓記》

欄目: 岳陽樓記 / 發佈於: / 人氣:2.78W

教學目的:

八年級語文教案《岳陽樓記》

一積累詞語。

實詞:(名詞)賦、國、景、大觀、遷客、騷人、寵辱、

(動詞)謫、屬、把

虛詞:夫、斯、其、微、則、然則

詞組:百廢具興、浩浩湯湯、氣象萬千、霪雨霏霏、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虎嘯猿啼、滿目蕭然、感極而悲、一碧萬頃、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曠神怡、先憂後樂(先天下之憂百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二理解句意。

“得無異乎?”(反問句)

“吾誰與歸?”(變序句)

“則有……者矣。”(長定語句)

“其必曰……乎。”(表示揣測語氣的陳述句)

三瞭解“對偶”的特點及作用。

四理解本文寓情於景、卒章顯志的、寫作特點。

五學習我國古代進步知識分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思想。

教學設想:

一本文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不僅立意高遠,而且文采斐然,句式於整齊中見變化,尤其便於朗讀。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吟味,體會文章的特點,並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二倡導學生自讀,教師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啟發引導。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第一課時:

(指導自讀)

一導入新課。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歷代都作為散文名篇收入各種選本,它究竟有哪些獨到之處使它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呢?這是我們在閲讀這篇文章時必須認真思考的。

關於岳陽樓和作者,請先看本文的題注。范仲淹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文學方面也相當有成就。下面是《宋史》裏關於范仲淹的簡略介紹(節引,字句略有改動),對我們理解《岳陽樓記》的思想內容很有幫助,請同學們先讀一讀(掛在小黑板):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憊甚,輒以涼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人不堪其憂,仲淹不改其樂也。既仕(做官),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讒受貶,慶曆五年由參知政事(副宰相)謫守鄧州。勤政愛民,有政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歎息。

(指定語文學習好的學生讀講。)

思考:1、范仲淹少年時為什麼發憤苦讀?

2、范仲淹論政事奮不顧身,力主改革,勤政愛民,他的思想基礎是什麼?

二指導自學。

1、讀懂文句:藉助工具書和課本註釋,讀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師提示重點詞語與句子(見“教學目的”),要求學生自讀時注意。

2、思考:

(1)范仲淹寫本文的緣由是什麼?當時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處境如何?

(2)找出本文中寫景的句子,想一想它們所寫的景物各有什麼特點?它們在文章中分別起了怎樣的作用?(3)本文的中心句(文眼)在哪裏?

三課外作業。

1、把小黑板上關於范仲淹的資料抄在練習本上。

2、反覆朗讀,加深理解。

第二課時:

(教讀第1—4段)

一檢查學生自讀情況。(根據上一課佈置的思考題提問。鼓勵學生自由發表意見,不在答得完整,目的只在瞭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以便有的放矢地教學。)

二研習新課。

教讀第1段。先指定學生讀、講課文,結合進行正音、釋詞。

1、要重點理解的詞句。

越明年—課本註解為“到了第二年”(即慶曆五年),而據《嶽州府志》載《宗諒求記書》,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在慶曆六年,所以這句中的“越”還是按它的本來意義作“過”講為妥,“越明年”就是“過了第二年”,即進入了第三年講(慶曆六年)。

謫——封建社會官吏的降職或遠調,也指把有罪的人遣戍遠方,如“發閭左適(同“謫”)戍漁陽九百人”。

屬——同“囑”,通假字,“屬予作文以記之”點明、寫作本文的緣由。

2、思考與討論。

首句中“謫”字點明瞭滕子京當時的處境。滕被謫以後心情不好,準備修好岳陽樓後“憑欄不慟數場”。可作者偏偏在文章的一開頭就點出這個“謫”字,這不是存心觸痛老朋友嗎?試聯繫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這樣寫是否別有深意?

引導要點:從這個“謫”字看,滕子京正是一位如下文所説的“遷客騷人”,作者一開頭就點明滕的處境,其實暗暗包含對老朋友的勸勉:你雖然身處逆境,但希望不要像一般的遷客騷人那樣為個人的遭遇而悲歎,應該像“古仁人”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同時,作者自己在慶曆五年也遭貶謫,這樣寫也暗寓與老朋友同處逆境、自勉勉人之意。從這裏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很深的`。《岳陽樓記》所以傳誦千古,主要原因就在於它不是泛泛的記事寫景之作,百是一篇有所寄託,立意高遠的好文章。

教讀第2段。先指定學生讀、講課文,結合進行正音、釋詞。

1、要着重理解的詞句。

夫——本文中幾個“夫”都念(觀夫、若夫、嗟夫)前兩個“夫”有指示作用,相當於“那”;“嗟夫”,感歎聲,亦作“嗟乎”。

然則——順接連詞。注意不要跟轉折連詞“然而”搞混。“然則”在這句中有承上連下的作用:(既然)洞庭湖是這樣(氣象萬千),它北通巫峽,南到瀟湘,降職外調的官吏和憂然失志的詩人大多會合在這裏,那麼他們看到這景色後產生的感情,能不因景色的變化而不同嗎?《教學參考書》把這句中的“然則”譯為“然而”,不符合上下句間因果相承的關係,值得商榷。

騷人——課本註解:詩人。戰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後世也稱詩人為騷人。但在某種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兩者不能對換,如本文“遷客騷人”若換成“遷客詩人”就不恰當。因為《離騷》的作者屈原是一個遭到貶逐的詩人,所以“騷人”比“詩人”有時還多一層“恍然失志”的意思,本文中“騷人”與“遷客”相配比較合適。

得無異乎——“得無”本是一個表示測度的語氣副詞(如“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但本句中“得”“無”是兩個詞,相當於現在説的“能不”。以詰問語氣表達肯定的意思。

2、思考與討論。

(1)這一段寫“岳陽樓之大觀”,雖然概括,卻寫得富於形象,氣魄宏大。仔細體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詞語取得這樣的效果的?

引導要點:作者善於選取形象化的詞語繪聲繪形。如:銜遠山——洞庭湖中有許多小山,用一“銜”字形象地寫出湖與山的關係。吞長江——長江流經洞庭湖,用一“吞”字,不僅形象地寫出湖與江的關係,而且“吞”字聲音寬舒洪亮,讀來有氣勢磅礴之感。“銜”“吞”字連用,更使靜景富於動態和活力。浩浩湯湯——字音響亮,疊字又加強了氣勢,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繪聲、又繪形。氣象萬千——連用兩個數詞寫洞庭湖上景象變化之多之快,極有聲勢。此外如“橫無際涯”的“橫”,與“廣”近義,但作者用“橫”而不用“廣”,因“橫”字顯得境界開闊而有氣魄;“朝暉夕陰”的“暉”換成“晴”字,義通順,但作者用“暉”而不用“晴”字,因為“暉”字具體,容易使讀者聯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煉字的功力。

(2)本節中有些句子有前後照應的關係,有些句子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把它們找出來説明它們的關係或作用。

引導要點:“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為下兩段分別寫洞庭湖上“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的景象伏線。“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既承接上文寫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兩段文字,其中“情”“異”,是關鍵詞,是全篇抒情、議論的基礎。行文前顧後盼,文理綿密。

教讀第3、4段,指定學生讀、講課文,結合進行正音、釋詞。

1、要重點理解的句子。

“則有……者矣”是一長定語句。“者”指代“覽物之情”。以第3段末句為例,從“去國懷鄉”到“感極而悲”都是“者”的定語。第4段末句的結構相同。這兩句可分別譯為“登上岳陽樓,就會產生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憂慮讒言,懼怕譏諷,滿眼淒涼,感傷到極點而悲痛的心情了。”“……就會產生一種心胸開朗,精神愉快,榮譽和屈辱一齊忘記,端着酒杯面對和風,充滿了喜悦的心情了。”

景——形聲字,“日”形“京”聲。“景”的本是“日光”。

錦鱗——鱗,指魚,是借代(部分代整體),加上“錦”字的修飾,令人想見碧波清淺之中日光下徹、彩鱗閃爍的美麗景象。

浮光躍金——這句寫月夜有風時湖面上的景色。“浮”和“躍”兩個動詞分別作名詞“光”和“金”的定語,構成兩個偏正短語。把湖面上“浮動的月光”比喻成“躍動着的碎金”,造成了一種動態美。

靜影沉璧——這句寫月夜無風時湖面上的景色。語法結構、修辭方法跟上句相同,不過它寫的是靜態美:靜靜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跟上句一動一靜,相映成趣。

把——動詞,持,握。“把”作介詞是後起的用法(把門關上),或用在比較接近口語的詩詞中(欲把西湖比西子)。

其喜洋洋——洋洋,眾多或盛大貌,這裏形容喜的樣子。朗讀時“喜”字後要稍頓一下。這句可譯為:那喜悦真是達到了極點。

2、思考與討論。

(1)本文寫景的特點是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寫愁苦之景則悲情畢現,寫歡樂之景是喜氣洋洋。